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八章 意氣長

這些時日葉笙歌的這座小院裡倒是一如既往的清淨,除去程雨聲會時不時的站在門外看幾眼他心儀的葉姑娘之外,其餘外人,就只有李扶搖一個人呆在這座小院裡,整天打坐養傷,前後兩場大戰,讓他受了極重的傷,雖然有沉斜山的靈丹妙藥,但實際上單從他至今都是慘白的臉上就能看出來,他現在的狀態真的算不上太好。

山上修士受傷,都不是說着玩的,有許多境界高深的修士若是重傷,也會極有可能阻斷前路,就拿當年的劍山老祖宗不管不顧出劍一事來說,當年那一劍之後,不也是讓這位劍山老祖宗從此再無半點成爲劍仙的希望了?原本按着他的天資,或許比起朝青秋,也不見得差。

因此養傷一事,馬虎不得。

就好似李扶搖現如今這樣,他必須得把身上積攢的所有傷勢都養好了之後才說動身往北的事情。

只不過養傷期間,李扶搖一直有些奇怪,葉笙歌在當夜那場大戰下,理應受傷頗重,但實際上現如今一眼望去,也不見有傷的樣子。

爲此李扶搖只能理解爲葉笙歌天生道種,不可以以常人視之。

葉笙歌這些時日學會了納鞋墊之後也沒納幾雙,就那麼三雙而已,一雙小的,一看就是給李小雪準備的,另外兩雙大小一致,自然是她給自己準備的,至於還有沒有其他的,李扶搖沒去關心,也沒有問,只是在洛陽城的雪停了之後,對於院裡的那顆桃樹的興致不小,也不知道是不是葉笙歌花費了什麼天材地寶的原因,這顆桃樹長得很快,年關之前還是顆高度只在李扶搖膝蓋以下的小樹,年過了之後,已經拔高到了李扶搖胸膛左右的位置,甚至現如今都能看到些花蕾,指不定在這個春天,這顆桃樹就要開花。

後來在李扶搖追問之下,才知道葉笙歌爲了加快桃花的長勢,竟然將沉斜山那邊的一種靈泉水都用在了澆灌桃樹上,要知道這種靈泉水,修士喝了能穩固境界,山下百姓喝了至少也要多活上幾年,即便是在沉斜山,都並未有太多弟子得以擁有,她葉笙歌是觀主之徒,又是道種,也不過只有一壺的量,可這一壺,一點都不剩,盡數都被葉笙歌給用來澆灌桃樹了。

葉笙歌鐘愛桃花,就算是李扶搖都知道不是什麼秘密,可即便是他怎麼想,都想不通葉笙歌會有這麼喜歡桃花。

葉笙歌將那柄桃木劍拿出之後,看了幾眼,隨口說道:“李扶搖,你猜我在洛陽城要待多久?”

李扶搖頭也不轉,笑道:“你不是在租下了這座宅子十年光景嗎?”

葉笙歌微笑道:“忘了告訴你了,我早已經買下了這座院子,不管是十年還是二十年,從今以後,這座宅子都只會是姓葉。”

李扶搖訝異道:“你是哪裡來的這些銀子?”

葉笙歌平靜說道:“賣了兩件不值錢的玩意。”

李扶搖一怔,隨即苦笑,葉笙歌所說的不值錢玩意,怎麼看都該是什麼出自沉斜山的法器纔是,這種東西在這些洛陽城修士眼裡自然是可遇不可求,但對道種葉笙歌來說,可不就是什麼不值錢的玩意嗎?

也就只有這一位用法器換銀子,而且還一點都不肉疼。

畢竟這世間修士還真不是人人都像是他們劍士一樣,身上就只有一劍,其餘的好東西有一件都算是幸事,哪裡像是葉笙歌這樣,活脫脫的一個聚寶盆。

李扶搖真心實意的朝着葉笙歌伸出了一個大拇指。

只不過硬要是說起來李扶搖,他身上的好東西還真的也不算是太少,老祖宗許寂送的那盞燈籠,兩柄劍,外加一塊劍玉,當年有資格持此玉的無一不是山河之中鼎鼎有名的劍仙,也就是他李扶搖,接過劍玉的時候還是一個寧神境的小劍士。

除此之外,屬於溫瑤小姑娘的那塊玉佩,李扶搖沒有計算在內。

其實劍山老祖宗許寂,對兩位劍山輩分最低的弟子,其實對待起來,都差距很大,對李扶搖,老祖宗寄望不多,也不願意他擔起什麼擔子,只想李扶搖走自己的路,反倒是吳山河,才一直想的是他能夠有朝一日挑起劍士大梁。

不過在對待這兩人的時候,老祖宗許寂表露出來對李扶搖的喜愛,一點都不假。

想到這裡,李扶搖嘆了口氣。

老祖宗一劍出了之後,只怕是以後再也見不到了。

葉笙歌不太理解李扶搖現在的心情,但只是問道:“那丫頭練劍的那件事,你想好了?”

