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人間不同,風光好

聚雨城的那場大雨尚未落到人間,可城門那邊便已經來了個年輕劍士,那人腰間懸着劍,在城門逗留了片刻之後,便閃身到了一處茶棚裡,要了一碗茶,便開始自顧自喝着。

年輕人千里迢迢而來,顯得有些疲倦,但是那雙眼睛裡還算是神采奕奕,他坐了片刻之後,從遠處便來了另外一人,同樣是腰間懸劍,只是年紀比起來這個年輕人,要大出很多。

年輕人站起身對那人抱拳行禮,那人回禮之後,也不廢話,便開口說道:“朝先生已經斬了那位雲胡觀的浮雲真人,此刻正往北門去,說是這道城門,須得守住三個時辰,我已經活了幾百年了,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即便是今日死在這裡也不算是什麼大事,可你年紀尚輕,大好前途,怎麼也來了?”

年輕人不是別人,正是劍山言樂,這位被視作除去吳山河和李扶搖之外世間最驚豔的年輕劍士,這一趟遠赴佛土,實在是出人意外。

言樂聽到這一番話,只是笑了笑,絲毫不以爲意,隨口說道:“掌教若不是要坐鎮劍山,只怕也親自來了,這一次是大事,朝先生領頭,其實掌教也十分放心,即便最後沒有做成,也不算是什麼不可接受的結果,只要諸位能夠安然回去便是。”

老劍士哈哈大笑,“來了便沒有想着回去了,掌教如此年紀,便已經登臨春秋,想來要不了多久就能成爲登樓境,劍山在掌教手裡,其實我們已經十分放心,這次朝先生相邀做事,我們自然便要來。”

言樂笑了笑,沒有多說,只是想起此刻的劍山之上,即便是吳山河已經破境成爲春秋劍士,但實際上還有些人不太服氣,他們對於山上的登樓劍士更爲信任,尤其是當年便在白魚鎮有過輝煌戰績的朝風塵。

吳山河想要讓劍山上下真正拜服,並不是一日之功,最起碼都還要很長的路要走。

老劍士正襟危坐,不知道是想起了什麼,反正是雙眼一直看着某處,等到半刻鐘之後,這纔回過神來,說道:“來了。”

半刻鐘之後,城門那邊,果然是來了兩個人,兩位春秋修士,都是一身讀書人打扮,看着應當是儒教門下的修士,至於是不是,其實也還要兩說。

言樂站起身來,一身劍氣已經提到巔峰,但實際上還是那老劍士率先掠出。

在街道上留下一句老夫去也。

言樂擡眼看着城門,這才默然氣勢,一劍揮出,街道被他斬出一條長長的溝壑,片刻之後,不管是誰來看,都會覺得十分駭人。

言樂提劍而起,加入戰場,至始至終沒有說半句話。

這只是其中的一處戰場。

此刻的許吏則是推開了一座小院的門。

小院裡有花有樹也有人,許吏站在門後的屋檐下,看着那個負手而立的讀書人。

兩人對峙,言語皆無。

短暫的沉默之後,那讀書人這才感慨道:“這個地方道門和儒教兩方謀劃了百年之久,你們非要這樣硬生生的入局,真是好笑,這種行爲,不是竊賊又是什麼?”

許吏是個粗人,這輩子除去練劍之外,沒有讀過書,也沒有去研究過別的,所以對於這個讀書人所說,只是全然不在意,腰間長劍緩緩推出而已。

朝風塵讓他來這裡殺人,那就殺人,應當沒錯。

許吏不知道想到了什麼,在出劍之前,忽然咧嘴一笑,“你們的道理真的酸,酸掉牙了。”

對於那讀書人所說,其實沒有半點道理,學宮和道門雖然是各有所求,但是最後都是要在山河有着更高的話語權,想要擁有那麼些話語權,自然是要打壓劍士一脈的,既然如此,怎麼也算不上是有道理。

況且山上的修士,不是人間百姓,講道理的少,在這種時候,更是如此,沒有人願意講道理。

所以當許吏的劍出鞘的時候,那讀書人也明白了,劍光從小院裡生出,片刻之後,那座小院便垮塌了,無數煙塵生出,許吏這才收斂心神,認真起來,他已經很久沒有出劍了,這一次,自然要認真一些纔是。

那個讀書人站在煙塵之中,看着這邊,一言不發,實際上即便要說話,也不知道要說些什麼。

許吏這位登樓境的大劍士只認腰間之劍,別的,一概不管。

這是一場生死之戰。

……

……

老儒生站在院子裡,看了看天色,然後想了想,說道:“快要下雨了,你們兩個人也不躲躲。”

下雨了,怎麼躲。

這句話是對枯槁老人和葉飛仙說的,葉飛仙沒有理會,倒是枯槁老人瞅了一眼天色。

三秋先生從屋檐下回到老儒生身前,坐下之後說道:“老先生,我有一問,老先生可否知道答案?”

