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霧山裡的男女主角(四)

溪畔竟然是響起一道聲音。

瞬間讓那位劍修以及那一對道侶都覺得心神激盪。

雖未見人,但三人都已經想起了佛教的獅子吼,那是佛教的秘法,威力很強,是對人神魂的攻擊,防不勝防。

但是修行這門術法,一定需要很高的悟性,以往那些佛教高僧大能施展的時候,光憑一聲獅子吼便能夠震退無數妖族。

這一次霧山之行,佛教派遣兩位弟子前往霧山,按理說都是年輕弟子,怎麼會便把獅子吼研習得如此精妙?

這屬實很是奇怪。

那位劍修最是靈敏,聽到這一聲阿彌陀佛之後,那柄飛劍便已經放棄追擊盧建安,掠向了溪畔某處,帶着風聲,劍勢很是迅猛。

可是那柄飛劍飛過小溪,最後卻只是懸停在那人眉心之前。

那人是個和尚。

他穿了一身大紅袈裟,長相極其俊美,就這樣站在了溪畔的某塊石頭前,然後看着那柄停留在他眉心前的飛劍。

那位劍修的額頭上已經生出了許多汗珠,不是他不想讓劍往前走上一些,而是那和尚看着那柄飛劍,讓他的本命劍,不僅不能前行,就連撤回也很難。

不動分毫。

他已經是朝暮境的劍修,可以說是極爲強大,在這座霧山裡,恐怕除去那兩位劍山劍士之外,便只有那些體魄強大的妖族能讓他覺得棘手了,可是在面臨這樣一個和尚的時候,他卻是沒有半點辦法。

甚至還生出了一些畏懼之意。

“你是誰?”

這位劍修皺着眉頭問道。

他沒有注意到顧緣有些開心的神情。

想來就算是注意到了,也不會太過在意。

那年輕僧人沒有動作,就是站在溪畔,看着那柄飛劍,輕聲道:“小僧法號觀樓。”

觀樓?!

劍修有些茫然,佛教本來便一直遠離山河,在佛土傳教繁衍,山河裡的修士對佛教的瞭解實在是不多,除去那兩位佛教聖人之外,便沒有什麼佛教高僧的名字太過響亮。

倒是很多年之前,佛教出了一位禪子,那位禪子變成了除去兩位佛教聖人之外最爲出名的人物。

禪子他們都知道,但是這個觀樓又是什麼人?

是佛教進入霧山的兩位年輕僧人之一?

劍修不知道觀樓是誰,但盧建安知道。

他不喜歡讀書,但畢竟是學宮弟子,知道的東西實在不少。

關於那位禪子,他知道許多。

比如那位禪子博學,早已經被世間公認,即便是活得比他久的前輩修士,都不見得有禪子知道的多,最爲讓人難以理解的是,禪子身在佛土,爲何知道山河以及妖土那邊的諸多大事?

至於禪子的法號,其實是一樁趣談。

當年禪子入靈山,拜入一位高僧門下,那高僧是一位春秋境的修士,境界雖然說不上極爲高深,但懂得佛法卻是很多。

禪子因此拜入這位高僧門下,那位高僧沒有仔細去看禪子根骨,想着自己這輩子最大的遺憾是不曾見過登樓風景,希望禪子有可能走進登樓,替他看一看。

於是便定下了觀樓的法號。

事後不久便有別的高僧看出了禪子並非一般弟子,仔細觀察之下,發現禪子竟然是禪子之身,這讓靈山都有些興奮,要知道。

這世間最爲適合修行的資質,也就那麼幾種。

儒教的讀書種子,道門的道種,以及佛教的禪子。

除此之外,也就是劍士一脈的劍胚了。

觀樓竟然是一位禪子,那麼這樣來看,便不僅僅是有可能走到登樓了,怎麼看都是有望滄海的存在。

這讓人震驚的同時,再提起禪子的師父替他取的法號,便多了幾分調侃的意味。

只是那位高僧雖說有些執念,但畢竟是佛法深厚,聽着這些話,全然不在意,更是沒有想着替禪子改法號的想法,而禪子年紀輕輕,當時便已經極爲沉穩,也沒有多說什麼。

此事就這樣定了下來。

沒有改過。

只是隨着禪子的聲名一日勝過一日,大部分人都忘了他的法號的事情,所以對於觀樓兩個字而言,並不出名。

盧建安感嘆道:“原來是禪子來了,禪子果然佛法高深,名不虛傳。”

