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講道理

出了偃師城,李扶搖的眼裡便只剩下少樑城這樣一處地方,就連青槐都不得不佩服李扶搖,這個少年其實做事極有章法,這趟旅途的終點是延陵和大餘邊境,可一路走來,李扶搖總是計算着該多少日子走到什麼地方,若不是青槐耽誤了李扶搖幾日光景,按照李扶搖的想法,現如今這便是該到了京畿的功夫了。

對於大周的那座少樑城,李扶搖沒有見過,可他待在大周疆土裡不知道好多年,見慣了不少周人的性情,便越發希冀去看看那座大周帝都到底是什麼樣子,見見那位一直被大周百姓敬仰的那位大周皇帝,這次前往劍山,途徑少樑城本就在路途之中,因此順道去見見也不礙事,李扶搖唯一擔憂的是青槐不願意,畢竟這位來自妖土的少女纔是他最大的依仗。

在大周疆土之內沒有遇上什麼棘手的事情,並不代表之後便沒有,畢竟他和青槐還要共同走過一段延陵才行。

現如今的李扶搖不過是走出那座好似枯井一般的小鎮,走向了大周這個小泥塘,要想看過更多的風景,成就其他境界,哪裡是一個大周便足夠的。

兩人重歸官道,往少樑城進發,這一次路遇的行人要比之前多得多,官道上時不時會有不少騎卒呼嘯而過,這些大周的沙場武人或是往南,或是往北。都是前往大周邊疆,要爲大周開拓出新的疆土,古書上說古來征戰苦,可李扶搖從未在這些騎卒眼裡看到過半點苦意,反而盡是炙熱,那種神情,李扶搖只在當年洛陽城的那些貴胄眼裡見到過,而那些貴胄露出這種神情也是因爲自家的後輩得以有幸選入了延陵學宮的緣故,所以見到那些仙師所以纔會露出這般的神情,可這些騎卒明明便是去搏命的,怎麼會有這麼一副神情?

李扶搖想不通的東西實在太多,因此在這一件想不通之後便不再去想,只不過在這一路走來,這些大周百姓似乎很喜歡談論關於大周的事情,而現如今大周的頭等大事,除去那位大周皇帝興兵南征北戰之外,還有一件便是發生在少樑城的大事,大周皇帝爲那位安陽公主徵婚。

作爲大周皇帝最疼愛的女兒,本來這位安陽公主是要下嫁給那位謝家寶樹謝應的,可其實大週上下都知道,謝應作爲大周謝家的最出類拔萃的後人,也是明明白白有可能成爲之後謝家掌舵人的年輕俊彥,斷然不可能入宮做駙馬的,雖說大周駙馬這個頭銜極爲光鮮亮麗,可畢竟一旦成爲了駙馬,不說別的,依着大周祖訓便不能出仕,這明擺着謝應被謝家這般器重,自然是不能入宮的,因此那位大周皇帝笑言過後,便當真着手爲那位公主殿下去安排婚事。

年方十八的安陽公主,是大周皇帝的皇后所生,因爲當年那位皇后生下安陽公主之後便因爲難產去世,因此這些年來,大周皇帝對於那位長相極像的皇后的安陽公主自然便是極爲愛護,這麼些年來,不僅不曾任何打罵,就連半句重話都不曾說過,少樑城人盡皆知,現如今不管是誰成爲這大周駙馬,之後的雖說不得出仕,可身後家族自然之後便是皇恩浩蕩,因此這件事傳出來之後,立刻讓整個大周,至少是少樑城京畿周圍都有些靜不下來。

大周皇帝徵婚有三件事須知,第一件便是應徵者相貌應當不能太醜,第二件則是武力須得不得太弱,至於這第三點,便是家世清白了,祖上三代不得做過有違反大周律法之事。

可三件事之後,還有一件極爲重要的大事,那便是須得公主心儀。

對此,李扶搖只是扯了扯嘴角,這麼一來,這前面三件事其實也可有可無啊,這公主心儀就行啊。

只不過道聽途說雖說能夠知道不少事情的始末,可遠遠沒有親眼看到皇榜來得真實,於是在李扶搖往少樑城的路途中,當真是見過了那徵婚皇榜。

站在皇榜前,李扶搖看着那上面的文字,發現很他這些天道聽途說的沒有任何出入,一時間便有些頭大,那位大周皇帝還當真是個雷厲風行的性子,這幾日便要在少樑城進行篩選,在月末便要確定最後名單,供安陽公主選擇。

李扶搖想起來那個現如今正在邊境的謝應,想起那傢伙之前在客棧時與他閒聊時說的那些話,一個人嘟囔道:“你喜歡安陽公主就算了,又放不下面子,現在好了,這位公主可是要下嫁了,看你怎麼辦。”

青槐就走在他身後,對於這番話聽得自然是清清楚楚,她轉過頭來看向李扶搖,譏笑道:“怎麼了,李扶搖,你也想去做這個大周駙馬,哦對了,反正做這個大周駙馬便能過上好日子,到時候還練劍作甚,去吧,免得受這份罪。”

