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馬士革事件

四十五分鐘後,牧浩洋回到北京。

馬明濤沒有帶他去總參謀部,而是直接去了元首府。

刺殺事件發生在兩個小時前,即在大馬士革時間上午八點左右,納傑夫在敘利亞總統陪同下視察衛戍大馬士革的**衛隊時,一輛裝滿炸藥的軍車在距離兩人二十米處爆炸。馬明濤登上飛機去扶桑接牧浩洋的時候,軍事情報局已經收到消息,敘利亞總統已被送到軍事醫院,傷情特別嚴重,納傑夫去向不明。根據李明陽推斷,納傑夫要是沒被炸死,就肯定沒有大礙,而且得到了嚴密保護。牧浩洋趕回來的時候,黎平寇讓騰耀輝提高了戰備級別,隨即在元首府召開緊急會議。

事情剛剛發生,李明陽提供的情報非常有限。

與牧浩洋的判斷一樣,李明陽也認爲,要是納傑夫死了,問題並不嚴重,埃及的繼任者沒有足夠的魄力,只要積極採取行動,就能穩住埃及,阻止埃及進行軍事報復。只要埃及按兵不動,敘利亞就不會有太大的作爲。要是納傑夫還活着,而且傷勢不大嚴重,問題將非常棘手。

“關鍵是,誰組織與策劃了這起刺殺行動?”

“準確的說,應該是誰想幹掉納傑夫。”騰耀輝看了黎平寇一眼,說道,“只有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才能採取行動。”

李明陽長出口氣,說道:“四年多前,納傑夫在開羅遭到民族極端份子行刺,而我們與埃及情報機構均已證明,摩薩德才是那次刺殺事件的幕後主使,埃及民族極端組織只是被利用的工具。”

“李局長,你的意思是,這次也是摩薩德?”

“沒有足夠的情報,我無法給出結論。”

“那麼,就說說你的看法。”黎平寇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情況非常緊急,如果納傑夫活着回到開羅,戰爭就有可能在二十四小時內爆發。要想阻止戰爭爆發,我們就得儘快搞清楚情況。”

“從之前發生的事情來看,摩薩德的嫌疑最大,但是也不排除是其他國家的情報機構所爲。”李明陽在措辭上格外小心,因爲他知道,他在這個時候說的每一句話,都會對元首產生影響。“不可否認,摩薩德肯定想幹掉納傑夫,因爲正是納傑夫團結了阿拉伯世界,對以色列構成了致命威脅。只是在第一次刺殺行動失敗之後,摩薩德想故技重演,肯定會更加小心謹慎。更重要的是年前,納傑夫的威望還不夠高,如果他在那個時候死了,不會對中東局勢產生多大影響。現在,納傑夫已經是阿拉伯世界公認的政治領袖,不但受到了一億多埃及人擁戴,還是近三億阿拉伯人心目中的偉人,更被各個阿拉伯政治團體看成是實現民族統一的精神支柱。”

“這麼說來,摩薩德更希望讓他下地獄。”

“話是這麼說,可是明目張膽的刺殺,不但不會給以色列帶來安全,反而有可能激化阿以矛盾。更重要的是,如果刺殺行動失敗,必然成爲第五次中東戰爭的導火索。”李明陽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如果我是摩薩德的負責人,就不會採取如此極端的辦法,而會利用阿拉伯國家的內部矛盾、或者是埃及的內部矛盾來對付納傑夫。即便要刺殺納傑夫,我也會策反他身邊的僕從,在他的食物中下毒,或者是策反某個警衛,在他腦袋上開上一槍,而不是在大馬士革**衛隊的營地裡安放一枚汽車炸彈,更不會在衆目睽睽之下,把敘利亞總統也牽扯進去。”

“爲什麼?”

