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姚廣孝,要徒弟不要?

張異出來的時候,正好和年輕人的眼睛對上。

此人讓張異隱約有種熟悉的感覺。

但他確定自己沒有見過此人,但這個青年卻朝着他行了一個禮。

“張異你醒了,過來吧,本宮給你介紹介紹!”

朱標指着他身邊的官員,張異目光也順着他的手指望過去。

“此人當年你提了一嘴,父皇也從輕發落了他,你可想起他是誰?”

“額?”

張異一時間也不知道朱標說的是哪件事,畢竟他跟朱元璋提過許多建議。

那官員見他一時間想不起,只是低下頭道:

“方克勤,見過國師大人!”

“原來你是方克勤!”

張異恍然大悟,如果是他,那就不奇怪了。

當年張異發動空印案的時候,除了給老朱做一些心理建設,讓他不要大開殺戒之外,也會提示一些人不該殺。

不過朱元璋聽不聽自己的,那就不是他能做主的。

方克勤,正是張異當年提一嘴的人。

他之所以會讓張異多提一嘴,是因爲他有個名垂青史的兒子。

張異的目光,馬上落回剛纔那個青年身上。

“你是方孝孺?”

青年聞言一愣,張異爲什麼認識他?

此時的方孝孺,並不曾入朝爲官,他趕緊回答:

“回稟國師,小生正是方孝孺,字希直。”

果然是他,姚廣孝說的天下讀書人種子,被野史誤導,傳說是華夏惟一被誅十族的主角人物。

張異雖然不如姚廣孝那般看得起方孝孺,。

對於他的評價也遠不如姚廣孝高,但能見證這樣一個歷史人物,也是好奇。

“不知道國師從何處聽聞小兒的名字?”

方克勤忍不住詢問張異。

張異自然解釋不清,畢竟他兒子初入仕途,那是洪武十五年的事。

而且在那之後,被皇帝看中,又是更久遠的事。

張異說不出,但當了這麼多年的神棍,他輕笑一聲,故作神秘,便是將這件事給糊弄過去。

只有朱標深深看了方孝孺一眼,能被張異記住名字的人,可都是了不得的人物呀。

“方克勤,見過國師大人,也謝過國師當年救命之恩!”

方克勤見得不到張異的回答,只能轉移話題。

他十分鄭重,朝着張異拜下。

他拜下,方孝孺自然也要跟着老爹跪拜。

張異笑笑,只是好奇問:

“空印案,本身就是我挑起的,難道你不恨我?”

張異如此直白的言語,讓老方登時語塞。

他當個知府當得好好的,突然天降橫禍,一個空印案,差點讓全國各地的主印官員全部去見了閻王。

對於這樣一個人,方克勤感激有,但對張異肯定談不上好感。

而他又是個嘴笨的人,一時間也不能說出什麼場面話。

方孝孺見父親如此,主動接過話:

“空印案一事,國師是發現問題,又不是製造問題,我父親自然談不上怪罪……”

發現問題,製造問題?

他一句話將張異和空印案之間的關係,說得明明白白。

張異回頭,對方孝孺稍微有點改觀。

這傢伙能入朱元璋,姚廣孝的法眼,確實不錯。

儒家乃是天下經學正統,也吸收了天下最好的人才。

張異只覺得可惜,那個被稱呼爲讀書種子的方孝孺,其實在建文帝那裡的表現,實在太過一般。

不過,方家父子說沒有怨氣是假的。

那個製造問題四個字,其實也暗示張異是爲了打擊政敵,才主動將問題拋出去。

這件事的責任自然不在他身上,可他也確實造成了許多官員的落馬和離散。

張異呵呵笑,卻並不在意方家父子對他的看法。

反正喜歡也好,不喜歡也罷,都不耽誤他過日子。

“原來方大人,就是陛下特意安排到礦上的管理者……

行,那我帶方大人去走走吧!”

“不用了,本宮今天已經帶他走了一遍,也將你的理念跟方大人說了!

方大人對你的想法,也很是認同!

他會按照你留下來的做法,繼續執行下去……”

朱標笑道:

“你到時候陪我上京就好,這裡有方大人看着,你應該信得過!”

張異聞言點頭。

方克勤對他有沒有意見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礦山的關係錯綜複雜,利益頗多。

地方上的士紳,礦上的官員,都喜歡從中分一杯羹。

他需要一個正直的官員,爲他守護好他的成果。

“食君之祿擔君之憂,臣一定不負使命!”

“那行,就拜託方大人了!”

