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戰略大調整

俄軍包圍了德黑蘭,等於給了弗倫奇一個臺階。

一月十二日,在與中國艦隊決戰無望之後,弗倫奇做出了撤兵決定,率領美國艦隊南下返回珀斯。

三天之後,特遣艦隊經馬六甲海峽返回太平洋。

可以說,在二零五三年初,交戰雙方的主要工作都是進行戰略調整,以適應新的戰爭局面。

首先展開行動是是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同盟集團。

一月十日,美國總統、俄羅斯總統、加拿大總理、澳大利亞總理、墨西哥總統、新西蘭總理與以色列總理等西方同盟集團首腦齊聚魁北克,第一次西方同盟首腦會議正式召開,主要商討了戰略方面的問題。

雖然英國沒有參戰,但是派遣代表參加了會議。

這次會議,進行得並不順利。

首先是俄羅斯總統提出,應該加強在大陸戰場上的兵力投入,因爲這是攻打中國本土的捷徑。隨後以色列總理提出,應該把中東當成主戰場,因爲這是穩住歐洲國家、控制亞歐大陸樞紐的關鍵地點。澳大利亞與新西蘭則認爲,應該把重點放在太平洋戰場上,特別是在東南亞地區。

顯然,幾個處於戰爭第一線的國家都有自己的需求。

調和這些矛盾,對美國總統來說絕對是一個艱鉅的任務,更何況,美國也有自己的戰略計劃。

也正是在這次會議上,美國總統向俄羅斯總統做出了承諾。

雖然以色列、澳大利亞與新西蘭都堅決反對,加拿大與墨西哥也認爲,俄羅斯的局勢還不是很危險,至少到二零五四年春天之前,中國軍隊在大陸戰場上的進展不會對俄羅斯構成致命威脅,至於被中國軍隊佔領的地區,本來就不是戰略要地,也就沒有必要急於向大陸戰場增兵,但是美國總統非常清楚,俄羅斯的戰爭意志本來就不夠堅決,如果不做出適當的表示,俄羅斯很有可能單獨與中國媾和。更重要的是,中國在大陸戰場上取得的勝利,已經對幾個保持中立的中亞國家產生了影響。如果哈薩克斯坦倒向中國,那麼俄羅斯離戰敗也就只有一步之遙了。

問題是,做出承諾,不等於能夠兌現承諾。

要知道,美軍的短板就是陸軍。

以美國的動員速度,雖然到半年之後,陸軍總兵力將突破三百萬,但是至關重要的新式主戰裝備至少要到二零五三年底才能初具規模。也就是說,在地面戰場上,西方盟國聯軍依然得用已經落後的武器裝備對抗強大的中國陸軍,而美國動員的地面部隊也就不可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當時,美國別說向伊朗派遣五個師,連一個可用的師都沒有。

顯然,在兵力入不敷出的情況下,西方同盟集團必須有所側重,放棄某些不太重要的戰場。

也就是說,西方同盟集團必須做出內部妥協。

雖然美國是同盟集團的首領,但是爲了凝聚其他國家,必須做出讓步,也就必須首先放棄主戰場。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當時美國總統已經承諾,在俄羅斯戰場、中東戰場與伊朗戰場取得決定性勝利之前,暫時放棄西太平洋上的進攻行動,並且把部分部署在西太平洋上的作戰部隊派往西南太平洋。

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美國在實質上放棄了主動進攻的機會。

雖然有點可惜,但是無法避免。

戰後,就有很多人認爲,如果美國在二零五三年初,按照計劃在西太平洋上發動戰略進攻,比如攻打沖繩島,戰局將對美國有利,甚至有一些人認爲,美國將因此打贏第三次世界大戰。

問題是,如果美國在西太平洋上發動戰略進攻,就得在其他戰場上敗北。

也許,美軍能在付出慘重代價之後攻佔沖繩島,打通轟炸中國本土的戰略通道,可是在其他戰場上慘敗之後,美國也不可能打贏第三次世界大戰,甚至有可能更快的輸掉這場決定未來世界格局的戰爭。

西方同盟集團調整戰略的時候,以中國爲首的東方同盟集團也在進行戰略調整。

相對而言,中國遇到的難題比美國少得多。

在伊朗參戰之後,亞洲戰場已經連成一片,而且隨着中國海軍奪得印度洋的制海權,海上航線也變得暢通無阻了。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中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儘可能合理的利用有限的兵力。

要知道,中國的戰爭動員也沒有完成。

到二零五三年初,中國陸軍的兵力還不到一百萬,總兵力也就只有二百五十萬,遠沒有達到打一場全面戰爭的最低標準。以中國的動員速度,即便到了二零五三年底,可用兵力也不會超過五百萬。因爲中國在大陸戰場上的壓力更大,而且可以提供幫助的國家並不多,所以中國的軍事壓力明顯超過了美國。

由此可見,中國的處境不比美國好多少。

一月中旬,東方同盟集團首腦在新德里召開會議,黃瀚林親自參加,在會議上明確了集團的戰略目的。

這次會議,取得了重大成功。

原因很簡單,在東方同盟集團中,只有一個核心,沒有第二個核心,而且大部分集團成員國的安全問題都不太突出,所以中國能夠主導整個集團,並且讓那些暫時沒有受到威脅的國家聽從安排。