隨着盧建安開口,那劍修的臉色變得很是難看。

那一對道侶也是如此。

禪子的名頭,在這座山河裡雖然不及葉笙歌這位天生道種,但也是極爲響亮,而且更多原因其實還是因爲禪子並不如何涉足山河,要不然,只怕名聲更甚。

氣氛一時間有些古怪,禪子還只是看着這柄飛劍,沉默片刻之後,這才說道:“這位施主,顧緣姑娘是小僧的朋友,若無生死大仇,可否就此罷手?”

顧緣的名字,比觀樓這兩個字要讓人熟悉得多。

只要不是孤陋寡聞的修士,都該知道,那位學宮的讀書種子便叫顧緣。

劍修一下子沉默下來。

若是之前盧建安說他是學宮弟子的時候,他還能說要取了他的性命就能不讓外人知曉這件事,可現在禪子在,不說能不能取了盧建安的性命,就連禪子他也不一定能勝過。

而且現在更爲直接的問題擺在了眼前。

那個少女竟然不是旁人,而是學宮的讀書種子顧緣。

要知道,這位讀書種子可是學宮的未來。

若是這是兩位普通的學宮弟子也就罷了……

若是不能殺了他們。

很有可能不管在霧山裡得到些什麼,離開霧山之後,都是一個死字。

這個時候握手言和,纔是最好的辦法。

禪子看着那劍修的猶豫,平靜道:“小僧可以保證,若是施主罷手,學宮不會做些什麼的。”

說完這句話,禪子平靜的看着盧建安。

禪子是佛教中人,雖然不曾經常出現在山河這邊,但風評極好,劍修有些相信,但是卻不太相信盧建安。

盧建安不知道禪子爲何要這麼說,但看着禪子俊美的臉,莫名的有些安心。

他平靜道:“既然禪子開口,那便這樣吧。”

他選擇相信禪子,雖然不知道是爲什麼。

那劍修想了一會兒,總算是開口,“禪子一言,自然很重,既然如此,在下向學宮賠罪,就此便了事情吧。”

說着這話,劍修便撤去了和那柄飛劍的聯繫,算是率先表示誠意。

禪子點點頭,然後那柄劍便無力的滾落到了溪水裡。

劍修這才御劍而返。

劍歸鞘!

然後劍修什麼也沒有說,就這樣轉頭,消失在了溪畔。

那對道侶相視一眼,知道今日已經再無可能,便對着禪子行了一禮,“多謝禪子化解恩怨。”

禪子雙手合十,低聲說道:“阿彌陀佛。”

那對道侶再次對着盧建安行過一禮,算是賠罪,這便小心離去。

溪畔就剩下了三人。

禪子卻沒有動。

盧建安開始盤膝而坐,運轉靈府裡的氣機。

他需要治傷。

之前爲什麼會同意禪子的建議,不是他真的想讓那位劍修離開,只是他沒有辦法解決,而有辦法解決的禪子既然這樣說來,他也不能反駁什麼。

既然是麻煩旁人,怎麼敢再生出些事情?