張異也明白,朱標這次親自來礦上,就是要帶他離開的。

在離開之前,他也想好好利交代一下。

將方克勤拉到一邊,張異開始耳提面授。

方克勤對他雖然隱約有些意見,卻也是工作認真之人。

隨着張異對他的工作規劃逐步展開細說,方克勤一開始的態度,也逐漸變得端正起來。

張異的本事,坊間多有傳聞。

可是真正做起事來,他才知道這位國師的本事,並非空穴來風。

科舉雖然選擇了不少人才,但真正能稱得上能吏的官員其實不多。

而方克勤就是這些官員中,偏向於實幹派的人。

張異所言的細節,聽在朱標耳中,都未必能理解他安排的深意。

只是真正經歷過基層的人,才明白張異真心爲百姓着想。

從一開始的疏離,到後來的恭敬,等到張異說完的時候,方克勤的心中,對張異已經帶着一絲尊重。

張異也一直在觀察方克勤,也是滿意點頭。

雖然他對士大夫集團,一直不存在什麼好感。

但階級是階級,個人是個人。

誰也不能否認,這世界上有將百姓視爲豬狗,不當爲民的人,也有一些真心實意,想爲百姓做事的人。

當年孔子留下來的經典,經過千年的演義。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讀,也有自己遵循的道理。

有人從中悟出權,從此階級化了儒教。

可也有一些苦修士,願意去踐行爲,爲生民立命。

一番交談下來,張異對方克勤的印象不錯,而方克勤對張異,也徹底改觀。

他起身,第一件事就是再次拜下。

“請國師放心,本官不懂您所言的技術,卻明白您改革的苦心!

當年臣在濟寧府當知乎,見證過百姓的苦楚!

您若真能讓一方百姓,過上您所說的好日子!

本官拼了命,也要守護好這份成果!”

“貧道相信方大人,就拜託大人了!”

張異也給對方一個回禮,方克勤識趣,知道朱標和張異有事要談,主動告辭。

他已經迫不及待,去接手礦上的工作。

“你似乎對方大人的兒子,很有興趣?”

張異見朱標好奇,就將關於方孝孺的故事說給朱標聽,不過誅十族這種不太靠譜的說法,他是沒說。

“讀書種子?”

聽說無論是自己的父皇,還是姚廣孝,乃至朱棣對此人都有看中。

朱標來了興趣。

此人是朱元璋留給他的肱股之臣?

這等人才,幾乎預訂就是他的班底。

朱標對方孝孺升起一絲愛才之意,卻又眉頭皺起:

“但聽你所言,他似乎又沒有做下真正的大事,至少,朱允炆削藩一事,明顯就是一件蠢事!

先不說這孩子做的對不對,就算要做,也不是這種做法!

如果方孝孺真是人才,他應該勸諫皇帝,而不是任由他胡鬧……

本宮倒是覺得,此人……言過其實。”

張異聞言點頭,朱標的感覺正是張異的感覺。

方孝孺在許多方面很優秀,也許是文章,也許是策論,

但他真正站在屬於他發揮的舞臺的時候,他的表現出了忠心,確實乏善可陳。

老朱能看中他,姚廣孝能推崇他。

證明他至少從面上表現出來的潛力,是很不錯的。

至於後邊……

嗯……

“大概是,不接地氣吧!”

張異一句話,大概也點明瞭問題所在。

“人用還是能用的,不過要看怎麼用……

至少現在他還年輕,可以引導!”

張異一說話,朱標就知道他想幹什麼?

“你是不是準備將他帶走?”

“殿下還記得咱們這次去北京的目的地之一嗎,那就是忽悠姚廣孝上船……”

張異說道:

“反正是忽悠,不如讓方孝孺也摻和進來,他既然能被人稱爲讀書種子,這種政策面的工作,很適合他去做……

反正是個人才,又是個愚忠之人,這種人用着總沒有壞處!”

朱標一想也是,如果是別的太子說想用一個人,大概還會顧慮皇帝的感受。

可是他和老朱,基本上不用去在意這種細節。

於是幾天後,朱標和張異啓程的時候,年輕的方孝孺也跟着朱標的隊伍,離開此地。

張異回頭,望着這個他親手打造的城鎮,然後頭也不回,坐上了朱標的車輦。

“這次北伐,註定是要失敗了,雖然我軍控制了許多漠北的要地,但終歸是沒抓到元帝……

父皇如今,正在找那個可能泄露消息的人……”

“會不會是?”

