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舊兩位劍仙

隨着雲端傳下了朝青秋的這句話過後,這場大戰便真的說得上落幕了。

除去禪子之外,一定會還有人能夠猜到朝青秋所求不少,但大部分人不會想到朝青秋會這麼簡單直接,在這場大戰之後,竟然便要重開劍山。

要知道當年樑亦上劍山,看起來僅僅是這位觀主的個人想法,但實際上呢,這後面當真沒有道門和儒教的手筆?

若是當初讓劍山不現世間,是道門和儒教的共同想法,那麼現如今朝青秋重開劍山,自然是讓儒教和道門的謀劃前功盡棄。

這相當於讓儒教和道門把吃進嘴裡的東西重新吐出來,這種事情,想來是除去朝青秋之外,天底下再無人能夠做到了。

禪子站在窗旁,感嘆道:“劍士一脈今日過後,想來明面上的日子便要好過許多了。”

是的,在朝青秋雲端勝過聖人們之後,今後劍士一脈的日子,便要好過許多了,至少劍山重開,讓劍士一脈有了一個傳承之地,不知道朝青秋和聖人達成了什麼協議,但至少有一點可以確定,那便是之後三教再不敢明目張膽的打壓劍士一脈。

但實際上誰都知道,暗地裡,三教和劍士的關係,便更是水火不容了。

言餘隨即開口問道:“朝劍仙到底和聖人們說了些什麼?”

禪子無奈一笑,“你問朝青秋去啊!”

這世間很難找出比禪子更加博學的人,在年輕一代裡,更是一個都沒有,禪子性情溫良,對待聖人也好,還是劍仙也好,從來都是尊稱,這是第一次直呼朝青秋的全名。

好在在說完之後,禪子便後知後覺的覺得有些失禮,他感嘆道:“言先生,山河要變,或許是劍士重歸六千年前的輝煌時代,或許是三教徹底將劍士一脈從世上抹去,這局棋,纔開始下而已。”

禪子這樣的人物,看到的東西,自然要比尋常人多得多,至於眼光,也要比旁人長遠得多。

言餘不是什麼蠢人,要不然也不能成爲顧緣的先生,只是眼界也不算是太大,對於今日之事,他遠遠看不到禪子那麼遠,和禪子隨口聊上幾句之後,言餘轉身便離開了酒樓。

當然,顧緣和宋沛並未跟着他一起。

宋沛捧着那枚已經碎裂的印章,有些心疼,這是自家先生親手交給他的東西,他一直小心翼翼保管,誰知道今日卻是莫名其妙的便碎裂了。

他自然是不知道,這枚印章是和摘星樓的禁制連在一起的,當摘星樓的禁制被李昌谷一劍斬開之後,自然而然的,便是印章破碎的下場。

顧緣看着宋沛一臉惆悵的表情,毫不猶豫,伸手就是一個板栗,一巴掌下去之後,宋沛擡起頭,眼神幽怨。

顧緣隨手扯下腰間的香囊,扔給宋沛,扯着嘴角說道:“送你了。”

宋沛接過香囊,心裡的悲傷情緒被隱去不少,他小心翼翼把香囊收好,擡起頭的時候,正好看到了蘇夜登樓。

宋沛剛剛被隱去的悲傷情緒一下子便按耐不住了,他看着自家先生,帶着哭腔喊道:“先生!”

蘇夜微笑道:“一個印章,早晚都要碎,何必如此,碎了先生更開心些。”

原本是想着先生應當開口安慰,可誰知道蘇夜只是笑了笑之後,便徑直走到了禪子身旁。

禪子微微行禮,喊了一聲掌教大人。

蘇夜作爲學宮掌教,是雲端之下的儒教第一人,更何況是學問也是全天底下最大的一個讀書人,不論怎麼看,禪子對蘇夜,都有尊敬的理由。

蘇夜站在禪子身旁,同他一起望出去窗外風景,在朝青秋的言語已經成爲既定事實之後,這裡便已經有了許多劍士離去,或是前往劍山,或是回到來時路,反正大多都不停留在白魚鎮。

劍仙朝青秋親言重開劍山,不管這位劍仙之後會不會就待在劍山,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劍山以後一定不會是其他任意欺負的對象。

只是老祖宗許寂已去,劍山無主,到底之後是由朝青秋去做那個掌教,還是某位劍士去接過權柄?

