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幽燕路發展規劃,與世家談談

第454章 幽燕路發展規劃,與世家談談

趙駿在石城畫了一個圈,確定了大宋未來的工業基礎。

這也是沾了先知先覺的光,不然想找一個煤炭和鐵礦豐富的產地,本身就是很困難的事情。

之後他又視察了灤州周邊縣城,也去了南面海邊,看了未來大宋的海港。

這裡是後世唐山市曹妃甸區,與天津的寧河區很近。

但不管是天津還是唐山,至少在古代都不是什麼重要地方,海邊有一些漁村,僅此而已。

趙駿深知海洋貿易的重要性,特別是眼下正該大力發展與東北的貿易。

如果從瀋州和遼陽的貨運能夠通過營口與天津相連,並且將東北的礦產全部運到唐山來,那麼工業打造將更加快捷。

五月下旬,趙駿出山海關,前往瀋州視察,當地官府和守軍將領紛紛前來迎接。

他了解了一下目前瀋州的情況。

同時也瞭解了一下現在大宋與東北女直、渤海人之間的貿易發展。

相比於北平城,瀋州城以及遼陽城可謂是非常熱鬧,不僅有女直、渤海人,還有高麗人也在其中。

大宋的武器鎧甲非常受這些少數民族歡迎,其中也不乏火器、火藥貿易,大宗商品又以糧食、藥材、木料、皮毛、牲畜爲主。

由於大宋發達的海洋貿易,往往是東北少數民族把貨物運送到瀋州、遼陽,再由當地商人運到營口海港出海。

這些商品會沿着海岸線,送往大宋各地港口,比如河北的泥沽港,山東的萊州灣,最遠的甚至淮南的海州,也就是連雲港,最遠的甚至能送到廣州去。

因爲很多原材料能夠在廣州、泉州等地加工成工藝品或者其它商品,販賣到中亞去,再由阿拉伯商人們轉賣到歐洲,賺白人的錢。

因此可以說現在大宋雖然還沒有建立起全球貿易體系,但也已經有了初步聯繫,正在一步步完善經濟循環。

“這旱災還是來了,幽燕路已經連續一個多月沒有下雨,各地百姓日益貧困。”

六月八日,趙駿從遼陽回到了北平城,正是晌午時分,擡起頭看着那火辣辣的烈陽,紫色大袍向後一甩,雙手揹負在身後,埋頭跨入元和殿。

除了王安石等一直跟隨左右的陪同人員以外,這次幽燕路主要官員都已經到齊,楊畋、王絲、周沆、唐介、吳若鵬等主官、副官,林林總總十多個,跟着趙駿踏入屋內。

這一次趙駿已經走完了從後世北京到唐山、秦皇島、葫蘆島、瀋陽、遼陽等大片地區,關注了幽燕路的總體民情、經濟、政務、軍事以及城市規劃等等。

現在也是時候開一次大會,做一個總結。

趙駿進入殿內,坐在主位上,如今元和殿已經大變樣,不再是以前宮殿模樣,而是改成了辦公場地,屋子裡有很多桌案,上面擺滿了資料。

裡面有諸多書吏在整理,大家進來的時候書吏們便起身拱拱手離開——這些資料有些是本地世家,有些是數據統計。

看到屋子裡已經統計了這麼多資料,趙駿滿意地點點頭,然後坐到位置上,如政制院開會一樣,衆人按照位置坐在了趙駿的左右兩邊。

他的右手邊是以楊畋爲首的幽燕路諸多高級官員,左手邊是以楊告爲首的陪同官員,雖然楊告和楊察品級一樣,但楊告的資歷比楊察深一些,因此坐到了第一個位置。

“這一趟我收穫很大,對幽燕路的基本情況有了一個摸底瞭解,這裡面的水很深,也很渾。但只有親自走進水裡,在裡面摸索一番,才能看看有沒有魚。”

趙駿首先開場,然後環顧左右笑道:“很高興的是,摸了不少魚,而且還有大魚。除了抓住崔嶧這個大貪官以外,我在各方面都有所收穫。”

說着又道:“不過其它的事情待會再談,還是先說說我關心的事吧,現在幽燕路的災情如何了?”

