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伊拉克戰爭有感

伊拉克戰爭有感

2013年3月20日,是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10週年的紀念日。3月19日至20日,在伊拉克境內發生了20起武裝襲擊,造成56人喪生。這無疑是對當年發動伊拉克戰爭者所聲稱的“戰爭將會給伊拉克帶來穩定與繁榮”莫大的諷刺。

伊拉克戰爭,是美國在進入新世紀之後發動的第二場戰爭,也是反對呼聲最強烈的一場戰爭。戰爭爆發前,全球有600所城市爆發了大規模反戰遊行,如此規模的反戰遊行,在進入新世紀尚屬首次。

2003年上半年,我還在法國任職,法國反對這場戰爭是最堅決的。記得2003年初,希拉剋總統曾經與我有一次單獨談話,表示法國反對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並將反對到底。希拉剋總統還對我說:他曾經告誡布什總統不要發動這場戰爭,因爲這場戰爭不僅會帶來地區持續動盪,危及中東的和平與穩定,而且會損害美國自身的利益。歷史證明,希拉剋總統是正確的。

10年過去了,這場戰爭不僅給伊拉克人民帶來巨大災難,生靈塗炭,財產受損,破壞了海灣地區的平衡,而且美國自己損失慘重。美國布朗大學沃森國際研究所研究數據顯示,伊拉克戰爭中有4476名美軍喪生,耗費美國1.7萬億美元,退伍軍人福利及支出達4900億美元,今後40年,這一開銷將達6

萬億美元。

2008年在美國爆發了嚴重的金融危機,華爾街出了大問題,這是導致危機的根本原因。然而,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美國耗費巨資,使美國的內囊空虛起來,也是造成危機的原因之一。

美國繞開安理會發動伊拉克戰爭,違反了聯合國憲章。時任聯合國秘書長的科菲·安南尖銳地指出:這場戰爭是非法的。其實,當年美國何嘗不想取得安理會的授權。問題是,要經過安理會,不僅會遇到法國等國的否決,而且連要使決議案成立的9票都拿不到。美國人經過計算,在安理會中支持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不過四五票。如果硬要去安理會,那樣的結果就太丟面子了。

10年過去了,我們回頭看伊拉克戰爭,至少有三條啓示。

第一,歷史潮流是不可違背的。2013年1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政治局集體學習時,指出:“縱觀世界歷史,依靠武力對外侵略擴張最終都是要失敗的。”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倒了大黴,正是逆時代潮流而動的結果。在和平與發展正在成爲一股強大時代潮流的時候,美國對着幹,舉起戰爭的旗幟,當然就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第二,領導者的大忌是忘乎所以、頭腦發昏。回頭看2003年美國的領導人,一意孤行、頭腦發昏是十分明顯的。1991年,蘇聯垮掉了,美國自認爲取得了

冷戰的勝利,得意忘形,不可一世。在克林頓執政時期,美國佔了信息革命的先機,取得了快速發展。美國領導人以爲可以爲所欲爲,冒天下之大不韙,悍然發動了伊拉克戰爭,吃了大苦頭。

第三,民意是會變化的,而且對於民意是無法追究責任的。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時,美國民衆的支持率高達2/3。當年,法國反對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招來美國民衆強烈不滿,把從法國進口的葡萄酒往河裡倒,甚至把英文裡的油炸土豆條一詞都改了,從French Fry(法國油炸土豆條)改爲Freedom Fry(自由油炸土豆條),以表示抗議。10年之後,美國批評、反對伊拉克戰爭的民意佔了美國人的多數。

上述事實,是對民粹主義者的當頭棒喝。今天,全球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在膨脹。民粹主義者經常拿民意作爲王牌來打,認爲他們的主張是符合民意的,是代表人民的。然而,民意不是一成不變的,而且也沒有辦法追究民意的責任。當年美國總統和英國首相打着順應民意的旗號,發動了伊拉克戰爭。10年過去了,當年的民意幫不了他們的忙。今天,西方主流媒體對他們進行了嚴厲的批評,說他們是犯罪,“說輕了,是犯了詐騙罪;說重了,是犯了戰爭罪”。

歷史是公正的,也是無情的,歷史的教訓值得汲取。

(本章完)

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一次影響深遠的歷史性會晤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從戰爭中吸取教訓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圍繞亞投行的全球大辯論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沒有南方談話,就沒有中國的今天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文明對話是人類進步的動力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小平同志的外交智慧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中國夢不是中國要領導世界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中國堅持不結盟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城市形象是生產力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伊拉克戰爭有感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從戰爭中吸取教訓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冷靜客觀看待國外對中國的評論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從戰爭中吸取教訓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中國堅持不結盟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偏激不是愛國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歐洲在中國外交棋盤上地位上升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抓住用好戰略機遇期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偏激不是愛國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民辦教育對提高國民素質大有可爲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中國堅持不結盟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重視全球大反思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世界也需要中國夢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推進中美關係發展的重要思路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民辦教育對提高國民素質大有可爲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重視全球大反思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一次影響深遠的歷史性會晤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鄧小平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重視正在崛起的非洲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習主席成功訪美的啓示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狹隘的民族主義害人害己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我這次訪歐是爲和平而來”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推進中美關係發展的重要思路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世界也需要中國夢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重視全球大反思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中國外交的基本戰略判斷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如何理解“一帶一路”的倡議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一次影響深遠的歷史性會晤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重視正在崛起的非洲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關於世界秩序的討論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中美關係:新階段,挑戰多,有希望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中國外交的基本戰略判斷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抓住用好戰略機遇期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中美關係:新階段,挑戰多,有希望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我這次訪歐是爲和平而來”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小平同志的外交智慧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創新驅動發展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冷靜客觀看待國外對中國的評論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推進中美關係發展的重要思路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世界也需要中國夢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亞洲金融合作面臨巨大機遇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中國夢不是中國要領導世界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中國企業全球化之我見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推進中美關係發展的重要思路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重視正在崛起的非洲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城市形象是生產力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小平同志的外交智慧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亞洲能解決自身的安全問題嗎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文明對話是人類進步的動力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從戰爭中吸取教訓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中國夢不是中國要領導世界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重視全球大反思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重視正在崛起的非洲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冷靜客觀看待國外對中國的評論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對蘇聯解體的思考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不要狹隘地理解中國形象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中國夢不是中國要領導世界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世界也需要中國夢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中國外交的基本戰略判斷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中國堅持不結盟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歐洲在中國外交棋盤上地位上升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中國堅持不結盟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狹隘的民族主義害人害己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如何理解“一帶一路”的倡議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鄧小平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不要狹隘地理解中國形象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亞洲能解決自身的安全問題嗎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圍繞亞投行的全球大辯論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鄧小平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坦贊鐵路的意義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民營企業家組團訪歐的意義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圍繞亞投行的全球大辯論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我這次訪歐是爲和平而來”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文明對話是人類進步的動力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創新驅動發展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偏激不是愛國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中國重返聯合國四十週年的感悟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中國企業全球化之我見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中國重返聯合國四十週年的感悟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綠色的召喚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冷靜客觀看待國外對中國的評論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中國外交的基本戰略判斷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如何理解“一帶一路”的倡議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文明對話是人類進步的動力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坦贊鐵路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