李扶搖想了想,“我要往北邊去,不會在洛陽城待多久,我除去送出小雪之外,至多能給她尋一個名師,至於那位前輩收不收她,還有她以後能走到哪一步,我都不清楚,也不想去想,那些個廢話,說了也白說,你也該知道,劍士練劍到底該是如何。”

葉笙歌本來就是隨心所欲的性子,喜歡的事情便喜歡,不喜歡的事情便不喜歡,也不會爲了去迎合誰故意說些什麼話來,她對李小雪到底是有些什麼想法,除去她自己,誰又說得準,只不過李扶搖相信,至少不會是害人之心。

不過李扶搖不怎麼糾結這些事情,之後幾天到了隔壁宅子,和李文景有過幾次交談之後,兩人從來都不曾把話說開的父子聊得多,但都不是什麼正事,讓那個婦人覺着有些奇怪,但總歸也是沒看出來這其中的東西,在李扶搖最後一次踏入那座宅子的光景,臨出門的時候,他想了想,看了看在屋子裡的李小雪,然後便讓李小雪過來這邊。

婦人想要說些什麼,被李文景拉着衣袖,李文景搖了搖頭,示意媳婦不要開口。

兩夫妻看着李扶搖將李小雪帶到隔壁院子。

回到院子,葉笙歌還是坐在屋檐下,只不過現如今手裡抱着一罐果脯,吃得津津有味,看到李扶搖和李小雪,她也只是朝着李小雪去眨了眨眼睛。

李扶搖返回屋裡,將劍匣取出,順便將青絲劍懸在腰間,小雪則是就這樣放在劍匣裡,把劍匣擺在李小雪面前,李扶搖平靜說道:“拿起它。”

有些惴惴不安的李小雪擡頭看了一眼坐在屋檐下的葉姐姐,後者對其投去一個鼓勵的眼神,李小雪纔打定心思,去伸手握住小雪劍鞘。

小雪劍一如李小雪的手,小院裡便有劍氣驀然而生,那柄被李扶搖溫養了許久的小雪劍此刻微微顫鳴,劍鳴聲不絕於耳,小雪劍看起來歡呼雀躍,似乎很喜歡李小雪。

李扶搖站在臺階上,看着這幅場景,神情平淡,只是微微露出些笑意。

對於李小雪練劍一事,李扶搖本來的想法不過是順其自然,不過後來再一想,若是李小雪真要朝着這條路上走去,他也儘可能的幫助她,只是到現在,他都還不知道那位身在摘星樓的前輩會不會願意教李小雪練劍,但不管怎麼說,那柄小雪和李小雪有緣,送給她也不是什麼壞事。

眼見李小雪對那柄小雪愛不釋手,李扶搖笑了笑,“既然如此,這柄劍便送給你了,你要好好待它。”

李小雪抱着小雪,欣然點頭。

她鄭重的向李扶搖道謝,後者看着她,微微點頭,沒有說什麼。

就在當天,李扶搖傳授了李小雪幾招簡單的劍招,然後煞有其事的去搞了一截木頭,做了一柄木劍,只是這柄木劍,比起來師叔柳依白做的,天差地別,好在李小雪也沒有嫌棄,最後她蹦蹦跳跳回到隔壁宅子裡之後,李扶搖才坐在門檻上,微微嘆氣。

白魚鎮,洛陽城,劍山。

三個地方,一個是他渡過了最難熬日子的地方,一個是有着家人的地方,至於最後一個,算起來纔是對他影響最大的地方。

他忽然擡頭去問葉笙歌,“葉姑娘,觀主真的只差半步就能成爲聖人?”

葉笙歌嘴裡嚼着一塊果脯,含糊不清的說道:“我也說不準,但即便差,也差不了多少了。”

李扶搖又問道:“那你們三教修士對劍士一脈,真那麼深惡痛絕?”