張異想起一個人,若有所思,朱標搖頭:

“肯定不是你大舅哥,王將軍如今在海上,正從海路進宮中南半島。

他就算再有心,也沒有渠道知道大明的佈局, 所以看似你大舅哥最有嫌疑,其實他反而是父皇第一個排除的對象……”

張異聞言暗自鬆了一口氣,他何嘗不知道王保保不可能,但他還是需要讓某些話從朱標口中說出來。

“至於其他人,不好排查!

因爲北伐的事,知道的人太多了!

父皇也沒想到,這些人居然會不戰而逃,他們應該有別的圖謀!”

張異聞言默然,他的看法和朱標差不多,但如果讓他來猜測誰是泄密者,他也猜不出來。

也許是朝中某個大員,也許是蒙古人的奸細沒抓乾淨,誰知道呢?

太子朱標的車隊,一路前進。

朱標並不急着去北京,而是一路上,在張異的指點下探查地方。

張異此次出行,目標可並僅僅在礦山。

利用一座礦,創造一個資源型城市,然後再通過物流,將生產出來的產品銷售出去。

這一路上,沿途的州府,如果都能受到好處,那就是再好不過。

而且,他心目中第二座依託於能源而建造的城市,也在規劃中。

“石油?”

依然還是在山東,張異已經有了第二年的規劃。

“沒錯,石油!”

石油的開採,放在這個時代並不可能。

不過張異卻知道,古時候依然有許多天然的油井。

“依靠沿海,去建設一座工業性城市,然後通過海運,和南方形成經濟互補!

也許北方的經濟,依然壓不住南方!

但南北均衡,帝國也會穩固許多!

北方有許多礦場,可以發展重工業,加上紡織業等等,經濟應該不會太差。

而南方自有南方的優勢,我們可以……”

方孝孺就在一旁伺候張異和朱標,他年歲比張異大一點,但在張異面前,卻猶如一個懵懂孩子。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這就是張異給方孝孺的印象。

他一開始,能忍得住不插嘴,不過出於對未知的渴望,他開始詢問張異一些問題。

張異對於他提出來的問題,知無不言,一時間,方孝孺對張異的好感大增。

不過自然科學類的東西,他終歸只是好奇。

方孝孺對於政務的管理類的學科,更有興趣。

“希直,我看你平日和我聊天,卻和其他的儒生不同……

比起之乎者也,你似乎更加關心民生!”

“國師曾提出人間道教的理念,又影響過佛門落實人間佛教!

一開始,希直其實不理解國師的做法,直到孔先生提出新儒家的理念,我才恍然大悟……”

方孝孺解釋,張異有點明白爲什麼他認識的方孝孺不大像史書中說的那位一樣。

因爲孔訥掀起來的新儒家運動,影響力比想象中還要大。

新儒家,說白了,就是想要掙脫理學對儒家的解釋和定義。

孔訥作爲這件事的倡導者,被許多老學究視爲眼中釘。

在這種撕裂的思潮中,朱元璋抓住機會,支持孔訥。

確實也攫取了一部分利益。

而新思潮帶來的影響,使許多年輕人,也在改變自己的看法。

方孝孺很顯然,就是被孔訥影響的學生之一。

而孔訥的所謂新儒家運動,受到張異影響更大。

新儒家除了解釋經典之外,還有一個就是崇尚務實。

所以方孝孺的行爲模式,纔會如此不同。

“你想學我得本事?”

張異突然開口詢問。

方孝孺想了一下,卻是搖搖頭:

“先生的做法希直佩服,但先生的理念,卻和我得認知有誤差……

且這些東西,希直自認爲,學不來!”

他說完,本以爲張異會生氣,但後者卻依然笑嘻嘻:

“你倒是跟我那位徒兒很像,也許你此去北京,跟他聊聊,會有不小的收穫!”

“是那位姚廣孝大師?”

姚廣孝從和尚到道士,這件事在京城頗爲有名。

但他的名聲爲外人所知,卻是這些年主持《日月時報》。

新儒家和理學的論戰,還有關於治理天下的理念。

大家在日月時報上,時有爭論,姚廣孝有時候技癢,也會親自下場。

他言語犀利,雖然是道士,但一身儒學的本事,並不亞於當世大儒。

雖然他出手的此書不多,但在某個小圈子裡,他也是被人公認的做有大學問的人。

哪怕是立場對立,但宋濂都誇過他。

“沒錯!”

張異見方孝孺提起姚廣孝,滿是欽慕的模樣,不由暗笑:

“父皇想發行大明寶鈔,但也知道這件事非常小可!

所以他讓我來詢問一下國師,國師給我舉薦姚廣孝!

