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有那麼些人(中)

朝青秋說道:“重病下猛藥,這句話不是你們說的?”

張聖很認真的搖頭,“不是,是一個道教修士講的,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是針對凡人的生老病死,自然很有道理,可咱們不是普通人,用這句話就不對了。”

朝青秋看着張聖,平靜道:“所以世道一直都不好。”

張聖知道同朝青秋講這些話一定是沒有什麼結果的,所以他主動轉移話題說道:“那個年輕人,你如此明顯的幫他,或許是適得其反,現在有很多人都想殺他,修行本就不易,你這般行事,讓他舉步維艱。”

朝青秋平靜道:“人人都怕有另外一個朝青秋橫空出世,所以都忍不住了。”

張聖點點頭,“劍士積弱已經整整六千年,偏偏出了一個你,讓咱們都不太開心。要是再出一個你,恐怕真沒有任何一個人受得了。”

朝青秋問道:“你也不開心?”

張聖自嘲道:“都是人,不管如何,總不會想看着頭頂站着一個人,何況我們都已經走到了這個地步。”

朝青秋沉默了很久,說道:“我一直在等你們來殺我。”

“代價太大了,沒有人願意嘗試。”

張聖微笑道:“至少在不得不出手之前,是沒有人願意的。”

朝青秋神情平靜,“我曾見過天外的風景,我對人間已經倦了。”

說這句話的時候,朝青秋的語氣裡有些倦意,看慣了世間一切,無法在其中找到樂趣,自然便會倦,尤其是他又看過天外的光景。

朝青秋會不會十分想要離去,誰也說不清。

張聖問道:“天外的風景是怎樣的?”

他雖然是滄海,但是距離最後的那個境界,還有很長的路,不如朝青秋走的快,也不如朝青秋膽氣足。

朝青秋看着他,“你想知道,爲何不自己去看看,這旁人口中的事物,終究不如自己看的來的清楚。”

張聖笑着點頭,他也想去看,但境界不高,哪裡有資格去看?

“如果說滄海便是人間至強,那人間之上的那些人都是滄海之上,你跨過人間之後,見了那些人,便都是境界比你更高的,不會失落?”

實際上在所有人追尋長生的時候,同樣會有這個想法,聖人們高高在上慣了,怎麼能夠習慣一下滾落雲端的生活,倘若天外的那些人,都是滄海之上的境界,那麼當他們來到天外之後,難不成不會有失落感,就好像是一位高高在上的王朝帝王,忽然有一日便落到了世俗最底層,那種落差感,只怕會把人逼瘋。

張聖又自嘲笑道:“可誰又能抗拒長生的誘惑?”

張聖笑道:“我之前讀的那些東西,想來都很有意思,有的前輩說讀書人要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有的前輩說,讀書人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實際上呢,他們最開始或許是這麼覺得的,但是到了後面,一個個都盯着長生,資質和眼界低一些的,便看着滄海,什麼讀書人,讀個屁書哦。”

這些粗鄙之言,在張聖嘴裡,倒是一旦都不讓人覺得粗鄙。

“要是有一日,天底下的讀書人都無法修行,全部都回到讀書人身上來,不看長生,不羨滄海,那個光景無疑便是極好的。”

朝青秋說道:“那到時候就算是江湖武夫也能提着刀放在你們這些讀書人脖子上,然後問你們講的學問是不是狗屁學問,你們怎麼選,是爲了那什麼學問不管不顧,還是爲了性命,便順着那人?”

張聖肯定是想過這種事情的,只是他並沒有給出答案。

朝青秋說道:“沒有那麼簡單的事情。”

張聖嘆了口氣,只是覺得無奈。

“朝青秋,你想離開人間了?”