葉笙歌嚥下嘴裡的東西,仰起頭想了想,然後平靜說道:“不知道其他道觀書院怎麼說,但沉斜山的那些人都說劍士不過是運氣好些的武夫,哪能有資格和三教並列呢,不過是遇上了好時候,纔有了短暫的光彩歲月,真要說起來啊,遠不如三教來的歷史悠久,反正說過去說過來就是對你們這些練劍的,沒有什麼好態度就是了。”

“只不過師父偶爾說起你們劍山,倒是不曾有過什麼不好的說法,談起那位朝劍仙,也都大多是稱讚的話,我其實有時候也在想,你們六千年前到底是個什麼光景,那時候的山河之中又是個什麼情況。”

李扶搖苦笑道:“我也想知道。”

葉笙歌一笑置之,對此並沒有深入聊下去的興趣。

她轉身走入屋中,把那罐果脯丟給李扶搖。

李扶搖抱着那罐果脯吃了幾塊便隨手放在一旁,他嫌太膩。

當天晚上,李扶搖去集市上買了一尾魚,還燉了一隻雞。另外還做了幾個小菜,算是在這座小院裡吃得最好的一次。

順帶着買了一壺酒。

程雨聲運氣好,正好趕上了,被李扶搖拉着吃了一頓晚飯。

在飯桌上,李扶搖喝了半杯酒,眼神清明,並未有醉意,程雨聲和葉笙歌喝了剩下的那壺酒,程雨聲喝得也少,葉笙歌喝得多些。

吃完之後,李扶搖收拾碗筷,收拾乾淨之後和程雨聲並肩坐在門檻上,葉笙歌仍舊坐在屋檐下,看着天色,不言不語。

李扶搖拍了拍程雨聲打肩膀,笑着開口,“還是走不出去,還是被困在裡面了?”

程雨聲腰間懸着那柄御賜寶刀洛水,他一隻手搭在刀柄上,一隻手託着自己的腮幫子,臉色有些難看,他不情不願的點了點頭,才輕聲道:“我沒念過幾天書,從小就嚮往着江湖上的那些行俠仗義的大俠,要不然也不會在那個年紀便跑出洛陽城去遊歷,所以啊記得的東西不多,但是那些日子我翻看那些個儒教書籍的時候,可是翻到一句‘情不知所以,一往而深’也不知道是哪個讀書人寫的,雖然我對讀書人的觀感不好,但這一位,我肯定是要豎起大拇指狠狠稱讚他幾句的,寫到我心坎裡去了。”

李扶搖忽然想起一事,忽然打趣道:“如此好的句子,說不得寫出這句話的那位讀書人也有個極好的名字,或許就叫做王富貴也說不定。”

程雨聲瞪大眼睛,“王富貴?!”

李扶搖嘖嘖笑道:“你還別不信,這個世間啊,不是說任何有學問的讀書人都有個好名字,畢竟學問是自己去學的,名字可是爹孃給取的,一點都由不得自己,即便是被叫做王富貴又怎麼了,難不成學問就沒了?我在一個非常遠的地方的一座險峰上的樓閣裡,見到了幾句至今都覺得十分好的詩句,可落款之人,就是王富貴。你不信也沒辦法,畢竟是事實在眼前擺着的,所以啊,這世間好多事情,要是隻看外表,那就太無趣了。”

程雨聲張了張口,他不太清楚李扶搖的這些話是什麼意思。

李扶搖還想說些什麼,可猛然擡頭,便看到遠處夜色裡有個人站在遠處,打着一盞大紅燈籠看着這邊,依着李扶搖的眼力,自然一眼就看出那人便是之前領着他在皇城裡轉悠的年輕宦官林寶。

李扶搖拍了拍程雨聲的肩膀,自顧自起身,去到林寶身旁。

年輕宦官行禮之後輕聲說道:“陛下讓奴婢來給李仙師傳話,說是那位已經點頭,說是要和李仙師見一面,見過李仙師之後再說收徒的時候,只有何時相見,都是看機緣,李仙師不必自擾,反正在李仙師離開洛陽城之前,總會相見的。”

