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飛揚跋扈爲誰雄

翰林院和國子監作爲天淵最知名的兩大育才之地一直以來關係都很微妙,相比較國子監而言翰林院則多了幾分隱含的功利性,無論是那些翰林學士或者是那些作爲供奉的年輕翹楚都和皇室以及朝堂有着某種微妙的聯繫,也正是因爲如此翰林院的名頭相較於國子監來說名頭相對要大一些。

自當朝太子的三師三少四位出自翰林院之後這一現象更勝,連帶着那些個翰林院出身的文士都不自覺地覺得高出別的讀書人一等,要不是國子監有當朝文華閣主坐鎮恐怕翰林院早壓得玉陵內城的國子監擡不起頭來了。

或許長期以來如此行事以成自然,所以他們明目張膽的指責挑釁楊文鋒,但可惜的是楊文鋒並不是他們能用幾句混淆視聽的大道理和那些詭辯所欺負了的。

所以楊文鋒今日來了翰林院門前,他來的很高調,而且不只是他來了,他還帶了一百二十名楊家府兵來到了這翰林院。

既然對方無理取鬧那楊文鋒也自然要和對方無理取鬧一番,所以他很不客氣的令這一百二十名府兵將翰林院的院門堵了起來,他今日就是要這些所謂的“集天下正氣於身”,和“爲天下人鳴不平”的讀書人無門可走。

這一舉動確實是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爲自翰林院開院以來確實是無人做過這等蠻不講理有辱聖賢之地的事來。

楊文鋒坐於馬上眯眼看着這算得上是集禮制與人傑爲大成的翰林院一言不發,門前是百名身披戰甲手持彎刀的楊家府兵,在這氣勢恢宏的院門樓下的一側石壁上是那張早已經傳遍玉陵的挑戰書。

楊文鋒輕輕提了提馬繮走到那挑戰書下立足觀看。“翰林諸士,靜候爾至”他輕輕讀了那戰書的最後一行而後嘴角噙起一抹笑意。

對方的意思很明顯,翰林院中隨便一人皆可在文采修養之上對戰他楊文鋒,確實是夠狂,尤其是這份狂妄是在被楊文鋒走過六裡亭之後,希望對方真的有這份狂妄的底氣。

楊文鋒下馬走於那封戰書之下擡頭看了看便舉手很乾脆地將那戰書揭下而後揉作一團置於手中,隨後他轉身走於翰林院的院門之前負手背對着整個翰林院,他的意思很明顯,這個翰林院並不被他放於眼中。

自那一百二十名楊家鐵甲封住翰林院大門之後院內便早已經亂作一團,由起初的懷疑到之後的震驚最後化爲憤怒,隨後便熙攘成羣駐足於院門之內。

“何等蠻子竟然敢擋住翰林院門,還不趕快給我讓開?”有主事的院士滿臉怒氣呵斥院門兩旁持刀而立的披甲將士,結果換來的卻是不爲所動。

“好呀,我就不相信你們真的敢如此行事,”見到無人理睬之後那中年院士似乎感覺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一般,他氣的長長甩了甩衣袖便跨步向着院門外邁出。

可惜,可惜對方的豪氣與志氣還未完全顯露便消散殆盡,他的一腔熱血不平被一把雪白鋥亮的刀尖逼退,退的化爲一背冷汗。

對方的腳還沒踏出那門檻一旁的一名楊家府兵便拔刀指向對方的喉嚨,本來那院士還想多說些什麼,但是當看到對方眼中那冷漠的眸子之後本來要說的話便不自覺地嚥下了肚。

“本朝武皇曾頒佈聖旨詔書,翰林院內不起刀兵,爾等是受何人指使,莫非想要造反不成?”被逼退的中年院士餘驚爲消,他不敢開口但是那人羣之中卻有人敢開口。

那是一名年紀很輕的翰林供奉,他這一開口在衆位翰林院的同僚中頓時引起共鳴,尤其是那些年輕學子和一腔熱血的翰林翹楚們,平素他們優越慣了,也傲然慣了,如今竟然被人堵在院門之內,這簡直是他們無法容忍的事。

雖然那些個滿身煞氣眼神漠然的兵甲站在他們面前讓他們心中也難以平靜,但是他們心裡很清楚這是是玉陵,而他們受着這玉陵之中最高存在的那位武皇的庇護,如此他們又怎麼會相信有人真的敢在此地對他們動武?

“好一句造反,閉口開口便是造反,這翰林院還真是最擅混淆視聽啊!”院內羣情激奮,院外一人輕輕拍手而後冷笑開口,院外一人的聲音蓋過了院內所有人的聲音。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聖人之道。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這也是聖人之言,可惜,這些聖人之言放在你們這翰林院前真的只是一方石碑擺設,依我看你們也不必以什麼學士自居,一羣無賴痞子罷了!”楊文鋒這一句話不可謂不刻薄,尤其是對於院內的這些人來說,幾乎可以算得上是對他們侮辱至極了。

“何人,何人竟口出狂言?”

“宵小之徒,焉敢於此地狂吠不止,不怕自取其辱嗎?”