老儒生捋了捋鬍鬚,說道:“但問無妨。”

三秋先生問道:“儒教和道門百餘年前便在此地佈置,所求雖然暫時不同,但目標仍舊是一致的,這百年佈局,也算是耗費了無數心神,才得今日之局面,可爲何劍士一脈,說進來便進來了?”

老儒生沒有急着回答,反問道:“你知道這世間最會下棋的該是誰嗎?”

三秋先生一怔,隨即想到一個人的名字,低聲說道:“延陵國手,顧師言。”

老儒生搖頭道:“他們的棋盤,不過是黑白兩子,爭得是一局棋的得失,可是真會下棋的那些個人,則是以人間爲棋盤,落子便是在爭人間。”

“那是一盤前所未有的大棋,棋局自然是朝青秋攛掇的,這個人坐在一方,不管對面是哪一位要來坐下,都註定必須和他廝殺。”

老儒生笑道:“此刻你覺得,誰纔有資格做到朝青秋的對面?”

如此一言,其實算是震撼人心,三秋先生驚異道:“難不成是葉聖和周夫子?!”

“小了。”

老儒生冷笑道:“朝青秋的這局大棋,自然是面對的除去劍士之外的所有人。”

朝青秋什麼人,那是整個人間,最強之人,手筆不會小。

老儒生說道:“這局大棋到底是什麼東西,現在與你說也沒有什麼意思,只說幾件事,自己琢磨,第一件事便是朝青秋在青天城劍開天幕,再一件是朝青秋舉世皆知的他要離開人間,最後一件則是在洛陽城斬殺數位滄海。”

這三件事,不管是哪一件事,都算是十分厲害的,可沒有太多人想到,那只是朝青秋的落子,這幾顆棋,達到的效果,便已經讓人間多事,不復之前了。

“除此之外,朝青秋落子在別處,便要散碎太多了,你說這是儒教和道門在百餘年前便開始謀劃的局,怎麼沒可能是他在百餘年之前,便已經落下了一子,今日便要收官?”

老儒生說到這裡,砸了砸嘴巴,好似有些遺憾的說道:“這樣一個人,要是身爲儒教修士或是道門修士,只怕人間局勢,現在更是複雜,可偏偏成了個劍士,這樣勞費心力這纔將局勢變得如今這般,實在是可惜。”

“不過即便如此,也足以了。”

三秋先生臉色已經煞白不已,老儒生三言兩語,便涉及到了雲端之上的事情,他一介春秋修士,想要去管雲端之上的事情,也是有心無力而已,但是這些話,倒是足以讓人心神激盪了。

老儒生譏諷道:“這一局棋雖說是朝青秋落子在後,有着隱秘一說,可是沒有那靈山說的老和尚幫他,一樣沒有用。”

說到這裡,老儒生嘆了口氣,“不過那老和尚說是幫他,實際上還是在幫自己,佛教教主,掌管靈山,還有那盞燈籠,要不是非要到了撒手的時候,誰又願意真的把手鬆開?”

三秋先生嘴脣顫抖的問道:“依着老先生所見,聚雨城裡的根基被破之後,別的呢?”

儒教和道門謀劃了這麼多年,肯定是不止聚雨城一處而已。

老儒生冷笑道:“你這蠢貨,只要聚雨城暴露了,就相當於這些齷齪事被人掀開了,沒有人是傻子,想不到這之後還有些別的地方?”

“只要這裡一但結束了,真正的大事纔會發生。”

老儒生所說的真正大事,除去是雲端之事之外,便真的不可能是別的事情了。

雲端上一定會來聖人,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三秋先生臉色蒼白,不再說話。

老儒生拿起之前已經喝得乾乾淨淨的酒碗,這又仰頭倒了倒,實在是沒有酒之後,才笑道:“還是朝青秋,雖然離開人間,但還有無數後手,劍士一脈若是還不能起來,便真的浪費了這傢伙一番苦心了。”

言語之中,老儒生對朝青秋其實推崇備至,雖然朝青秋已經離開人間,但是依然如此。

老儒生嘆息道:“你若還活着,纔是人間最有意思的事情。”

——

北海風大,有個少年架船出海,船上有個女子相伴。

船是買的,女子則是心甘情願跟着他的。

坐在甲板上,還是樂意一身白袍的少年拿着一根青竹魚竿,看着海面上的浮頭,只是心思全然不在這是不是能夠釣起魚來。

女子在船艙裡熬着一鍋白粥,香氣四溢。

只是她的注意力,都在那個白袍少年身上。

可能是憋了半個時辰,女子實在是憋不住了,這就是開口笑道:“你這哪裡像是來釣魚的?”

