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接敵

四艘航母上的航空勤務人員忙得熱火朝天,執行攻擊任務與護航任務的飛行員在航空作戰中心聽取任務簡報,確認打擊目標的時候,牧浩洋與章玉廷只能耐心等待,祈禱第一批偵察機羣沒有放空。

在滿懷希望的情況下,等待是最難以忍受的煎熬,

十五日凌晨,零點二十五分,安靜了幾個小時的艦隊通信電臺終於有了響動。

牧浩洋與章玉廷幾乎同時反應過來,朝並排而坐的三名通信參謀看了過去。

“三號偵察機羣發回的報告,發現了印度戰鬥機羣,數量在四架左右。”

牧浩洋的眉頭跳了幾下,此時信息已經顯示在了指揮台上方的三維立體投影區,明確標出了偵察機羣所在方位,以及探測到的印度戰鬥機羣的大概位置,此外還顯示出了偵察機羣的動向。

不用通信參謀多做解釋,屏幕上的信息已經足夠完整了。

按照牧浩洋的部署,在預警機探測到印度戰鬥機羣之後,兩架J-32已經脫離編隊,全速逼近印度戰鬥機羣。在預警機發回情報之前,這兩架戰鬥機已經向北飛行了兩百公里,逼近了印度戰鬥機羣。

它們的任務不是去擊落印度戰鬥機,而是去尋找印度艦隊。

當然,如果有必要,也要擊落那幾架印度戰鬥機。

大概半分鐘後,屏幕上出現了新的信息,表明前出的兩架J-32向四架印度戰鬥機各發射了兩枚攔截導彈。

牧浩洋不由得皺起了眉頭,這些飛行員太急功近利了。

當然,他也只能皺起眉頭,因爲在攻擊機羣到達印度艦隊上空,完成了第一輪攻擊行動之前,艦隊不能打破無線電靜默。

從屏幕上的信息來看,兩架J-32在發射導彈之後沒有轉向,而是繼續逼近。

還好,飛行員沒有忘記最主要的任務,也許他們主動攻擊印度戰鬥機,是在掃清航線上的障礙。

不到二十秒,代表印度戰鬥機的四個幾乎重疊在一起的圖標消失了。

同時,屏幕上出現了一組新的信息,表明兩架J-32已經啓動火控雷達,正在以對海搜索模式搜尋印度艦隊。

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因爲在導彈擊中印度戰鬥機前,J-32就得啓動火控雷達。

在已經暴露行蹤的情況下,就沒有必要關閉火控雷達。

這麼做的好處是,能夠大幅度提高戰鬥機的探測範圍。在只使用被動探測設備,比如紅外成像儀的時候,戰鬥機的前向探測範圍不會超過六十公里,側向探測範圍更是在三十公里以內,而使用火控雷達,前向探測範圍在一百五十公里以上,如果飛得足夠高,而且逮到了印度航母,還能達到三百公里。

別忘了,印度海軍的五艘航母都是“尼米茲”級,沒有隱身能力。

這個時候,另外三個偵察機羣也各自讓兩架J-32前出,擴大搜索範圍。只是,這些戰鬥機沒有啓動火控雷達。

三號偵察機羣裡面,預警機與兩架伴隨掩護的J-32已經轉向。

預警機的速度太慢了,如果印度艦隊就在附近,那麼肯定有不少印度戰鬥機,也就極易遭到攻擊。J-32的空戰能力再優秀,在僅有兩架的情況下,也很難確保預警機不會遭到意外襲擊。

可以說,戰場局勢瞬息萬變,很多時候幾秒鐘就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也就僅僅過了幾秒鐘,屏幕上出現了幾個碩大的目標圖標。