希直,你這幾日也從國師這裡聽到了關於宏觀經濟的知識,你有沒有興趣,加入關於大明寶鈔的運作之中……”

太子朱標趁機詢問方孝孺,其實他將方孝孺帶在身邊,本身就有這個意思。

方孝孺聞言,喜出望外,趕緊給朱標跪下:

“若是太子殿下不棄,草民自然願意!”

“等去了京城再說吧,我那徒兒跟我一般,也不是肯隨便出山的主。

回頭少不得,還需要我掛個名……”

就在這種愉快的氛圍中,一行人終於走到了應天府。

如今這座叫做北京的城市,只是遠眺,就讓朱標激動不已。

這裡是大明未來的國都,也是他下半輩子的安居之所。

朱標從錦衣衛的密奏中,看過太多關於這座城市的東西。

如今能親眼所見,自然最好。

“殿下,咱們就這樣,微服出巡?”

方孝孺本以爲會有人接朱標,誰知道朱標臨近城裡的時候,卻麻利地換了衣裳。

他也不是第一次微服出巡了,動作很快。

方孝孺才發現,跟着朱標的錦衣衛,也在不知不覺中換裝了。

北京的城門口,車水馬龍。

張異等人也不搞特殊,在城門等着排隊進入。

朱標觀察周圍防衛的士兵,見他們認真負責,朱標暗自點頭:

“看來我大明的軍隊,還是不錯……”

終於輪到他們的車輦進城,朱標迫不及待掀開簾子。

“這裡,太美了……”

他看着硬化過的路面,還有綠化過的綠化帶,忍不住讚歎。

方孝孺比朱標還不堪,早就被北京城的景色所迷惑。

倒是張異顯得很平靜,如今的北京城除了新,對他而言也不過就是城鄉結合部的水平。

他能理解朱標他們的感受,畢竟別的不說,一座除了皇宮之外,其他地方都被硬化過的城市,就這一點已經足以吊打這個世界上任何城市。

“跟北京比起來,應天府就跟鄉下一樣……”

朱標忍不住感慨,人最怕比較,城市何嘗不是如此?

“殿下,咱們先去陳珂開的酒店吧,回頭我讓姚廣孝過來……”

朱標聞言點頭,一羣人浩浩蕩蕩朝着酒店這邊去。

他們在人來人往的隊伍中,顯得並不起眼。

不過,人羣中,還是有人認出來了,飛快去報告了。

……

“胡相,這是宮裡的地形圖……”

驛站的某個房間內,凌說將一張地圖放在胡惟庸面前。

“這是你自己畫的?沒有更詳細的?”

胡惟庸看着眼前那張圖,並不滿意。

凌說趕緊回答:

“胡相,您可太高看我了,我哪來的詳細地圖,我只不過是個錦衣衛同知,也別說有沒有這樣一張圖,就算是有,人家會給我?”

胡惟庸臉色微微難看:

“你可知本相提前一年來到應天,可是爲了什麼?

如果在南京,咱們要起事,千難萬難。

遷都之後,人事調動頻繁,無論皇帝也好,宮裡那些侍衛也罷,都不算熟悉環境,這是咱們最好的機會……

你再想想辦法!”

“辦法,那隻能去打一打姚廣孝的主意了。他是最有可能有這個東西的……”

“姚廣孝,此人倒是可以拉攏,但卻不好拉攏,如果他有點心思,把咱們的事暴露了,那就不好辦了!

回頭,你設個局,讓他入套……”

胡惟庸還沒說完,外邊有人敲門。

敲門的聲音很有規律,三輕一重。

“什麼事?”

凌說站起來,靠在門上詢問。

“太子殿下來了!”

門外的答案,讓胡惟庸和凌說一愣,凌說更是差點腿軟。

他被胡惟庸半推半就,走上如今造反的路,本就做賊心虛,朱標突然來了,他的聲音都顫抖了。

“你去吧,當沒發生過……”

胡惟庸倒是很冷靜,讓他人離開。

“胡相,我們要不要去迎接?”

“迎接什麼,當不知道……”

胡惟庸站起身,準備離開了,臨走前,他還不放心說:

“記得,針對姚廣孝的事,也緩一緩!”

胡惟庸說完,果斷離開此處。

“師父!”

被他們惦念的姚廣孝,此時已經趕到陳珂的酒店。

大廳裡,張異見到了他。

“徒弟呀,好久不見,北京這邊的事情怎麼樣?”

“託師尊的福,一切安好!”

他躬身回答之後嗎,發現張異身邊有個年輕人,正在用一種崇拜的目光看着自己。

“這位是?”

姚廣孝滿臉疑惑,張異笑嘻嘻,附在他耳邊說:

“這是我給你找的徒弟……”

???