可以說,這也正是中國最有利的地方。

要知道,在西方同盟集團中,除了美國,俄羅斯也有很強的影響力,連澳大利亞與加拿大都有話語權。

東方同盟集團的核心戰略,仍然是穩住各個地面戰場。

顯然,黃瀚林也做出了重大讓步。根據他的承諾,中國將在穩住了地面戰場之後,纔在太平洋戰場上發動反擊。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中國陸軍將在二月份向伊朗派遣第二個集團軍,並且把部署在巴基斯坦的地面部隊增加到五萬,向伊拉克派遣一個集團軍,使中東戰場上的兵力達到二十萬以上。

如此一來,大陸戰場上的兵力就更加有限了。

雖然戚凱威對元首的這個決定非常不滿,但是他也只是不滿,而沒有爲此跟黃瀚林進行爭辯。

相對而言,牧浩洋受到的影響大得多。

原因很簡單,按照黃瀚林在集團首腦會議上做出的承諾,即便海軍能夠在三月底之前奪取西太平洋的制海權,攻打馬里亞納羣島的作戰行動也得推遲,至少放在西太平洋上的兵力將大幅度削減。

對牧浩洋來說,要麼推遲進攻行動,要麼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發動進攻。

顯然,兩個選擇都不太理想。

由此產生的影響就是,牧浩洋得再次調整總體戰爭計劃,重新規劃二零五三年上半年的作戰行動。

如果不是隨後發生的一件事情,牧浩洋很有可能放棄攻打馬里亞納羣島的想法。

一月份,最重要的事情與戰爭無關,而是在戰場之外。

在經過兩個多月的談判之後,法德意三國政府首腦在一月十四日宣佈,將在現有政府基礎之上,組建三國聯合政府。雖然這一決議還需要獲得三國立法機構支持才能生效,但是歐洲國家終於向實質性統一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並且由此拉開了由法德意主導歐洲大陸統一的帷幕,更對其他歐洲國家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比如迫使英國在不久之後,決定加入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同盟集團。

更重要的是,這對戰場局勢產生了重要影響。

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法德意宣佈組建聯合政府,促成黃瀚林在東方同盟集團首腦會議上做出了穩定大陸戰場的決定,並且因此讓政治影響到了軍事,或者說讓軍人不得不服從政治家的決定。

原因很簡單,只有穩住大陸戰場上的局勢,纔有望拉攏歐洲集團。

當時,中國軍隊首先要做的,就是在中東與伊朗取勝。雖然中東戰場更加重要,但是內在的關聯,使得伊朗戰爭更加重要。說得簡單一些,如果不能穩住伊朗戰場,中國就無法向中東運送兵力,也無法讓正在觀望的歐洲集團相信中國能夠取得勝利。要知道,西方同盟集團還沒有遭受戰略性慘敗。

雖然政治家決定戰爭走向,但是指揮作戰的仍然是軍人。

也就是說,如何把政治決定轉化爲軍事行動,依然得由軍人說了算。

面對黃瀚林在新德里首腦會議上做出的承諾,牧浩洋無權表示反對,但是能夠做出相應的調整。

當時,特遣艦隊已經返回太平洋,並且更名爲太平洋艦隊。

更重要的是,第二批“黑龍江”級大型綜合戰艦將在三月中旬服役,所以牧浩洋在一月下旬提出,按照原先確定的計劃發動攻打馬里亞納羣島的作戰行動,並且在西太平洋上殲滅美軍艦隊。

雖然戚凱威提出了反對意見,但是黃瀚林最終批准了牧浩洋提交的作戰計劃。

原因很簡單,只要牧浩洋規劃的作戰行動取得了預料之中的結果,中國海軍就能扭轉戰略態勢,迫使美國向太平洋增兵,從而大幅度降低地面戰場上的壓力,讓陸軍能夠在更加有利的情況下作戰。

也只有這樣,黃瀚林才能兌現承諾。

至於怎麼打,那是牧浩洋的事。

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切記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

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101章 高歌猛進第30章 小事化大第69章 外援第174章 反擊第46章 不確定因素第16章 馬蜂窩第58章 搶先一步第23章 堅持主見第72章 新崗位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59章 起始點第12章 措手不及第63章 朋友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167章 無所不用其極第5章 夜空魅影第5章 鐵娘子第22章 年關第36章 前仆後繼第49章 主角與配角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42章 開戰時機第7章 機關算盡第32章 迫在眉睫第134章 技術優勢第224章 內耗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12章 措手不及第28章 裁軍大會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63章 誤打誤撞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283章 第一步第62章 弄巧成拙第51章 護身符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7章 機關算盡第9章 進軍神速第1章 收假第68章 歷史時刻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50章 關鍵技術第110章 愛莫能助第43章 闖關第21章 粒子風暴第45章 面面俱到第1章 海軍強國第122章 新戰術思想第2章 大馬士革事件第35章 奔赴前線第110章 退卻第149章 放棄第323章 基因裡的秘密第322章 經濟動物第16章 暗藏殺機第15章 轟炸任務第272章 牧浩洋計劃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35章 聲東擊西第50章 另有其人第20章 權衡利弊第153章 運氣成分第45章 補欠賬第95章 快馬加鞭第50章 沉默第134章 守與不守第1章 海軍強國第126章 飛行的陸軍第36章 負擔第28章 出人意料第155章 將計就計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28章 無知者無畏第13章 全權顧問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9章 血染橫濱第92章 怎麼打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306章 第一步第15章 風頭正勁第20章 進攻意識第80章 戰術推斷第22章 還以顏色第63章 全力以赴第13章 周密計劃第39章 戰禍第26章 戰爭宣言第11章 打擊利器第94章 再戰印度洋第10章 共同體第69章 外援第92章 長遠目光第33章 嘎然而止第103章 折中方案第139章 豪爽軍人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91章 再接再厲第30章 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