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匈之間的戰火雖然漸漸平息,但餘波卻久久未平。
雙方的大軍都是異常警惕地一路彼此監視,直到各自小心翼翼退到議定的緩衝區後,隨時可能反覆的戰爭陰雲纔算是終於散開。
接下來,正式的合約在佈列斯特要塞簽訂施行,按照合約上的明確條款,雙方將保證在相鄰邊境陳兵規模不得超過五萬,同時永久地保留緩衝區,以避免短期內衝突再次爆發,而剩下的,就是一些有關於俘虜交換的細節了。
心照不宣的,此次戰爭,奧卡和魯嘉大單于都沒有在合約中提及勝負的問題,因而自然也就不存在割地賠款的討價還價,不過事實上由於此次羅馬手中的戰俘數量遠遠超過匈奴人的,因而在照例進行雙方俘虜互換的同時,匈奴人不得不拿出大筆贖金或是戰馬等戰略資源作爲抵押來換回差額的俘虜以及那些相國、王妃、王子等貴族,着實是大出血了一次。
而在合約的最後,牽涉到的就是戰爭之外的利益了,比如雙邊貿易將恢復,不過這一次匈奴人放聰明瞭,他們堅決不同意羅馬人的商隊再肆無忌憚地隨意出入草原藉機刺探情報,所以貿易形式轉變爲雙方在邊境的固定地點開放榷場來進行商貿。
除此之外的一些瑣碎條款奧卡就沒有必要親自關注了,不過即使如此,合約從商定到執行仍舊花費了近一個月的時間,轉眼間,雪花飄落寒風凜冽,冬天到了。
恰在此時,東羅馬與波斯的戰事結束消息也傳了過來,一直心憂東方局勢的奧卡徹底放下心,戰火弭平,兩個龐大帝國對羅馬的野心宣告破滅,和平重臨世間,令人不禁感慨欷歔。
持國禦侮的山大壓力卸去,身爲皇者的奧卡卻並沒有就此清閒下來給自己放個漫長的冬季假期,而是又緊鑼密鼓地在國內掀起了新的改革風潮。
實質上仍是緊密承續已經進行了數年的改革的主體部分,只不過不再是國體框架的核心內容,而是開始着眼於細化的社會各層面的調整改良,而其實在戰爭爆發前,帝國境內掀起的治安整頓、移風易俗等就屬於這一類具體的改革。
而藉着戰爭取得勝利的最佳時機,奧卡果斷地適時拋出了一記重磅炸彈,那就是貴族爵位的重新評定以及貴族制的全面修改,首先羅馬貴族將統一劃分爲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授予將只針對個人,即在法律上取消了貴族家族的合法性,除此之外,爵位一律爲終身制不得世襲繼承,而爵位獲得以及對現有存在貴族進行重新評定的標準將嚴格遵循量化的審覈標準,而首要原則就是授予爵位必須對國家做出重大貢獻,貢獻的範圍十分廣泛,政治、經濟、軍事乃至科學技術的創造等均在涵蓋之列,也就是說,未來的貴族將成爲一個真正意義上來自社會各領域的羅馬精英人士團體。
一旦獲得爵位授予,除卻定期從國家領取豐厚爵祿以及享有法律起訴豁免權等多項社會榮譽及權利,還將在獲取爵位證書之日起自動成爲帝國議會一員,參與國家大政方針的制定和國家事務的管理。
貴族階層可以說幾乎是與羅馬社會興衰伴隨始終的一個階層,前期在羅馬的崛起歲月中,貴族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視,正是貴族的存在和發展才使得羅馬從一隅之地最終發展成爲地跨三洲的大帝國,然而在經歷了盛世繁華之後,貴族階層迅速墮落腐化,淪爲社會和國家的蠹蟲,直接造成羅馬自掌握權力和財富的高層首先開始潰爛,繼而以難以想象的速度蔓延到帝國每一個角落。
這樣的一個階層,無疑是改革之路繞不開的障礙,制度上的改革終究還是要落實到具體人的施行上去,而任由一羣腐化墮落的貴族竊據政權的話,再好的制度規範結局還是難免流於形式。
不過,路要一步一步走,制度先行是基礎,當然也是出於穩住這些既得利益階層的需要,而現在,改革措施穩固,奧卡的權力更是無可動搖,在這樣的前提下,一切自然可以順理成章地進行了。
傳統意義上,羅馬的貴族階層主要分爲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集中於本土尤其是羅馬城的大貴族,這些大貴族不僅手中掌握着實權而且還在經濟上經營着外貿和大莊園等壟斷性的暴利實體,當之無愧是帝國最龐大的勢力;僅次於這一部分的是西班牙、埃及、西西里等這些行省的貴族,這些貴族在權力和財富的量上也許比前一部分的貴族要稍遜一籌,但是在質上卻遠勝前者。