禪子沒有動,他站在溪畔看着遠處。

顧緣覺得有些奇怪,但她沒有說什麼。

禪子就這樣看着遠處。

直到很久之後,山林裡出現了一道劍光。

那些微末劍氣真的散去了。

那位劍修真的離開了。

禪子這才鬆了一口氣,他看了顧緣一眼,臉上出現了笑容,剛想開口,便猝不及防的吐出一口鮮血來。

然後他整個人都倒了下去。

激起無數溪水。

這幅場景讓盧建安和顧緣都覺得很是奇怪。

……

……

禪子是暮時醒來的。

當時夕陽正照在他的臉上。

但是卻不能給他蒼白的臉染上些別的什麼顏色。

顧緣抱着他,看着他以往很是俊美的臉,現在依舊俊美,只是多了些病態。

她輕聲問道:“你怎麼了?”

誰也沒有想到,禪子竟然是受了傷,而且看起來如此嚴重,爲此他還在溪畔攔下了那道飛劍。

不管怎麼看,這都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霧山不是佛土,沒有人會那麼尊重禪子,若是禪子身上有什麼大家都想要的東西,即便是人族修士只怕也會出手,而即便沒有這些。

妖土修士遇見禪子,也會出手。

佛土的和尚和劍士,都是妖土極其討厭的對象。

禪子知道顧緣問的是什麼,他在山河這邊沒有幾個朋友,但都是學宮裡的,顧緣是其中一個,他沒有隱瞞,輕聲道:“是人。”

有時候人真的比妖可怕。

說這句話的時候,禪子從懷裡拿出來一塊石頭。

那塊石頭金光閃閃,就像是一塊金子。

但要是就因爲一塊金子,禪子便遇到了襲殺,只怕也太好笑了。

恐怕真要是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就是整個世間最爲古怪的事情。

沒有之一。

顧緣的有些驚異,當然,更多的還是驚奇。

她不知道這是什麼。

禪子說道:“聖血石。”

聽着這句話,盧建安有些驚訝的把目光放在了那塊石頭上。

因爲某種原因,三教修士跨過登樓,成就滄海之後,體內便會發生變化,他們的血液便會從鮮紅變成金黃色。

之前嚴煥然在北海找到的那些聖丹,便是金色的。

因爲那是聖人用聖人精血煉製的東西。

這聖血石比起來聖丹,沒有那麼珍貴,因爲聖人的精血不多,能夠煉製一爐聖丹已經是極致,而這聖血石,上面便只是普通的聖人血液而已。

石頭並不是什麼普通的石頭,而是某種極好的煉器材料。

再加上有聖血澆灌,這便是世間最好的煉器材料。

禪子既然能夠找到一塊,那麼引起別人的垂涎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我在山裡的某顆樹下尋到的,我並未太過在意,之後便遇到了幾個人。”

禪子動了動嘴脣,不準備多說什麼。

依着他來看,這聖血石雖然珍貴,但絕對說不上是什麼非要奪取的東西,但他也能夠知道旁人知道這東西之後,會生出這些想法的。

人性中的惡和欲無法徹底消滅,只能盡最大努力去剋制。

想着這些事情,禪子有些無奈,佛教裡便對此有着詳盡的解釋,只是山河裡並無佛教道統。

禪子握住那塊聖血石,沉默了很久,然後說道:“要在這裡待上好幾年,便意味着要看着這樣的事情發生很多次,有些殘忍。”

聽着這話,顧緣沉默着不說話。

禪子說的話極其有道理。

是的,要在霧山待上三五年,會遇到很多事情,有的事情禪子能夠接受,但大多數事情,禪子是不忍心看見的。

顧緣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小姑娘,她看着禪子,輕聲說道:“我們總得先養好傷才能做些事情。”

禪子點點頭,知道很有道理。

他把那塊聖血石揉進了顧緣的果脯包裡,然後說道:“送給你。”

顧緣哦了一聲,沒覺得多奇怪。

倒是盧建安覺得有些吃驚。

這聖血石是什麼東西,是最爲珍貴的一類煉器材料,平日裡修士裡拿到,不得視若珍寶?

可爲什麼禪子沒有什麼想法,甚至還就這麼送了出去?

誰都知道禪子博學,可沒有誰知道,禪子竟然在這般年紀便已經沒有欲求了?

