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有一劍看着洛陽城

冬夜微寒。

本就是寒冬,若不是洛陽城的冬天,下雪的光景要在下個月纔有可能的話,今晚只怕還要平添幾分寒意。

冷風在夜裡緩緩從這條小巷吹過。

賈青一身青衫衣衫微微而動。

面前那柄桃木劍與那隻黑筆相遇之後,片刻之後這裡便好似發出一陣重重的悶聲,好似有些什麼東西炸開,磅礴氣機向四周擴散而去。

本來就是滿臉血污的程雨聲幾乎被這氣機擊飛,若不是葉笙歌不快不慢的來到他身前,隨意揮手驅散那些氣機的話。只怕這個傢伙,真是再也站不起來了。

桃木劍和那隻黑筆相撞之後,彈回葉笙歌手裡。

葉笙歌仍舊是倒提桃木劍,看着對面不遠處的賈青,片刻之後,葉笙歌開口說道:“既然是要殺我,想來你們學宮裡,不會只是派你們兩人前來而已,怎麼的也會有一位朝暮境的修士纔對。”

賈青神色複雜,他和塗書圖並非一脈,因此有些秘密只怕是塗書圖到死都不會知道,而他卻在出學宮之前,那些前輩便已經說過。

說到底,沒人相信就憑兩個太清境就能夠宰掉葉笙歌這位觀主親傳弟子。

因此後手自然會有。

只不過這一招後手,就連賈青都不知道到底在哪裡,以及什麼時候才能出現在他面前。

但是他有理由相信,學宮至少派了一位朝暮境的前輩出手。

此時便應該就在洛陽城內。

至於在何處,他還是不知道。

或許那位前輩是覺得他們還沒能真正把葉笙歌的底牌徹底掀出來。

畢竟葉笙歌和塗書圖的那一戰,這位道種,至始至終都沒有展露什麼樑溪那邊的不傳道術,僅僅用一把桃木劍便將塗書圖打得一敗塗地。

這要是放在旁人身上,簡直難以讓人想象。

可在葉笙歌身上,偏偏又顯得理所當然。

何謂道種?

這便是道種。

今日葉笙歌的表現,讓賈青想起了學宮裡的那枚讀書種子,顧緣年紀尚淺,現如今不過才堪堪青絲,可畢竟是能夠和道種相提並論的天才,指不定等到以後便和葉笙歌這樣一般變態。

想到這裡,賈青不由得苦笑,世間的修士,誰都願意在自己頭上戴上一個天才的頭銜,可那種頭銜,畢竟只有少數人才能戴上啊。

賈青嘆了口氣,既然那位在暗中的前輩現如今都還沒出手,便真是要盡最大的力量將葉笙歌的底牌都逼出來才行了。

他召回那隻黑筆,握在手中,遙遙點出。

一條白線從筆尖蔓延而出,從半空之中射向葉笙歌。

葉笙歌挽了個劍花,隨意斬斷。

可那條白線斬斷之後瞬間便又連在了一起,不依不饒來到葉笙歌身旁,在她周遭圍繞一圈,似乎是想着要把她困在當中。

葉笙歌面無表情。

在他身後不遠處的程雨聲有些緊張。

下一刻,葉笙歌便從懷裡掏出一張符籙,符籙通體火紅。

往空中一丟,這張符籙自行燃燒,變成了一條火龍,照亮了半邊天空。

這條火龍一出現,便一頭撞向那條白線,很快便將那條白線燃燒起來,火勢順着這頭一直到那條白線的那頭,也就是筆尖。

葉笙歌至少有三四種方法能夠解決那條白線,可她仍舊選擇了最簡單,最直接最不費力的那一種。

用符!

世間符籙強弱,都取決於畫符之人在這道符籙之中租入多少氣機,若是雲端聖人畫符之時,在符籙之中注入一道極爲磅礴至極的氣機,那光是憑藉這道符籙幾乎就能重傷一位登樓境的修士!