白袍少年沒有轉頭,只是已經回過神來,看着自己手裡的魚竿,笑道:“釣魚不難,釣一條大魚才難。”

這是北海,有着整個人間最大的魚,鯤。

很多年前,他還是這個世間無敵之人的時候,便在這裡斬殺過一位成就滄海的大妖,那大妖便是一條魚。

白袍少年看着海面,想起當年的那樁舊事,這才說道:“你要是當年在北海,看到那條魚,一定會嚇得說不出話來。”

女子婉約一笑,“事情我都聽過,說朝先生你啊,那個時候便已經是世間無敵了,一衆聖人都來看着你斬殺大妖。”

這個白袍少年,便是朝青秋。

朝青秋搖頭說道:“他們不管是來逼着我殺人的,那一日我一定會出劍,只是那一劍落到誰的頭上,說不準,最後還是隻能落到北冥身上了,我殺過好些滄海,但只有對他,算是有些愧意。”

朝青秋難得如此。

女子輕聲道:“朝先生一直說要自在,如今算是自在了嗎?”

朝青秋搖頭道:“自在這種事情,真的是很難了,至少現在自在不了,要是那個小傢伙能走快一些,另外的小傢伙們也趕上來,然後我們再做成一件大事,那就真的是自在了。”

女子能夠聽出那言語裡的小傢伙應該是李扶搖,但是對於別的,卻實在是聽不出來。

她想要說些別的,朝青秋卻對她比了個手勢,然後隨意一抖魚竿,便有一條差不多一人多長的大魚被他扯上船。

等到大魚上船之後,朝青秋這才說道:“說點別的。”

“我曾在佛土做過點事情,原本只是隨手爲之,但誰想得到,這時間一發酵,便變成了另外的樣子,現在可能有好些人都在罵我。”

說到這裡,朝青秋也忍不住笑出聲來。

有好些人在罵他。

那肯定趙聖之流的。

女子沒說話,只是眼神溫柔。

“不過那個老和尚一定會感謝我的,要不是我,他這個靈山之主,倒是做到頭了。”

朝青秋雖然變成了如今這個樣子,但言語之中,這還是人間大事,可不是一般的滄海修士能夠有他這種格局的。

女子看了一眼那條大魚,想着之前朝青秋在洛陽城外幾步便恢復了許多境界。

朝青秋將魚竿隨意扔在甲板上,笑問道:“想不想看看那條大魚?”

“嗯?”女子一頭霧水,不知道朝青秋在說些什麼。

朝青秋哈哈大笑,船艙裡自有一劍掠出,進入北海海底,半個時辰之後,遠處海面上,有一尾大魚出現在海面上。

古籍有云,“北冥有魚,其名爲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

這就是一條鯤。

女子張大嘴巴,整個人說不出話來,這是一條鯤,有這麼大啊?

而朝青秋第一次露出的溫柔的神情。

——

靈山是佛土最高的山,所以站在山頂便能看出去很遠很遠,這座山的山頂之處有一座藏經樓,和沉斜山的登天樓相仿,裡面都有許多經書。

禪子此刻便站在藏經樓上,他是佛土禪子,平日甚至能夠聽聖人講經,想要站在藏經樓裡翻看經書,其實再容易不過。

只是這一次和平日裡登樓看書不同,他是陪着人來的。

那個人叫慧稠,是這靈山的主人,是佛土的主人,也是這世間佛法最高深之人。

站在慧稠身後,禪子神色平靜,不顯得慌張,也不曾激動。

慧稠僧隨手翻開一本經書,然後說道:“觀樓,你知道現在山下在發生些什麼嗎?”

禪子雙手合十,輕聲應答,“觀樓不知。”

慧稠僧也沒有賣關子,直白開口說道:“此刻山下,有好些人在殺人,殺伐的聲音,已經傳到我耳朵裡了。”

禪子輕聲稱讚,“師祖佛法高深,觀樓不知何日能到此地。”

慧稠僧笑道:“你的資質不比那位道種差太多,她現如今入了春秋,你比她年歲要長,雖然都在春秋境,但應當還是不敵她,這世間的爭鬥,若說你和她之間真要爭的話,也只能放在滄海里了。”

禪子微笑不語,此言不錯,他想要和葉笙歌爭高下,的確是要在滄海境界裡才行。

慧稠僧繼續說道:“我之前讓你去霧山參禪,你回來之後,從未說過什麼,我也不曾問,可今日須問你一問,你可參透了什麼?”

禪子坦然道:“弟子動心了。”

慧稠僧問道:“是男女之事?”

禪子坦然點頭。

“那女子是誰?”

