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徹查錦衣衛,再次入獄

在汪廣洋看來,胡惟庸就是將他架在火上烤。

這件事涉及了好幾個人,是他們能說的那?

他跟朱元璋最久,也最是瞭解這位陛下,錦衣衛的出現,是老朱長期醞釀的結果。

陛下不可能放棄錦衣衛這把刀,去說也是徒增煩惱。

而且,錦衣衛是誰負責的?是秦王朱樉,是昨天剛剛大婚的秦王殿下……

他汪廣洋去彈劾,不是等於給皇帝打臉嗎?

汪廣洋臉上,馬上露出猶豫之色:

“胡相,此事我們只是瞭解個大概,並不知道其中真實的緣由,諸位還是等等,等一個水落石出的真相……”

汪廣洋本能玩起太極,他的推脫之意,宮外的這些官員哪個不是千年狐狸,登時明白了這位宰相的態度。

胡惟庸灑然一笑:

“汪相顧慮周全,胡某人比不上,這等事關國都安全的大事,就算是陛下責罰,胡某也要求個答案!”

他話音一落,其他官員望向胡惟庸的目光都不同了。

汪廣洋推掉的責任,胡惟庸主動接過來!

兩個人有鮮明的對比,便是不同。

“下官願意隨胡相一起,向皇帝諫言!”

“下官也願意!”

“老夫不懂什麼大局和深意,今日就陪胡相走一趟……”

許多官員站出來,旗幟鮮明的站在胡惟庸這邊。

汪廣洋臉都綠了,胡惟庸這一手,鬧得他很下不了臺。

只見民心在我,胡惟庸心中暗自竊喜,當初李善長告訴過他,身爲一個宰相的難。

宰相要獲得皇帝的認可,這是必須的。但同時,宰相也要有宰相的擔當。

身爲百官之首,許多時候必須站在百官的前邊,去對抗深宮中不可測的權力。

君權,相權……

自古以來,宰相這個位置,本來就是作爲相權的代表和君王鬥爭的。

汪廣洋最大的失誤,是他太過於在意朱元璋,或者說保全自身。

卻不肯幫助他背後的階級出頭。

胡惟庸只用一個小小的動作,就徹底瓦解了汪廣洋身爲左相的權威。

此時,皇宮的大門緩緩打開。

他深深看了汪廣洋一眼,轉身朝着皇宮走去。

聽從李善長的建議,胡惟庸忍了許久,但從今天開始,他要向世人證明,這中書省究竟是誰在做主。

有胡相一馬當先,其他義憤填膺的官員,也緊緊跟在胡惟庸身後。

一行人浩浩蕩蕩,前往奉天殿,準備彈劾這件事中的一干人等。

只是走到奉天殿之時,他們卻看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畫面。

“秦王殿下!”

衆人看到秦王朱樉,正跪在奉天殿外,孤零零一人。

他孤寂的背影,配合空蕩蕩的廣場,顯得十分詭異。

胡惟庸和百官興師問罪的氣勢,卻被朱樉這不按常理出牌的動作給搞得有點冷場。

“秦王殿下昨天大婚,此時應該洞房花燭夜纔對……”

“這殿下,是主動來的,還是被皇帝從洞房裡揪出來的?”

官員們正疑惑着,大殿中,傳來朱元璋的怒喝:

“來人,給我將這個罪臣,先打一百大板!”

朱樉跪在地上,一聲不吭。

侍衛們將朱樉拖下去。

百官面面相覷,他們本來帶着一身憤慨而來。

準備向皇帝痛斥朱樉和錦衣衛的失職。

只是現在還沒輪到他們出手,皇帝就先下手爲強了。

這讓他們如何開得了口。

不但不能開口,朱樉就這麼從他們身邊拖過去,難道不求情一下?

胡惟庸的心口,堵得難受。

此時,汪廣洋倒是先站出來:

“陛下,息怒呀!”

他跪在地上,朝着奉天殿內的朱元璋大喊。

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也跟着大喊:

“陛下,秦王殿下昨天才大婚,不宜處罰呀!”

“陛下,秦王殿下年幼無知,但罪不至此……”

一衆官員,由本來的興師問罪,變成了爲朱樉求情。

包括胡惟庸,雖然他表情跟吃了屎一般難受,可是箭在弦上,他不得不發。

奉天殿內,皇帝聽到百官的求情,也沒了動靜。

“父皇,是兒臣錯,兒臣願意認罰……

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

兒臣身爲錦衣衛的話事人,卻沒有將此事辦好,

兒臣罪有應得!”

