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犧牲品

美國在這個時候表態,實際上是做出了讓步。

對菲律賓來說,這絕不是什麼好消息。

從恢復社會秩序,消除社會動亂的角度出發,任何一方單獨行動的效率都超過了多方聯合行動。說得簡單一點,如果不考慮利益得失,不管是中國出面、還是美國出面、乃至由東南亞國家出面,都能較爲迅速的解決菲律賓的國內問題,而中美與東南亞國家共同出面只會越拖越久。

歸根結底,還是利益得失,特別是愈演愈烈的糧食危機造成的影響。

前面已經提到,在二零三六年的時候,中美都對全球糧食危機做了評估,也對自身的援助能力做了預先判斷。以當時得出的結論,在二零三八年,中國能夠拿出兩億噸糧食,美國能輸出近一億噸。可是到了二零三七年底,受全球局部氣候變化影響,中國與美國都調低了對外援助指標。

根據二零三七年十二月初,由中國政府公佈的“二零三八年度對外援助預測報告”中提到的數據,因爲受局部地區氣候失調等影響,預計二零三八年的傳統農業產量將比二零三七年降低百分之二十,所以爲了確保國內供應,對外糧食援助總額將由兩億噸縮減到一億兩千萬噸。

美國的對外援助也將由一億噸降低到六千萬噸。

對那些急需進口糧食的國家來說,這絕對是個災難性的消息。

要知道,根據全球氣候事務組織的調查報告,在全球二百零六個國家與地區中,只有三十三個能夠在糧食上做到自給自足,只有六個國家有對外援助能力,按照援助量排位,分別是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巴西、阿根廷與新西蘭,而後面四個國家預計在二零三八年輸出的糧食總量也不到一億噸,而中國與美國減少的輸出量就高達一億二千萬噸,相當於總體上降低了百分之三十。

這就意味着,絕大部分國家不可能獲得足夠的糧食援助。

年初的時候,埃及等全球氣候事務組織成員就提出,各個國家應該自我約束,儘量減少浪費掉的糧食。

顯然,這是在點名道姓的指責美國,因爲美國的糧食浪費現象最爲嚴重。

要知道,二零三七年,美國的糧食產量相當於中國的百分之七十八,美國的人口總量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而美國輸出的糧食只有中國的百分之六十七,因此美國人均糧食消耗量相當於中國的三倍。按照中國官方公佈的數據,以標準水稻爲計量標準,中國在二零三七年的人均糧食消耗量只有八百七十六公斤,比災難發生前降低了百分之四十四。因此美國在當年的人均糧食消耗量絕對不是美國官方公佈的九百多公斤,而是接近三千公斤,相當於全球人均糧食消耗量的八倍。

也就是說,美國存在嚴重的糧食浪費行爲。

用埃及等國代表的話來說,美國人攝取了比維持幸福生活多得多的熱量,四億多美國人消耗了相當於十三億中國人的糧食,比十七億印度人的還多了百分之二十,比整個非洲消耗的糧食還高出了百分之三十三。

由此得出的結論是,美國人侵佔了人類的寶貴資源。

當然,這種指責根本說不通,因爲美國是糧食淨出口國,而不是進口國,美國人消耗的也只是自己的糧食。

問題是,糧食生產並不僅僅是土地的問題。

要知道,現代農業離不開化肥、農藥、燃料等等工業產品,而美國在生產出足夠多的糧食的情況下,也消耗掉了足夠多的工業資源,浪費了大量財富,而很多國家無法生產出足夠多的糧食,不是沒有土地,而是沒有化肥、農藥與燃料等工業資源,因此美國過度消費糧食等於侵佔了其他國家的利益。

可惜的是,這也僅僅是指責。

全球性災難已經過去,各個國家都在竭力維護自身利益,而且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任何指責都沒有實質性效果。說得簡單一些,這些指責最多讓那些持環保理念的美國人有點內疚。

在現實中,仍然有不少國家期待獲得來自美國的援助。

按照美國在二零三七年底公佈的“糧食援助方案”,排第一位的是墨西哥,將獲得二千七百萬噸糧食,其次是獲得一千二百萬噸的英國,然後是獲得四百五十萬噸的以色列、獲得三百萬噸的西班牙、獲得一百六十萬噸的意大利等,總共三十七個國家,對外援助總量爲六千萬噸。

與之相比,中國慷慨得多,對外援助總量是美國的兩倍。

可問題是,中國的援助對象更多,而且更加貧窮。

當時,援助給八個主要盟國的糧食就高達八千萬噸,另外還爲埃及、敘利亞、蘇丹、阿聯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伊拉克、卡塔爾、巴林、也門、約旦、黎巴嫩、保加利亞、希臘、烏克蘭、摩洛哥、坦桑尼亞、肯尼亞等國提供了總計三千七百萬噸的糧食,而印度申請的一千六百萬噸糧食援助還沒通過中國全國代表大會審議,全部算上的話,中國在二零三八年的對外援助總量肯定會超過一億二千萬噸。即便不包括印度,中國也只有三百萬噸的援助餘額了。

由此可見,中國也沒有能力幫助菲律賓走出困境。

直接結果就是,在菲律賓內亂問題上,中國與美國都不是太熱心,或者說不想背上這個包袱。

只是,在這件事情上,發揮關鍵作用的不是中國,而是美國。

根據後來披露的一些資料,在策劃軍事政變之前,美國總統就拿到了由國會提交的一份絕密報告,其中明確提到,嚴重的動亂必然導致菲律賓爆發內戰,而美國也將因此喪失西太平洋地區最重要的盟友。在另外一份由CIA提交的報告中,則明確提到,如果美國不採取積極有效的行動,糧食危機將成爲菲律賓投靠中國的誘因,中國不但能夠不費一兵一卒解決南海爭端,還能把菲律賓變成第九個盟國。