“印度艦隊,已經確認有兩艘航母,是‘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

通信參謀還沒把話說完,牧浩洋就朝章玉廷點了點頭。

章玉廷沒有遲疑,立即拿起了放在手邊的電話話筒,向電話線另外一端的航空作戰參謀下達了作戰命令。

不管怎麼說,章玉廷纔是艦隊司令。

在章玉廷放下電話話筒的時候,牧浩洋看了眼牆上的掛鐘,還不到零點三十分。

從大屏幕上顯示的數據來看,印度艦隊在一千八百公里以外,接近一千九百公里,具體位置應該在南馬洛斯馬杜盧環礁與法迪富盧環礁之間,也就是馬累島北面,而且正在向南航行。

很快,屏幕上出現了新的信息,即印度艦隊的航速在三十節以上。

兩架J-32沒有轉向返航,而是繼續向印度艦隊逼近,在零點三十二分,距離印度艦隊大約兩百公里的時候遭遇了八架F-35M。因爲預警機已經轉向返航,所以是由J-32批提供的戰術情報。

在進行了不到兩分鐘的纏鬥之後,兩架J-32轉向返航,憑藉速度優勢擺脫了F-35M。

雖然在換裝了發動機之後,F-35M的最大速度達到了兩馬赫,但是以第五代戰鬥機的標準衡量,仍然不是合格的制空戰鬥機。要知道,J-30與J-32能在萬米高空輕易把速度提高到三馬赫以上。更重要的是,J-32的加速性能比F-35M好得多,從一點八馬赫的巡航飛行速度加速到三馬赫,只需要五十六秒,而F-35M從一點三馬赫的飛行速度加速到兩馬赫就需要九十七秒。

說得直接一點,就算打不過,J-32也有能力擺脫對手。

相反,如果F-35M打不過,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

這個時候,辛巴肯定陷入了兩難境地。

根據倖存的印度艦隊司令部參謀回憶,在零點左右,印度海軍司令部就發來消息,反潛巡邏機的集結與部署行動受到影響,無法按照辛巴的要求全數出動,最多隻能按時派遣四十架反潛巡邏機。

當時,辛巴就有所猶豫,即是否繼續向南航行。

雖然四十架反潛巡邏機不算少,但是對於特遣艦隊來說,還不是致命威脅,因此發揮的作用不是很突出。如此一來,印度艦隊出動的兩批攻擊機羣就不見得能夠癱瘓特遣艦隊,也就有可能遭到特遣艦隊反擊。

甚至可以說,如果特遣艦隊早就有所防備,還能在印度艦隊之前出動攻擊機羣。

顯然,這不會有好結果。

只是,辛巴沒有立即做出決斷。

準確的說,是在特遣艦隊的偵察機到來的時候,辛巴還在考慮是否讓艦隊轉向。

結果,在他還沒有想好的情況下,艦隊就被發現了。

這個時候,辛巴派出的第一批偵察機已經出動了一個多小時,即在十四日夜間十一點左右,這些偵察機就出發了。

只是,這些偵察機全部向西南方向而去。

也就是說,雙方的偵察機沒有在同一條航線上,也就沒有提前遭遇。

以當時的情況,辛巴首先就得考慮,特遣艦隊是否在西南方向上,即是否正在全速向迪戈加西亞前進。

如果是的話,他派出的偵察機就能在半個小時之內發現特遣艦隊。

也許,用不了半個小時。

如此一來,他就應該立即組織進攻行動。說得簡單一些,他有大約兩個小時的時間來組織進攻,因爲特遣艦隊在發現了印度艦隊之後,至少需要四十分鐘才能讓攻擊機羣出發,然後花一個多小時飛行一千多公里。

當時,辛巴根本不用考慮是否還有機會偷襲特遣艦隊,因爲他已暴露行蹤。

對他來說,唯一的選擇就是全力組織艦隊防空,還是在遭到打擊之前把攻擊機羣派出去對付特遣艦隊。

對一名曾經在美國海軍中服役二十多年的將領來說,這不是一個艱難的決定。

要知道,美國海軍一直注重進攻,一直把進攻當成最好的防禦手段。

事實上,這也是海軍的特點,或者說是航母戰鬥羣的特點。

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辛巴決定再等待一陣。當然,他已經做好了最壞打算,即偵察機沒能找到特遣艦隊。