這真的是讓人覺得意外的事情。

禪子忽然說道:“那片山林裡既然出現了一塊聖血石,或許那處聖人洞府就在那邊。”

說了這句話,禪子便不再說了。

盧建安很安靜,若是要得到最大的斬獲,那處聖人洞府本來就是最應該去的地方,但禪子重傷,盧建安也是受了傷,本來不應該去。

良久的安靜之後,盧建安問道:“禪子可否解決了他們?”

有人來搶禪子找到的聖血石,禪子不給,然後重傷出現在此處。

那麼禪子會不會做了些什麼事情?

佛也會發怒,何況是禪子?

禪子看着遠處,眼神裡很有些別的情緒,他說道:“殺生了。”

殺生了,就是簡簡單單三個字。

但其中的意味很多。

盧建安說道:“我們應該過去的。”

禪子發現了聖血石,那麼很有可能聖人洞府便在那邊,而且禪子殺了別的人,就說明這件事只有禪子一個人知道。

換句話說,現在只有禪子最有可能知道那處聖人洞府的位置。

禪子沒有說話。

顧緣說道:“師兄,禪子受了傷。”

顧緣說這句話的時候,顯然自己也不太高興。

盧建安說道:“師妹,我也受了傷,但是傷勢不重,若是有可能,我希望去那邊,畢竟我們代表着學宮。”

說這些話的時候,盧建安顯得很是平靜,但他一直都在看着禪子。

禪子扭過頭看了幾眼盧建安。

“我知道怎麼走。”

禪子沒有什麼別的話,說了這些之後,便開始講那條路該怎麼走,出家人不打誑語,他自然不會說謊。

盧建安反覆確認,最後發現真的沒有問題之後,這纔對顧緣說道:“師妹,禪子在,應當能夠護你了。”

說這句話的意圖很明顯,顧緣只是眼神有些黯然,然後便點了點頭。

誰都知道這其中的意思。

盧建安站起身,很快便消失在溪畔。

禪子無力的看着他的背影,沒有說話。

顧緣有些感傷道:“我不知道師兄是這樣的人。”

禪子說道:“看不清的。”

說完這句話,他終於支持不住,便昏死過去。

顧緣這纔想起一件事,她拼命的搖着禪子的腦袋,讓他重新睜開了眼睛。

禪子第一次覺得有些茫然。

顧緣從腰間的小包袱裡拿出許多丹藥,一股腦塞進禪子的嘴裡,這才說道:“先吃了。”

禪子感受着嘴裡的東西,好不容易嚥了下去,這又昏了過去。

顧緣沒有再做什麼,只是低頭看着禪子的臉,想着怎麼會是個和尚?

……

……

李扶搖不知道霧山到底有多大,有些什麼地方。

所以他前行,一直都是亂走。

好在他每走過一個地方,便記錄下來一些。

過去半個月之後,他拿出那張地圖,發現自己已經走了很多地方,差不多比得上十座洛陽城大小了,但現在眼前都還是陌生的風景。

李扶搖不得不感嘆霧山真有這麼大!

那位聖人的手段,當真是太過於了不起。

蘇潭跟在他身後,顯得很是歡快。

自從知道李扶搖的身份之後,她便有些安心了。

三教修士對於劍士很是忌憚,順便對於李扶搖,便也是如此。

劍士們因爲李扶搖和青槐的事情,也是對他有些特別的情緒。

可蘇潭不過是個野修,對於這些事情算是全然不在意。

知道李扶搖的名字之後,和他過往的事情聯繫在了一起。

蘇潭對李扶搖很是傾慕。

這可是在青天城讓一衆妖族年輕天才黯然失色的人!

恐怕只有李扶搖,才能配得上葉笙歌這樣的天才吧?

