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雲下的事

這個世間的燈籠很多,但是世間所有人都知道的那一盞,卻在佛土。

十二位聖人,便有十二件聖器。

十二件聖器裡,儒教最出名的是那一本儒教天書,道門最爲出名的自然是葉聖手中的鎮妖碗,這位聖人貴爲道門聖人,手裡的那件聖器甚至於還曾壓過一位大妖,自然能被世間很多人熟知。

佛土的那盞燈籠是佛教最爲出名的聖器,也是十二件聖器中最爲出名的一件,更是天底下最爲出名的一盞燈籠,那位燈籠和每位聖人的聖器不同。

這是佛教立教以來便存在的事物,傳承多年,由佛門教主掌管。

這一代的佛門教主是慧稠僧,他是佛土之主,衆多僧人心中的佛教第一人,他的境界高深,佛法也是世間第一,從不踏出佛土半步,這一輩子都待在靈山,只因爲兩件事,第一件事是因爲靈山有世間的所有佛經,這些佛經數量之多,很多人窮盡一輩子都看不完其中的一小部分,慧稠僧年輕時候便立下誓言,傾盡一生都要把靈山的佛經盡數看完,爲此一輩子,慧稠都沒有走出靈山的想法,甚至有人想着,慧稠爲什麼要努力修行,只怕就是爲了有更多的時間去研習這些佛經。

第二件事便要簡單太多,就是因爲那盞燈籠實在是太過於重要,所以慧稠僧要日夜不離開那盞燈籠,要看着。

那盞燈籠爲什麼這麼重要?

答案就在於那盞燈籠的效用。

別的聖器都有一個明確的作用,比如葉聖的鎮妖碗,就是爲了鎮壓妖族的,陳聖的鬼畫符,就是符籙的最高體現,那麼這盞燈籠,代表着的就是生死和時間。

這兩點都是聖人最想知道的東西。

長生永遠是聖人們談論的最多的事情。

傳言當初爲了讓那盞燈籠離開靈山,道門和儒教兩邊的聖人曾經想要和佛土的聖人達成協議,用那盞燈籠去換一些別的東西,總之條件是極端優厚,就爲了看那燈籠幾眼,感悟一番長生。

可最後還是沒有成功。

所有人都知道,每一代的佛教教主對於時間長河的理解都沒有人可以比擬,那就是因爲有這麼一盞燈籠的原因。

周夫子言語裡提及那盞燈籠,也顯得很是莊重。

“你本來就知道那盞燈籠的重要,別說是我,就連是佛土所有僧人一起去求他,他都不會讓我把燈籠帶着離開。”

那個老和尚看着周夫子,言語平淡,“他不願意和外界打交道,但我卻是願意的,你們要是願意和我多說說,以後把燈籠帶來,也不是什麼大的問題。”

周夫子像是看白癡一眼看着這個老和尚,冷漠道:“就你這樣,怎能做主?”

“所以我也是爲了做主,我看着慧稠做了數百年的主,我有些煩了,他只知道讀佛經,那麼就去好好讀佛經,佛土該讓我好好管管。”

周夫子嘆了口氣,不願意在這裡繼續浪費時間,有的人與他待再多時間都覺得有意義,而有的人,與他待的時間即便再短,都覺得是在浪費時間。

很明顯,現在的老和尚就是屬於後者。

老和尚知道周夫子的談興不高,他擡起頭,擺出一副很奇怪的神色,“葉修靜想來會有些興致,她的那個女兒現在肯定出了些問題,可靈山的佛經裡有許多是可以爲她解惑的。”

周夫子嘆了口氣,沒有說話,只是一個閃身,便離開了此地,去了別處,一道金光,就將他的身影掩藏。

談生意也好,還是做什麼別的也好,要想做成,得兩方把差不多的籌碼都擺到身前這纔好談,即便是有一方的籌碼不夠,那隻要另外一方對於對方的籌碼錶示出來興趣,那自然也能談。