楊畋起身拱手道:“知院,已經統計出來了,受災的地方多達十四個縣,其中又以固安、永清、安次、武清、玉田、石城、廣寧等地尤爲嚴重。”

“嗯,這些地方有些處於河流的下游,有些乾脆境內沒有主要河流,只有一些小溪支流,旱災之下,各條河流的水位大幅度下降,上游的縣肯定會把大部分水資源截取。”

趙駿皺眉道:“落在下游的地方水資源就會少很多,本來五六月份就是粟麥的收割季節,現在看來能成活幾畝就已經不容易。”

“也是多虧了知院早有防備,提前做了佈置,不然現在恐怕幽燕路就是流民遍地了。”

楊畋感嘆道:“之前運到涿州的糧食已經當作賑災糧發往了各縣,各家各戶受災的情況也已經在統計,往年出災地方上餓死人的事情不少,今年怕是不會了。”

趙駿點點頭道:“嗯,有統計就行,但一定要注意,賑災的糧食必須發到災民手裡,地方上若有剋扣,重罪處置,決不可姑息。”

“是。”

楊畋應下,心中佩服趙駿目光遠見,早在五月初發現氣候不對,就懷疑幽燕路可能會發生旱災,提前讓人從永濟渠運糧過來,解決燃眉之急。

不然現在幽燕路恐怕要手忙腳亂了,即便朝廷很快得知消息,第一時間運糧,恐怕也有不少災民會出現餓死情況。

畢竟這個年代很多百姓家中沒有什麼餘糧,基本上就是種多少地吃多少糧食,甚至有的時候爲了等到下一季糧食成熟,必須忍飢挨餓,省着點吃,防止糧食沒成熟之前食物吃完。

這也是爲什麼古代只有一日兩餐,即上午辰時一餐,下午申時一餐,這兩個時間段也被稱爲食時、晡時。

“還有就是善後工作,現在朝廷也只是能管災民們一口吃食,真正長久還是要各地官府承擔起責任,能搶割多少糧食是多少,旱死的糧食就就地焚燒做肥。”

趙駿強調道:“朝廷不可能一直管着那麼多災民,自己動手才能豐衣足食,這一點你們要督促好地方官府,要讓他們儘快組織起下半年的耕作,看能不能儘快恢復災後的生產。”

“是。”

楊畋與諸多官員又連連應下。

直到確定災情雖然持續,但還處於地方可控範圍之內後,趙駿才又說道:“崔嶧的事情查清楚了嗎?”

“查清楚了。”

楊告說道:“此人勾結軍中幾名將領,倒賣府庫的絹帛,還組建商隊,在邊境與遼人貿易,連火槍他們都敢賣。”

趙駿眼眸中閃爍過一縷寒光道:“以叛國罪論處,爲首那幾人該殺的殺,上報大理寺和政制院吧,等政制院那邊的回執發過來,我就簽字執行。”

“是。”

楊告應下。

雖然罪證之類都已經找齊。

事情也都調查清楚。

但該走的程序還是要走。

像崔嶧這個級別,相當於後世高官大員。

wωω☢тTk ān☢℃ O

地方上肯定是沒有權力審判他們。

只有政制院才能夠定奪。

走大理寺也基本上就是走個流程,儘快判決就行。

判決書下達後,要先送去政制院,幾名宰相過目,都沒什麼反對意見,最後則是趙駿簽字生效。

殺一名封疆大吏,差不多就已經不需要趙禎出面,政制院就已經能全權處理。這就是政制院存在的意義。

而趙駿作爲政制院知院的權力是無限的,只不過他對勤勤懇懇的好官以及任勞任怨的百姓講道理。

但對那些魑魅魍魎,牛鬼蛇神,就是這世上最兇惡的存在。

“那就再來說一說以後幽燕路的發展問題吧。”

趙駿環顧四周說道:“我知道這個話題你們可能不太感興趣,現在全天下官員都只在乎眼前,可能災情的事情更讓你們覺得急迫,因爲幾年後的事情與你們無關。”