姚廣孝一臉懵逼,爲什麼要給自己找徒弟?

“先別說了,殿下等着我們呢!”

張異賣了個關子。

第546章 師徒皆瘋子,造反這件小事第468章 這傢伙太難殺了,關於產業鏈第426章 目標,是蒙古郡主第130章 屁股決定腦袋,不一樣的公平第487章 殺常茂,皇帝負責毀屍滅跡第253章 劉伯溫放屁,小日子必須打第132章 遷都,往哪遷?第251章 小日子欠收拾,預言成真第11章 皇帝留張異,這孩子交給我吧第275章 吃瓜人,樂子人,不沾因果人上人第491章 先把儒家打散第354章 國士無雙,積極自救第497章 執子之手,不求淨土第132章 遷都,往哪遷?第183章 朕想出海看看,道友的情分第353章 被架空的朱標,劉基攤牌第313章 自卑的傳承,你會殉葬嗎第322章 稅收本質,在劫富濟貧第177章 滾滾人頭,皇帝的刀第269章 投名狀,宗族和皇權第500章 挑撥離間, 妖僧姚廣孝第436章 你哥哥命不久矣,紅杏出牆第31章 老朱的小本本,初見常茂第80章 爹你傻呀,皇帝在算計你第354章 國士無雙,積極自救第281章 清明血雨,這是我大明的軍隊第48章 張家的乖和孔家的壞第143章 少走一百年彎路,爲什麼會輸第308章 要錢要命,他比你適合當皇帝第408章 徐達的試探,王保保的命第474章 裝病不如裝死,徐達吃大鵝第539章 憑你也配,重徵漠北第480章 怒摔藍玉,情人還是仇人?第442章 假情報,敲打陳珂第114章 殉道者,盯上小日子第62章 彌合南北,秋之功第327章 救命恩人原來是他第93章 你對我未婚妻做什麼第310章 詩是去年寫的,人是今年沒的第548章 挑撥離間,不如外人第339章 人人如龍,龍不如蟲第251章 小日子欠收拾,預言成真第129章 現學現賣鎮壓百官第160章 朱允炆,建議甩牆上第323章 我悟了,攤丁入畝第488章 相認,您果然是朱元璋第354章 國士無雙,積極自救第411章 落地鳳凰不如雞,人工呼吸第282章 玄武軍,玄武大炮首秀第498章 成吉思汗不曾到達之地第261章 慈悲爲懷,慧曇退場第32章 小暖男,水裡有蟲第372章 等了兩年的刺殺,張異救駕第197章 皇子的悲哀,都有心魔第206章 我跟李善長比起來如何?第234章 藥王太上,再起道爭第288章 跟他比起來,楊憲算個屁第424章 仙人跳,圖窮匕見第27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道賊張異第27章 試藥,孔家和張家第465章 牢中的兵工廠,十天走過百年第207章 反正不得好死,當奸細?第522章 被流放的國師,千里尋夫(二合一)第273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184章 投資皇帝,當爲國師第402章 大基建的想法,兒臣想去日本第329章 練兵之術,不能讓他改過自新第265章 是你把皇帝給帶過來的?第199章 暴怒的老朱,許存仁的智慧第360章 終歸是老朱的種,鮮血和權威第184章 投資皇帝,當爲國師第386章 飲馬富士山,常遇春的新戰場第38章 揭示真相,借刀殺人第117章 孔家的破局之道,張異的拯救計劃第251章 小日子欠收拾,預言成真第254章 被黑,是朱家人的宿命第119章 果然是那小子幕後算計第533章 改革深水區,政務官和事務官(二合第307章 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第474章 裝病不如裝死,徐達吃大鵝第242章 我華夏英靈,何須超度?第75章 煉丹術的意義,人走茶涼第390章 烏鴉嘴再現第467章 神機營誕生,上交發明不死第65章 熊孩子也會傳染,人情冷暖第265章 是你把皇帝給帶過來的?第60章 借君王之勢,修世功德第395章 斷頭山伏擊戰,神秘的高人在現第475章 是你將我爹寫死的?第192章 糞丹,大明金坷垃第63章 五百年後的技術,第一桶金?第24章 救常遇春,你讓我改變歷史進程?第270章 奇怪的畫,碎片化傳播第458章 徹查錦衣衛,再次入獄第483章 天子守國門,宣佈遷都第83章 手把手教老朱造謠第457章 知道這三年,我是怎麼過的?第172章 今天開始當妖道,你懂還是我懂?第243章 張異的陷阱,請陛下封神第317章 笨蛋,問題在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