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火燒坤寧宮,撥亂反正

皇帝還活着?

坤寧宮裡的妃嬪,皇子和侍衛聞言,表情各異,但大都歡喜不已。

朱元璋是這個國家的擎天柱,只要他沒事,這外邊的風雨,終歸不值一提。

馬皇后的淚水奪目而出,被她感染,其他妃嬪皇子,也跟着哭了起來。

皇宮,本應該是天底下最安全的地方,一般只有亡國之時,這裡纔會陷入如今的模樣。

她們中的許多人,真覺得天塌了。

“陛下……”

“陛下沒事就好……”

面對哭聲一片的坤寧宮,一直沒說話的姚廣孝站出來,給馬皇后一個眼神示意,馬皇后收到他的提示,帶着周通走向邊上的靜室。

她還不忘將朱棡和朱雄英也帶上。

周通跪在地上,給馬皇后說了皇帝的現狀和他想要做的事。

“你是說,陛下不想這麼快,穩定局勢?”

馬皇后知道老朱的去向之後,若有所思。

她問的人不是周通,而是一直不顯山露水的姚廣孝。

這位傳奇人物,她也見過,皇帝對他很是看好。

“或者說,陛下想要藉助這場亂局,看看天下人心!”

姚廣孝話音落,房間裡的朱棡臉色微變。

不過大家也沒人注意到他那點小心思,馬皇后聞言頷首。

“出了這種事,陛下有責任!不過,這也能說明,咱們大明的官員中,出了很多有二心的人!

來人!”

馬皇后喊了一聲,外邊的禁衛走進來。

“你們現在,全部受周指揮使節制,讓大家做好準備,離開皇宮!”

有張異留下來的後路,想要安全離開皇宮不難。

不過這依然不是馬皇后的主要目的:

“你們去找些柴火,將這坤寧宮給本宮燒了……”

“母后,你……”

朱棡聽馬皇后說要燒坤寧宮,驚得一跳。

這武英殿燒了,坤寧宮也要燒了?

“燒了,不燒坤寧宮,如何能讓他們迷惑?

期望本宮這一把火,能燒出大明的朗朗乾坤……

馬上動手!”

馬皇后雖然是一介女流,卻也是果斷之人。

她一聲令下,侍衛們開始行動起來。

姚廣孝看着眼前的一國之母,心中佩服。

他追隨周通前來,本就是希望自己的計劃能貫徹下去。

但這位後宮之主,卻並不需要他浪費脣舌。

只是略微提點,她的執行力更勝男兒。

不多時,火光在坤寧宮冒起,諾大的後宮,被星火點燃。

馬皇后神色複雜地看着這座她才住了一天的宮殿,果斷帶着自己人離開。

周通沒有走,姚廣孝也沒有走。

他們見證後宮,在火光中燒成灰燼。

“咱們接下來,還有事……”

姚廣孝對周通說了一句話,手中還捏着一個倭寇的脖子。

他平日看着文質彬彬,只是此時的模樣,周通看着都毛骨竦然。

他無聲點頭,說:

“聽從姚大人吩咐!”

……

“凌大人,坤寧宮拿下來了,該死的人都死了……”

凌說在坤寧宮着火之後不久,終於得到消息。

“您要的人,現在也控制在咱們手中,大人您去救了人,就是救駕有功!”

凌說心中狂喜,一直到坤寧宮火光起,他才真正把心中的石頭放下來。

如今大局已定,他控制局面之後,就能徹底掌控一切。

“你們派人,去將朱家老十控制起來,他可是咱們未來飛黃騰達的工具!”

做完這一切,凌說給宮牆上的手下示意。

手下聞言,在牆上打出一個不起眼的標記。

“胡大人,凌大人那邊迴應了!”