李扶搖點了點頭,輕聲答謝。

年輕宦官面帶笑意,又轉達了一個消息,說是那位皇帝陛下傳下來話了,不管李仙師什麼時候離京,都不必知會,若是遇到延陵境內的阻攔,拿出刑部供奉的玉佩便可,若是即便如此都還有人阻攔,便麻煩李仙師爲延陵情理一下這些不思報君的傢伙。

李扶搖點頭應下,年輕宦官笑着轉身,提着那盞大紅燈籠便不見了蹤影。

李扶搖走回小院,程雨聲已經不知所蹤。

走回屋子,葉笙歌已經睡下,李扶搖一個人站在屋檐下,怔怔出神。

——

從洛陽城雪停了到驚蟄之前的這些日子裡,李扶搖沒有再往什麼地方去到處走,反倒是老老實實呆在了葉笙歌的院子裡,一來是爲了養傷,二來便是踏踏實實傳授了李小雪許多東西,只不過並未領着她真正走上那條劍道,只是傳授了許多在江湖武夫來看是無比精妙的劍招,那些東西大多是師叔謝陸傳下,也有那麼幾招是李扶搖自己所悟。

小姑娘練劍倒不是一時興起,而的的確確是想踏踏實實練好劍的,之前李扶搖讓她在小院裡舉劍一天,小姑娘一句話都不說,還真是硬生生舉了一天。

夜幕臨近的時候,李扶搖看着這個丫頭,也不知道是在想着什麼,或許是看到了自己當初。

兩柄劍送出一柄之後,現如今李扶搖溫起來便要比之前順暢的多,青絲劍和他一起打了好幾次架,現在也說得上是心意相通了。

這柄劍當年是劍胚白知寒的佩劍,溫養起來本來就不容易,李扶搖的溫養方法更是耗費時日,只不過現在他才隱隱想通了些東西,若是一開始便選擇其他方式溫養,指不定會適得其反,現在這個樣子,反倒是正正好好。

不過即便是隻剩下一柄劍了,李扶搖也沒有要把那方劍匣丟下的想法,師叔柳依白送的東西可不多。

尤其是劍匣上那一行小字,其實很有意義。

天地雖大,我只一劍。

李小雪在這些日子裡,學到了不少東西,可始終沒能喊上李扶搖一句師父,因爲李扶搖之前便言明,她要練劍可以,但絕對不是他收他當徒弟,現如今只是給她打下一點基礎而已,真正的師父,尚未和她相見。

李小雪打心底喜歡這個大哥哥,雖然直到現在都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也不知道他到底要在洛陽城待多久。

李扶搖對於這些東西,至今都沒有多說一句,至於葉笙歌,更是如此。

以葉笙歌的聰慧,自然知道是爲什麼。

這日黃昏時刻,這小院裡迎來了一個客人。

一個面容和藹的中年儒士。

那位一身青布長袍的讀書人在院門外對着葉笙歌行過一禮,之後纔對着李扶搖笑道:“在下鍾元常,添爲延陵太傅。”

李扶搖皺了皺眉頭,有些忌憚,三公之中,太宰死在自己手裡,然後太保大人自從那日之後,印章被學宮掌教收回,聽說早已經閉門不出很久了,可唯獨這位從未露過面的太傅這些天一點消息都沒傳來過。

今日一見,怎麼不覺得奇怪。

不過就在李扶搖知曉太傅來意之後,便有些哭笑不得,他一個手裡提着劍的人,這位三公之一的太傅大人竟然是想着要收他當弟子,這說起來難不成不覺得有些莫名其妙。

最後太傅和他坐在門檻上,這位三公之中算是碩果僅存的讀書人笑道:“其實說到底,不過是覺得你心底有些東西太過偏執,想着用書上的道理讓你自己印證而已,不過後來想了想,咱們儒教這些東西,未必對,你的道理未必錯,就不多此一舉了。”

“這一次來見你,是想趁着你還沒走,與你說上幾句算不上掏心窩子的話,你不是也拿了刑部供奉的玉佩了嗎?說到底咱們還是一條線上的。”

李扶搖搖頭不語。

他不太願意和這個三公之一的讀書人說些什麼,他做事情,無愧於心便算好了。

太傅倒也沒有半點生氣,李扶搖不願意,他便站起身徑直走入了一旁的宅子,很快,這位三公之一的讀書人被李文景送出門,李文景臉上滿是激動,顯然太傅把身份都告訴了他,李扶搖視而不見,只是看着這位太傅大人遠去,登上一架馬車。

然後李扶搖起身回屋,至始至終什麼都不曾說過。

而馬車之中,原本便有一人端坐,等到太傅鑽進車廂之後,那個已經目盲多年的讀書人便笑着開口問道:“怎麼樣,他不願意聽你的道理?”