Www▪Tтká n▪c○

這兩份報告結合在一起,就能說明美國的對菲策略。

援助菲律賓,顯然不符合美國的利益,因爲這會消耗極爲寶貴的資源。要知道,菲律賓的人口總量相當於美國的六分之一,在二零三八年至少有三千五百萬噸的糧食缺口,遠遠超出了美國的援助能力。不援助菲律賓的話,只會給中國更大的發展空間,即便中國拿不出三千五百萬噸糧食,也能夠更加有力的支持菲律賓,從而改變菲律賓的立場。只有一個戰亂不斷的菲律賓,才能既不變成美國的包袱,也不爲中國所用。原因很簡單,中國也不會爲了菲律賓背上包袱。

說得直接一點,美國在菲律賓策劃軍事政變,就是要引發內戰,把菲律賓變成一個無足輕重的國家。

問題是,這種事情肯定不是由美國單方面決定的。

雖然援助菲律賓,對中國來說沒有足夠多的好處,但是利用東南亞國家,中國能夠有效的降低行動代價。說得簡單一些,中國無法爲菲律賓提供足夠的糧食,但是能夠利用菲律賓團結其他東南亞國家,而且以行動爲表率,獲得更加廣泛的支持,從而把東南亞變成中國的後院。

在最初幾天裡,局勢就朝着這個方向發展。

根據後來披露的資料,只要在出兵問題上達成一致,東南亞國家就將採取行動,而中國也將以額外援助的方式,把援助給東南亞國家的糧食總量提高一千萬噸,然後重新分配,在東南亞國家都犧牲部分利益的情況下,爲菲律賓提供一千五百萬噸到兩千萬噸糧食,幫助菲律賓渡過最艱難的上半年。如果自然災害有所減弱,那麼在下半年,菲律賓的糧食產量將有所提升,有可能使絕大部分國民獲得維持生活的最低限度的糧食配給。只要堅持到二零三九年,隨着中國的農業工廠大規模投產,就能爲菲律賓、乃至其他東南亞國家提供足夠多的糧食。

顯然,對美國來說,這絕對不是什麼好消息。

正是如此,在一月二十七日,美國纔會主動出面,提出共同解決菲律賓問題。

只是,東南亞國家的立場非常明確,東盟纔是主導者,而且中國是主要協助者,美國要想加入進來,只能充當配角。

雖然這有點委屈,很難讓美國當局接受,但是美國沒有別的選擇。

如果拒絕東南亞國家的提議,美國就只能單幹,而中國肯定會非常樂意的看着美國陷入泥潭。

更重要的是,配角並非沒有用武之地。

只要獲得了發言權,美國就能左右對菲援助行動,也就能夠發揮作用,讓東南亞國家無法及時展開行動。

事實上,在美國介入之後,菲律賓已經變成了中美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別的不說,在誰主導援助行動的問題上,中國與美國就存在嚴重分歧,而且在分攤援助份額的時候,也暴露出了嚴重矛盾。

因爲不再是單方面行動,所以必須談好了再採取行動。

談判可以一直進行下去,可是菲律賓的戰亂不會因此停止。

到二月份,菲律賓內戰雙方不再爲政權拼爭,而是在竭力爭奪糧食、耕地、牧場等戰略資源。

第275章 軌道飛行器第58章 搶先一步第257章 切入點第44章 歷史使命第29章 最後的瘋狂第21章 粒子風暴第25章 先做準備第128章 歐洲聯邦第88章 進退維谷第56章 守株待兔第7章 太空戰第308章 人類的智慧第111章 一擊得手第53章 巧合第85章 科技戰爭第5章 最終辯論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35章 奔赴前線第122章 拖後腿第83章 一錯再錯第122章 水下霸主第3章 戰前會議第25章 奮起一戰第35章 聲東擊西第75章 真真假假第45章 越界第299章 戰爭動物第37章 回國第288章 科技大爆發第112章 以炸促戰第20章 惹是生非第47章 深海快槍手第8章 膽識第45章 宣傳戰第21章 慘敗第65章 再次見面第83章 空中遭遇第165章 按兵不動第45章 無用之舉第58章 新班子第270章 投降第67章 突然打擊第179章 救星第1章 棄武從文第113章 潛艇禁區第224章 傀儡的覺悟第124章 厚積薄發第28章 風馳電掣第33章 再次出擊第71章 新理論第49章 最佳選擇第175章 犯糊塗第52章 統一意見第55章 戰爭的腳步第5章 夜空魅影第239章 大限將至第49章 主角與配角第64章 三管齊下第6章 戰略籬笆第1章 新崗位第30章 全面對抗第176章 關聯因素第12章 絕命之行第17章 決戰之前第30章 援朝總司令第92章 突擊失敗第184章 強攻第63章 全力以赴第78章 船隊的喪鐘第125章 鶴蚌相爭第3章 本性難移第42章 糧食換土地第288章 科技大爆發第134章 守與不守第118章 和解第67章 外行看熱鬧第318章 總則第12章 漸行漸遠第24章 變數第60章 精銳之師第37章 再接再厲第313章 千年戰爭第61章 唯一方案第17章 打與不打第72章 傾其所有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91章 戰略突擊第7章 直覺第25章 先做準備第319章 反思第43章 各有所謀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60章 艦隊北上第48章 外派第174章 反擊第120章 餘波第41章 順藤摸瓜第62章 軍方接觸第63章 朋友第80章 戰術推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