實際上朝青秋做掌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若是這位劍仙非要成爲一教之主,那便是天然便比三教都要矮了一頭了。

那麼以後劍山誰是新掌教,其實便是如今需要考慮的問題。

禪子看着蘇夜問道:“掌教大人覺得,這之後是誰掌劍山權柄?”

學宮是儒教門下第一,劍山卻是劍士一脈唯一,說起來,其實劍山掌教的權柄,還要勝過蘇夜在儒教的地位,只是劍士衰弱,比起來有些天然劣勢罷了。

蘇夜說道:“今日一戰之後,白知寒縱然身死,但劍士一脈仍舊還有好些位登樓。”

劍士不缺登樓,那這劍山掌教,便應當是一位登樓纔對。

說起白知寒,就連禪子都不得不佩服那個劍士,纔出現那麼短暫的時間,便斬殺了數位登樓,若是他還在,之後劍山選掌教,便非是白知寒不可才行。

禪子問道:“掌教大人對於今日之事,有什麼看法?”

蘇夜笑道:“咱們都是棋子,有什麼看法,朝青秋和聖人的博弈,咱們都是那些棋子,真要說有什麼看法,便是我實在是不想成爲棋子了。”

能讓蘇夜這種身爲學宮掌教的人物說出這些話,可見他有多麼的無奈。

禪子雙手合十,“那掌教對今日之後呢?”

今日之後,比起今日之事,自然更爲重要,今日之後到底會發生些什麼,總歸是他們還要關心一些的事情。

蘇夜皺眉道:“劍山再立,首當其衝是道門先受波及,道門與劍山結怨更甚儒教,這些事情,樑亦擔心,我不擔心。”

這已經是十成十的大實話。

禪子聽得出言下之意。

他感嘆道:“到底是到處都是棋盤,到處都是棋子。”

蘇夜呵呵一笑,反倒是問道:“禪子何日啓程返回佛土?”

禪子來山河已經有數年,自然是要回去的。

對於禪子來說,山河始終是異鄉。

禪子沉默片刻,回答道:“開春便啓程。”

蘇夜開口相問,自然是有趕人的意思。

要不是不見得會開口。

蘇夜說道:“正好,我與禪子一同前往。”

禪子有些意外,他看着蘇夜問道:“掌教大人去佛土做什麼?”

蘇夜作爲學宮掌教,一舉一動都在許多人的眼裡,按理說是不該到處走的。

蘇夜給出的答案倒是很簡單,“去靈山聽聖人講禪。”

三教一共十二位聖人,儒教四位,道教六位,佛教兩位,除去佛教的兩位之外,其餘的十位聖人都在雲端,平日裡並不好見,但在靈山的兩位佛教聖人,其實也不好見。

這是蘇夜的身份不同,想要去靈山見兩位聖人,還真不太難。

禪子暫時想不通蘇夜的想法,但他認真想了想,然後說了一個好字。

有些事情,拒絕不了,便選擇接受就好了。

……

……

劍山重開,有的劍士自然要前往那座劍山,有的劍士或者說是劍修,便準備回到自己隱居的地方,比如那位飛仙島的葉島主。

這位春秋境界的劍修,在大戰中丟了一條胳膊,但好在性命保住了,而且靠着這一戰,這位葉島主得到了些裨益,恐怕回到南海之後,要不了多久,便要踏足登樓境。

雖然還是抵不過正統的劍士,但也算是極爲不錯了。

他的一身白衣染血,空蕩蕩的袖管看着有些悽慘。

陳嵊站在他身旁,同樣是生死一戰,陳嵊到底還是活下了,除去受了極重的內傷之外,並未缺胳膊斷腿。

他隨手在某座酒樓提來兩壺酒,丟給葉飛仙一壺,臉色蒼白的陳嵊笑道:“沒了左手,倒是不礙事。”