шшш¤TтkΛ n¤C O

胡惟庸安坐承天門外,聽着手下彙報。

確定凌說將該做的事做完,胡惟庸大喜。

“接下來,就該本相出場了……”

皇宮大門緊閉,文武百官,城中軍隊不得進入。

汪廣洋也好,正在城中輪值的武將等人也罷。

都沒有辦法進入宮門。

百官在城外焦急不已,他們擔心宮裡的情況,但又不敢破城。

只能如熱鍋上的螞蟻,到處亂走。

咳咳!

胡惟庸主動站出來,瞬間吸引百官的注意。

他走到城牆下,城門上的士兵也緊張起來。

“凌大人,如今城內是個什麼情況,還望告知?

本相看城內又起火光,難道是裡邊的賊子還在搗亂?

大人身爲錦衣衛統領,不思保護陛下,卻將我等中良拒之門外?

難道大人也跟那些賊人一夥,行造反之事不成?”

胡惟庸一席話,城外的武將臉色微變,紛紛看着城牆。

“胡相,你莫血口噴人,我錦衣衛的人,哪個不是陛下的死士?

攔着你們,不過是怕爾等中有和賊人勾結!

罷了罷了,如今我大明遭此橫禍,都出在那批和尚身上。

我錦衣衛因此死傷無算……

如今總算誅了賊首,卻總算能爲陛下報仇……

罷了,我給你們開門吧!”

凌說一句給陛下報仇,說的在場文臣臉色大變。

朱元璋終歸還是不在了?

城下的文官們,表情各異。

有悲傷皇帝駕崩者,也有表情古怪之人。

朱元璋和他們這些人,實在談不上有感情,但他們從小受到的教育,也是要忠君愛國。

比起文官集團的神色複雜,武將們倒是真心悲傷。

一時間,所有人亂了方寸。

伴隨着城門緩緩打開,凌說和他的錦衣衛們,滿身凌亂,從外邊走出來。

“你說陛下如何?”

胡惟庸臉上露出焦急之色,走過去一把抓住凌說。

他一個文官,竟然給他抓住了。

“陛下被那些倭寇僞裝成的和尚,出其不意給殺了,我等措手不及,只能保護太子……

但奈何賊人早就勾結宮裡侍衛,我等獨木難支,最後太子也被殺……

他們在宮裡肆虐……

整個皇宮之內,敵我不分。

他們本想打開宮門,放人進來,我等拼命死守……”

凌說將早就準備好的說辭說出,將自己摘得乾乾淨淨。

百官心中混亂,倒是沒有聽出他話中的破綻,只是聽聞皇帝太子都死了……

一時間心神失守。

“是何人造反?”

汪廣洋一馬當先,迅速追問。

“是晉王殿下……”

凌說隨手將鍋甩給朱棡。

“胡說,晉王有和動機造反?”

凌說的話,在場的人都是半信半疑。

大明的親王,權柄被皇帝限制。

朱棡一個沒有就藩的皇子,怎麼可能會造反?

凌說早就有準備,冷笑道:

“不是他,難道汪大人還覺得是我不成?”

他毫不掩飾的殺意,讓宮裡的侍衛紛紛拔刀。

宮牆上的弓弩,也對準汪廣洋……

肅殺之氣,凝滯當場。

百官瞬間,噤若寒蟬。

胡惟庸心中冷笑,表面卻不動神色:

“那晉王呢?”

“我等憑死殺敵,他走投無路,卻喪心病狂,點燃了坤寧宮,逼着所有人都一起陪葬了……

我等拼命施救,才救下了魯王殿下,其餘人等,都死了……”

凌說說出這等話,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意思。

不過聽着他的話,在場的文武百官卻是心頭髮寒。

他們都是在沉浸在權力鬥爭中一輩子的老狐狸,當知道結果的時候,他們已經確定,反賊到底是誰。

衆人不敢置信地看着凌說,誰曾想到,身爲朱元璋最爲信任的錦衣衛,竟然是這次造反始作俑者。

“凌說,你這些鬼話誰信?”

