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撲所迷離(一)

馬文瀚瞪大了眼睛,驚道:“這不可能,傳遞消息的那個方法只有我和趙良才知道。”

董如意道:“那你就說說,這些年趙良才和你是如何傳遞消息的?還有他到底都讓你做過什麼?仔細的說?”

馬文瀚從最開始說起。

最開始是他無意間發現趙良才以次充好,他原本是想收集趙良才貪墨的證據的,可誰知趙良才竟一早就有準備。他說他繼室是倭人。

他前妻難產一屍兩命,只留下了一個年幼的長子,他平日裡在船廠內忙,長子就交給了父母。

沒過多久,就有人上門給他說親了,他是死老婆的,又有兒子。在船廠內,親事也不好找。

忽如其來上門的親事,他娘稍作詢問就答應了。

他們只知道翠娘是老於頭夫妻的養女,能幹又孝順,至於其他就沒有細問。

誰知翠娘竟然是老於頭出海打漁救起的女子,只是翠娘失了記憶,這才做了養女。

他私底下問過翠娘以前的事,翠娘是真的不記得了,而且這些年她在家中給二老養老送終,養育兒子,根本就沒有倭人的殘忍。

翠娘不僅養大了他嫡妻的生的兒子,還給他生了兩個兒子。

只可惜十年前的那場大戰,他三個兒子全都死在了倭寇手中。

如今他們夫妻相依爲命,這要讓他如何同妻子說,她是倭國人,是害死她親生兒子的倭國人。

他說不出口,他更不敢讓旁人知道,他怕馬家的名聲毀於一旦,他只希望趙良纔有一日能貪夠了銀錢,或是忘了他的存在。

這幾年趙良才很少找他,只是偶爾纔會秘密的通知他。

他們的書信都是放在竹筒內,然後放入水溝處的蒹葭中的。

至於這次,他只給趙良才傳過一次在場人的名單。

這裡因爲要造船,所以每日排放的污水很多,他只要把竹筒放入水溝即可流到外面去。

因爲涉及戰船,馬文瀚是有仔細想過的。

人員名單並沒有多重要,畢竟船廠內的管事都是有數的。誰家男人夜裡沒有回去,只要花點時間就能打聽到,所以他才做了。

就這樣,馬文瀚事無鉅細的說了一遍,種種跡象表明,他不是細作,他只是被趙良才利用的一個棋子而已。

更何況他每次傳遞消息,都是幾經斟酌的,他並不是個魯莽之人。

馬文瀚被帶下去了,安夫人氣道:“那個趙良才真是該死,先前他說話就支支吾吾的,沒想到竟然真的是他。我要好好的問問他,倭國到底給他多少好處。”

董如意道:“四表伯母不要心急,還有好些人沒有審呢,等最後再提他上來也無妨。”

安夫人默不作聲了,本就說好她只是旁聽的。

安南縣主眉頭緊皺,她總覺得哪裡有些不對勁。

董如意又傳了毛泰和,和抓來的其他人,他們全都同趙良纔有關。

他們一個個都是無意間發現趙良才的事的,然後又被趙良才威逼,這才做了趙良才的狗,給他辦事。

只是一個人可以算作巧合,那麼好幾個人哪裡還會叫巧合。

等聽完他們乾的那些事後,安南縣主的臉色已經難看到了極點了。

這些人單獨來看,其實並沒有什麼,他們泄露的東西都是微不足道的。

可是要是合在一起,那就是船廠所有的運作,包括戰船的研製和生產。

安夫人的臉色比安南縣主好不到哪去。

她整張臉慘白慘白的,額頭不由的冒出了細汗,安家危已。

有人在她眼皮子底下竟然織瞭如此大的一張網,而她竟然絲毫不知。

安家在這樣的大網下,在這人的操控下,只有死路一條,就算不死在倭寇手中,那也會死在滅門抄家的大禍之中。

她身子輕輕的晃了晃,事情呼之欲出,這一切的一切全都指向了趙良才。

趙良才又被帶上來了。

他不解的看着站在他面前的人。

董如意開始問了,她問的話很奇怪,每次問的都是什麼時間他在何處,可有人證。

遠久的他不記得的,可是近的他是記得的。

隨着趙良纔不在場證據的出現,整個事件更加的撲朔迷離了。

趙良纔不是真兇,在趙良才背後還有一個連趙良才都不知道是誰的人。

一個佈置了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的局,哪裡是那麼容易就讓人看透的。

趙良才被帶下去了,董如意回到座位上。

“姨祖母覺得趙良才說的是真是假?”

