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錯失良機

面對總統與參聯會主席的提問,弗倫奇給出了極爲肯定的答覆,即在二零五四年第二季度之前,美軍沒有能力在太平洋上發動進攻,甚至得繼續收縮防線,以避免過早與中國海軍決戰。

毫無疑問,這樣的答覆,肯定無法讓盧卡斯與馬歇爾滿意。

只是,馬歇爾沒有否認弗倫奇提到的實際情況,並且極力穩住了總統,隨後向弗倫奇拋出了一個建議:是否能夠把中**隊引到所羅門羣島,利用該地的堅固防線,打一場對美軍有利的戰鬥。

顯然,弗倫奇覺得馬歇爾的說法有點搞笑,因爲打不打所羅門羣島是中**隊的事。

只是,弗倫奇很快就改變了這個想法,因爲馬歇爾拿出了一份至關重要的情報:中國陸戰隊已經動員了不低於四個陸戰師的兵力,而且至少有三支登陸艦隊已經在扶桑待命,隨時有可能開赴戰場。

動用如此多的陸戰隊,顯然不是爲了攻佔波納佩島。

此外,弗倫奇早就斷定,中國海軍不會冒險攻打夏威夷羣島,甚至不會去佔領位於羣島最西端的中途島。

那麼,剩下的可能就只有一個:中國海軍會不惜代價的攻打所羅門羣島。

這個判斷,也正好符合中國在過去幾個月內的政治行動,即向東南亞與南亞地區的盟國做出承諾,將盡快消除受到的安全威脅。

再從整體戰略上看,這也說得過去。

原因就是,在中國陸軍發動冬季攻勢之前,中國海軍也有必要在太平洋戰場上發動一次有影響力的戰略進攻,達到牽制美軍的目的。要知道,如果中國陸軍渡過了伏爾加河,美國出兵俄羅斯就將變成事實。爲了降低陸軍在大陸戰場上的進攻難度,中國海軍有足夠的理由讓美軍把兵力派往別的戰場。因爲除了非洲之角,其他幾個戰場都以陸軍爲主,所以中國海軍在西南太平洋上發力的可能性最大。

也就是說,中國海軍大張旗鼓,就是爲了攻打所羅門羣島。

這樣一來,新的問題出來了:美軍能在所羅門羣島堅持多久?

弗倫奇給出了一個非常明確的答案:不低於半年。

準確的說,不管打得如何,美軍都得在所羅門羣島堅持到二零五四年第二季度,爲艦隊反擊爭取時間。

按照弗倫奇的判斷,只要拖到二零五四年之後,美國海軍就有望在所羅門羣島扭轉戰場局勢,在遏制住中國海軍的進攻勢頭之後,以所羅門羣島爲根據地發動反擊,說不定還能奪回馬里亞納羣島。

當然,這只是最樂觀的預測。

談到這,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得多了。

美軍必須守住所羅門羣島,而且得爲明年的反擊打下基礎。

盧卡斯當即就給弗倫奇授權,讓他全權調動太平洋戰區的部隊,並且命令馬歇爾上將全力支持。

離開白宮後,弗倫奇在前往機場的途中,與馬歇爾商量了一番。

馬歇爾沒有給出明確建議,畢竟他是陸軍上將,不大懂得海上作戰,只是給了弗倫奇一個建議,即充分利用手裡的所有資源,以空間換時間,而不是一開始就把全部希望放在所羅門羣島。

顯然,馬歇爾等於什麼都沒說。

弗倫奇不可能不知道,如果直接退守所羅門羣島,美軍將失去戰略轉圜餘地,而且會沉重打擊士氣。

事實上,當時美軍的士氣已經成問題了。

從第二次迪戈加西亞海戰開始,到密克羅尼西亞海戰大敗,美軍不但賠光了開戰初期贏得的所有賭本,還倒貼了不少,甚至丟掉了迪戈加西亞與馬里亞納羣島,基本上退出了印度洋,在西太平洋上也退卻了數千公里。雖然美國當局非常重視宣傳,而且把每次戰鬥都宣揚成了偉大的勝利,甚至宣稱在密克羅尼西亞海戰中殲滅了中國海軍,但是這種宣傳,只能欺騙老百姓。對於戰場上的軍人來說,總能從各種渠道瞭解到隱藏在迷霧後的真相,也就能夠看清現實。

