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飛行的陸軍

第二代地面戰平臺的重點不在動力系統上,而是在行走系統上。

最初的時候,陸軍只對第二代地面戰平臺提出了一個戰技術要求:必須具備全地形機動能力。

看上去,這個要求並不高。

在保守意義上,坦克等履帶式作戰平臺就具備全地形機動能力。

可是這次,陸軍對“全地形”加了一個明確的定義,即任何地形環境,而不是特指幾種特殊地形。

這樣一來,這個要求就非常高了。

說得嚴峻一些,在以往的所有行走機構中,恐怕只有氣墊系統能夠滿足這一要求,而且還無法全部滿足。

在最初的研製中,各大廠商都把重點放在了氣墊系統上。

只是,隨着研究工作深入展開,越來越多的工程師認識到,氣墊系統根本無法達到陸軍的要求,因爲無法適應所有特殊地形,比如在山地與高海拔地區的效率非常低,而這些地區由是陸軍的主戰場。除此之外,氣墊系統還存在很多固有缺點,比如效率低下、毛病率較高等等。

結果就是,從二零四八年開始,各大廠商不得不另闢蹊徑。

當時,前景最爲光明的應該是“氣動增升系統”,即用內置式升力風扇,使地面戰平臺獲得有限的低空飛行能力。

問題是,這一系統也存在較爲明顯的缺點。

最大的問題就是推進效率低下,很難作爲地面戰平臺的主要行走系統,也就無法完全取代履帶等保守行走系統。

在二零四八年底,北方重工拿出了一套設想方案,即在原有的履帶系統的基礎上,安裝兩臺大功率升力風扇,使地面戰平臺能夠通過履帶系統無法到達的特殊地段,但是在絕大部分時候依然依靠履帶系統行走。

能夠說,這是當時能夠提出來的最好的設想方案了。

當然,最大的問題就是,升力風扇過於龐大,很難集成在作戰平臺裡面,只能通過外掛的方式臨時配製。

明顯,這不合陸軍的胃口。

只是在推銷的時候,北方重工的工程師提到,只需爲第一代地面戰平臺配備第二代燃料電池,安裝升力風扇的接口,就能通過改裝的方式,使第一代地面戰平臺具備全地形機動作戰能力。

對陸軍來說,這確實是個非常大的誘惑。

爲此,陸軍爲北方重工提供了一份價值數百億元的合同,委託北方重工在外置式升力風扇系統上進行愈加深入的研究。

到了二零四九年十月份,北方重工在第一代地面戰平臺的基礎上,製造出了第一輛具備全地形機動作戰能力的樣車。在隨後的測試中,這輛樣車取得了嚴峻成功,即依靠安置在車體兩側的兩臺七千五百千瓦的升力風扇,重量爲四十四噸的地面戰平臺通過陸軍設置的所有考驗。

問題是,這並非陸軍希望得到的第二代地面戰平臺。

在測試中,這臺樣車也暴顯露了許多問題,比如在高海拔地區,升力風扇的效率降低了百分之三十以上,導致平臺的機動性能大幅度降低,以至無法在海拔高度過四千五百米的地區使用。

當然,這不是最嚴峻的問題,終究海拔在四千五百米以上的戰場少之又少。

最突出的問題,還是在防護上,即暴露在外的兩臺升力風扇很容易被摧毀,而只需有一臺升力風扇出問題,平臺就將喪失機動能力,而在地面行走的時候,升力風扇將成爲巨大的累贅。如果在作戰的時候遇到這樣的問題,等於降低了平臺的戰鬥力,或者得讓乘員冒着炮火到車外卸下升力風扇。

雖然當時北方重工提出了處理方案,比如能夠採用自卸系統,即在不使用的時候,自動拋棄升力風扇,但是這仍然讓陸軍非常不滿,因爲外置式升力風扇非常高貴,別說在戰場上拋棄,能否大量採購都是個問題。

在北方重工緻力於外置式升力風扇的時候,南方機械把重點放在了內置式渦輪升力動機上,即在平臺內部安裝大推力渦輪風扇動機,降低升力系統的總質量,使平臺獲得有限的低空飛行能力。

現實上,這個方案愈加不合陸軍的胃口,因爲這意味着要爲平臺提供燃料。

明顯,在陸軍全面向電動化時代邁進的時候,渦輪風扇動機根本不符合時代要求。

從展前進上看,最有希望的仍然是衡泰集團提出的方案,即爲地面平臺配備內熱式動力系統。

按照衡泰集團提交的方案,內熱式動力系統將集升力與行走系統與一體,而且統一由燃料電池供電,只是採用兩種不同的動力傳輸裝置。在需要低空飛行的時候,動力將主要輸出到升力系統上,而在地面行走的時候,則主要輸出到履帶系統上,從而避免採用兩套行走機構,最大限度的降低系統質量。

問題是,該方案的研製難度也最大。

要知道,到了二零五零年,內熱式動力系統的推重比還不到三。如果以純升力模式來使地面戰平臺獲得低空飛行能力,僅動力系統就要佔到平臺總質量的百分之四十,而這根本不可能實現。在一套成熟的、可用的地面戰平臺上,動力系統佔的比重不會過百分之十,最好能控制在百分之五以內。如果算上行走系統、能源系統等,則應該儘可能的控制在百分之二十以內。只有達到這個要求,地面戰平臺才能配備足夠的裝甲、足夠強的火力,也才具備作戰能力。