毫無疑問,蘇潭最崇拜的人,不是別人,就是那位樑溪道種。

她在過往的那些時間裡一直在想,這個世界上到底誰纔是那位道種最合適的道種,她爲此還和師姐們爭論過,直到李扶搖出現之後,她覺得有了答案。

這個人,就是李扶搖。

李扶搖不知道蘇潭在想些什麼,只是皺了皺眉,來到了某塊大石頭後面,看到石頭後面的半具屍體,神情複雜。

蘇潭不知道他發現了什麼,走過去一看,便忍不住叫出聲來。

第六百一十章 燈火下相殺(上)第六百九十五章 寫信入雲去第六百零五章 眸子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個活了一千多年的讀書人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人事,山上大事(三)第四百四十三章 三尸第八十二章我在這裡等他第一百一十一章觀主在山上,劍仙要出劍第兩百七十七章 應是故人第七百四十四章 這件事應當是這樣第八百六十五章 那個好看的和尚第四百四十章 天底下的父母第三百四十章 我們的那些聖人第四百零三章 春至草漸青第五百八十七章 鐘聲響起第三百五十三章 我便是西山第八十七章講道理的觀主上了這座山第六百六十七章 雪中殺登樓第三百二十二章 總要登山第六百八十六章 怎麼選第兩百四十八章 一個悲慘的故事第七百九十六章 漸漸遠行第八百四十八章 天上多了道口子第三百七十一章 活法千萬種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只有一劍了第五百章 當時月不明,此時月正好第一百三十六章 兩條路第三百九十章 人間之外第八百二十五章 鑄劍(中)第兩百一十三章 野鬼第五百一十三章 早該死去的兩個人第兩百零三章 這個故事寫在風雪裡第三十七章雲泥之別第八百八十二章 回故鄉看看第三百二十五章 燎原之人第六百七十七章 好久不見,綠水第六百三十九章 劍氣盡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只有一劍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佛下有僧第兩百二十八章 情就一字第三百二十四章 有人發現了星星之火第六百零六章 書上的江湖說別離不傷心第八百二十五章 鑄劍(中)第六百八十九章 我用劍的時候,不講道理第三百六十一章 情絲最難斷第七百九十五章 梅雨時節(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他們的故事(一)第七百七十二章 滄海之下第一人第六百章 天上有道門,天外有仙第五百四十章 寫故事的人第三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劍第八百六十七章 生於人間,何其有幸第四百九十八章 言河聖人(二)第十章離別第四百三十四章 明月照山河第兩百五十一章 人心如此第六百八十七章 打人別打臉第四百零六章 是塊寶第二十六章相逢於臨街第八百九十四章 風雨已撲面而來第六百六十八章 風雪不停劍還在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直往前走便好第六百九十七章 拆道觀第一百二十三章人心不好看第五百九十章 都什麼年代了,你還不講道理第兩百二十一章 癡女未必遇見良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於是滄海第四百四十二章 昨日之事不可留第三百二十七章 海上見佛第一百八十三章 追女子是門學問第五百六十二章 那個活了很多年的皇祖第八百六十七章 生於人間,何其有幸第一百二十二章此一路去青山第三百零三章 我們所做的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現在你眼前的第四十九章天涼殺個假讀書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那個少年的愁思第六十五章山上有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事不可爲第七百一十五章 我們去看看真相如何第五百七十八章 天外有什麼?第六百六十八章 風雪不停劍還在第五百零一章 我的劍,你還是勝不了第八百七十四章 讓他回來吧第兩百三十五章 人間處處是不易第六百四十章 劍斬的不止是聖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登臺唱戲的第五百四十七章 洛陽城下了一場雨第五百六十八章 好久不見,孟晉第三百八十四章 他叫李扶搖第四百四十三章 三尸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般讀書人(上)第六百七十六章 不管如何,你們會先死第一百四十四章 又是一場秋雨第六百零六章 書上的江湖說別離不傷心第四百六十四章 劍山大陣第五百二十四章 那借劍再開一次天幕第七百二十三章 該無敵的,在哪裡都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