李扶搖已經習慣了青槐的挖苦和嘲笑,甚至有些時候李扶搖聽不見這些話還有些不自在。

偃師城離少樑城本來就不遠,再加上李扶搖和青槐走得也不慢,因此在第三日日落前,兩人便看見了那座雄城輪廓。

只不過在城外尚未入城,李扶搖便和一行兩人起了爭執。

本來事情沒多大,不過是在城外的小茶鋪子裡喝茶的時候,青槐和李扶搖佔了最後一張桌子,而另外的一對主僕則也是看中了這張桌子,只不過青槐先坐下便導致瞭如今的局面。

依着李扶搖的性子,若是自己一人肯定也就好言邀請這兩位來坐下,實在不行自己讓出這張桌子也不是什麼大事,可青槐不這麼想,她坐下之後壓根不打算理會其餘人,就連李扶搖也是如此。

因此那位沒有找到空座的公子哥便有些惱火的盯着青槐了,那位公子哥的隨從更是譏諷道:“哪個小地方出來的,這般沒有見識?”

青槐對此權當沒有聽到,只是自顧自喝着茶杯裡的茶水,而李扶搖則是乾脆不再理會,就坐在了青槐對面。

這兩人看似蠻不講理,但其實真的很有道理。

那公子哥將手中摺扇往手心一拍,笑道:“既然如此,那今天可得好好給你們講講道理。”

第一百三十三章 唱戲的看戲的捧場的第五百零八章 是你還是我穿過時間的洪流?第四百八十三章 蛇妖和人的故事第六百六十四章 說書先生不講道理的朋友第四百七十三章 我們的滄海我們的掌教第一百七十六章 那個姑娘的爹和她爹的女兒第七百一十九章 百年如風,一瞬而已第四百一十六章 每一件事都不差第八百六十九章 人間的悲與愁第六百九十章 明月高掛,樹影斑駁第三百九十九章 嘿,劍仙第七百三十九章 說到底,還是要打第四百一十三章 曾照彩雲歸第八百三十五章 薄霧遮人眼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間可否別忘了我的劍第六百九十六章 一顆山楂第兩百五十一章 人心如此第五百三十三章 霧山裡的兩柄劍第二十二章講道理第十六章人世亂如麻,浮沉之間第五百二十七章 想要你看看我的劍第兩百一十一章 何謂劍士第八百一十九章 麻雀老龍和劍仙(中)第一百二十五章紅塵俗事萬般人與妖第一百章去山上出劍第五百零一章 我的劍,你還是勝不了第六百零三章 我來到我的劍山第六百一十五章 劍君第九百零六章 千萬片柳葉第四百五十章 他們的故事(六)第七百九十一章 大雪來時第六百八十三章 千言萬語,說和不說第六十九章他的劍是直的第六百九十章 明月高掛,樹影斑駁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是你的,山河是我的第六百五十五章 山上大事,問過我第八十章取劍(四)第兩百八十四章 人心不耐寒第三百五十章 三人無虎第六百四十一章 曉看天色暮看雲,各不相同第兩百六十章 劍仙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願就此死去的第二個人第三十一章殺人第六百七十一章 海上有輪月第兩百六十章 劍仙第七百九十六章 漸漸遠行第五十三章走了,來了第五百七十章 下雪好時節第八百零二章 就在這裡也好啊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見明月時第三十七章雲泥之別第九十三章下山的師叔第八百八十七章 木桶和黃鶴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間可否別忘了我的劍第六百六十五章 說書先生的朋友有點兇第五百三十一章 我不高興第五十三章走了,來了第八百三十二章 我來了第四百四十章 天底下的父母第三百二十二章 總要登山第五百零一章 我的劍,你還是勝不了第七百二十八章 那我們來重新書寫這個故事第九十九章藏魚藏於鞘第六百四十七章 追着星光的人們(三)第七十一章劍術劍意劍氣第八百九十五章 大戰之前(上)第七百二十八章 那我們來重新書寫這個故事第八十六章雨霧山第六百八十五章 溫姑娘第一百六十五章 某人快從心裡來到我面前呀第一百四十六章 人間有劍第五十七章無劍殺此龜第兩百五十一章 人心如此第八十三章結伴而行第一百七十九章 好人有沒有好報第一百九十七章 那個少年的愁思第兩百五十二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六十二章你好,我是朝風塵第八百八十四章 劍祖第四百零九章 有那麼些人(上)第六百一十三章 何謂小園城?第八百二十二章 那年少年第三百五十二章 帝出西山第九十二章揉着他腦袋的師叔第五百二十三章 我離開的理由第五百三十八章 老套的故事我不想聽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只有一劍了第三十四章那位走出大帳走進山河的少年第九百一十三章 離去是最好的選擇第兩百六十一章 世道如此第四百四十九章 他們的故事(五)第一百一十章舊事重提第五百九十四章 一個葉字第四百四十四章 我胸中只有一劍第四百五十一章 兩柄劍第五百三十章 我們都要殺胡蕭第兩百九十四章 冬夜裡的火鍋(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登山理由千萬種第七百四十七章 大戰(二)第七百四十八章 天幕之下的最強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