他繼續說道:“但我要說的是,我這次下來視察地方,也確實意識到了官員的任期太短,對施政造成的影響很大,回去之後,我會對官員的任期進行調整,所以你們的目光要放長遠一些。”

“是。”

楊畋等人心中大喜,對於趙駿透露出的這個信息非常興奮。

天下官員苦任期久矣。

很多時候想幹點成績出來,沒幹兩年,就得馬上離職。

這造成了流官體制下,地方吏員的權力依舊很大,下層的管理還是持續混亂,談不上有多精明能幹。

如果不是監管力度前所未有的大,不說貪贓枉法,單說得過且過,沒有按時完成上面派下的任務,也有可能被遭受懲罰。

強硬的制度逼得地方官吏不得不努力幹活,恐怕基層治理早就亂成一團。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雖然三年任期的流官避免了地方官府與地方勢力勾結的現狀,卻也造成了行政效率低下,缺乏對本縣未來發展的規劃和改革主觀能動性。

現在把官員的任期增長,甚至也可以像政制院那樣,如果有未來比較長遠的規劃那就多幹一屆。

比如一個縣令一屆任期延長到五年,兩屆就是十年。很多二十歲中進士,做十年縣令也才三十歲,積累基層經驗也未嘗不是壞事。

“幽燕路的發展我認爲主要有兩點,一點是工業建設,第二是商業發展。”

趙駿指出問題關鍵所在道:“整個幽燕路耕地面積雖然多,除了少部分燕山山脈以外,大部分都是廣袤平原區,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就要靠天吃飯。”

“農業雖然是必須要發展的事情,可很多時候我們要因地制宜。這次旱災就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讓我們意識到農業發展的脆弱性。”

他強調道:“所以一個地區要想長遠發展,農業、商業、交通、工業、建設缺一不可,你們明白了嗎?”

“是。”

楊畋虛心問道:“那該如何發展工業建設和商業呢?”

說着他還向旁邊的吳若鵬揮揮手。

吳若鵬會意,連忙從旁邊的桌子上拿了紙筆,開始記錄。

趙駿沉吟道:“這商業就是要結合自身的長處,大力發展手工製造業,還有紡織業。”

“幽燕離遼國很近,他們盛產的皮毛完全可以作爲原料製造成衣物。”

“我觀察了一下,現在大宋與他們的商業模式很落後。”

“除了極少部分是從幽燕路生產的商品賣過去以外,大部分商品都被迫只能從中原腹地產出。”

“來往商人的成本也會隨着提升,這大大削弱了雙方的貿易量。”

“如果商品本來就是在幽燕路產出,運到北方的路程會少很多,成本自然也會少很多,我們就能賣出更多的商品。”

“所以幽燕路在商業發展上,首先是營造更好的經商環境,比如把北平城重新規劃修建。”

“其次是要有更好的政策,吸引商人的往來,比如降低一定賦稅。”

他侃侃而談,很多辦法都是信手捏來。

卻驚得衆人一驚。

因爲稅率都是固定的,地方上怎麼能更改賦稅呢?

楊畋驚道:“這我們若是擅自做主,降低賦稅,那朝廷.”

“你們就不會上報嗎?把情況上報到政制院,我與諸位相公又不是傻子。”

趙駿不滿地瞪了對方一眼,這些守舊的地方官吏或許循規蹈矩,但有的時候太墨守成規,也不是一件好事。

搞發展搞改革本來就要推陳出新,不能因爲很多東西都是朝廷定下的死規矩就完全不去思考。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這樣的官員在大宋實在是太多,多如牛毛,能夠有創新的都算是極少數,像范仲淹王安石這樣想改革的,幾乎是鳳毛麟角了。

“是。”