朝青秋之前說了那麼多,其實還不如他一問。

這裡的離開,便有兩種選擇。

朝青秋看着張聖,沒有開口。

即便是滄海,即便是他朝青秋這個世間無敵之人,也不會把內心真正的想法說出來,那樣太危險。

張聖站起身,搖搖頭。

然後一言不發的轉身。

朝青秋看着他,平靜道:“記得我的事情。”

是的,依着朝青秋這個脾氣,自然是不會隨隨便便找人敘舊的,他出現在某處,都會有特定的含義,他來見誰,也是如此。

張聖嘆了口氣,說道:“這件事很難。”

朝青秋說道:“可你能辦到。”

這是很篤定的說法,完全不讓張聖反駁。

他還想說些什麼,朝青秋的身形卻是已經消散了。

張聖生平第一次覺得朝青秋實在是太過無賴。

只是也沒有辦法,他走出這個地方,想了想,路過一顆老槐樹,撕下一塊樹皮,用手作筆,在上面寫了些話,然後隨手丟出去。

落到遠處的河裡。

順着河水,樹皮沿着河道離去。

不知走了幾千裡,不知道過了多久。

到了一座書院的門前。

書院門口有一條河,有個讀書人從書院走出來,來到河邊,準備洗把臉,卻是在河裡看到了那塊樹皮。

沒有看其他東西,只看到最後的張無墨三個字。

便震驚得說不出來。

他拿着樹皮,一路不管不顧的小跑到某間房前敲門。

很多人都看到了,但是沒有人去攔他,因爲這個人是書院裡的重要人物,除去院長之外,沒有人能夠對他做些什麼。

裡面很快傳來一道聲音,“何事?”

讀書人的聲音顫抖,很是激動,“聖人法旨!”

聖人們說的話是法旨,寫的東西也是法旨,不是所有人都會聽,但至少可以講,儒教門下弟子都不敢公然相抗。

裡面那人聲音一如既往平靜,“哪一位的?”

讀書人神情激動,壓低聲音說道:“張聖!”

這世間有十二位聖人,儒教有四位,但這四位聖人,也都有親近的書院,不是每一個聖人的法旨都會發到他們這裡來,可這麼多年來了,他們別的聖人法旨到底還是收到過,可唯獨這位張聖的一次也無。

並不是張聖與他們關係太差,反倒是張聖與他們最爲親近。

因爲這位聖人,在尚未離開書院之前,便是一直在此處修行,讀書。

很多人不知道張無墨出於何處,但是他們不會忘記的。

這本來就是一件極爲光耀的事情。

“說了什麼?”

這是那人說的第三句話。

讀書人開口,“不知道。”

門被人推開,有個一身青色長袍的中年男人站在門後,看着他。

讀書人把樹皮遞上來。

他接過來之後,皺了眉頭。

……

……

同張聖的法旨落到某座書院的時候,學宮裡也收到了一張紙。

這一張不是聖人法旨,只是某位讀書人寫的東西。

那個讀書人卻偏偏是天底下最有學問的讀書人,也是學宮的掌教。

他在紙上寫了幾句話,大概說的是,你們要做什麼,我也知道,但我不同意,也不太高興。

措辭簡單,甚至比那些幫人代寫書信的先生還要簡單。

實際上這張紙便是蘇夜在某個幫人代寫書信的先生那裡借來的,寫完之後,蘇夜吹了吹墨,然後拿給旁邊的那位先生看了看,“覺得如何?”

那個年近七旬,頭髮花白的老儒生看着這張紙上的內容,試探問道:“這是蘇先生寫給家裡孩子的?”

因爲措辭簡單,老先生便以爲蘇夜這是寫給家裡孩子的,畢竟孩子要是不大,太過考究的言語,對方也聽不懂,反倒是這些簡單的東西,才更好。

蘇夜皺眉道:“一羣老頭子,都是讀過書的,這樣不太好?”

老儒生想了想,苦笑道:“既然是一羣老先生,想來蘇先生這封信太過直白,真的不太好。”

蘇夜問道:“那如何?”

老儒生說道:“委婉一些。”

蘇夜皺眉道:“我平日裡也總是委婉,但是便總是有些人不以爲意,這一次直白一點,會不會有不同的效果?”

老儒生問道:“是蘇先生在當家?”

蘇夜點頭,“算是吧,只是家太大了,有些人不聽話,總是沒有什麼辦法,老先生有沒有什麼高招?”