如此一來,內熱式動力系統的推重比至少要達到二十,才能滿足需要。

明顯,這是一個任重道遠的艱鉅任務。

拿渦輪動機來說,推重比從三提高到二十,花了足足七十年。就算內熱式動力系統的展前景更樂觀,沒有二十年也很難辦到。

問題是,陸軍等不了二十年。

正是如此,在二零五零年之前,陸軍把重點放在了基礎研究之上,僅以合同方式委託北方重工改進外置式升力系統。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如果北方重工能把外置式升力系統的成本降下來,而衡泰集團能夠及時開出第三代燃料電池,該方案仍然具有可行性,而且很有可能用來改進第一代地面戰平臺。

說得間接一點,陸軍在第二代地面戰平臺的研製工作上,依然步履艱難。

如果沒有嚴峻的技術,恐怕在二零七零年之前,第二代地面戰平臺依然得停留在圖紙上。

從該項目上能夠看出,陸軍的野心非常大。

以至能夠說,陸軍希望藉助第二代地面戰平臺,一改從屬地位,再次成爲隊的中堅力量。

要知道,第二代地面戰平臺將把陸軍帶入“飛行時代”。

只需該平臺能夠在技術上取得突破,陸軍就將告別地面,至少短暫告別地面,獲得在任何地形下作戰的能力,成爲一支通過大型電動運輸機進行戰略機動、自身具備戰役與戰術空中機動能力,而且能夠在地面承擔攻堅任務的綜合性軍事力量,獲得遠過以往任何一個時期的強大作戰能力。

設想一下,一支能夠在任何環境下、以每小時數百公里的度進行突擊、不再沿公路與鐵路線運動的裝甲集羣能夠在未來戰場上揮多大的作用能夠說,這將完全改變未來地面戰爭的面貌。

要知道,從熱兵器時代開始,道路就是陸軍的命脈。進入機械化時代之後,公路與鐵路更是地面戰爭的基礎。說得形象一些,公路與鐵路就是棋盤上的網格線,再強大的陸軍也得依靠公路與鐵路。當這些限制陸軍的網格線不存在了,陸軍能夠在愈加廣闊的範疇內自由的運動作戰,地面戰會是個什麼樣子如果用這樣一支陸軍來打未來戰爭,而且對手依然得遭到限制,那麼未來戰爭又會是個什麼樣子

從軍事學的角度講,中國陸軍積極追求的第二代地面戰平臺所引的變革,絕不亞於淘汰了步兵戰線的機關槍、以及淘汰了塹壕戰術的坦克。如果中國陸軍能夠拔得頭籌,那麼在下一場戰爭中,中國陸軍將像二戰初期的德國裝甲部隊一樣,獲得全面優勢,在戰場上所向披靡。

也正是如此,戚凱威纔會不顧一切的推進第二代地面戰平臺的研製工作。

只是在四零年代,不管是戚凱威,還是那些抱着夢想的陸軍軍官,都必須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即第二代地面戰平臺的技術難度太大了,根本不可能在數年、以至十數年間取得嚴峻突破。

結果就是,陸軍不得不把重點放在對第一代地面戰平臺的改進上。

現實上,這也正是牧浩洋做出讓步,啓動第二代地面戰平臺的研製工作,卻沒有批准第一代地面戰平臺改進工作的主要原因。

要知道,改進第一代地面戰平臺,花費肯定會非常巨大。

只是,在這個問題上,戚凱威採取了說一套、做一套的辦法,即以研製第二代地面戰平臺爲掩護,爲改進第一代地面戰平臺進行技術儲備。除了委託北方重工展外置式升力系統之外,陸軍還在其他方面下了大功夫。

第6章 軍事化第52章 全速追擊第89章 輪番轟炸第78章 中國化第319章 反思第124章 風光無限第41章 糧食投資第121章 高歌猛進第6章 錯失先機第135章 推心置腹第33章 引流疏導第217章 進軍澳洲第61章 戰略打擊第42章 第五代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51章 第三號刺客第58章 邁向戰爭第64章 孤注一擲第138章 警鐘第68章 南海戰略第29章 血戰戈蘭高地第51章 整軍備戰第48章 關鍵戰報第31章 圍攻埃拉特第104章 安曼會戰第4章 戰爭陰雲第312章 個體與整體第56章 創新之舉第102章 陸軍的未來第30章 打過邊境線第54章 突然襲擊第74章 信心十足第101章 導彈攻擊第13章 新兵能戰第52章 大獲全勝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35章 合理搭配第75章 真真假假第48章 突發奇想第238章 不歸路第23章 回到總參謀部第42章 四個小時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126章 內訌第83章 歪打正着第260章 超級胡蘿蔔第64章 退與不退第41章 順藤摸瓜第89章 虛與委蛇第30章 全面對抗第8章 泰然處之第5章 宣戰第91章 戰略突擊第70章 分道揚鑣第31章 出兵的價格第79章 撲火第63章 不可避免第28章 力所不及第129章 積極外交第111章 臨機應變第3章 大國實力第151章 人盡其用第10章 迎難而上第2章 經濟基礎第84章 連環拳第206章 餘波未盡第193章 單刀直入第13章 風起雲涌第59章 起始點第36章 前仆後繼第51章 第三號刺客第31章 接觸第27章 山窮水盡第20章 逼婚第110章 退卻第82章 理論突破第7章 關聯性第25章 光明磊落第42章 第三條航線第132章 機會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251章 沒有妥協第33章 再次出擊第196章 突襲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29章 初顯身手第37章 再接再厲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55章 墳墓第197章 僅此一回第35章 合理搭配第21章 決戰開始第81章 前沿科技第72章 新崗位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10章 站隊第94章 戰略價值第54章 遠征日本海第41章 順藤摸瓜第12章 絕命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