“學宮讀書種子顧緣。”

慧稠僧轉身看着這位被佛土寄予厚望的弟子,然後忽然笑了,“我想起一個故事,將與你聽聽。”

禪子沒說話,只是靜靜聽着。

“佛陀弟子阿難出家前,在道上見一少女,從此愛慕難捨。佛祖問阿難:你有多喜歡這女子?阿難說:我願化身石橋,受那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淋,只求她從橋上經過。佛陀:阿難,也便只是經過了,此刻你已化身成了石橋,註定只與風雨廝守。這一切你都明白,仍舊只爲那場遇見而甘受造化之苦。阿難,你究竟有多喜歡那從橋上經過的女子,令你捨身棄道,甘受情劫之苦?”

慧稠僧說道:“你可知道阿難是怎麼做的?”

佛陀問阿難的這件事,在佛經裡有所記載,但是沒有說最後那位高僧阿難是如何回覆的。

禪子沒有去回答阿難怎麼做的,反倒是說道:“師祖,若是換做弟子,想來便要去做一做石橋,若有來世,再看看是否有錯。”

慧稠僧嘆氣道:“其實阿難比你更聰明,他只是陪着那少女走了一世,等到少女死後,這纔回歸靈山。”

第五百四十一章 相望,人忘第七百三十章 妖后第七百九十九章 待到山花爛漫時第七百三十六章 好像做錯了些事情第五百一十二章 此生最後一劍第三百六十五章 做不到的事情第六百八十三章 千言萬語,說和不說第四百九十章 霧山裡的男女主角(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那個少年第七百七十一章 白茶回家了第兩百九十六章 喝得萬斤酒,可斬天上人第三百七十三章 請等一等第七百三十九章 說到底,還是要打第四百六十六章 白翁的故事(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登山理由千萬種第四百一十六章 每一件事都不差第九十三章下山的師叔第八百六十二章 去看看第三百八十一章 那個悲傷的故事第八百三十九章 人間大事一兩人而已第五十四章我有一劍抒胸臆第八百七十一章 劍仙多,柳巷少第兩百一十三章 野鬼第四百九十五章 星光落不到的地方第三百四十八章 水往高處流第五百八十七章 鐘聲響起第三百八十六章 我有一劍守城頭(二)第八百三十八章 近在眼前第八百二十九章 心中所想第八百五十七章 都要前行第一百九十五章 洛陽城的難受第五百零七章 朝暮第四百九十四章 我是誰第兩百五十三章 海面上的黃昏第七百六十章 少年美勝春第兩百二十九章 及冠之日第四章山河諸事第兩百二十章 夜來殺人第八百九十二章 我都要了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個活了一千多年的讀書人第七百六十四章 反正沒人看得上你第三百零三章 我們所做的第四百一十章 有那麼些人(中)第五百零九章 禪子找不到第七百四十四章 這件事應當是這樣第八百六十二章 去看看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間可否別忘了我的劍第兩百零八章 掌教和三公(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抱歉,這是我的劍山第四百七十一章 那些塵封往事第五百四十六章 給我的,我都給你們第三百三十三章 食野之苹第七百八十三章 卻有暖意第三百四十三章 妖心人心有何異第五十六章綠水湖底的小王八第兩百一十一章 何謂劍士第四百二十一章 棋盤很多個第一百三十五章 少女心思未必只是愁第七百四十九章 日月者,人間也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狗走狗死狗第兩百三十五章 人間處處是不易第一百二十七章白袍換青衫第七百六十九章 少年還是那個少年第三百九十三章 遙遠的預言第一百八十一章 這個道理怎麼說第兩百一十八章 意氣長第六百六十六章 那是個不好惹的女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死人和怕死的人第七百九十九章 待到山花爛漫時第六十三章一個謝字,兩個少年第五百六十八章 好久不見,孟晉第三百六十五章 做不到的事情第十八章觀雨景第八百一十三章 那個關於立教僧的傳說第七百三十八章 反正都是故事,雖然不一樣第七百二十八章 那我們來重新書寫這個故事第七百一十五章 我們去看看真相如何第八百四十二章 陛下第兩百一十二章 我的確想殺人第三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劍第一百八十六章 道種是我媳婦兒第五百七十八章 天外有什麼?第七百六十一章 流衫第八百九十章 霧山往事(下)第八百三十三章 兩個男子第七百四十一章 真實的虛假的故事第八百二十四章 鑄劍(上)第五百七十三章 楚王殿下第八百七十六章 仙舟第九百零九章 你們還能怎麼辦第六百三十七章 起風第三百零一章 磅礴大雨第五百零六章 幸運的年輕人們第四百九十二章 竹海里的青猿第三百九十二章 在城頭上和劍仙喝酒第四百四十七章他們的故事(三)第三百六十九章 死人和怕死的人第兩百七十二章 跪不跪第四百一十六章 每一件事都不差第兩百五十四章 千言萬語說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