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補欠賬

從某種意義上講,自從第二次朝鮮戰爭之後,中國陸軍的裝備建設就一直處於“供血不足”的狀態。特別是在第一次印度洋戰爭之後,隨着海軍與空軍發展壯大,陸軍失去了“老大哥”地位,幾乎每年提交的軍費預算都會被砍掉三分之一以上,導致大部分裝備項目不是下馬,就是沒能實現大規模量產。比如到中日戰爭爆發時,被陸軍寄予厚望的24式主戰坦克僅裝備了三個主力集團軍,總量還不到一千二百臺,反而在國際市場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陸軍受到冷落,與中國的周邊形勢與戰略安全有直接關係。

在中日戰爭爆發前,中國的戰略威脅主要日本,而對付日本需要的不是陸軍,而是海軍與空軍。除了日本,不管是南亞的印度、還是北方的俄羅斯,都沒有對中國的戰略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拿俄羅斯來說,在對日戰爭爆發前,軍隊總規模已經降低到了八十萬,陸軍總兵力不到四十萬,主要裝備停留在二零年代水準,而且僅有少數主力部隊換裝,大部分部隊使用的仍然是二十一世紀初、甚至是二十世紀九零年代水準的主戰裝備,戰鬥力根本不值一提。至於印度,更加羸弱不堪,雖然軍隊規模非常龐大,總兵力還超過了中國,但是沒有幾樣拿得出手的先進裝備。以印度的軍事實力,別說威脅中國,能否在大規模戰爭中擊敗巴基斯坦都是問題。

較爲安全的周邊環境,使得中國沒有理由增強陸軍實力。

在擴張性國防政策下,中國也應該更加重視海軍與空軍,即便要打對外戰爭,陸戰隊也能勝任。

結果就是,二十多年下來,陸軍在裝備建設上的欠賬已經達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

如果沒有第五次中東戰爭,這個情況還會持續下去。作爲第五次中東戰爭的主要參與這之一,就算不是陸軍將領,牧浩洋也非常清楚的認識到,在未來的大規模局部戰爭,特別是有超級大國撐腰的局部戰爭中,陸軍的地位不但不會降低,還會因爲交戰雙方的海空實力旗鼓相當而得到提升。因此爲了應對可能介入的大規模局部戰爭,中國完全有理由打造一支足夠強大的陸軍。

結果就是,在二零三八年初,由牧浩洋提交給黎平寇的軍備建設年度規劃中,陸軍軍費比例首次超過空軍與海軍,佔到了總量的百分之三十七,裝備項目佔陸軍軍費開支的百分之四十二。

這個水準,可以說高得有點離譜。

要知道,在二零三四年,陸軍軍費佔比爲百分之二十三,裝備項目在陸軍軍費中佔的比例僅爲百分之十七。

當然,如此高的比例,也只是在補欠賬。

在陸軍裝備項目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24式主戰坦克的採購與改進工程。

在第五次中東戰爭中,24式主戰坦克的優良性能已經得到證明,即便是簡配版的,也能與M27A1拼個旗鼓相當,還全面超越了號稱第四代主戰坦克的“梅卡瓦6”,而通過對埃及軍方贈送的M27A1與“梅卡瓦6”做的測試,已經證明中國陸軍標配版的24式有足夠明顯的優勢。

據此,牧浩洋批准了陸軍提交的24式增購方案。

在今後五年內,陸軍將採購三千四百輛24式主戰坦克,全面取代99改與96改,裝備十個集團軍。

在此期間,陸軍將對24式進行改進,主要利用新技術,提高坦克的綜合戰鬥力。

改進之後,24式將被命名爲24A型。根據研製進度,陸軍要麼採購全新的24A型,要麼對現有的24式進行改裝。預計到二零四五年,所有的24式都將達到24A型的標準,成爲中國陸軍主力坦克。

除此之外,陸軍還將對04式進行全面改進,主要提升火力。

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因爲04式本身就是第三代主戰坦克,準確的說是利用了部分第四代主戰坦克技術的第三代主戰坦克,受基本設計限制,很難通過改進達到第四代主戰坦克的標準,更不可能超越第四代主戰坦克。問題是,24式與24A型的造價非常高昂,而中國陸軍的主戰坦克保有量一直在一萬臺左右,沒有能力全部裝備24式與24A型,半數以上的裝甲部隊只能繼續使用04式,其保有量在五千到六千臺之間,因此很有必要對04式進行現代化改進,延長其服役壽命。至少在未來十年之內,在新一代主戰坦克問世之前,04式得頂起半邊天。

相對而言,提升火力最爲簡單,效費比也最高。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爲04式配備一百四十毫米電熱化學炮,以及24式的觀瞄系統,把火力提升到第四代主戰坦克的水準,使其擁有與第四代主戰坦克對決的能力。如果提升防護能力,就得換裝裝甲,而且得增大裝甲用量,從而必須改進動力系統,不然機動性能將大幅度降低。如此一來,費用將增加好幾倍。按照廠方報價,全面改進一輛04式的花費相當於生產一輛24式的百分之八十,而04式再怎麼改進,受基礎設計限制,綜合戰鬥力也不可能達到24式的百分之八十。

從某種意義上講,改進04式只是應急方案。

說得不好聽一點,如果不對04式進行改進,中國陸軍到二零四五年左右,就只有不到五千輛24式能夠使用了。

可以說,現有的陸軍裝備中,絕大部分都要通過改進延長服役壽命。只有像24式主戰坦克、27式步兵戰車、23式自行榴彈炮等一批在第一次印度洋戰爭前後定型的主戰裝備纔有繼續生產的必要性。

