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九章 可惜了,是個和尚

北海發生了一件很大的事情,這當然已經傳遍了整個世間,不管是延陵還是樑溪,亦或是那座山澤野修極多的大餘,都知道了消息。

無數修士開始往北海趕,希冀能早一日到達那個地方,早一點出海,然後早一點找到一顆聖丹,有些修士想以此作爲籌碼,讓他們能夠得以進入沉斜山或者是學宮,但有些修士只想着拿着那顆聖丹,便找一處清淨的地方清修,提升自己的境界修爲。

爲此,在北海,這些日子,早就發生了不止一次襲殺,這些襲殺發生的原因不過就是某某人傳出消息,知道某某修士得到了一顆聖丹,然後便是襲殺,襲殺之後尋找聖丹。

可毫無疑問,那些個不真實的消息,不會讓他們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至於那些聖丹,自然大部分都還在北海里,只有一小部分,被人撈出了海,然後入了沉斜山或者學宮。

聖丹,終究不是普通事物,這種好東西,怎麼可能會落在一些小宗門手裡,因此想通了這件事的修士們,只是想着等再發現聖丹,便一定要先送到學宮或者沉斜山去,至於得到的報酬是什麼,他們來不及考慮。

因爲死亡,本來就是一件難以說清楚的事情,也是一件很讓人畏懼的事情。

與死亡相比,其實好像其他什麼都沒那麼重要,修行境界,更是一件不太重要的事情。

整個北海都注意着聖丹的事情,那些大人物自然有其他的想法,可好像是不管是其他什麼人還是那些大人物,都沒有注意到北海來了幾個僧人。

或許注意到了,但只怕是沒有人在意。

山河裡稱呼正統修士,大多會用三教修士來說,可三教之中,儒教道教分別把持着延陵和樑溪,大餘則是一羣散修,這三教之中的另外一教卻遠在西方佛土。

不在山河當中。

有的修士認爲這是因爲佛教從六千年那場大戰之後,氣勢便要衰弱不少,這六千年來,儒教一直保持着四位聖人的態勢,道教更是氣盛,雲端坐着整整六位聖人。

而佛教呢?

六千年來,先後有四位聖人,但並非同時出現,同時在世的一直都只有兩位。

兩位佛法精深的佛教聖人,一直在佛土靈山,從未離開過,至於門下的僧人,更是幾乎不會踏足山河,除去每隔一段時間探索聖人洞府,佛土會讓一位年輕僧人來參會,其餘時間,想要在山河和妖土之中看見僧人,很難。

有修士猜測,這是雲端的儒道兩教聖人和佛教的協議,雖然看起來佛土很吃虧,但畢竟傾其所有,也只有兩位聖人,如何能夠不妥協。

在北海的那幾個僧人是這次來探索聖人洞府的幾位,因爲聖丹一事,並未着急離開,於是便留在了此處,山河裡的修士不知道佛土裡面是如何劃分,只是知曉這幾位僧人來自靈山,其中最年輕的那一位,是一位禪子,法號觀樓。

禪子說,他的師父希望有朝一日他能夠成爲登樓境的修士,於是便替他取了這個法號。

既然是禪子,便理應是和道種還有讀書種子以及劍士一脈的劍胚可以同時提及的人物, 可這種人物,無一不是立志要成爲聖人的,這位禪子的法號,似乎有些不對。

禪子不在意,他的那位師父也不在意,所以便沒有改動。

這一次佛教派禪子前往山河,探查洞府,雖然所得不多,但這位禪子仍舊是拿到了一篇聖人感悟,不過境界太高,未免讓人覬覦,早已經讓人送往了佛土,而禪子之所以還不返程,除去聖丹之外,還因爲他要準備去學宮看看。

這件事由兩邊的高層交涉,已經定下了。

禪子還在北海,原因是因爲讀書種子顧緣也還在北海。

這一次探查聖人洞府遺蹟,那位沉斜山的年輕弟子運氣最好,發現了一爐聖丹,但運氣也最差,那爐聖丹被魔教教主林紅燭所奪,然後被扔進了北海。

因爲發現了這爐聖丹,那位沉斜山的年輕弟子早早的想要離去,後來聖丹被奪之後,自然便是什麼都沒了,遠不如找到一篇聖人感悟的禪子,以及尋到一門術法的顧緣。

禪子要和顧緣一起南下,回到學宮,這也是雙方都商量好的事情,但因爲顧緣想留下來看看,所以這一行人便沒有急着離去。

陪同顧緣的周宣策自然是知道顧緣現在處於一個瓶頸期,她已經看到了前面的光景,太清境就差臨門一腳,所以他才同意了這件事,要不然依着他的脾氣,既然魔教教主既然出現在北海,那他們便該早日離去纔是,怎麼可能還在北海待着。

就在海岸旁的一座高山上,有很多閣樓,有很多是最近才修建的,更多的卻是早便有的,站在海岸旁的高山觀北海,本來就是一件極爲愜意的事情,有許多詩人便是在這些高山之上,作出了許多詩篇。