“敢於如此辱我等,敢問閣下有何成就,恕我直言,就算是文華閣老程老先生和那獨佔南楚風流的羋平也不曾在翰林院前放此豪言!”

一石激起千層浪,楊文鋒的話音未落便數人爭鋒相對,譏諷的;怒斥的;各種聲音自院內傳出院外不絕於耳,於此同時那些學士都開始向前擁走,大有一涌而出教訓楊文鋒的勢頭。

刷……楊文鋒只是擡頭看了那蜂擁人羣一眼門前一百二十名楊家鐵甲便齊齊揚刀,一百二十柄刀尖如同陽光下的碎銀一般,不會奪人心魄但多半會奪人性命。

剎那間萬籟俱寂,那些院內衆人皆被這百柄刀鋒所指,雖然他們可能不相信對方真的敢於在此處動刀兵,但眼前此情此景還是讓他們有些膽寒。

“呵呵!文士風骨,”楊文鋒冷笑了一聲,隨手將手中那早已皺破不堪的戰書置於地上,他的臉上滿是嘲弄,心裡卻如負千斤。

他本就是讀書人出身,無論是今時還是往夕,他自然不會去故意刁難或者是踐踏那些讀書人的風骨,但是今日見到這些讀書人他很惱火,惱火的讓他忍不住去做些什麼。

“張口閉口便是造反,沒有君王,沒有權勢,你們能做些什麼,會做些什麼?”楊文鋒本來不想多說什麼,但是胸中塊壘讓他不吐不快,他說的輕描淡寫但心裡卻恨不能將這些人一刀了之。

盛世書生最是幸福也最是不幸,所幸則可以安樂無憂不必擔心綿延戰火燒盡手中書卷,不幸則是手中有書卷,口中有風骨,但是心中卻空空如也。

“前朝有人面朝此地慷慨赴死,今朝也有人敢於朝堂之上怒斥君主,這些人很多出身於此地,他們今日若是斥我,罵我,惱我,恨我我都受得,但是憑你們,憑那劉彥就像噁心到我?癡人說夢!”楊文鋒一腳將那地上的戰書踩得粉碎朗聲開口。

他這一番話夾帶着感知內息,彷彿在那些書生心裡高聲而語一般,一時間場中萬籟俱寂,竟沒有了羣情激奮之景。

“呵,原本知道楊公子才學不俗,卻沒曾想到一張嘴倒也是不弱於人,口談君王權勢便是沒有風骨?你可知道就連當初的孔家聖人也曾依附於當時的始秦王朝?”

有人從院中出聲,踏聲而來兩旁學士皆如水紋而分。

俊逸出塵,一張棱角分明的臉配上那挺直的身軀,這個人站在那裡便是一身正氣,讓人難以產生爲難之心。

“書生風骨,在於心,不在於行,”來人繼續朗聲而行,他就這樣走出了院門,原本立於院門之前堵着院門的楊家鐵甲在對方的話語聲中竟然愣了神,回過神來的時候對方已經走到了臺階之下。

看着和自己平視着的年輕人楊文鋒嘴角上揚,他淡淡地撇了一眼那些還未從畏懼中恢復正常的學士們,隨後又低頭看了一眼那早已碎裂在腳下的破紙意思不言而喻。

書生風骨是不在於行,但是眼前的這些人連行都做不好又怎麼會有心呢?

“廢話也不必多說了,劉彥在何處,讓他出來見我便是!”數百名楊家鐵甲反應過來的時候便瞬間刀鋒所指,但是被楊文鋒擺手阻止了下來,他看着眼前這個氣質不凡的年輕人開口道。

“世子殿下既然敢帶人攔於翰林院前,可見將門之風過勝,若劉先生出來恐怕是秀才遇上兵了吧!”他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自顧自咧嘴笑了笑。

“你是誰?”

“在下荀攸,”

“你就是號稱玉陵六公子之首的荀攸,怎麼,劉老匹夫不敢出來換你替他?”

“小生也不敢和世子殿下對着幹,你這樣飛揚跋扈又有哪個讀書人敢和你面對面坐而相爭?”

沒有過多的試探,楊文鋒問對方便答,只不過一個問的有些心不在焉,另一個回答的也像是在開玩笑一般。

“廢話不必多,你若是不敢和我對着幹就給我讓開讓那劉彥出來,你若是不讓我可就要進去了!”楊文鋒也無甚耐心和這位玉陵才名極勝的公子糾纏什麼,多說的幾句話已經算是給對方極大的面子了。

對方呵呵一笑卻依然擋在翰林院門口看那架勢頗有一夫當關的意思。楊文鋒不再管對方,一步踏出便向那翰林院走去。

別人怕他這飽育權貴的翰林院,怕那太子三師,把這未來的天淵之主,他楊文鋒卻不怕。今日他就是要入這翰林院,就是要折辱這些士子小人,他倒要看看那太子是否真的敢跳出來和他硬碰硬,看看那武皇是不是真的忍不住了,擁有與三十萬楊家鐵軍