只不過能夠承受多少氣機,也要看符籙的材質到底如何。

一般硃筆黃紙所畫的符籙,最多能承受一位青絲境修士的全力一擊那般多的氣機,而要是葉笙歌剛剛拿出那一張,便至少是能夠承受一位朝暮境全力一擊的磅礴氣機。

只不過每張符籙的作用不同,自然就不管到底是多少氣機了。

一道水符,即便是最好的材質,又有聖人親自施爲,作用也不過是可以化水而已。

葉笙歌剛纔這道符籙,是一道驅邪符。

專用驅散天地之間的孤魂野鬼一切邪魅之物。

當然也有解除束縛之用。

葉笙歌家底到底有多深厚,絕對不是一個賈青便能夠看透的。

在這道符籙將這條白線破解之後,賈青的臉色實在是難看到了一個極點。

有些人真是天生就該死啊。

葉笙歌沒這個想法,只是在那條火龍往前而去的同時便丟了一張符籙給程雨聲,然後倒提着桃木劍便往前大步走去。

這位沉斜山道種下定決心要動真格的了。

她沒什麼興趣再和賈青耗下去。

眼看着天明之後她還要帶着李小雪去逛洛陽城的。

在葉笙歌身形快速向前掠過的同時,程雨聲低頭看了看手裡那張符籙,滿臉苦澀。

他隱隱知道了,這輩子要想和葉笙歌在一起,徹底沒戲了。

程雨聲灑然一笑。

沒什麼大不了的。

江湖都沒了,姑娘再沒了,有啥?

——

夜色之中,皇帝陛下深夜出宮,駕臨那座摘星樓,在樓下接過身旁人遞過來的燈籠,別的什麼也沒說,只是獨自一人往摘星樓上去。

大晚上的爬摘星樓,本來依着那些個宦官的想法是決計不能讓皇帝陛下出宮的,可不知道爲什麼,皇帝陛下今日極爲堅持,非要今晚登上這座摘星樓。

沒人敢攔。

最後才造成現如今這局面。

延陵皇帝提着燈籠走上摘星樓頂,那個盤坐在樓頂的讀書人閉着眼,好似沒有聽到有人上樓一樣。

延陵皇帝硬着頭皮喊了一聲昌谷先生。

那仗劍的讀書人才緩緩轉頭。

眼神極爲清亮。

延陵皇帝輕聲道:“學宮掌教不在,其餘人下定決心要殺那位道種,今夜便有襲殺行動,昌谷先生,朕求昌谷先生出手,救下那位道種。”

李昌谷沒有起身,只是撫摸着腰間劍柄,問道:“爲何要救道種,延陵不還是要依仗學宮?”

延陵皇帝把燈籠放在一旁,小聲說道:“若是學宮蘇掌教的決定,朕即便不滿,也決計不會做什麼,可現如今蘇掌教不在學宮,是其他人做主,便是要害我延陵。”

李昌谷反問道:“蘇夜便能讓你深信不疑?”

延陵皇帝緩緩點頭,“至少有一點昌谷先生要知道,蘇掌教也是洛陽人。”

李昌穀神情不變,學宮之中的延陵人不算是少數,但真是對延陵還念幾分情的,除去從洛陽城走出去的那些,其餘的,都大可不提。

李昌穀神情平淡,“我被困於此樓上,至多隻能出一劍。”

“只不過我這一劍出了之後,以後洛陽城在學宮那些人眼裡到底是個什麼存在,你都要清楚,這一劍的後果絕不在於重傷或者是斬殺一位朝暮境的修士那樣簡單。”

延陵皇帝點點頭,“道種不死於洛陽城,只要這是蘇掌教希望看到的局面,昌谷先生這一劍的後果再是如何嚴重,朕都能夠承擔下來。只是希望這一劍,不會爲昌谷先生招來禍端。”

李昌谷將腰間劍解下,放在一旁,輕聲笑道:“在摘星樓上,即便是一位登樓境的學宮修士,遇上我,不過也是五五之間的勝負,冒着隕落一位登樓境修士的風險來殺我這個幾乎是一輩子都難走出摘星樓的人,你說值不值得?”

延陵皇帝苦笑不語。

李昌谷擺擺手,“何必如此,有些事情,是自己選的,誰都不能怨,況且這個地方,真想着一輩子困住我,也是癡心妄想。”

延陵皇帝由衷說道:“先生下樓的那一日,朕一定親自在樓下相迎。”

李昌谷轉頭笑道:“不怕被人記恨?”

延陵皇帝搖搖頭。

李昌谷一笑置之。

最後他站起身,任由寒風吹過衣衫,看着一片夜色之中的洛陽城,李昌谷平靜道:“那位學宮修士最好不要出手,一旦流露出氣機,我這一劍即刻便到。在這座樓上多少年了,每日只覺得看星星有意思,其實也算是忘了天底下最有意思的事情不在於此,反倒是出劍斬不平纔有意思。”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這位被困在這座樓已經超過一個甲子,甚至快要到兩個甲子的讀書人一身劍意在衣衫之間鼓盪。