“搭上敘利亞,只會使局勢更加複雜,樹立新的敵人。只要摩薩德的負責人沒有愚蠢到家,就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李明陽長出口氣,又說道,“更重要的是,安放汽車炸彈必須策反足夠多的**衛隊成員,也就無法做到完全保密。只要有一名參與者沒被炸死,或者沒有被摩薩德除掉,敘利亞的情報機構很快就能破獲這起爆炸案,順藤摸瓜的獲得摩薩德策劃刺殺行動的證據。”

騰耀輝的眉頭跳了幾下,對黎平寇說道:“果真如此的話,就算摩薩德有一千張嘴,也洗不脫關係。”

“這還將成爲納傑夫聯合所有阿拉伯國家,發動第五次中東戰爭的理由。”

黎平寇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說道:“這麼說,你覺得不是摩薩德所爲?”

“也不能排除摩薩德的嫌疑,畢竟只要納傑夫死了,是不是摩薩德所爲並不重要,以色列至少贏得了更多的時間。”

“李局長,你這話……”黎平寇笑了笑,說道,“等於什麼都沒說。”

“關鍵就在於,納傑夫死沒死。”李明陽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根據已經獲得的情報,爆炸發生的時候,納傑夫與敘利亞總統在一輛裝甲轎車上,而且兩人並肩而立,正在檢衛隊。即便爆炸發生在敘利亞總統一側,在敘利亞總統身受重傷的情況下,納傑夫也不可能安然無恙。”

“你的意思是……”

“很快,我們就能知道答案了。”

黎平寇的眉頭跳了幾下,知道李明陽已經做出了安排。

“要是納傑夫沒有死,也沒有受重傷,他肯定會立即返回開羅。我已經啓動了埃及的諜報網絡,還啓用了幾名高級諜報人員。只要納傑夫回到開羅,我們就能收到消息,也就能夠根據納傑夫的情況,對發生的事情做出推斷。”

“需要等多就?”

“幾個小時。”

“問題是,我們也得在這幾個小時內做出決策。”

李明陽長出口氣,說道:“在搞清楚情況之前,我只能肯定一點。”

“什麼?”

“誰獲益,誰主張。說得直接一點,誰想發動第五次中東戰爭?”

黎平寇立即鎖緊了眉頭。

牧浩洋也朝李明陽看了過去,至少中國不想發動第五次中東戰爭,只是希望利用阿以緊張局勢獲益。

這場戰爭真要打起來,中國在中東地區的戰略佈局必然受到影響。

更重要的是,不管誰贏誰輸,中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都將減弱。以色列打贏了,美國將捲土重來,利用猶太人馴服阿拉伯人,讓大部分阿拉伯國家俯首稱臣。埃及打贏了,阿拉伯世界將改頭換面,埃及將成爲阿拉伯的領頭羊,納傑夫也將藉此機會,全面推行“大阿拉伯主義”。

只有阿以保持不戰不和的關係,中國才能從中漁利。

說得直接一點,只有在不爆發戰爭的情況下,中國才能利用對阿拉伯國家的影響力,抗衡美以聯盟。

那麼,會是美國嗎?

答案明顯也是否定的,因爲美國暫時還沒有把握幫助以色列打贏這場戰爭,而美國絕對輸不起這場戰爭。

原因很簡單,如果埃及輸了,大不了再次臥薪嚐膽數十年,不會有滅國危險。以色列再強大,也不可能吞併整個阿拉伯世界,最多隻是通過猛烈的軍事打擊,暫時消除來自阿拉伯世界的威脅。相反的,如果以色列輸了,那就不是臥薪嚐膽的問題了,而是很有可能遭到滅頂之災。

以色列身後就是懸崖,而埃及身後是廣大的戰略縱深。

沒有絕對的把握,美國肯定不會主動挑起第五次中東戰爭,最多隻是牽制中國,維持中東地區的戰略平衡。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肯定沒有絕對的把握。