之前一戰,陳嵊親眼可見,葉飛仙斬殺了不止一位春秋境修士,或許就是因爲葉飛仙的劍修身份,纔沒讓那些修士重視,以至於纔沒有當即便死在那邊。

只是這一戰,也足以讓陳嵊對這個南海劍修有了些深刻的認識。

葉飛仙仰頭喝了口酒,爽朗笑道:“這一戰打的痛快,勝過在南海潛修百年。”

陳嵊笑了笑,問道:“劍山開了,和我一起去劍山?”

葉飛仙轉頭看着陳嵊,眼裡有些疑雲。

陳嵊說道:“爲了劍。”

爲了劍,他們來到這裡,爲了劍,他們不計生死,之後爲了劍,便要去劍山。

陳嵊笑着說道:“朝劍仙重開劍山,自然不會做劍山之主,那麼多劍士,想來劍山要不了多久,會有一場盛會,我這個劍山弟子,怎麼能不回去?”

劍山封山之前,是由老祖宗許寂在主持,加上他們這一衆弟子,便是劍山最後的底蘊,可是劍山封山之後,劍山上已經沒了劍士,說是正統,也就只有陳嵊、吳山河和李扶搖三人還算得上正統。

李扶搖得了一塊供奉的劍玉,顯然以後便只能成爲劍山的客卿了。

至於想當掌教,不論是境界還是別的什麼,都遠遠不夠。

那劍山掌教如何來選。

有種辦法簡單直接。

那便是比劍。

勝的人便是掌教。

想來是沒有人疑問的。

百廢待興的劍山,以後會很熱鬧。

葉飛仙看着陳嵊,認真說道:“我是個劍修。”

劍修劍士,一字之隔,差別很大。

陳嵊笑着問道:“有什麼關係?”

對啊,有什麼關係呢。

葉飛仙在陳嵊眼裡看出了許多東西,但並沒有半點嘲弄或是什麼不好的東西,於是他想了想,然後說了一聲好。

……

……

街道那邊,周青看着許吏,平靜問道:“去劍山?”

許吏牽着那婦人的手,然後抱起那個小姑娘,說道:“好。”

李昌谷站在遠處,看着這邊,看到周青和許吏兩個人的視線投向這邊,他只是搖頭笑道:“回洛陽城,不去劍山。”

這位前半生讀書,後半輩子練劍的讀書人,還是選擇返回洛陽城,並沒有打算前往那座劍山。

李昌谷看着李扶搖,微微一笑,好似想起什麼,問道:“有話帶給李小雪沒?”

李扶搖還在感受着前往兩道劍氣,聽着李昌谷的這句話,有些反應遲鈍,片刻之後,李扶搖說道:“晚輩也要前往洛陽城,不麻煩昌谷先生了。”

李昌谷微微一笑,不多說什麼,御劍離開白魚鎮。

周青和許吏兩個人,重傷在身,便沒有選擇御劍,只是攜手走進了某座酒樓,共飲便是。

——

朝青秋走下雲端之後,去了劍山。

他是劍仙,自然御劍速度便是世間最快的那個人。

因此在所有劍士都還沒有到這座劍山的時候,他就已經到了。

落到門塵山頂。

站在那座破廟前,朝青秋看着對面那個站在桃樹下同樣是一身白袍的男人。

兩個人對視一眼。

有兩股鋒利的劍氣在這裡生出。

不相上下。

朝青秋纔出過一劍,遠不是鼎盛狀態,但實際上,即便如此,這位劍仙也是世間最不好惹的一位劍仙,他的劍氣依舊是猶如滄海般浩瀚。

能夠和他不相上下的人,真的不多。

或許換個說法,屈指可數。

要真是用劍的,便找也找不到。

朝青秋看着那個白衣男人,那個白衣男人也就這樣看着他。

兩個人僅憑劍氣在相互交鋒。

良久之後,劍氣漸漸散去。

朝青秋說道:“我從未想過,世間還有你在。”