玉石俱焚的魄力。

今日爲難翰林院這些小人是輕,針對太子蕭景炎是重,他楊文鋒要讓這太子知道,對方既然敢三番五次對他興風作浪便要承擔相應的代價。

今日別說是一個玉陵公子之首,就算是太子三師來了他楊文鋒也要讓這翰林院不那麼安寧,至於那譁衆取巧的劉彥噁心對方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自然要一併處理了。

“大家都是讀書人何必要這麼粗暴呢?不如放下刀熄熄火,有什麼話不能好好說呢?”看到楊文鋒邁步依舊立於翰林院門口的荀攸輕聲開口道。

他的話很輕,像是喃喃自語一般,但是他的話剛一說出口翰林院門前那一百二十名持刀而立殺氣騰騰的楊家鐵軍瞬間手腕顫動,緊接着一個接一個手中彎刀皆拋於地,與此同時所有人都抖若篩糠,像是渾身不受控制一般。

與此同時,原本向前邁步的楊文鋒剛好擡起一腳,這一腳擡起卻無論如何也落不下去,彷彿定格在了剎那一般。

“自古多少書生低頭於甲士之下,今日甲士若是低頭於翰林院也算的上一樁美談了,各位,請吧!”那荀攸伸手做了一個請的姿勢,數百名楊家府兵便如同牽線木偶一般彎腰低頭。

“念修!還不出聲更待何時?”有楊家鐵軍此刻顫顫巍巍反抗着同時怒呵道。

“殺!殺!殺!”聽到最先開口之人之語其餘諸位楊家鐵軍皆同時開口長哮殺字,一時間翰林院前殺聲驟起,如同沙場點兵。

第一百七十二章 小朝會中的波瀾第四十五章 明月與長風第九十五章 經史文章筆落驚風雨第五十八章 楊家二郎美名傳第一百四十四章 有些事記在了心裡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國舊事(二)第四十三章 道義於其它無關第二十三章 一步可成勢第一百七十五章 離開玉陵前的準備(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記名的先生弟子們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記名的先生弟子們第八十一章 與天上地下講道理第二十六章 一劍斬天龍第二十二章 身不由己爲生存第三十章 出塔不可同日而論第一百七十八章 態度轉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若教我身死第二十四章 當殺戮成爲一種第四十九章 就是有銀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若教我身死第四十六章 我心所屬,南楚之南第一百二十三章 王羲頤的傳承(三)第八十一章 與天上地下講道理第十七章 血濺太極殿死諫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是很重要的結果第九十五章 經史文章筆落驚風雨第四十五章 明月與長風第一百零八章 天上人與人間事第三十章 出塔不可同日而論第五十四章 我來不代表輸第五十九章 連番激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說服第四章 嬉笑胡鬧風起時第七十二章 一山一海困一人第一百章 一脈讀書兩三人第九十五章 經史文章筆落驚風雨第一百三十一章 木刀少年的往事第一百六十章 氣象蔚爲大觀第一百一十三章 兩人文章難分高下第一百四十章 陳年舊事第一百八十二章 塔中心酸唯自知第一百三十章 有人惱羞成怒第一百零六章 我於此時起,不爲蟄蟲伏第一百七十四章 離開玉陵前的準備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的文脈道統第八十三章 我欲乘風歸去第七十一章 飛揚跋扈爲誰雄第二章 鐵令,如王親臨第二百零五章  有人關天門第三十三章 坐等局勢開第四十八章 端坐於此,靜候佳音第一百四十四章 有些事記在了心裡第二十五章 入一塔再入一塔第六十八章 各自歸位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淵動盪第一百一十三章 兩人文章難分高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態度轉變第八十九章 儒風滿京華,斯人獨憔悴第七十五章 向天借一刀第四十八章 端坐於此,靜候佳音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朝聞名天下驚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議事第三十八章 要挾第八十一章 與天上地下講道理第八十五章 真人攔聖人第六十三章 你不求道,可曾求心第一百七十章 戰國舊事(三)第一百零二章 師兄弟相逢於書本之外第五十六章 一指不知第一百二十八章 放榜第一百八十一章 再入塔第二百零四章  有人開天門第一百四十二章 是非分明也是空第一百五十六章 仙人不敢胡鬧第一百九十八章  合書之人(一)第二百章 人間之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相看兩相厭第九十五章 經史文章筆落驚風雨第一百八十八章 掌中法第一百七十三章 困龍昇天的契機第一章 歸京,一人驚一城第四章 嬉笑胡鬧風起時第三十二章 一劍便是一品第一百九十一章 王羲頤的道理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對三第四十章 他去的地方我也去第一百零五章 不能縱虎便殺虎第一百六十七章 殿試之後第一百九十六章 劍聖出劍第五十二章 我是一個有文化的紈絝子弟第六十一章 人人言道,人人無道第一百九十一章 王羲頤的道理第二百零三章 一人碾壓仙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放榜第一百九十九章  合書之人(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羣臣無力又無奈第十章 世人於我如鏡花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領其職第一百八十五章 有人並肩而行第一百零六章 我於此時起,不爲蟄蟲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