凌說話音剛落,就有幾個武將和功勳不服。

只是他們話音剛落,砰,砰,砰……

幾聲槍響,他們就倒在血泊中。

現場瞬間,寂靜無聲。

汪廣洋愕然回頭:

“陸仲亨……”

吉安侯陸仲亨捅死身邊人,小心翼翼地擦拭手中的刀。

承天門前,風更冷了。

隨着朱家皇帝的身死,造反的那些人逐漸浮出水面。

汪廣洋的身子是顫抖的,他似乎已經明白了造反的人是誰了。

他猛回頭,卻見胡惟庸笑語晏晏。

“諸位同僚,大家都少安毋躁……”

胡惟庸一說話,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他身上。

恐懼,興奮,或者戒懼。

胡惟庸很開心,他並不在意這些人的目光,無論如何,此時他終於成爲勝利者,掌控了京城的局面。

“汪相,推脫責任的事可以先放在一邊,咱們身爲大明的宰相,怎麼也要主持大局!

大局爲重,您所是嗎?”

胡惟庸拍着汪廣洋的肩膀,汪廣洋冷哼。

“一起走走!”

就如以前一般,他邀請汪廣洋進入宮中。

其他人駐足不前,不敢動。

汪廣洋臉色一陣青一陣白,最後還是跟上了胡惟庸的腳步。

“陛下遭遇不測,身爲臣子的本相,悲痛欲絕!

遙想當年,陛下意氣風發,本相只是他坐下一個不起眼的官員!

當時本相就想,要是本相能成爲這等英雄人物,多好……”

進入承天門,便是汪廣洋熟悉的廣場。

雖然北京的皇宮他來得不多,但這裡的格局和南京一模一樣,汪廣洋走在此處,神色恍惚。

聽着胡惟庸瘋狂的言語,他沉默。 “咱們的陛下是大英雄,也是梟雄!

如果他本本分分,也許還真能成爲一代明主!

只可惜,出身決定了他的格局!

得民心者得天下,陛下忘了他能得天下,是因爲什麼?

他這些年在江南的所作所爲,其實早就失了民心。

有如今之果,未必不是前因所定?

你說是嗎,汪相?”

胡惟庸回頭,盯着汪廣洋,汪廣洋的臉色頓時變得陰晴不定。

他本以爲胡惟庸會以利益誘他,或者以武力恐嚇他。

卻唯獨沒有想到,胡惟庸所持立場,竟是如此。

朱元璋執政十年,重用春秋派的官員,由通過各種改革逐漸削弱相權。

身爲臣子的汪廣洋對朱元璋是忠誠的,但身爲文人的汪廣洋,卻能旗幟鮮明地反對老朱的立場。

“汪相,本相記得李先生將我扶上宰相的位置的時候,曾經對我說過。

身爲宰相,不僅僅是要爲皇帝效力,更重要的,是要爲身後的讀書人謀取利益。

陛下辜負了天下讀書人,就是辜負了民心!

你確定,你有選擇的餘地?”

汪廣洋被胡惟庸的一番話,說得冷汗直冒。

身爲臣子,他有忠誠的義務,

可是身爲一個理學一脈的讀書人,汪廣洋自有他的責任。

他低下頭,捫心自問。

也許朱元璋不在了,對於這個國家而言,纔是最優解。

沒有朱元璋,一切都能迴歸舊制。

所謂的算學入科舉,所謂的改革,都該廢除。

皇帝已經因爲這件事,跟江南的士族搞得非常緊張,就連起義造反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伴隨着朱元璋和朱標的去世,這些矛盾就能憑空消失了。

胡惟庸見汪廣洋楞在當場,呵呵笑起來。

“汪相,請協助胡某,撥亂反正!”

汪廣洋:……

造反,弒君乃是大逆不道之事。

可是殺了朱元璋,對於他們而言,撥亂反正四個字也不算用錯。

他深吸一口氣,無聲點頭:

“新君在哪?”

胡惟庸笑笑,汪廣洋說下這句話的瞬間,代表他徹底選擇站在自己一邊。

“魯王殿下我護着,汪相不用擔心他的安全!”