這句話頗多感嘆,朝青秋練劍以來,實在是太過於寂寞,成爲滄海之後更是如此,再找不出一個能夠與他相抗的劍士。

可誰知道,現如今竟然是有了一位。

白衣男人看着朝青秋,沉默很久,然後說道:“你的劍,我及不上。”

用劍之人極爲驕傲,更何況這個男人便是一個一個驕傲的人,能讓他說出不及兩個字,便是一件極難的事情。

朝青秋看着那個白衣男人,平靜問道:“你練劍多少年?”

白衣男人盯着朝青秋的眼睛說道:“說不清楚。”

說不清楚,是真的不清楚,要是說這個白衣男人在人世間練劍多久是舉世無敵,那只是二十年以內的光景,可是要練劍多久成就了一個劍仙,這還真是說不清楚。

朝青秋不糾結這個事情,沉默了會兒,他說道:“我一劍斬開了天幕,你是天外而來,是人間之外的人?”

當時他一劍斬開天幕,親眼看着一道白虹,伴隨着劍氣,當時他便斷定是有一位滄海劍士從天外而來。

只是他當時要和兩位聖人講條件,因此並未第一時間前往那邊見他。

後來憑藉那道劍光,朝青秋倒是知道了他在劍山的事情。

白衣男人皺着眉頭,“不算是人間之外,也在人間,只是有些古怪。”

這件事當然是古怪的,要是不古怪,怎麼可能會有一位劍仙憑空而生。

朝青秋看着他,想了想,問了個關鍵的問題,“你能在這裡待多久?”

白衣男人搖頭,“我是來找人的,找到那個人,這件事太複雜,我說不清楚。”

朝青秋沒有刨根問題去問他要找什麼,也沒有再說些他一直想做的事情,只是說道:“我叫朝青秋,那麼你呢?”

朝青秋很難主動去問一個人的名字,但是能讓他主動問名字的,都不是普通人。

白衣男人按住腰間那柄劍,平靜道:“葉長亭,陌上草。”

……

……

大雪漸無。

小鎮裡那個坐在自家門檻上看雪的青袍男人站起身,轉身回屋去翻箱倒櫃的找了一袋子銅板,去了鎮子裡的一處鐵匠鋪子。

買下了一柄鏽劍。

他數了數,一共花了一百文。

因此他便把那柄劍取名百文。

就和當年某柄劍的名字一樣普通隨意。

回到小院,青袍男人拿出磨刀石,然後開始蹲在小院裡磨劍。

動作很緩慢,也很認真的青袍男人片刻之後額頭上便出現了一層細密的汗珠。

有些孩子路過這邊,看着青袍男人在磨劍,便張口問道:“柳大樹,幹啥呢?”

有個這麼個不算雅氣名字的青袍男人低着頭,頭也不擡的說道:“磨劍。”

得了這麼個回答的孩子們當即便笑出聲來,“柳大樹,咋了,要去做劍仙了?”

柳大樹有些無奈的說道:“劍仙是柳巷,哪裡是柳大樹。”

孩子們聽不懂這句話,只覺得這傢伙開始說胡話了,蹲在這兒看了一會兒,覺得無趣便散去了。

柳大樹一個人蹲在這裡磨劍,從午後到日暮,從日暮到清晨。

最後總算是大功告成了,柳大樹便站起身來,看了看手上那柄閃着寒光的劍。

他把他懸在腰間。

走出小院,關上門。

一邊走柳大樹一邊自顧自唸叨,“柳大樹這個名字不好聽,柳巷這個名字更差,那叫什麼?不如叫做柳街?”

