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商船立功

第二艦隊向西航行的時候,日本印度洋艦隊正在向東飛奔。

十八日夜間,日本印度洋艦隊在斯里蘭卡南面大約四百公里處的海面上,與趕來會合的油輪進行了燃油補給作業。

對日本艦隊指揮官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戰艦的續航力。

如果持續以三十節的速度航行,每兩天就要進行一次燃油補給。即便算上三艘戰鬥支援艦,也最多隻能持續航行八天,總航程不到六千海里。因此只要能夠聯絡上油輪,日本指揮官就會盡量從油輪上獲得燃油。

即便如此,艦隊的續航力仍然是個大問題。

受這個問題困擾,日本艦隊指揮官必須選擇一條能夠避開中國的航線。

與牧浩洋的判斷一樣,日本印度洋艦隊正在駛向龍目海峽,準備經爪哇海與班達海,從馬魯古海峽進入菲律賓海,再北上返回本土,或者是向東航行,與在太平洋上待命的油輪會合,繞行避開在西太平洋上活動的中國艦隊。

問題是,這個願望很快就破滅了。

七月十九日清晨,天亮之前,日本印度洋艦隊指揮官收到了國內發來的最新戰報,中國艦隊出動戰鬥機,轟炸了硫黃島。此外,七月十五日到達舟山的中國登陸艦隊已經起錨,即將離開海軍基地。

也就是說,中國即將發動地面進攻。

雖然連日本海軍司令部的參謀都不相信,中國會直接攻打硫黃島,但是已經有足夠多的跡象表明,中國海軍仍然把消滅日本艦隊放在首要位置上,不然不會在這個時候出動艦載戰鬥機轟炸硫黃島。

更重要的是,中國海軍肯定發現聯合艦隊喪失了作戰能力。

由此可以判斷,中國海軍很有可能只留下了一支艦隊在西太平洋上活動,另外一支艦隊已經開赴、或者正在趕往印度洋。如果中國海軍在粒子風暴到來後就分兵印度洋,而且以全速航行,那麼現在已經有一支艦隊進入了印度洋。最直接的證據就是,中國通過外‘交’努力讓印度保持中立。

問題是,部署在馬六甲海峽、巽他海峽與龍目海峽的潛艇沒有發現中國艦隊。

結合這些情報,有足夠的理由相信,中國艦隊也是從馬魯古海峽南下的,而且是從帝汶海進入印度洋。

也就是說,中國海軍已經封鎖了東南亞的所有水道。

日本艦隊指揮官不是傻蛋,隨即想到了一個之前忽略了的因素,即日本印度洋艦隊沒有追擊中國印度洋艦隊。

這樣一來,中國艦隊指揮官就有理由相信,日本印度洋艦隊將返回本土。

顯然,只要中國艦隊指揮官有點頭腦,就會留在印度尼西亞南面,等待日本印度洋艦隊送上‘門’去。

即便沒有留下,也會盡可能的擴大搜索偵察範圍。

毋庸置疑,中國艦隊沒有返回本土,而是直接殺入印度洋,表明中國艦隊沒有在粒子風暴中受到多大影響,仍然有足夠的戰鬥力。

這也可以理解,中國戰艦的電磁防護能力最強,因此受到的影響最弱。

那麼,繼續向龍目海峽前進,就等於自投羅網。

不去龍目海峽,又能去哪?

走馬六甲海峽與巽他海峽的話,都會進入中國空軍與海軍岸基航空兵的打擊區域,或者遭到潛艇伏擊。

日本印度洋艦隊只有兩條路可選。

一是向西南方向航行,從好望角進入南大西洋,再從麥哲倫海峽進入東南太平洋,最後橫穿太平洋。這條航線長達兩萬多海里,等於繞着地球航行了大半圈,而且沿途沒有幾艘日本油輪。如果以十八節的速度航行,至少需要五十天才能走完。顯然,五十天後恐怕日本已經戰敗了。

二是繞過澳大利亞,從塔斯曼海北上,穿過西南太平洋上的衆多島嶼。這條航線的總長度在一萬四海里左右,沿途有不少日本油輪,至少能夠確保艦隊以三十節的速度航行,大概在十四天之後就能回到本土。根據海軍司令部提供的消息,聯合艦隊最快也只能在十五天之後恢復戰鬥力。