胡惟庸得意忘形之下,都不用避諱着。

他這句話,等於曾任了凌說就是他的人。

汪廣洋想起胡惟庸這些年的動作,再聯想到吉安侯陸仲亨……

他也不得不佩服,胡惟庸的野心和實力。

“胡相好心機,好手段……”

汪廣洋後退一步,給胡惟庸行了一個大禮。

胡惟庸很想忍着,但他還是忍不住笑起來,他笑得很大聲,汪廣洋十分尷尬。

爲了這一天,他等了實在太久了。

胡惟庸望着遠處,黑暗中的奉天殿。

上次他悄悄坐上皇位的時候,只能揹着人偷偷摸摸。

但今日之後,那把椅子對他而言,只是唾手可得。

“胡相,我可提醒你,你能控制朝野,卻未必能控制外邊……

別忘了,寧王朱棣,可在徐達那裡好好着呢?”

曾經的燕王變成寧王,但依然是朱元璋最重視的弟子。

汪廣洋既然承認了胡惟庸造反的合理性,馬上開始爲他出謀劃策。

朱棣,徐達……

胡惟庸呵呵笑:

“所以咱們要馬上將魯王推上皇位,讓他成爲皇帝……

有了大義的名分,前線那些軍人會不會聽徐達的話,都很難說……”

……

汪廣洋和胡惟庸一起回來的時候,百官的目光不由自主聚在他們二人之上。

汪廣洋尤其得到關注。

這場突如其來的變動,隨着胡惟庸的主動站出來,大傢伙已經明白是怎麼回事。

可胡惟庸能不能控制朝中的局面,這其實還沒有定論。

不說武將這邊,他是不是能徹底掌控兵權。

文官集團這裡,也需要有人爲他這件事的正統性背書。

正統性,乃是造反是否順利的關鍵。

如果汪廣洋不配合,哪怕胡惟庸將在場的人都殺了,他也是亂臣賊子。

而汪廣洋會支持嗎?

被所有人都盯着,汪廣洋有些不好意思,他咳嗽兩聲說:

“陛下遭遇不幸,但好在反賊都已經授首,本相建議儘快安排魯王登基……

如今蒙古人入侵,正是多事之秋。

國不可一日無君……”

他的話,引發譁然。

誰都想不到汪廣洋被胡惟庸叫走不久,居然會直接投降。

“忠勤伯,好一個忠勤伯!”

“汪廣洋,你真實陛下的好臣子呀……”

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同胡惟庸的做法,很快就有官員跳出來咒罵汪廣洋,不過他們的話音未落。

凌說大喊一句:

“原來這裡還有晉王殘黨,殺了……”

剩下來的錦衣衛聞言,直接拔刀。

手起刀落,不久,一些人倒在血泊之中。

汪廣洋的身體顫抖,這裡有許多人,可是他的同僚,甚至有他的好友。

可是面對這種原則性的問題,大家的立場終歸不同。

他看看其他人,尤其是六部的尚書和中書省一衆大員。

這些人是文官的領袖,也是他要爭取的關鍵。

“幾位大人,借一步說話!”

汪廣洋將一衆中書省要員,六部尚書和御史臺的人都叫到一邊。

胡惟庸面帶微笑,任由汪廣洋行動。

“汪大人,您今日……”

等一衆人走到邊上的時候,衆人望向汪廣洋的目光,十分複雜。

有鄙夷,有不屑,也有不解。

“老夫雖然不齒今晚之事,卻也被他說服了!

本相服的不是胡惟庸,而是爲了我聖學的傳續,也爲了天下讀書人的利益……”

汪廣洋一開口,就將冠冕堂皇的理由搬出來。

在場的人,誰都不是三歲孩子,也沒有被他唬住。

不過等汪廣洋分析完如今的局勢,他們都沉默了。

或者說,心動了。

“陛下是吾等主君,我也明白諸位的感受。

然陛下這些年,已經走火入魔,已將我等視若寇仇。

所謂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諸位大人捫心自問,陛下這些年,把咱們當什麼?