別的不說,埃及的軍事實力就不亞於以色列,加上敘利亞,已經超過了以色列。如果其他阿拉伯國家,比如約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等捲入戰爭,再加上與敘利亞關係密切的伊朗,以色列將必敗無疑。

當然,美國也有可能直接出兵干預。

問題是,只要美國出兵,中國就會出兵。

即便不考慮因此引發世界大戰,也要考慮兩個超級大國的干預力度。中國通往中東的印度洋航線已經暢通無阻,即便無法對美國通往中東的大西洋航線構成威脅,也能確保己方不受影響。

結論很簡單,中美在戰略層面上勢均力敵。

綜合這些因素,有理由相信,至少在五年之內,美國不會謀求引發第五次中東戰爭,更不會主動挑起戰爭。

那麼,以色列呢?

如果連美國都沒有信心在五年內打贏第五次中東戰爭,不管以色列有多麼自信,也不會在沒有美國支持的情況下,單獨挑戰埃及與敘利亞,更不會通過刺殺埃及與敘利亞總統的方式來調整整個阿拉伯世界。

排除了其他可能後,剩下的再難以令人相信,也是事實。

想到這,牧浩洋都感到萬分震驚。

聯想到李明陽之前做出的分析,牧浩洋不得不相信,如果納傑夫沒有死,安然無恙的回到開羅,那麼這次刺殺事件的幕後主使就是納傑夫本人,而且渴望發動第五次中東戰爭的也是納傑夫。

這個推斷,有一個強有力的間接證據。

埃及與敘利亞已經在政治問題上取得共識,可是維繫兩國關係的基礎,即針對以色列的軍事優勢無法長期保持。隨着美國的國力逐漸恢復,特別是拯救行動結束之後,美國將首先鞏固中東地區,埃及與敘利亞的軍事優勢很有可能在五年後消失,因此納傑夫有足夠的理由在這個時候發動戰爭。

果真如此的話,納傑夫用的是苦肉計。

敢拿自己的生命做賭注,這樣的總統不但有魄力,野心還大到令人恐懼的程度。

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91章 迎難而上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1章 扶桑的自救第39章 投送力量第33章 白宮的晚餐第13章 分外事第122章 拖後腿第311章 災難的源頭第66章 分工合作第2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56章 快馬加鞭第4章 忙碌的春節第298章 決裂第9章 錯誤的航線第35章 奔赴前線第26章 排兵佈陣第212章 充分準備第22章 誰輸誰贏第162章 登陸開始第12章 封鎖第200章 將錯就錯第18章 圍捕第49章 場外因素第64章 外交勝利第188章 自告奮勇第82章 擔憂第239章 大限將至第4章 科技競賽第106章 利益決定一切第43章 試探第56章 快馬加鞭第29章 本質第75章 真真假假第110章 愛莫能助第15章 風頭正勁第135章 全局第202章 衝刺第90章 機遇第237章 攻堅戰第67章 突然打擊第243章 狂妄自大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45章 越界第10章 補充攻擊第96章 瞞天過海第31章 政治變更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231章 被迫停戰第124章 戰略轉向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10章 重在過程第13章 狙殺第141章 入朝第215章 光復第22章 大決戰第29章 初顯身手第16章 馬蜂窩第75章 預演第22章 主要與次要第72章 炮擊第164章 全力反撲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29章 初顯身手第112章 和平第51章 快節奏空戰第317章 文明的上帝第63章 毀滅第46章 預料之外第24章 變數第308章 人類的智慧第252章 分贓大會第30章 虎口逃生第23章 堅持主見第151章 經典戰術第2章 離弦之箭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6章 軍事化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88章 最後關頭第42章 第三條航線第47章 搶先攻擊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122章 新戰術思想第164章 地面第一戰第122章 水下霸主第78章 船隊的喪鐘第19章 核戰爭第167章 預見性第171章 大規模投降第54章 自亂陣腳第293章 戰神之星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61章 戰略禁運第52章 統一意見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170章 戰爭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