只是現在修士雲集,這些高山裡再也看不到一個普通人,就連服務着這些修士的夥計,都已經變成了修士。

修士有強有弱,地位有高有底,想要佔據一個不錯的觀海之地,也需要很多東西。

海岸旁的北海不深,不會出現鯤族,因此不會有人擔心什麼。

依着鯤族的巨大體型,必須要在北海深處纔有可能把它們的身形完全掩蓋。

那位魔教教主只是把聖丹從海岸旁扔下,因此最開始一羣修士只是在海岸邊打撈,可誰也不知道,因爲海底暗流的緣故,這些聖丹被衝往了北海深處,之前打撈起來的幾顆聖丹,便是在更深一些的北海發現的,而海岸旁,已經被打撈了許多遍,都沒有發現任何一顆。

因此人們不得不往深處去尋,雖然知道越往裡面走,死亡的可能便越大一分。

顧緣沒有出海,這些天她一直在閣樓的走廊眺望遠方,一個姑娘趴在欄杆上,看着遠處,不會不讓一些膽大的修士沒有想法,只是生出這種想法的人基本上都很快斷絕了這個想法。

因爲姑娘身邊,有個和尚。

是一個長相極其俊美,看着便不像是和尚的年輕和尚。

當初顧緣第一眼看見他,說的話便是,“可惜了,你怎麼是個和尚。”

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般讀書人(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年少時的江湖第三十九章將軍和公主第兩百七十二章 跪不跪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劍刺去便是第四百零七章 白茶有事求(上)第七百零四章 燈籠和金光第七百三十七章 女帝陛下第七章要不要學劍?第兩百一十章 遊子已歸鄉第九十七章相逢應不識第一百八十二章 住在洛陽城裡的葉笙歌第七百四十五章 攔不住的那場大戰第七百八十六章 何事秋風悲畫扇第一百五十章 劍氣生第六百七十九章 朝暮已逝,春秋非晚第六十五章山上有人第四十四章陋巷小院讀書人第八百三十章 那些喜歡李扶搖的姑娘第兩百七十八章 倘若有一日第十章離別第三百七十章 所有的故事第四十五章洛陽居不易第四百八十章 劍山落定第三百三十九章 問白茶(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道種是我媳婦兒第五百七十一章 恰如小雪故人歸第五百七十八章 天外有什麼?第一百一十六章山水有相逢,春風入捲來第兩百三十三章 世間百態第八百六十七章 生於人間,何其有幸第三十四章那位走出大帳走進山河的少年第三百零二章 不知正邪謝淮陰第四百三十章 天地雖大,我只一劍(五)第一百五十六章 那盞燈和幾個人第六百四十五章 追着星光的人們(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世道不如常,到處都是妖第六百九十八章 等雨第四百七十六章 又是一局棋第八百六十七章 生於人間,何其有幸第兩百一十三章 野鬼第兩百八十九章 有一劍至第兩百二十二章 世上何曾少過負心人第四十二章有人居於此樓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言河聖人(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故事總是很相似第八百六十七章 生於人間,何其有幸第兩百六十一章 世道如此第十九章謝家寶樹第五百零二章 道種來了第六百九十三章 葉觀主第三百一十六章 故人已逝第一百四十四章 又是一場秋雨第六百九十章 明月高掛,樹影斑駁第三百七十一章 活法千萬種第六百九十一章 劍匣一對,人兩個第三百五十三章 我便是西山第七百六十四章 反正沒人看得上你第四百七十九章 師兄有事,師弟解決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趣的故事裡有無敵的武帝第八百七十八章 懸在人間頭上的那柄劍第四百五十章 他們的故事(六)第八百六十五章 那個好看的和尚第七百六十章 少年美勝春第九十九章藏魚藏於鞘第兩百零五章 清粥小菜第一百六十七章 有劍有青衫的少年第五百四十三章 合道之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霧山裡的殺局第六百一十四章 吾第八百八十五章 諸事煩人,一劍而已第十四章山河第一關第三百九十七章 我寄人間雪滿頭第八百零一章 世間萬物,有因有果第三百七十一章 活法千萬種第八百零五章 一襲青衫三尺劍第三百八十五章 我有一劍守城頭(一)第八百一十二章 舊時風光此時景第九百零四章 人間和天外第四百五十五章 談第六百五十五章 山上大事,問過我第八百五十一章 那些落下的劍光第三十五章女俠和女魔頭第七百三十四章 別急着走第兩百四十九章 世間最凌厲的那柄劍第八百七十七章 哥哥第三百七十三章 請等一等第五百五十八章 人走了,都要做些改變第兩百三十一章 這個世間多怪第五百三十八章 老套的故事我不想聽第五百六十三章 楚王殿下的書院第七百七十一章 白茶回家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那個御劍亂飛的年輕人第一百二十七章白袍換青衫第七百五十六章 人間萬家燈火此時休第三十六章山上盡是讀書人第六百五十章 死在劍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生的一次次重逢第七百七十七章 天上之戰,地上之戰(四)第五百三十九章 所以故事的結局我要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