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合道之人

來的人就是三皇子。

他在一位中年書生的陪伴下走進了李府。

李扶搖沒有起身,等着這兩人走進小院之後,這才收劍入鞘,青絲劍在身側不遠處,葉笙歌沒有理會這兩人。

三皇子看着葉笙歌,溫聲問道:“想必這位就是葉仙師吧?”

葉笙歌在修行世界裡的名聲,一直都要比李扶搖更響亮。

三皇子聲音很輕,一點都不像是什麼浪蕩子弟,反倒是彬彬有禮,就像是個讀書人,在他身後的中年書生看着葉笙歌,神情很凝重。

他自身的境界早已經到了朝暮境,不可謂不強,但是現在看着這位道種,卻沒法看清楚她的境界。

這種感覺讓他覺得很是古怪。

葉笙歌沒有理會這兩人,她吃了兩口東西,就起身走進了屋裡。

李扶搖看了一眼三皇子。

氣氛一時間有些微妙。

三皇子看着李扶搖說道:“李仙師,我來見你,是有事要談。”

這句話是廢話,要是沒事,他來見他做什麼。

李扶搖看着他身後的那個中年書生,平靜說道:“你和他一起,這事情其實談不談有什麼區別?”

這件事的起因是皇子們想要做皇帝,是學宮想要換皇帝,所以纔會有這些事情發生,現在三皇子和那個中年書生一起,這就是說三皇子還是站在了學宮那邊,既然這樣,自然就沒有什麼好談的。

三皇子搖頭,顯然不這麼認爲,“李仙師,我覺得是有區別的。”

李扶搖說道:“願聞其詳。”

三位皇子裡,大皇子便已經算是比較鎮定的一位了,至於二皇子,則是顯得很狂熱,可是這位三皇子,卻是在這三位當中,最是沉穩,也最是有意思。

他很平靜,甚至氣度很不凡。

讓李扶搖想起了那位延陵皇帝。

這樣的人似乎纔是有可能是帝王的最合適人選。

三皇子溫聲說道:“李仙師去兩位皇兄的住處,殺了兩位學宮先生,然後一位皇兄還在皇宮,另外一位皇兄卻是去了冷宮,想來應該是大皇兄審時度勢,二皇兄冥頑不靈,但是仙師去找了兩位皇兄,爲何偏偏忘了我?或者說是一直不來找我,是想着有別的打算?”

李扶搖開門見山的說道:“陛下很看重你,所以我也在想,你能不能有機會成爲下一位延陵皇帝。”

延陵皇帝是不需要不合道的兒子,但是三皇子要是能夠回心轉意,延陵皇帝也很樂意看着他成爲自己的繼承者的。

至於這樣會不會對四皇子有什麼不好,也不是他操心的。

作爲君主,他自然要選擇更好的繼承人才好。

這一點毋庸置疑。

三皇子沒有想到自己會聽到這個,有些失神,隨即自嘲道:“我以爲父皇早就不考慮我們了。”

李扶搖意味深長的說道:“你要是繼續向着京口山走去,皇位就真的不關你的事情了。”

三皇子微微一笑,顯然很明白這個道理,他問道:“那我便要問問李仙師了,爲何父皇要選一個和學宮毫無瓜葛的兒子做這個皇帝呢?”

延陵皇帝爲什麼要想着脫離學宮,自然是因爲他不願意看着山上的修士們站在山上像是看螻蟻一般看着他,但是他也知道,要讓那些山上修士們走下來,是一件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只能自己站在另外一座山上,才能和山上的修士們對視。

延陵王朝想要達到那一天,其實很難。

學宮裡的修士們和洛陽城裡修士們,對比之下,誰都知道,相差很大。

就算是有朝一日,洛陽城裡的登樓境達到了和學宮一樣的人數,但學宮之後還有滄海聖人,有整整四位,要想把延陵王朝推翻,建立一座新的王朝,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這並非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甚至這種事情,是一定會發生的。

只要延陵真到了那一天,聖人們再怎麼不管人間之事,也總會出手的。

三皇子知道自己那位父皇的想法,但從來不認爲他會成功,所以他一直不願意跟着父皇走下去,在他看來,要是依着父皇的想法往下走去,那麼要不了多久,這延陵一定會改姓。

換一位皇帝還是一件幸事,就怕換一家來做皇帝。

這纔是大事。

這才真正的道不同。

“父皇要做的事情,我做不到,我要做的事情,很多人都能做,這是我不如父皇的地方,但是父皇這樣的人,註定不會留下什麼好名聲,四弟是他的追隨者,但不見得會有善終。說起來這就是我們父子幾人的事情。但真要說起來,是天下大事,而且父皇一定會是失敗的那位,之後會影響很多人,天下百姓暫且不論,就說皇族。”

三皇子感慨道:“雖然是父皇一直在做這個皇帝,但實際上,沒了帝位,不僅是他自己死而已。”