老儒生搖頭道:“我這把老骨頭,這輩子都沒有看過多大的家業,怎麼又敢說蘇先生家裡的事情。”

老儒生頓了頓,“只是有些廢話,不知道蘇先生願不願意聽。”

蘇夜點點頭,“但說無妨。”

老儒生笑道:“即便是一家人,但心不同,便有很多問題,很多事情,說不得,打不得,罵不得,既是因爲有血脈關係,也是自己爲人不好,若是遇見他們做錯了什麼,便一定要處理,打得多了,威嚴便出來了。”

蘇夜笑了笑,沒有搭話。

老儒生輕聲道:“不一定說的對,蘇先生聽過便算了。”

蘇夜看着他,輕聲道:“要不是此處距離我那個家太遠,真想請老先生去講講道理。”

老儒生眼睛一亮,隨即笑道:“可有千里之遙?”

蘇夜搖頭,此處叫做榆黃國,距離那座京口山,當真還是有萬里之遙。

第一百零四章無子棋第四百八十章 劍山落定第八百八十五章 諸事煩人,一劍而已第一百零二章我有一劍名春秋第六百二十二章 人間是賭注第兩百零六章 掌教和三公(上)第二十七章周人第兩百一十二章 我的確想殺人第六百九十九章 春風上危樓第兩百五十章 海里撈起一頭驢第四百九十五章 星光落不到的地方第五百零六章 幸運的年輕人們第八百四十一章 你們錯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街旁垂柳小巷深第六百七十五章 她是不是妖第六十一章劍山腳下的破廟第兩百五十九章 化而爲鳥,其名爲鵬第兩百一十八章 意氣長第四百五十一章 兩柄劍第五百零五章 只有一道門第三百三十九章 問白茶(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終於等到你第六百八十四章 夜裡的大好姻緣第六百一十三章 何謂小園城?第七百一十九章 百年如風,一瞬而已第十二章女子第六百四十七章 追着星光的人們(三)第兩百八十七章 原來你是這樣的人第八百九十一章 言河不是那麼簡單的一個人第五百四十七章 洛陽城下了一場雨第兩百六十章 劍仙第一百六十七章 有劍有青衫的少年第八百五十九章 一如當初第八百六十八章 背水一戰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來吧第四百九十二章 竹海里的青猿第八百七十五章 不是所有事情都一樣第八百零四章 最是人間留不住第三百七十二章 兩朝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的師叔,那是我的狗第四十一章神鼎四年春第五百三十二章 我這一劍斬霧山第三百五十五章 符裡的鬼第四百六十四章 劍山大陣第四百零一章 劍在手第三百六十六章 兩代之爭第六百三十四章 秋盡遇風雪,誰言人自還第五百四十四章 同樣的事情第七百一十四章 所有人都是過客,可我不是第三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劍第五百八十九章 給你寫的不是情書第七百一十五章 我們去看看真相如何第四百五十四章 那封信第一百零六章緣分未到第三百六十三章 那些模棱兩可的舊事第八百章 笨蛋第兩百七十六章 一個關於劍的故事(三)第四百五十二章 你們的劍第兩百九十七章 行走江湖第兩百一十九章 不太平第七百零九章 走過千萬裡第八十五章終有一劍第兩百七十六章 一個關於劍的故事(三)第八百零六章 還差一劍第七百零一章 江小白第三百五十五章 符裡的鬼第六百三十四章 秋盡遇風雪,誰言人自還第七百零三章 人間不同,風光好第兩百九十一章 劍氣捲起千堆雪第一百九十五章 洛陽城的難受第一百五十三章 本王不爭第兩百八十二章 小邑樓的新面孔第七百五十六章 人間萬家燈火此時休第七百七十二章 滄海之下第一人第六百八十二章 入雲之後衆生小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底下的父母都一般第九百一十一章 無數劍之後第三十九章將軍和公主第一百九十章 有一劍看着洛陽城第四百六十九章 撲朔迷離的身份第四百八十七章 同樣的故事不可能發生兩次第五十三章走了,來了第七百一十七章 沒了劍,有了劍第五百五十二章 我們都要和世間說再見第八百七十一章 劍仙多,柳巷少第兩百九十八章 北海武寧府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離開的理由第三百六十六章 兩代之爭第五百五十四章 那一道給人間看的劍氣第一百八十一章 這個道理怎麼說第七百零五章 誰曾見她笑第三百八十章 有趣的不止你一個第七百五十三章 青天城頭 有戰事第六百章 天上有道門,天外有仙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只有一劍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道種是我媳婦兒第兩百三十一章 這個世間多怪第八百八十五章 諸事煩人,一劍而已第三百三十八章 問白茶(一)第八百一十七章 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