所謂的意氣風發,大多說是少年郎,可這一位也說得上一句老夫聊發少年狂。

前半生讀書,後半生練劍。

練了劍才覺得讀書那些日子甚是無趣。

走出了學宮,看了山河才知道,風光大好之處,從來都不在那座已經漸漸腐朽的學宮。

即便是學宮仍有那麼幾個讀書人試圖重新將這座學宮拉回正軌,也改變不了學宮根系已經腐爛的事實。

是故蘇夜所想,已經不是從道理上將學宮“撥亂反正”了。

這位註定要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讀書人,想法更爲瘋狂。

那位蘇掌教,沒坐上掌教位子的時候,倒是和他喝過幾次酒,當時他們身旁,還有一人。

李昌谷想到這裡,忽然輕聲一笑,“我這一劍,但願不要貽笑大方。”

(ps:人間是有羣的啊,羣號是:124190652)

第一百六十九章 我不願這樣死去第九百一十三章 離去是最好的選擇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到天際的王柏第四百二十九章 天地雖大,我只一劍(四)第五百零三章 一劍是一劍第三百九十七章 我寄人間雪滿頭第一百八十章 雪夜裡的幾個讀書人相見第四百零六章 是塊寶第四十九章天涼殺個假讀書人第五百零六章 幸運的年輕人們第三百零五章 釣魚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故人難見第一百七十六章 那個姑娘的爹和她爹的女兒第四百二十八章 天地雖大,我只一劍(三)第兩百二十三章 知其心,不知其行第八十二章我在這裡等他第八百六十二章 去看看第三百三十六章 那個要嫁出去的姑娘第九百一十三章 離去是最好的選擇第七百一十四章 所有人都是過客,可我不是第三百零六章 船上的局第四百四十二章 昨日之事不可留第三百三十七章 他會來嗎第八百五十五章 當世第五百五十二章 我們都要和世間說再見第七百六十章 少年美勝春第六百七十七章 好久不見,綠水第三十四章那位走出大帳走進山河的少年第六百七十一章 海上有輪月第五百七十章 下雪好時節第六百二十七章 聖人至第五百七十一章 恰如小雪故人歸第三百八十七章 我有一劍守城頭(三)第兩百九十七章 行走江湖第三十八章若不是有他第三百零六章 船上的局第五百六十一章 兩個故事第六十一章劍山腳下的破廟第四百三十二章 朝青秋的劍(二)第五百零八章 是你還是我穿過時間的洪流?第九十五章青山多嫵媚第兩百零一章 一件更有趣的事第六百八十二章 入雲之後衆生小第兩百一十六章 去時便無第三百八十八章 這一劍斬出的亂象第八十三章結伴而行第九百一十章 誰能亡此人間第八百三十三章 兩個男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少女心思未必只是愁第三百七十六章 有一根竹棍的姑娘第七百零八章 燈籠還在,只是人已走第一百七十五章 那個喜歡的姑娘第八百零四章 最是人間留不住第七百三十七章 女帝陛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那個要嫁出去的姑娘第兩百八十六章 你練劍我當狀元第七百五十章 日月不見,人間多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有些重逢會有的第三百七十二章 兩朝第七百零四章 燈籠和金光第五百六十章 不同的不是我們第三百九十四章 白茶無別事第三百七十八章 今日御劍千萬裡第一百九十一章 洛陽城裡有一劍第二十四章長春宮第七百九十六章 漸漸遠行第一百五十七章 幾個局內人第二十七章周人第八百八十九章 霧山往事(中)第七章要不要學劍?第四百三十八章 洛陽城的雪(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星光散去,白霧迷眼第五百八十五章 人間捨不得第七百一十九章 百年如風,一瞬而已第五百六十一章 兩個故事第兩百三十五章 人間處處是不易第六百零八章 城裡的故事燈火以及人(中)第一百一十六章山水有相逢,春風入捲來第三百八十章 有趣的不止你一個第五百一十六章 假如霧山塌了第五百四十七章 洛陽城下了一場雨第三百七十三章 請等一等第三百三十三章 食野之苹第三百三十二章 呦呦鹿鳴第三百一十七章 冬夜裡的涮羊肉第一百七十章 道理和親情第六百四十二章 老而不死第八十八章於是他在山上講道理第四百七十二章 一顆棋子第八百六十三章 風雨摧樓第七十五章喜歡講道理的男人第五百四十三章 合道之人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個活了一千多年的讀書人第七百五十六章 人間萬家燈火此時休第六百二十八章 劍(一)第一百二十章道理說透第三百零二章 不知正邪謝淮陰第一百三十三章 唱戲的看戲的捧場的第五百六十二章 那個活了很多年的皇祖第兩百二十八章 情就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