太傅灑然一笑,“意料之中的事情,若是真有這麼好說話,你們費這麼大力氣把那塊玉佩交給他,豈不是在做無用功?”

王偃青說道:“看起來好說話的人,往往都不好說話,其實你要是選在他沒有見過陛下之前去見他,即便他對你的道理不感興趣,說不定也會耐着性子等着你講完,可現如今,只能說你去的不是時候,道理你知道的多,我不多說,只是想問上一句,你讓李文景把自家閨女送到你那座草廬讀書又是爲什麼?據我所知,要不了多久,那位摘星樓的昌谷先生就要來見李扶搖和李小雪,十有八九便是要收那小姑娘爲徒的,你這不是多此一舉?”

太傅輕聲解釋道:“我那些學生中啊,不見得有人能繼承我的衣鉢,說不定這小姑娘有可能的,要是之後能成爲延陵的三公之一,豈不是更有意思?”

王偃青啞口無言,不再相問,不過他是不會相信太傅的這個說法的,本來這個說法就實在是狗屁不通嘛。

太傅忽然笑道:“太宰死了,之後要在這茫茫讀書人之中再挑選出一位來,你說說,陛下會讓學宮出主意,還是自己來,全然不理會學宮的看法?”

王偃青笑道:“這些事情我不去想,山上山下啊,遲早有一天真要遇上了,難不成真是道理說上幾句就說得通了?還不是得打一架,讀書人讀的書,即便是普通武夫,說不聽的時候也沒辦法,這個世道啊,真是他孃的……一點都不可愛。”

太傅哈哈大笑,這是他認識了眼前的這個男人這麼些年了,第一次聽着他罵娘。

不過一點都不覺得粗俗,反倒是覺着是痛快得很!

他們這兩個讀書人,還真是有一些不太像是讀書人啊。

——

在驚蟄當天,李扶搖在葉笙歌小院門口見到了一個腰間懸劍的中年男人,那男人一身灰衣,一邊懸劍,一邊腰間別着一卷泛黃舊書。

李扶搖見過那柄劍,就在那個夜晚。

劍名苦晝短,人自然是李昌谷。

不過是出竅神遊的李昌谷而已。

李扶搖拱手行禮,後者一笑置之,兩人還是坐在那門檻上。

李昌谷開口說道:“那夜出劍救下道種,你可看清楚了那一劍?”

李扶搖想了想那晚上的情景,片刻之後點了點頭,“前輩那一劍可是從摘星樓而出,越過大半個洛陽城,尚能一劍斬殺一位朝暮境修士?”

李昌谷毫不客氣的開口說道:“豈止如此,若不是被困在摘星樓裡,我這一劍只有三分威勢,別說是他,即便是一位貨真價實的春秋境修士都要退避三舍。”

李扶搖有些心神恍惚。

他只是知道老祖宗許寂的劍道修爲已經到了登樓境,距離滄海也差得並不是太遠,而對於李昌谷,他只是想着這位昌谷先生應該是一位朝暮境的劍士,境界和自己師父陳嵊相仿,從來沒想過他的劍道修爲有如此高。

似乎是知道李扶搖在想什麼,李昌谷平靜開口,“即便是被困在摘星樓裡,我若是想往上走,也沒有什麼東西攔得住我。”

李扶搖真心實意的稱讚道:“前輩天資,實在是罕見。”

李昌谷擺擺手,示意不必如此。

他正色道:“那女娃是你妹妹,我之前看過了,雖說不是那種可以媲美道種的劍胚,但得一名劍親近,以後成就不會小,我雖然沒有上過劍山,練劍時也沒有遇過什麼名師,但既然身爲劍士,也須爲劍士着想,何況那女娃天資比起你也要好上太多,這麼個徒弟,我自然是要收的。只不過你看好了,她要是踏上了這條路,前路再怎麼難走,都沒有再退縮的可能了。”

李扶搖灑然一笑,“此事我想了很久了,這段時間也不輕不重的試探過,她若是要放棄,早就放棄了,既然前輩答應收下她當徒弟,扶搖在這裡替她謝謝前輩了。”