不戰而退,顯然不能提升士氣。

就算戰了再退,也不能提升士氣。

弗倫奇要做的,首先就是提升士氣,因此他就得在戰場上採取行動,取得一次勝利,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勝利。

等他回到珍珠港,前線戰況已經出現了變化。

中國陸戰隊在當地時間三十一日清晨,也就是弗倫奇回到珍珠港前大概四個小時,登上了波納佩島。

當時,島上的戰鬥還沒有結束。

弗倫奇立即意識到,如果能夠守住波納佩島,或者在波納佩島重創中國艦隊,就能提升士氣。

爲此,弗倫奇立即着手準備。

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電令尼克松,率領第三艦隊機動到所羅門羣島東面,然後向瑙魯航行。

緊接着,弗倫奇向波納佩島守軍發了一封電報,要他們堅持到最後一人。

可惜的是,這份電報發出去的時候,波納佩島上的美軍已經豎起了白旗。在傷亡一千二百多人之後,僅存的一名陸戰隊上尉向中國陸戰隊投降,隨即美軍的非戰鬥人員也乖乖放下了武器。

必須承認,這是一個巧合。

當時,中國陸戰隊剛剛控制了美軍陸戰隊指揮中心,弗倫奇的電報就發了過來,而被俘的美軍通信軍官非常合作,在中國陸戰隊指揮官面前翻譯了電報,而這份電報立即就發送給了龔繼飛、佟少雲與司馬文正。

只是,在此之前大約兩分鐘,美軍發出了向中**隊投降的電報。

也就是說,弗倫奇是在發出電報之後,接到了波納佩島守軍的報告,得知守軍已經投降的消息。

當時,弗倫奇的第一個反映就是,他的作戰意圖已經暴露了。

要知道,如果美軍不打算反擊,就沒有理由命令守軍死戰到最後一人,而且美軍也沒有這樣的傳統。事實上,在投降之前,波納佩島上的美軍已經盡到了義務,近五百名陸戰隊官兵死亡超過四百人,連非戰鬥人員都參加了戰鬥,有近八百人傷亡,剩下的幾乎都喪失了抵抗力。

隨即,弗倫奇就給尼克松發了電報,讓他留在所羅門羣島東部,暫時不要北上。

顯然,弗倫奇有點猶豫,或者不知道中國艦隊的活動情況,不敢貿然讓承載着美軍全部希望的第三艦隊去冒險。

客觀的講,這個決定沒有錯。

要知道,當時弗倫奇根本沒有掌握第一手情報,甚至不知道中國艦隊在哪,而波納佩島守軍在報告中已經提到,中國海軍出動的戰鬥機並不多,大部分火力打擊任務是由艦炮承擔的。結合CIA提供的情報,即中國海軍至少獲得了四艘護航航母,而且這些護航航母已經跟隨登陸艦隊出海了。

由此,弗倫奇可以推斷出,中國海軍的主力艦隊沒有前往波納佩島。

如此一來,就不難想到,中國海軍攻打波納佩島,就是要把美軍艦隊yin*過去,因此中國艦隊肯定已經部署到位了。

事實上,弗倫奇忽視了一個問題,即中國陸戰隊只用幾個小時就攻佔了波納佩島。

這也不能怪他,因爲他並不清楚中國陸戰隊出動了多少兵力攻打波納佩島,也就無法根據戰局的進展速度做出推斷。

當時,攻打波納佩島的中國陸戰隊實際上只有兩個營。

顯然,兵力並不多。

結果就是,司馬文正預計要用兩天才能佔領波納佩島,而且作戰計劃也是按照這個進度制訂的。

由此產生了一個問題,即在陸戰隊佔領了波納佩島的時候,艦隊沒有部署到位

準確的說,是第一艦隊還沒部署到位。

當時,第一艦隊還在密克羅尼西亞,具體位置在加費魯特島與丘克羣島之間,離波納佩島大概有一千公里,離瑙魯超過了兩千公里,其主要任務是掩護登陸部隊,警惕有可能從所羅門羣島裡鑽出來的美軍艦隊。