楊畋、吳若鵬等人連連點頭,他們是轉運司官員,負責地方政務處理,這些東西對他們非常重要。

之後趙駿又把工業模式談了一下。

他認爲石城、遵化附近應該有煤礦和鐵礦,灤州自然資源部最近已經找到了不少礦產,正在確定礦山位置。

一旦找到位置之後,就可以從武安鋼鐵廠調集人力物力,對石城、遵化、安喜、盧龍等地進行礦產採集和幽燕路國營鋼鐵廠建造。

只要有了鋼鐵行業的發展,那麼不僅能促進當地就業,同時也能大力發展本地經濟。

雖然對於楊畋、吳若鵬等人來說,什麼就業、經濟、支柱產業等等名詞他們聽得雲裡霧裡,但關鍵詞卻是聽懂了,能大力發展本地經濟。

所以一個個也是認真聽講,認真記錄。

趙駿一口氣把現在整個幽燕路的未來規劃清晰地呈現給大家之後,這纔開始最後一項議題,他問道:“世家的問題,你們做得怎麼樣?”

“額”

衆人互相對視,楊畋小心翼翼地道:“還是有些不順利。”

“怎麼個不順利法?”

“我等也不乏與諸多世家接觸,但大多數世家卻是頗爲牴觸。”

“唔”

趙駿眯起眼睛道:“沒事,這樣,伱把名單給我,我親自與他們好好談談。”

若是談得攏就皆大歡喜,若是談不攏,那就別怪他動刀了。

第431章 西夏亡了,趙禎的快樂第444章 工業建設與新的發明第346章 遼夏聲東擊西第356章 野人一拳,莽過去209.第206章 決堤了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251.第247章 怎麼是你?大宋真小140.第139章 李迪來投第8章 老範,來整個活(跪求推薦票!)240.第236章 大宋何懼一戰!第387章 我賦予的權力,天不遂人願第344章 一網打盡,注意影響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204.第201章 故里已經成爲過去238.第235章 挺起自己的腰桿,把脊樑骨接上235.第232章 跑得慢,就得死!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233.第230章 你要戰,那便戰第432章 版圖大增,重走天下202.第199章 名滿天下,回到家鄉第367章 大宋旗幟飄揚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162.第161章 有些事情,必須去做!第58章 歷史獨一份111.第111章 投趙一念起,剎覺天地寬!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第81章 無憂洞190.第188章 淮南貪腐案第438章 任歲月變遷,我獨屹立於巔峰第66章 極限拉扯(第六更)223.第220章 壞了,我人設崩了175.第173章 大孫走了,看看電影第84章 你是不是有什麼大病!第440章 出京巡視,少殺一點第56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學生篇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第362章 中華文明,將愈發璀璨146.第145章 洞內廝殺184.第182章 保不住了123.第123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第80章 所見,所聞246.第242章 政制院換屆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張大網246.第242章 政制院換屆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第26章 玩遊戲第347章 梟雄第39章 慫趙不死,大宋永無出頭之日197.請假條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第78章 看看這大宋178.第176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第382章 遼宋決戰,遼皇吐血110.第110章 官家真的變得不一樣了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20章 分配學生名額第77章 出宮,刺青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5章 仁宗的寬容179.第177章 草菅人命254.第250章 南下度蜜月,柳永來攔車197.請假條第333章 轉換思路,發明橡膠120.第120章 建立政制院框架150.第149章 把人變成了鬼(二合一)261.第257章 大宋藥丸!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356.第351章 出大事了第407章 都是因爲宋國171.第169章 恨大宋沒有霍驃騎217.第214章 李元昊聯遼抗宋第427章 目標西域,一朝雪恥151.第150章 賺錢與淮南的事(二合一)第53章 帝王之術244.第240章 康定和談與技術壁壘第395章 吹進攻號!第342章 用好手裡的刀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第2章 嫌棄大宋252.第248章 五大貿易成型,慶曆新政開始175.第173章 大孫走了,看看電影200.第197章 趙駿是小霸王249.第245章 西夏稱臣,慶曆元年196.第194章 強權至上第406章 確定國慶日,爲百姓服務第421章 該滅西夏了第361章 戰略部署,奪回燕雲118.第118章 先帝幼子?第432章 版圖大增,重走天下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第2章 嫌棄大宋201.第198章 貪腐案完結,良方妙藥295.第291章 他有大鐵炮,我有小鋼炮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第318章 李朝覆滅306.第302章 釜底抽薪第45章 拉一派打一派第423章 軍械滯銷,第一條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