爲此,辛巴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讓護航戰鬥機做好起飛準備。

不管偵察機是否發現了特遣艦隊,都要首先讓護航戰鬥機升空,因爲特遣艦隊肯定能夠提前出動攻擊機羣,因此護航戰鬥機能夠採用前進護航戰術,衝擊特遣艦隊的攻擊機羣,或者是留下來執行艦隊防空任務。

只是,在接下來的安排中,辛巴犯了難。

如果以攻擊爲主,就得讓剩下的戰鬥機掛上反艦彈藥,並且在飛行甲板上待命,以便及時升空。如果被迫進行艦隊防空作戰,就得讓戰鬥機掛上對空彈藥,並且及時讓這些戰鬥機升空。

顯然,這兩種戰術安排截然不同。

在零點四十五分左右,辛巴做出了決定,即讓十二架執行防空任務的戰鬥機在飛行甲板的起飛區待命,其他戰鬥機全部在機庫內掛裝反艦彈藥。如果在凌晨一點的時候,偵察機仍然沒有發來消息,就讓防空戰鬥機首先升空,護航戰鬥機則在一點三十分升空,而在此期間航空勤務人員得爲機庫裡的戰鬥機更換彈藥,保證在接下來的十五分鐘內,能夠讓更多的戰鬥機執行防空任務。

在辛巴看來,凌晨兩點是最後關頭。

在此之後,特遣艦隊的攻擊機羣隨時有可能到來,因此在凌晨兩點之前,必須出動足夠多的防空戰鬥機,並且把艦隊防空網擴大到反艦導彈的最大射程之外。至於能否及時攻擊特遣艦隊,已經不是關鍵問題了。

問題是,牧浩洋會給他這麼多時間嗎?

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55章 兩手準備第75章 主戰場第22章 橫掃全球第56章 抽身第46章 大戰略第114章 關鍵情報第6章 第一步第44章 理想主義第139章 豪爽軍人第10章 重在過程第121章 高歌猛進第18章 不對稱戰術第16章 中東戰爭第293章 戰神之星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15章 針尖對麥芒第67章 全面動員第13章 分外事第54章 遠征日本海第22章 大決戰第226章 戰略進攻第39章 投送力量第179章 救星第72章 傾其所有第3章 戰前會議第24章 伏擊戰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16章 陰差陽錯第73章 擴軍備戰第37章 再接再厲第195章 關鍵電報第75章 預演第1章 千錘百煉第40章 積極主動第15章 宣戰第250章 信心崩潰第40章 豐收時期第27章 利誘第71章 任人唯才第56章 快馬加鞭第11章 取經第93章 同化政策第68章 搶任務第60章 集體智慧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84章 戰將第27章 瘋狂計劃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23章 回到總參謀部第113章 潛艇禁區第48章 外派第96章 瞞天過海第57章 收穫的季節第187章 陡生變數第15章 風頭正勁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19章 主動攻擊第4章 不留活口第55章 兩手準備第12章 技術工作者第266章 門檻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52章 全速追擊第96章 高調第133章 新的發祥第13章 新兵能戰第46章 預料之外第72章 傾其所有第90章 機遇第42章 四兩撥千斤第50章 匿蹤突擊第61章 唯一方案第99章 進退兩難第5章 是戰是和第82章 歐盟的機會第77章 分歧第61章 戰略禁運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170章 崩潰第192章 選擇權第44章 出山第11章 經濟圍剿第109章 伏擊開始第28章 風馳電掣第6章 軍事化第49章 首輪空戰第109章 未來第58章 海航突擊第234章 決勝點第291章 生存空間第30章 全面對抗第31章 圍攻埃拉特第31章 限制軍備條約第3章 戰爭導火索第2章 離弦之箭第80章 持續性災難第86章 總統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