可有些情況是,這談生意,對方什麼都沒有,就要來空手套白狼的。

這樣的生意有,而且還不少。

但是這一定要某一方很是精通此道,另外一方更要傻的出奇這纔好。

可現在的情況是,不管怎麼看,周夫子都不像是那個傻得出奇的人,那老和尚也不像是那個精明到了無以復加的傢伙。

所以這個生意,周夫子,根本沒有談下去的興趣。

即便是換了葉修靜,也是如此。

雲端的聖人,沒有一個人是傻的。

尤其是這兩位一教之主。

……

……

周夫子離了彼地,便來了此地。

學宮的高樓不少,那些建築甚至於還要比洛陽城的很多建築來的高大一些。

學宮的風景一向都不差,讓世俗裡的百姓來看,只怕就要驚掉下巴。

周夫子當年便是學宮裡走出來的修士,此番重遊故地,卻是沒有任何懷念之情,他只是穿過一片片山林,很快便落到了一座破茅屋前。

學宮裡的修士們知道,這座茅屋裡住着掌教蘇夜的先生。

那位老先生雖然從來都不走出這破茅屋,但是既然是掌教的先生,自然也有很大的聲名。

有些不好的名聲也很容易傳出去。

周夫子站在這茅屋前,那本儒教天書重新回到了他的腰間。

這破茅屋裡的那個老傢伙當年和雲端某位聖人的口水戰,其實周夫子也知道,可他並未參與其中,這除去因爲他礙於身份之外,當然還有很多別的原因。

但事情的始末他是知道的。

那場幾乎已經不傳於世間的罵戰,應當是隨着那位聖人離開人間而煙消雲散了。

而實際上,即便在那位聖人還活着的時候,也沒有任何人在提起那場罵戰。

知道的人寥寥無幾。

知道事情的始末的,更是如此。

爲何不讓那件事在世間流傳,這是那位已經離開人間的儒教聖人的私心,他就是不願意太多人知道,至於爲什麼,答案也很淺顯。

因爲那場罵戰,其實是他輸了。

爲什麼那老先生會待在這破茅屋裡,這是值得思考的事情。

但不管如何。

那位老先生在罵戰上勝過那聖人的事情是事實。

無法更改。

聖人和人間中間有一片雲。

有人在雲下,有人在雲上。

雲下的人勝不過雲上的人。

沒有變過。

第四百九十二章 竹海里的青猿第七百二十七章 故事總是很相似第一百八十二章 住在洛陽城裡的葉笙歌第六百二十五章 人間疾苦(下)第八百九十五章 大戰之前(上)第六百一十六章 故事往往都是假的第四百一十六章 每一件事都不差第七百零七章 我有一盞燈籠第七百零三章 人間不同,風光好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趣的故事裡有無敵的武帝第五百八十三章 葉笙歌是誰第三百三十五章 鼓瑟吹笙第兩百二十九章 及冠之日第七百二十四章 我們站在河裡,和站在岸上第六百五十章 死在劍下第兩百一十七章 這個人間不值得第五百八十五章 人間捨不得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眼望去,盡是劍氣第三百七十七章 那個御劍亂飛的年輕人第八百三十二章 我來了第兩百九十三章 冬夜裡的火鍋(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青天君的三句話第三百五十八章 六千年的滄海桑田第六十八章上不得劍山,在山腳也行第一百九十一章 洛陽城裡有一劍第八百九十章 霧山往事(下)第五百四十五章 我離開不是了不起的事情第四百五十四章 那封信第一百六十五章 某人快從心裡來到我面前呀第六百四十一章 曉看天色暮看雲,各不相同第七百零一章 江小白第七百二十八章 那我們來重新書寫這個故事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人事,山上大事(三)第五百一十八章 站在時間裡的不同位置第八百四十九章 請問第兩百二十二章 世上何曾少過負心人第兩百二十三章 知其心,不知其行第四百九十章 霧山裡的男女主角(三)第五百三十二章 我這一劍斬霧山第兩百九十章 又有一劍至第七百一十八章 搶劍,沒事的第一百八十五章 江湖在手,沒得道理講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見明月時第三百四十章 問白茶(四)第兩百二十章 夜來殺人第五百一十五章 朝朝暮暮好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蛇妖和人的故事第七百一十三章 這個世間有很多可以說的第八百七十章 千百年來一少年第兩百二十七章 山上幾個人第六百八十三章 千言萬語,說和不說第五百八十一章 孤寂是註定的第一百零八章劍仙在北,道種上山桃花換桃花第兩百四十七章 北海深處有座城第四百三十五章 劍山重開第八百七十八章 懸在人間頭上的那柄劍第六百九十九章 春風上危樓第五百七十七章 洛陽城的雪第五百零四章 聖人洞府現第六百七十章 海那邊有個人第六百八十五章 溫姑娘第兩百二十六章 今日入青絲第一百七十章 道理和親情第四百一十一章 有那麼些人(下)第六百三十八章 雲海裡的劍第四百五十九章 倘若不是你第七百六十九章 少年還是那個少年第八十二章我在這裡等他第兩百零二章 好久不見第七百九十一章 大雪來時第四百五十九章 倘若不是你第六百零七章 城裡的故事燈火以及人(上)第六百八十四章 夜裡的大好姻緣第三百四十章 我們的那些聖人第七百七十六章 天上之戰,地上之戰(三)第六百九十三章 葉觀主第兩百五十七章 北冥有魚,其名爲鯤第七百六十七章 李大劍仙的處境第八百九十章 霧山往事(下)第三十三章這是某人的一番好意第十章離別第五百八十六章 師兄第五十五章沒有翠雲峰的綠水湖第兩百八十六章 你練劍我當狀元第二十四章長春宮第一百零五章棋局第八十九章長生印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價第四百五十四章 那封信第八百二十六章 鑄劍(下)第九十八章上山第八百九十二章 我都要了第七百一十九章 百年如風,一瞬而已第四百五十四章 那封信第六百零四章 師祖替你取劍第五百七十章 下雪好時節第七百九十四章 梅雨時節(中)第四百二十一章 棋盤很多個第七百一十二章 諸聖散去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只有一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