安南縣主揉着眉心道:“這背後,定還有人。”

董如意點點頭,然後看向了安夫人,“四表伯母是不是應該安排大家吃晌飯了呢?”

安夫人一愣,然後苦笑道:“是四表伯母疏忽了,我這就讓人擺飯。”

董如意知道她們肯定是沒有胃口的,之所以用吃飯岔開審訊,那也是想讓她們放鬆一下緊繃的神經。

廖媽媽早早就準備了晌飯,這個時間,除了屋內的三人,其他人都已經吃過晌飯了。

桌上的菜不多,全是開胃的小菜和流食。

三人飯後,安南縣主道:“讓他們把安比槐帶上來吧。”

這會看來,安比槐同先前那一衆管事,一衆匠人沒有絲毫的關係。

同他有關聯的只是魯班堂的那場大火。

程護衛已經私下的審過魯班堂所有的守衛了。

頭一日夜裡,魯班堂內寂靜無聲。

兩道人影一前一後的進到了放置衝鋒舟的殿廳。

守在魯班堂的守衛自然是要上前查看的,隨後殿廳內傳出二老太爺的呵斥聲和安比槐的低語聲。

然後很快屋內沒了動靜,就在守衛想要上房的時候,安比槐出來了。

緊接着就是殿屋內的火光。

此刻院牆上的守衛立刻按照董如意的吩咐,射殺安比槐。

但是他們沒有想過的事,安比槐是個練家子的,他躲過了他們釋放的箭雨,並且成功的翻過了院牆。

因爲殿廳內已經燒了起來,故而只有一人快速的追了出去,而其他人則是一邊喊叫,一邊開始救火。畢竟此刻二老太爺安景升還在殿廳之中。

第四百六十七章 宮宴求娶(六)第三百六十五章 各自道理第四百二十八章 鬥雞、馬球第四百七十四章 三女無子第五百一十四章 請旨救災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世承諾第七百四十一章 起牀氣第三百九十六章 揭短第四十一章 坑啊第三百六十章 張燈結綵第一千零六章 囑託第八百二十六章 欺負老實人第九百零二章 城中善堂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打雷劈第一百一十四章 (感謝keppra的和氏璧)第九十章 又是萬兩第六百二十章 新吐蕃王第二百零五章 逐出家門(三)第三百九十章 相看第四百零六章 背後補刀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盡皆知的外室第一百五十四章 嫉妒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寧格局要變了第八十六章 禮尚往來第七百四十八章 懲罰第五百二十二章 進京第三百零二章 合作條件第五百九十九章 造反(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接人第九百七十四章 規矩第九百九十章 難以置信第四十九章 精妙之處第六百七十章 擡進府內第六百九十九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五百四十一章 告狀(感謝運氣不好的熊打賞的和氏璧)第八百九十一章 水土不服第九百二十章 奸細入城第五百章 留宿宮中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有來頭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子有方第八百二十三章 打盹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決定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欣郡主第三百二十七章 真相大白(一)第五百一十五章 積福第八百零六章 計劃失敗第三百七十二章 自討沒趣第六百五十三章 無果第七百四十二章 對峙第五百七十八章 宴無好宴(二)第八百二十四章 男女之分第一百一十一章 那是爺擡舉你第四十七章 人情第六百六十七章 口諭第二百六十六章 懲罰第三百二十五章 撲所迷離(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救兵到第九百三十六章 同姓不同命第七百八十六章 以多欺少第七十七章 大鬧特鬧第三百九十章 相看第三百四十二章 書信第八百四十八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三百五十六章 硬氣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進請罪第六百八十三章 皇家馬場遷地第七百四十七章 伎倆第五百二十二章 進京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事將起第四百二十五章 脫、脫、脫第九百七十章 爲之膽寒第七百九十九章 辯解第三百六十章 張燈結綵第五百九十七章 造反(一)第九百三十四章 默默關心第九百七十一章 辛苦與否第八百四十二章 臨行安排第八百一十二章 性命垂危第七百五十章 哭鬧第一百九十九章 善後(一)第九百五十九章 明君賢臣第六百六十一章 監國第九百七十二章 徹查第七百五十四章 膈應第五百一十九章 欽差第六百零九章 成長第六百八十七章 七小姐第六百九十七章 聖寵第二百五十七章 誤會第七十四章 挨板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初試入場第五百四十一章 告狀(感謝運氣不好的熊打賞的和氏璧)第七百八十七章 找靠山第八百三十七章 決定第五百三十八章 告狀第五百八十七章 赤紅第一百一十五章 感動第七百五十一章 暗中維護第七十五章 涼薄第九百六十二章 有備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