這些本土周邊行省的貴族往往血脈延續更古老更純粹,相比於身處皇帝腳下、禍福難測的那些大貴族而言,他們的家族往往能夠更安全平穩地一代代延續下去,而他們在地方上盤根錯節的勢力更是讓他們的權力和財富得到更有效的保護,如果說,第一部分的貴族是皇城之中操弄風雲的強龍,那麼他們就是名副其實的地頭蛇。
至於最後一部分的貴族,和前面兩者就沒有什麼可比性了,他們只能算是中小貴族,依附在貴族階層這個龐大的金字塔式既得利益集團上靠吸食着一些上位者殘留或是不屑的剩餘利益,勉強比下一等平民社會地位和財富稍高一些而已,甚至於其中有一些空有貴族名分的家族恐怕只能勉強維持着光鮮的外表而已。
儘管貴族階層內部看似一盤散沙,但是在觸及整體利益的時候他們卻立刻就會成爲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複雜利益體,任何試圖侵害其利益的行爲都會受到最強烈的抵制和反抗,即使是一國之君也不敢輕易去碰這個危險的定時炸彈。
當然,有了足夠的準備自然除外,從改革之初,奧卡便一直小心翼翼地關注着貴族階層的態度反應,尤其是在奴隸、地產、經濟等直接影響到貴族利益的環節,奧卡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甚至抱着隨時可能迎接叛亂的警惕,幸運的是,最終並沒有發生任何奧卡所不願見到的事情,雖然不少貴族用各種方式表現出了自己的不滿和抗拒,但只要是停留在可以用理智的方法去解決的層面,奧卡都願意去花費足夠的耐心去尋求解決,羅馬的強大並不需要依靠流血,死亡除了給新的世界蒙上一層陰影,毫無意義。
而現在,奧卡正式宣佈了對貴族階層的最終處置,所有國內的貴族都將接受評定,從而納入到新的貴族體系中去,腐朽的歸於卑微的腐朽,勇於自新進取的奧卡樂於看到他們的轉變,羅馬需要每一個公民的力量去共同建設和維護,只要團結和凝聚,才能強大,這是一個民族屹立世界的脊樑。
奧卡並不擔心出現什麼問題,事實上,在賈斯汀娜倒臺的時候那些真正淪爲蠹蟲的大貴族都已經被清理了一遍,而再經過幾年改革的篩汰,奧卡相信新貴族制的改革將是水到渠成,至於爲什麼趁着這個時機做出決定,那是因爲在希臘的刺殺給他敲響了警鐘,雖然殘餘的腐朽勢力已經龜縮到了陰暗的角落,翻不起什麼大的風浪,但是如果被險惡的人利用,卻仍然具有很大的潛在威脅。
奧卡意識到該是時候爲改革的垃圾尋找一個垃圾場的時候了,至於新貴族制不過是拋磚引玉而已,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可以預見的帝國的風潮將再次涌動。
奧卡一直在潘諾利亞主持新貴族制的改革忙到新年前,才啓程返回羅馬,與課內莉亞團聚,享受難得的悠閒時光。
不過,新年一過,奧卡就不得不離開羅馬,離開心愛的課內莉亞再次投入到忙碌之中。
戰爭結束,國家的重心自然重新轉到內政上來,按照計劃,奧卡將首先遠赴不列顛,回到自己的起家之地,接受桂妮維雅女王代表凱爾特王國加盟羅馬,同時,還將親自渡海,視察由老夥計怕徒兒不惜深入不毛,奪取的愛爾蘭島。
之後,奧卡將以不列顛爲起點,開始登基以來首次全國巡遊,將細緻而深入地視察各地的政權建設、經濟發展、軍事部署以及文化教育事業的革新,具體路線是經不列顛到西班牙、轉道高盧、日耳曼再南下本土,乘船經西西里至迦太基、埃及,最後進入東羅馬,與狄奧多西進行一次正式的國事訪問,最後由君士坦丁堡返回國內,視察希臘、馬其頓,最終抵達潘諾利亞。
這將是一次空前的舉動,爲期可能達到一年時間,而這其中所蘊含的魄力和意義更是非比尋常,在不少朝臣眼中,這次巡遊將無疑是奠定奧卡大帝之名的史載之行,私下裡都是對打聽隨行人員名單分外迫切,想要獲得這次殊榮。
不過,事實上,奧卡自己根本沒想到這麼多,他只是希望去走一走好好看一看自己的國家,誰也不知道還會不會有第二次機會,這大概也是歷史上的秦皇隋煬多次巡遊的真正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