即便如此,這些裝備到二零四五年前後、最遲到二零五零年都將落後。

再按照以往的方式,即根據作戰需求來發展主戰裝備的話,陸軍的軍費開支將提高到難以承受的地步。要知道,雖然陸軍裝備的研製費用不算太高,但是採購量非常大,總體裝備費用絕對不比海軍與空軍低。

拿主戰坦克來說,動輒裝備幾千臺,絕對不比幾百架戰鬥機便宜多少。

爲此,在規劃下一代主戰裝備的時候,陸軍非常自覺的提出了“家族化”發展模式,即主戰坦克、步兵戰車、自行火炮與火箭炮、裝甲偵察車、指揮車、裝甲搶修車、乃至自行高射炮與防空導彈都採用相似的底盤,只是根據實際作戰需要,研製不同的作戰模塊,以降低研製、採購與維護費用。

事實上,這根本不是什麼新概念。

早在二十一世紀初,美國陸軍就提出了類似的裝備項目,只是受技術限制,以及美國的戰略需求影響,最終沒有搞成。

三十多年過去了,技術不再是問題,而且中國正有這樣的戰略需求。

可以說,這纔是陸軍裝備項目的核心內容。

按照陸軍提出的規劃,新一代主戰裝備將優先考慮電動方案,即底盤將採用統一的電力驅動系統。當然,陸軍也不排除其他動力方案,畢竟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一種主戰裝備完全依靠電力驅動,並且取得了實質性的成。如果技術不過關,陸軍也將考慮其他動力方案,比如內燃機與電動機、或者是燃氣輪機與電動機的聯合動力系統,或者是高效率燃氣輪機動力系統。

至於作戰模塊,則由戰術需求確定。

二零三八年初,陸軍提出了四套主要作戰模塊,即“反裝甲模塊”、“多用途模塊”、“火力支援模塊”與“防空模塊”,分別對應主戰坦克、步兵戰車、自行火炮與自行高射炮,並且分別取代這四種主戰裝備。

相對而言,“反裝甲模塊”的研製難度最大。

按照陸軍的要求,必須採用電磁炮,而且是性能更加優異的線圈電磁炮,才能確保能夠對付其他國家的第五代主戰坦克。事實上,也正是這個戰術需求,讓陸軍把底盤電動方案提到了最高位置上,因爲只有採用電力驅動裝置,才能夠採用綜合電力系統,也才能夠配備大威力電磁炮。

至於其他三種作戰模塊,陸軍沒有提出過高要求,不但允許採用電熱化學炮,甚至允許在“多用途模塊”上採用價格更加低廉,而且性能足以達到戰術指標的機關炮,以降低總體研製與裝備成本。

當然,任何一家企業在競標的時候,都不會降低火力標準。

更重要的是,從大規模裝備所導致的後期維護保養來看,採用統一的火力系統,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裝備成本。在作戰使用中,統一的火力系統,還能夠極大的減輕後勤保障方面的負擔。

只是,“第五代地面主戰平臺”至少要到二零四零年才能完成技術與性能驗證,能在二零四五年之前完成合同準備階段的工作,在二零五零年之前量產就非常不錯了,而且其他國家的情況也差不多。

當然,也就意味着,在未來十多年內,陸軍軍費所佔比例不會低到哪裡去。

不管怎麼說,亡羊補牢不算晚,至少中國陸軍還有足夠的時間來補上欠賬。

第6章 錯失先機第90章 機遇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52章 順手拈來第57章 爭論第277章 小心爲上第32章 分兵攔截第26章 威逼第163章 第一站第58章 海航突擊第287章 警鐘第39章 積極備戰第59章 起始點第8章 節外生枝第41章 進退兩難第42章 開戰時機第118章 海上巨無霸第115章 遭遇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28章 無知者無畏第59章 猶豫不決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84章 守株待兔第214章 小國的立場第87章 最後的機會第32章 匹夫有責第28章 力所不及第31章 圍攻埃拉特第136章 別無選擇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44章 歷史使命第236章 消耗戰第323章 基因裡的秘密第3章 前沿科技第288章 科技大爆發第55章 兩強相爭第6章 定論第47章 證據第61章 唯一方案第139章 艦隊示威第31章 政治變更第2章 離弦之箭第116章 重拳齊出第9章 血染橫濱第95章 迎難而上第7章 太空戰第69章 登門求教第32章 關鍵時刻第54章 自亂陣腳第38章 戰役目的第31章 事態惡化第222章 邊打邊談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83章 試探第92章 怎麼打第197章 無果而終第22章 誰輸誰贏第6章 軍事化第102章 破交作戰第38章 技不如人第63章 誤打誤撞第123章 歐洲聯邦第3章 戰爭導火索第43章 闖關第46章 決策點第45章 宣傳戰第60章 海蛇之吻第192章 選擇權第90章 高效率打擊第167章 無所不用其極第229章 胸有成竹第233章 蠶食第39章 餘輝第9章 做徹底第26章 戰略空運第156章 量力而行第199章 等不起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84章 戰略平衡第146章 時間窗口第50章 民間力量第18章 畫蛇添足第24章 伏擊戰第130章 進攻方向第70章 重擊落空第22章 年關第7章 又見熟人第319章 反思第24章 裂痕第18章 猛然覺醒第105章 完美伏擊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89章 一枚導彈第52章 兇猛打擊第59章 於公於私第191章 最後的機會第51章 再接再厲第224章 傀儡的覺悟第119章 技術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