“我不願意大家一起死。”

皇族也是一個家,是一個大家,延陵皇帝們一直都是同一個姓,這座王朝存在了六千年,這麼就是說,整個延陵有無數的皇族,他們其中某一人當着延陵皇帝,所以他們都能很好的活着。

他們之間沒有人當着皇帝了,也就沒有任何好日子可言了。

三皇子想到的是這個事情,所以他要做皇帝,要改變他們和學宮的關係。

但是不一定能成。

因爲這是洛陽城。

延陵皇帝有兩位登樓修士在的洛陽城。

即便是最後逼宮,只要延陵皇帝不願意,也沒有人能讓他從皇位上走下來。

三皇子知道這是事實,但他不能接受。

李扶搖說道:“陛下做的事情,不見得能成,但不是全然沒有機會。”

三皇子搖頭。

沒有說話。

但意思很明顯。

他不信。

不信就是不信。

李扶搖看着他,“那你爲何不去和他談?”

三皇子說道:“父皇心如磐石,誰能說動他?”

李扶搖看着他,知道了這其中的意思。

他搖搖頭。

“我也說不動他。”

“況且我不願意去說這些東西。”

“因爲我覺得,他是對的。”

第八百五十七章 都要前行第一百九十七章 那個少年的愁思第六十九章他的劍是直的第五百三十三章 霧山裡的兩柄劍第三百八十一章 那個悲傷的故事第五百八十九章 給你寫的不是情書第七十章劍山腳下的第一次修行第五百九十章 都什麼年代了,你還不講道理第七章要不要學劍?第一百三十二章 兩個客卿第一百六十三章 夜盡之時,便見光第八百四十七章 野雀第五百二十八章 少年你是一道光第七十三章不如意者,非桃花第六百一十四章 吾第兩百一十章 遊子已歸鄉第三百零四章 這個世間的趣事兒第六十八章上不得劍山,在山腳也行第四章山河諸事第一百八十五章 江湖在手,沒得道理講第九十七章相逢應不識第九十三章下山的師叔第五百七十五章 看劍第五百二十章 時間這條河,流啊流第九百零五章 一片柳葉第六百三十章 夜裡來了許多劍第一百七十二章 這個局總得要人來破(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他別了人間,有人來了人間第五百二十章 時間這條河,流啊流第四百七十章 要爭,誰又能爭得過第三百零五章 釣魚人第三十二章殺修士第八百零五章 一襲青衫三尺劍第五百四十六章 給我的,我都給你們第一百四十六章 人間有劍第一百零四章無子棋第兩百六十三章 要是世間女子都問個不停第八百八十八章 霧山往事(上)第五百四十四章 同樣的事情第三百九十四章 白茶無別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眼前這一團亂麻第八百一十三章 那個關於立教僧的傳說第六百八十七章 打人別打臉第五百九十四章 一個葉字第六百八十八章 前輩,我來講道理第八百四十九章 請問第八百六十五章 那個好看的和尚第四百七十九章 師兄有事,師弟解決第六百八十八章 前輩,我來講道理第四百七十七章 星光之下的人間有朝青秋第兩百七十一章 樹上有顆果子第七百九十六章 漸漸遠行第三十章羅桑河第四百三十三章 朝青秋的劍(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六千年前的萬尺第七百二十九章 帝師第一百三十九章 道理在書外(一)第六百五十章 死在劍下第一百一十六章山水有相逢,春風入捲來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到天際的王柏第三百五十四章 這是一道符第八十一章取劍(五)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直往前走便好第六百二十八章 劍(一)第三十九章將軍和公主第兩百八十七章 原來你是這樣的人第五百七十八章 天外有什麼?第四百七十六章 又是一局棋第三百七十二章 兩朝第七百一十八章 搶劍,沒事的第一百三十八章 仰頭看星星第一百二十四章兩人望明月第二十九章爲某些人難受而出手第八百六十八章 背水一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曾照彩雲歸第三百四十七章 不難第八百二十八章 心安處是吾鄉第一百六十六章 老子兒子第八百三十二章 我來了第八百四十八章 天上多了道口子第兩百一十九章 不太平第五百三十六章 我是誰?我是柳巷啊!第六百四十七章 追着星光的人們(三)第兩百三十四章 北海有條魚第五百七十三章 楚王殿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事不可爲第七百四十九章 日月者,人間也第七十二章下山的老祖宗和三兩個小傢伙第兩百零八章 掌教和三公(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登臺唱戲的第五百九十六章 燈火下三人第三百零八章 先生的先生,先生的學生第四百八十章 劍山落定第六百五十八章 走狗老狗都成了死狗第七百九十章 十來年第五百二十一章 故聞往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將軍和劍士第兩百四十八章 一個悲慘的故事第五百四十九章 洛陽城,我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