本來,此事若是針對咱們中的個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可如果陛下要斷的,是天下讀書人的未來,諸位又當如何?”

汪廣洋的一番話,換來了對面一片沉默。

胡惟庸刀劍雖利,卻也沒有完全殺怕眼前人。

他們也許沒有第一時間跳出來,可是他們不服。

但汪廣洋一番話,卻將他們都說服了。

人皆有立場,他們是人臣,也是士大夫,是讀書人。

自古以來,流水的皇帝,鐵打的士大夫。

大家早就形成了一套共治天下的潛規則,而老朱卻想打破這套潛規則。

在胡惟庸動亂之前,君臣之間的關係,其實早就有點勢同水火的意思。

有汪廣洋提點,他們突然覺得,朱元璋的死,未必不是壞事。

他死了,連能繼承他意志的太子朱標也死了。

朱元璋所推動的改革,也就戛然而止。

無論是開啓民智,還是所謂的商業化,在這些人心中,都是異端。

儒教文明本就是紮根於地主階級的利益上萌發的,農耕,纔是這些士大夫心中的根本。

朱元璋死了,這些亂七八糟的政策就不用執行了。

他們依然是可以和君王共天下的士大夫。

“這未嘗不是,撥亂反正!”

汪廣洋一句話,讓他們徹底心動。

對,撥亂反正。

老朱死了,一切的該都都回到原點,回到他們熟悉的世界。

在這種情況下,纔是天下讀書人的最優解。

汪廣洋見他們的目光柔和下來,知道自己的勸說成功了。

但有些事情,他們還放不下,那就是所謂的牌坊。

“咱們也不是背叛陛下,畢竟朱家的血脈還傳下來,好好輔佐魯王殿下,教導他正確的爲君之道……

且,胡惟庸看起來,有不臣之心。

我等暫時妥協,也是爲了保全主家的血脈……

諸位大人,忍辱負重呀!”

背叛這個詞不好聽,換成忍辱負重就順耳多了。

其實在場的老狐狸也明白,胡惟庸將魯王提上來,安的是什麼心眼。

當年小韓王落水的把戲,也纔過去多少年?

老朱家的這個孩子,能不能長大都是另說。

可如果他們能爭取,保住這傢伙的性命,也算是對得起朱元璋了吧?

就算保不住,那也能安撫他們本來就不多的良心。

汪廣洋既讓他們維護了利益,也保住了他們的面子,還給了他們一條自欺欺人的理由。

這些人的目光,馬上變得柔順起來。

不管如何,撥亂反正,纔是天下讀書人的根本利益。

老朱死了,無論是誰當皇帝,他們這些臣子都能獲得好處,甚至,對比朱元璋。

胡惟庸這個造反上位的皇帝,爲了穩住天下民心,會讓給他們更多的利益。

“就聽胡相的,咱們忍辱負重,保住陛下的血脈!”

權衡利弊之後,衆人臉上,變得正義凜然。

明明是妥協,卻說成忍辱負重。

汪廣洋點頭,能說服這些人,就算是說服整個文官集團了。

他們差不多都是彼此派系的大佬,其他人,會交給他們自己說服!

過了一會,在百官的矚目中,汪廣洋帶着衆人回來。

他們朝着胡惟庸行了一個禮:

“還請胡相早點安排新皇登基……”