說了這麼句話之後,柳大樹又拍拍嘴巴,罵道:“這名字更是難聽。”

他想了想,然後笑道:“算了,就叫柳巷好了。”

他拍了拍腰間的百文劍,心滿意足。

走出小鎮不遠處,柳巷御劍而起。

很快便消失在雲端。

第三百零四章 這個世間的趣事兒第九十五章青山多嫵媚第一百一十三章酒少第三百五十二章 帝出西山第四百六十二章 時間是個賊第二十七章周人第十二章女子第五百四十六章 給我的,我都給你們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間有春秋,卻無朝青秋第四百零八章 白茶有事求(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青天君的三句話第五百四十九章 洛陽城,我們來了第兩百五十七章 北冥有魚,其名爲鯤第兩百六十八章 沒有劍的很多年裡第七百零七章 我有一盞燈籠第三百五十二章 帝出西山第一百一十一章觀主在山上,劍仙要出劍第六百二十二章 人間是賭注第五十章行過萬里路的老儒生第三百九十章 人間之外第六百八十二章 入雲之後衆生小第八百六十二章 去看看第六百二十二章 人間是賭注第一百七十章 道理和親情第五十章行過萬里路的老儒生第兩百四十八章 一個悲慘的故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兩個客卿第一百零一章一丈之內第七百五十九章 天幕之上,天幕之下第八百九十四章 風雨已撲面而來第六百六十六章 那是個不好惹的女人第八十五章終有一劍第六百四十六章 追着星光的人們(二)第九百一十三章 離去是最好的選擇第五百五十五章 人間好時節,死便死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幾個局內人第五百九十一章 一人事,山上大事(一)第兩百四十四章 運氣第八百零三章 天不容我,我也……不想死第五百五十五章 人間好時節,死便死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街旁垂柳小巷深第三百零一章 磅礴大雨第六百五十章 死在劍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那些模棱兩可的舊事第八十三章結伴而行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們都很想看看以後第兩百九十七章 行走江湖第四百一十四章 這是國事第三百三十七章 他會來嗎第一百四十一章 道理在書外(三)第三百六十五章 做不到的事情第六百二十七章 聖人至第五百八十八章 我們在意的,有人不在意第六百零八章 城裡的故事燈火以及人(中)第兩百八十四章 人心不耐寒第八百四十四章 三千里第八百五十七章 都要前行第五百四十八章 雨裡的劍仙第兩百二十九章 及冠之日第兩百四十八章 一個悲慘的故事第九十五章青山多嫵媚第四百二十九章 天地雖大,我只一劍(四)第五百八十五章 人間捨不得第兩百九十八章 北海武寧府第四百三十二章 朝青秋的劍(二)第八百五十五章 當世第兩百九十九章 當年楚地有白樓第兩百六十五章 又是一個故事的開始第一百七十章 道理和親情第一百四十章 道理在書外(二)第十三章紅衣女鬼第八百六十九章 人間的悲與愁第四百八十九章 霧山裡的男女主角(二)第八百章 笨蛋第六百四十六章 追着星光的人們(二)第五百六十三章 楚王殿下的書院第兩百六十一章 世道如此第八百零七章 滄海之前第八百八十章 看看自己第兩百二十七章 山上幾個人第九百零九章 你們還能怎麼辦第七百七十章 李扶搖啊,那個最好的年輕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事不可爲第七百零五章 誰曾見她笑第三百三十八章 問白茶(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那個是我喜歡的姑娘第六百六十八章 風雪不停劍還在第六百四十一章 曉看天色暮看雲,各不相同第八百二十三章 人間大事,修士在前第六百三十一章 風雪斂,滄海無邊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直往前走便好第四百六十六章 白翁的故事(二)第四百零二章 無心之人第五百四十章 寫故事的人第三十六章山上盡是讀書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於是滄海第五百五十八章 人走了,都要做些改變第一百八十九章 同境而已第一百四十七章 事不可爲第五百五十五章 人間好時節,死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