“陛下,此事乃是前朝餘孽作亂,非殿下一人過錯……”

朱樉認真道歉,汪廣洋努力求情。

一下子,胡惟庸剛纔積累起來的氣勢,被逐漸瓦解。

百官望向汪廣洋的表情,微微有些變化。

這老小子出頭不出,和稀泥倒是有一手。

有官員求情,皇宮裡的朱元璋沉默了。

侍衛識趣,也呆立在那裡,不再拖着朱樉走。

官員們陸續前進,進入奉天殿。

“拜見皇上,吾皇萬歲!”

官員們見過皇帝之後,胡惟庸主動說:

“陛下,昨日一案,雖然秦王殿下也有責任,但殿下也是受了蠱惑!

臣聽聞,此事乃是清心觀真人張異,仗着和秦王殿下關係好,欺上瞞下,仗勢欺人!

他以秦王的名義,威脅錦衣衛的人,讓他們帶着觀音奴出去!

臣覺得,此人一定在這場行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臣覺得,張家是前朝舊臣,保不準念舊,配合那位郡主逃走!

請陛下徹查龍虎山,還有跟龍虎山有牽扯的錦衣衛人員!”

其他官員見胡惟庸開口,直接將火燒到清心觀那邊。

衆人若有所思,胡惟庸和清心觀的矛盾,應天府何人不知?

只是後來,這位宰相大人,愣是沒多看清心觀一眼,彷彿這份仇恨,已經消散。

只是此時,他們方纔明白,胡大人一直在等,等一個能讓龍虎山倒黴的機會。

此時,機會已經來了!

縱容前朝郡主逃離,那是天大的罪過。

且此時,胡惟庸用言語護住朱樉,朱元璋勢必要找個人來堵住其他人的悠悠衆口。

“陛下,秦王殿下掌控錦衣衛總共也沒幾天時間,其中的事務能不能掌握,都是未知數!

所以此事殿下有錯,也只是因爲他錯信他人!

殿下您責罰他思過,也就是了!

可那狐假虎威的張真人,還有負責的錦衣衛嗎,都不能輕易放過!

三年前,陛下已經整頓過應天府,如今卻還有這麼多潛伏的奸細,一定是朝中有人接應!

可應天府上下,都被錦衣衛查了個遍!這次出問題,卻恰恰在錦衣衛中!

所以臣覺得,這錦衣衛內部,也有問題,而且問題不小……”

胡惟庸侃侃而談,一時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他從袖口中,拿出一份奏疏。

“錦衣衛乃是兇器,然如果這兇器靠不住,反而會傷了陛下!

臣懇請陛下徹查錦衣衛,如果其中真有瀆職行爲,請陛下裁撤錦衣衛!”

將責任推到張異身上,乃是私怨!

而主張裁撤錦衣衛,卻是從百官之首的角度,去爲文官集團謀利!

從錦衣衛成立以來,不知道有多少官員因爲錦衣衛而落馬,降罪。

讓皇帝裁撤錦衣衛的聲音,一直沒有停過。

但歷任宰相,包括李善長,對於反對錦衣衛這件事上,大家都採取比較保守的態度。

畢竟誰都知道錦衣衛的出現,是在預防哪些人。

可是錦衣衛是皇帝的刀,想讓皇帝放下屠刀,談何容易?

除了一些不知死活的御史,大多數高官在這件事上都是遮遮掩掩。

如胡惟庸一般當衆請求徹查錦衣衛者,他是第一人。

官員們明白,起風了!

這場因爲錦衣衛失誤而導致的風暴,他們必須推波助瀾,變成陛下無可阻擋的大勢。

“陛下,臣附議!”

“陛下,臣覺得胡相說得有道理,錦衣衛護持的乃是陛下的安全,若是錦衣衛中間有問題,就等於陛下的安危,不得保證!

陛下也好,太子也罷!

都事關國體,請陛下裁撤錦衣衛……”

“請陛下徹查龍虎山,裁撤錦衣衛!”

整個朝會,突然變得輿情洶涌,在胡惟庸的帶領下,所有的官員都如鬥士一般,朝着皇帝發起衝鋒。

朱元璋面對突如其來的局勢,臉色也是發黑。

他固然有心理準備,可是胡惟庸能讓百官齊心協力逼宮,這是出乎他預料之外的。

且,這次和眼前不同。

這確實是錦衣衛【犯錯】了。

可是所謂的錯誤,皇帝自己心知肚明,他本意是佈局北方,自不能自斷手腳?