這個時候,第二艦隊仍然在卡平阿馬朗伊環礁北面活動。

在拿到了弗倫奇發給波納佩島守軍的命令後,龔繼飛與佟少雲都認爲,美軍第三艦隊將從所羅門羣島北上。結果就是,龔繼飛與佟少雲都認爲,這是殲滅美軍第三艦隊的機會,而要做的,就是立即南下。

當天下午,第二艦隊就從卡平阿馬朗伊環礁南下前往所羅門羣島。

幾乎同時,第一艦隊也轉向南下,開始縮短與第二艦隊的距離。

由此可見,如果弗倫奇沒有更改命令,讓尼克松率領第三艦隊開往瑙魯,就能出現在中國艦隊意想不到的方向上。即便尼克松的能力不怎麼樣,美軍也有足夠大的機會幹掉單獨突前的第二艦隊。沒有第二艦隊提供的掩護,龔繼飛指揮的第一艦隊很難在所羅門羣島奪取制海權。

真要打成這樣,牧浩洋肯定會放棄攻打所羅門羣島的想法。

當然,如果尼克松有超常發揮,甚至有可能首先攻擊南下的第一艦隊,再轉過來收拾落單的第二艦隊。

總而言之,當時龔繼飛與佟少雲都沒有想到,美軍艦隊會前往瑙魯。

可惜的是,弗倫奇修改了命令。更可惜的是,尼克松少將根本沒有臨機應變、把握戰機的能力。除此之外,龔繼飛與佟少雲不可能一直被矇在鼓裡,很快就能根據新的戰場信息改變判斷。

第116章 幸運之神第35章 支柱第102章 破交作戰第199章 等不起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70章 後果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269章 按計劃轟炸第109章 未來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8章 膽識第27章 山窮水盡第84章 青出於藍第135章 推心置腹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315章 文明義務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184章 強攻第61章 垂死掙扎第78章 中國化第193章 單刀直入第63章 反導攔截第47章 前哨第249章 舉世震驚第39章 餘輝第132章 攻守兩難第71章 拼盡全力第313章 千年戰爭第105章 以退爲進第5章 宣戰第257章 切入點第203章 覆滅第113章 傾其所有第66章 回家第64章 退與不退第31章 事態惡化第43章 根源第47章 搶先攻擊第55章 決戰在即第217章 進軍澳洲第110章 愛莫能助第38章 合作愉快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33章 白宮的晚餐第24章 人道主義援助第40章 此消彼漲第1章 禁運效果第188章 自告奮勇第44章 加速追擊第39章 糧食危機第273章 共同化第32章 成果第5章 來晚了第18章 雙輸第26章 重拳出擊第95章 情報第12章 封鎖第3章 戰前會議第21章 動員第35章 支柱第62章 軍方接觸第96章 迴歸正位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1章 新崗位第41章 糧食投資第65章 全面行動第35章 孤注一擲第24章 人道主義援助第104章 折中方案第123章 歐洲聯邦第110章 愛莫能助第44章 歷史使命第129章 準備進攻第37章 遠洋護衛第59章 起始點第289章 時過境遷第304章 文明接觸第134章 真正的敵人第258章 金融戰略第44章 理想主義第60章 圍剿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17章 遠景第9章 血染橫濱第175章 三板斧第223章 真假難辨第35章 奔赴前線第234章 決勝點第127章 改進第180章 圍點打援第103章 電磁打擊第103章 戰場外的問題第75章 主戰場第152章 地面戰爭第82章 歐盟的機會第20章 剋制第120章 多面手第255章 最後方案第93章 同化政策第121章 中亞劇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