李昌谷拍了拍腰間的苦晝短,平靜笑道:“明日你即可讓她去摘星樓找我,從樓下上樓,走不了多久,我敢斷言,不出五十年,她恐怕便要成一位春秋境劍士。”

李扶搖苦笑不已。

李昌谷轉頭看了兩眼李扶搖,“劍道一途,天資不是必要的,一切皆有可能。”

雖未說明,但任誰都是聽得出來,這是他在安慰李扶搖。

李扶搖笑了笑,不以爲意。

既然是已經解決了李小雪的這件事,李扶搖便能夠安心離去,一心北上,去見自己要見的那個姑娘了。

李昌谷最後和李扶搖說了些關於在劍道上的感悟,讓李扶搖如醍醐灌頂,最後李昌谷起身離開之時,李扶搖畢恭畢敬的對着他行禮作別。

李昌谷還是沒有忍住,輕聲問道:“劍山如何了?”

李扶搖沉默片刻,搖了搖頭,“不太好。”

李昌谷嘆了口氣,“山河之中的劍士,說到底,都還得靠你們這些年輕人來撐起來,只憑朝劍仙一人,要想恢復六千年的壯闊光景,不容易。”

李扶搖苦笑道:“前輩沒說絕無可能,便已經算是幸事。”

李昌谷爽朗大笑,不再多說,轉身之後便不見蹤影。

李扶搖坐回門檻,仰頭而觀。

最後還是沒能看出個什麼來。

最後乾脆就什麼都沒做,這次兩人相遇,在李扶搖看來,不算是完美,甚至是有些突兀,但實際上理應如此,那位前輩出劍,至始至終都不是爲了李扶搖,即便是順帶着和他有了些瓜葛,其實都不大,最多是同爲劍士,順手照拂而已,若是僅僅如此便要對李扶搖傾囊相授,把他畢生所學都全部傳給李扶搖,也不現實。

他李扶搖又不是寶貝疙瘩,憑什麼天底下什麼好東西都要砸在他的腦袋上?

老祖宗許寂或許會對他愛護有加,但其他人,就真的不一定了。

最後李扶搖走進那棟宅子,拿起掃帚掃了一次院子。

婦人不在,李文景則是在遠處看着,只是看着,沒說什麼話。

第二日一大早,李扶搖便讓李小雪去那邊摘星樓,小姑娘配着木劍,有些緊張,李扶搖想了想,第一次去牽起小姑娘的手,往摘星樓而去。

一路上,李扶搖什麼話都沒有說,等到了摘星樓下,看着小姑娘緩緩上樓這才招了招手,等到李小雪上樓之後,李扶搖找到在這裡當值的兩位刑部供奉,拿出玉佩之後,兩人恭敬行禮,李扶搖沒有說上太多,兩位刑部供奉心領神會,有一人便自告奮勇說是以後便在暗中看着小姑娘,不讓她出事。

李扶搖抱拳行禮,問過那位刑部供奉的名字,並未多說什麼,轉身回到葉笙歌的那座小院。

換了一身乾淨的青衫,李扶搖搬出那方劍匣,把青絲劍重新放回劍匣中,背在身後。

站在小院裡,李扶搖對着葉笙歌說了幾句臨別之語。

葉笙歌只是盯着那顆桃樹,看着那些快要張開的花蕾。

李扶搖不再逗留,出門之後,他在隔壁宅子門口站了片刻,然後緩緩而行。

這一次北行,除去見那個姑娘之外,他還想見到自己那個師父,把謝陸師叔最後那些個話統統告訴他。

至於到時候陳嵊會是什麼反應,李扶搖也不太關心。

臨近城門的時候,李扶搖驀然停步。

有個中年男人等在一旁。

李扶搖嘴角翹起,大步往前,最後才招了招手。

時至今日,這個再度遠行的少年,距離及冠,已經只有一月時光。

——

城門一側,李文景去牽起躲在一旁的婦人的手,緩緩前行。

婦人眼睛紅腫,淚痕尚在,“我就知道他還在怪我,所以連和我多說一句話都不肯。”

李文景柔聲安慰道:“怎會如此?他畢竟是你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哪裡有兒子怨孃的,只是一時間想不開罷了,等到他下次回來,肯定就想開了,到時候,再叫你也不遲。”

婦人手裡握着一塊不大的玉佩,成色一般,一面刻着平安兩字,另外一面則是刻着扶搖,她低頭看了兩眼,埋怨道:“之前讓你幫我交給他,你怎麼也不肯?”