可是,這洶涌的輿情,確實給了他很大的壓力。

君王並非能爲所欲爲,哪怕是他這位開國皇帝也是一樣。

就如朱樉犯錯,他不得不罰一般,錦衣衛出了這麼大的簍子,他也必須給官員一個交代。

老朱深吸一口氣,望向汪廣洋。

但汪廣洋還是讓他失望了。

此時,朱標站起來,說:

“父皇,兒臣有兒臣的看法!

兒臣認爲,胡相說的有道理!

但胡相的道理,是建立在他所認識的真相之上!

所以兒臣建議,此時先緩一緩,待事情查清楚再說……

不過,此案涉案的人,確實應該徹查!

清心觀真人張異,錦衣衛指揮同知毛驤,還有負責看守清心觀的一干人等,當全部拿下……

但此時當務之急,乃是搜尋逃犯的線索!

若是讓對方逃了,我大明才真是顏面掃地……

如果此時處理錦衣衛,實屬不智!”

老朱聞言頷首,大喊一聲:

“來人!”

外邊的侍衛進來。

朱元璋道:

“着人拿下毛驤和觀音奴一案涉案人員,全部下詔獄!命凌說,全力追查前朝郡主王敏敏的下落……”

朱元璋不給百官反應的機會,乾脆利索的下了決定。

抓捕張異,拿下毛驤!

一個錦衣衛的副統領落馬,胡惟庸心心念唸的張異,也終於被皇帝拿下。

這個結果,雖然不是所有人心中期望的最好的結果。

但此時,肯定已經能算是文官集團的勝利。

而主動諫言的胡惟庸,迅速積累了屬於他的威望,對比汪廣洋。

其他官員望向胡惟庸的目光,都是欣賞有加。

老胡做完這件事,卻低調扶手。

他也謹記李善長的囑咐,見好就收。

宰相是君王和大臣中間的平衡者。

他可以爲百官爭利,也不能讓皇帝記恨上自己。

對公不對私,哪怕是所有人都知道他跟張異的仇恨,但在這件事上,他最多算是順勢推上一把。

絕不是以權謀私。

朱元璋用抓捕張異和毛驤,堵住了百官悠悠衆口。

他意味深長地看了胡惟庸一眼,見他的表現,老朱也是頗爲欣賞。

胡惟庸報仇,他不奇怪。

但胡惟庸守住了臣子的尺度,這一點他彷彿做得比李善長還要好。

是個知分寸的人,朱元璋微微頜首。

他再看汪廣洋,又是嘆氣。

汪廣洋的性子,只能做謀士,卻做不得宰相。

他原本以爲,從浙江回來之後,汪廣洋多少會好些,但實在好的有限。

老朱心中默默記下一筆,卻沒有多說什麼?

只是他望向清心觀,卻在想他應該是什麼反應?

清心觀!

張異依然在認真回信。

他身邊,站着朝天宮的觀主鄧仲修。

張異將信件封好,交給對方。

“玄教院被撤了,師兄心不安?”

張異見的鄧仲修心不在焉,也是莞爾,權力確實能改變一個人,哪怕是以前很老實的小鄧師兄也是一樣。

“師兄,咱們修道之人,終究不適合官場!

多大點事,振作點,你看我……”

鄧仲修大概只有在張異面前,才能完全袒露心聲:

“師弟呀,是師兄着相了,不過這玄教院變成道錄司,師兄確實覺得難受……”

他話音未落,錦衣衛突然魚貫而入。

鄧仲修和張異瞬間被錦衣衛圍在中間,鄧仲修懵逼了,看着拔刀相向的錦衣衛,張異拍拍鄧仲修的肩膀:

“師兄,現在是不是覺得玄教院沒了,根本不算事?”

鄧仲修一臉懵逼,還沒搞清楚到底是什麼事?

只聽錦衣衛說:

“張真人,陛下有旨,我等特來拿你!

請跟我們走一趟!”

“行,貧道這就走!”

張異整理了一下道袍,一臉平靜地跟鄧仲修告別,然後被錦衣衛拿下,押解上車。

鄧仲修一直看着錦衣衛離開,此時才反應過來。

師弟被皇帝拿了?