……

順天府的秩序,很快穩定下來。

皇帝坐在一處酒館中,聽着酒客的消息,眼中滿是諷刺。

第329章 練兵之術,不能讓他改過自新第107章 天下無不可變之法第314章 世界觀崩塌,朕的責任第451章 再不收網,我要混成二把手了第138章 還好準備周全,劉伯溫比不過我第290章 楊憲離死不遠了,拿回天師位的法子第426章 目標,是蒙古郡主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第128章 科舉改革,軒然大波第338章 朕的兒子,都沒好下場第103章 你也不想你爺爺的事曝光吧?第121章 算學入科舉第144章 效率,效率,還是TM的效率第374章 敵人在百姓之中,攤牌的意願第24章 救常遇春,你讓我改變歷史進程?第438章 理想的推動者,爲遷都鋪路第256章 浙東的機緣,抗倭纔是出路第369章 藥王送稻,天佑大明第385章 玄武揚威,禦敵國門之外第357章 紅鸞劫,破局之道第181章 大明存在的意義,天下怎麼亡的第320章 工業和商業,政策試點第163章 破譯拳譜,還原太極拳第157章 洛陽紙貴,再見徐丫頭第301章 財帛動人心,我就仗勢欺人第304章 敢讓皇帝種田,天下獨一份第373章 善有善報,他是個好人第313章 自卑的傳承,你會殉葬嗎第212章 另一種長生,輸出世界觀第545章 姚廣孝,要徒弟不要?第206章 我跟李善長比起來如何?第115章 許存仁入獄,再見劉伯溫第210章 這國運,就拜託二位了第480章 怒摔藍玉,情人還是仇人?第52章 得國最正,唯漢與明第434章 仇人見面殺心起,故意拉仇恨第287章 父子情,爲你舍了天師位又何妨第365章 天豈能無師?隱約的大勢第342章 十年準備,君王北行第259章 蠱惑人心,何嘗不是教化第127章 這不是朕想要的答案第37章 張異的報復來了第77章 大明朝太難混了第554章 天子守國門,歸還天師位第186章 有子沐英,你是朕的徐福第314章 世界觀崩塌,朕的責任第329章 練兵之術,不能讓他改過自新第67章 演着演着,動真情了第413章 誤會大了,送沈老爺上路第78章 帝王心術,政令難行第378章 你不怕氣死胡惟庸,離別第498章 成吉思汗不曾到達之地第395章 斷頭山伏擊戰,神秘的高人在現第59章 一家人,欺君之罪第38章 揭示真相,借刀殺人第449章 投名狀,大元綠茶指南第403章 歸來,貧道房間裡的女人是誰?第450章 突然頓悟,茶味十足第268章 沈萬三的沈家,朕能信你?第90章 知識的壟斷,禍水東引第248章 操弄人心,降維打擊第229章 都是七竅玲瓏心,再次得罪藍氏第409章 見故人,姐夫姐夫第515章 新生活,皇帝也要給他打工第82章 謠言的作用,我就是小人呀第87章 未來的人都玩這麼大嗎第234章 藥王太上,再起道爭第36章 解夢,甩鍋甩回自家人頭上第288章 跟他比起來,楊憲算個屁第303章 權力既然不能吞下,就分給更多人第389章 請張異出山,殺俘專業戶第28章 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第76章 安有道士凌駕於衍聖公之上第501章 敲打妖僧,收你爲徒第420章 流言背後,秦王謀士?第265章 是你把皇帝給帶過來的?第99章 難得見你吃癟,見過劉伯溫第32章 小暖男,水裡有蟲第164章 加減法,簡化文字第36章 解夢,甩鍋甩回自家人頭上第273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534章 他就不怕天下造反?(二合一)第316章 家與國的選擇,沽名釣譽第84章 故人西辭黃鶴樓,十萬水軍下揚州第467章 神機營誕生,上交發明不死第557章 道門天兵,真正的掌心雷第556章 混進宮的方法,動亂之夜第367章 達者爲師,見證奇蹟第201章 機牀,科技樹的重要性第87章 未來的人都玩這麼大嗎第55章 徐家有女,暗中較勁第79章 終究是皇帝想得深遠第368章 有點良心,但不多第354章 國士無雙,積極自救第289章 倒打一耙,最後的利用價值第441章 錦衣衛是夜壺,準備跑路第448章 讓她勾引我,必殺狗道士第234章 藥王太上,再起道爭第434章 仇人見面殺心起,故意拉仇恨第287章 父子情,爲你舍了天師位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