李文景拿過來這枚玉佩,一言不發,只是把它小心翼翼的放在街道一旁的隱蔽之處,這才一邊走一邊說道:“你一個婦道人家,懂什麼啊。”

婦人這一次破天荒的沒有反駁。

等到兩人漸行漸遠。

去而復返的李扶搖站在放那塊玉佩的地方前面,伸手拿起那枚玉佩,不言不語,這才轉身走出洛陽城。

一直往北。

第一百五十五章 這是一場賭局第三百五十四章 這是一道符第七百五十三章 青天城頭 有戰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終於等到你第兩百七十一章 樹上有顆果子第五百五十七章 他別了人間,有人來了人間第八百九十三章 李大膽第四百四十五章 他們的故事(一)第兩百七十七章 應是故人第兩百三十九章 可惜了,是個和尚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討喜的江湖第八百七十九章 人間不見得有趣第六十五章山上有人第八百九十章 霧山往事(下)第七百一十章 燈籠燈籠第五百六十三章 楚王殿下的書院第六百九十四章 我快破境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朝朝暮暮好了第兩百六十九章 各有想法的那些劍士第兩百三十八章 他在人間,他也在雲端第三百六十八章 現在是我在出劍第六百二十一章 陳前輩的大弟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仰頭看星星第四百八十章 劍山落定第四百七十九章 師兄有事,師弟解決第十六章人世亂如麻,浮沉之間第五百五十一章 登臺唱戲的第五百三十七章 世道不如常,到處都是妖第兩百一十五章 風雪暖人心第七百零五章 誰曾見她笑第四百一十章 有那麼些人(中)第二章山河有妖,以及陳年第五百九十九章 尋仙,尋劍第四百七十四章 宅子是我的,山也是我的第八百五十五章 當世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到天際的王柏第兩百八十三章 風雪再臨人間第七百四十二章 自救第八百四十章 來了一隻麻雀第四百八十一章 年輕人們第一百八十三章 追女子是門學問第六百二十三章第六百八十四章 夜裡的大好姻緣第兩百一十六章 去時便無第六百九十六章 一顆山楂第六百六十八章 風雪不停劍還在第六百七十章 海那邊有個人第兩百六十二章 青槐姑娘,我喜歡你啊第三百四十章 我們的那些聖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早該死去的兩個人第一百二十章道理說透第兩百八十二章 小邑樓的新面孔第六百一十六章 故事往往都是假的第三百七十四章 脾氣從來都不好第四百九十四章 我是誰第六百四十三章 夜裡的亮光,那年的燈籠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們這樣的修士第兩百零四章 你們都聽一聽第八百四十四章 三千里第六百七十八章 綠水和紅袍第兩百三十九章 可惜了,是個和尚第五百九十九章 尋仙,尋劍第六百九十二章 兩人御劍無數第六百零九章 城裡的故事燈火以及人(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我在劍也在第四百四十四章 我胸中只有一劍第六百二十二章 人間是賭注第七百三十四章 別急着走第一百零三章山上很亂第六百七十九章 朝暮已逝,春秋非晚第九百一十二章 在呢第兩百五十五章 雲端下面的人間第四百八十章 劍山落定第三百八十一章 那個悲傷的故事第六百八十章 雷池在前,斬之第七百六十七章 李大劍仙的處境第兩百九十一章 劍氣捲起千堆雪第八百七十章 千百年來一少年第四百九十章 霧山裡的男女主角(三)第十二章女子第四十二章有人居於此樓上第七百九十一章 大雪來時第一百八十一章 這個道理怎麼說第八十三章結伴而行第六十八章上不得劍山,在山腳也行第三百八十七章 我有一劍守城頭(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人間百萬字第六百二十三章第六百二十章 雪與酒第六百四十八章 追着星光的人們(四)第八百五十六章 遠來是客第三百二十五章 燎原之人第六百三十五章 草木藏青山,劍中藏何物?第六百六十四章 說書先生不講道理的朋友第六十四章妖怪上山,道種下山第三百六十章 有朝一日,他會御劍千萬裡第三百七十二章 兩朝第十二章女子第兩百零二章 好久不見第六百九十二章 兩人御劍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