他的腿腳,登時發軟,靠在牆上。

第191章 最好的地主老爺,天下糧食翻倍第279章 所謂的否決權,裝病誰不會呢第93章 你對我未婚妻做什麼第314章 世界觀崩塌,朕的責任第513章 何爲民心?百姓還是鄉紳第109章 天子口舌,耳目,手足第328章 早就想揍你了,不做將軍做武聖第116章 訥訥,我想救先生第564章 歸隱之意,皇帝的心魔第534章 他就不怕天下造反?(二合一)第72章 張三丰,他就是那個高人?第236章 龍虎山的功,你佛門想摘桃子第362章 嘴賤,沒事撩她幹什麼?第230章 皇后插手,老朱的驚喜第470章 勸降徐達,咱們也當列強第281章 清明血雨,這是我大明的軍隊第418章 勳貴落寞,天子門生第193章 一句話省卻百年努力第413章 誤會大了,送沈老爺上路第4章 圖窮匕見,皇帝好狠呀第547章 曝光真相,燕王變寧王第229章 都是七竅玲瓏心,再次得罪藍氏第368章 有點良心,但不多第280章 張天師爺們,有事他真上第571章 貧道乘風去,不做世間人第232章 謎底揭曉,所在之處便是家第138章 還好準備周全,劉伯溫比不過我第354章 國士無雙,積極自救第295章 買命錢,掀桌子都別玩了第193章 一句話省卻百年努力第434章 仇人見面殺心起,故意拉仇恨第523章 青衣宰相,半步黃泉(二合一)第39章 幫他出氣,再見張異第572章 原來我是張三丰第272章 宋濂勇敢飛,有黑鍋你背第548章 挑撥離間,不如外人第437章 祈求,你想要我身子也行第111章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第192章 糞丹,大明金坷垃第72章 張三丰,他就是那個高人?第492章 皇帝車上下來的道士第253章 劉伯溫放屁,小日子必須打第375章 拒絕天師位,父子都不是好東西第61章 勾欄聽曲,你才七歲呀第456章 行動收網,苦一苦功臣第465章 牢中的兵工廠,十天走過百年第78章 帝王心術,政令難行第363章 滴血認親和血型,輸血的可能性第511章 所謂和解,丐版常遇春第180章 氣死老朱,貧道的理想第433章 三年前,也許是你沒用呢第314章 世界觀崩塌,朕的責任第209章 審計部門,朱家家宴第86章 小小的插手,蝴蝶效應第197章 皇子的悲哀,都有心魔第374章 敵人在百姓之中,攤牌的意願第307章 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第480章 怒摔藍玉,情人還是仇人?第385章 玄武揚威,禦敵國門之外第565章 姚廣孝,你是朕的人還是他的人第401章 恩澤龍虎山,父子二真人第289章 倒打一耙,最後的利用價值第311章 兒子祭天,升官發財第476章 男女互換,你是我的道侶嗎第245章 民心即香火,兩眼一黑第327章 救命恩人原來是他第206章 我跟李善長比起來如何?第497章 執子之手,不求淨土第264章 得到的東西,自然會從別處失去第3章 面見皇帝,天子朱元璋第177章 滾滾人頭,皇帝的刀第310章 詩是去年寫的,人是今年沒的第253章 劉伯溫放屁,小日子必須打第530章 不速之客,張異的秘密曝光(二合一第244章 龍虎山的崢嶸,天師的蛻變第82章 謠言的作用,我就是小人呀第262章 僧道納稅,你小子有種嗎第367章 達者爲師,見證奇蹟第183章 朕想出海看看,道友的情分第363章 滴血認親和血型,輸血的可能性第409章 見故人,姐夫姐夫第125章 提建議,圖窮匕見第331章 朕肚子裡的蛔蟲,有法可依第135章 南北榜,劉基你讓朕很失望(5K)第100章 剛來第一天就大鬧國子學?第11章 皇帝留張異,這孩子交給我吧第458章 徹查錦衣衛,再次入獄第77章 大明朝太難混了第175章 小道看你,命不久矣第333章 龍虎山乾的大事,皇帝你馬甲掉了第103章 你也不想你爺爺的事曝光吧?第402章 大基建的想法,兒臣想去日本第14章 從今日起,我爲自己而活第279章 所謂的否決權,裝病誰不會呢第456章 行動收網,苦一苦功臣第67章 演着演着,動真情了第85章 這次不用給常府面子了第92章 皇帝的孤獨地獄第80章 爹你傻呀,皇帝在算計你第34章 師弟的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