從時間上看,剛好趕上。

考慮好之後,日本艦隊指揮官下達了轉向命令。

此時,日本印度洋艦隊已經在燃油補給之後,向東航行了大約五百公里。

日本艦隊指揮官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下達轉向命令前大約三個小時,也就是天亮前兩個半小時,一架從“長江”號上起飛的偵察機飛到了其東面大約四百公里處,因爲已經達到最大偵察半徑,所以隨即轉向返航。

也就是說,當時第一艦隊就在日本印度洋艦隊東面兩千公里外。

兩千公里不算遠,可惜雙方都錯過了這個機會。

必須承認,日本印度洋艦隊非常幸運。如果當時向該方向飛來的不是一架J-25M,而是艦載預警機,結果將截然不同。

可惜的是,幸運之神沒有一直眷顧日本印度洋艦隊。

十九日下午五點左右,一起偶然事件改變了日本印度洋艦隊的命運。

當時,一艘中國籍貨輪‘陰’差陽錯的出現在了日本印度洋艦隊的航線上,而且與之對向航行,貨輪的船長是一名退役海軍軍官。因爲日本印度洋艦隊沒有啓動雷達,也沒有出動偵察機,所以沒有及時發現出現在前方的貨輪。等到桅杆上的瞭望員看到貨輪時,貨輪上的船員也看到了迎面而來的戰艦,而且貨輪船長立即辨認出,那是日本戰艦。在遭到攻擊之前,貨輪船長髮出了電報。雖然受粒子風暴影響,電報沒有發出去,但是日本戰艦上的瞭望員沒有立即判斷出那是一艘中國貨輪。大約半個小時之後,日本戰艦才做出準確判斷,隨即用艦炮轟擊貨輪。

大約在五點十五分左右,貨輪爆炸起火。

在沉沒之前,船長讓所有船員登上了救生艇,自己則留在電報室內,在黃昏的時候發出了至關重要的電報。

這下,日本印度洋艦隊無處可藏了。

根據中國國防部後來公佈的消息,這艘名爲“梟龍”的五萬噸級遠洋散裝貨輪在七月十四日到達澳大利亞的珀斯。七月七日,“梟龍”號從孟買出發,隨後爲了避免遭到日本艦隊攻擊,轉向前往澳大利亞。直到印度宣佈中立,“梟龍”號的船長才決定碰碰運氣,在十八日夜間離開了珀斯。當時,船上運載的是印度的熱帶水果,因爲已經耽擱了好幾天,所以船長也急於返航。

再耽擱幾天的話,整船水果都要變質,他就虧大了。

在宣傳中,中國國防部的新聞發言人高度讚揚了船長的大無畏‘精’神,而且着重強調了其退役軍人的身份。

事實上,在離開珀斯的時候,船長根本沒想過別的,只想早點回到廣州。

至於在遭遇日本艦隊之後的表現,船長確實非常英勇,表現出了一名中國海軍退役軍官應有的素質。

戰後,在牧浩洋的要求下,海軍爲“梟龍”號上犧牲的四名船員發放了陣亡撫卹金。

這麼做也說得通,因爲國防部已經下達了退役軍人動員令,“梟龍”號上的四名退役軍人都恢復了軍籍。

大概在六點左右,也就是無線電通信恢復後不久,牧浩洋收到了消息。

由總參謀部直接發來的消息,因爲“梟龍”號使用的民用通信頻道,電報首先被中國海運公司印度尼西亞分公司截獲,然後由大使館發給外‘交’部,再轉‘交’給了國防部,沒有經過海軍司令部。

“電報中只提到了航向,沒有提到航速,但是可以肯定,航速不會慢到哪裡去。”周渝生的航海經驗最豐富,所以由他負責分析這封電報的情報價值。“當然,我們必須對日本艦隊的航線做一個假設。在到達巽他海峽附近之後,日本艦隊轉向西行,追擊駛往巴基斯坦的印度洋艦隊,並且在印度宣佈中立之後,轉向東行,隨後發現我們已經進入印度洋,才轉向前往澳大利亞。照此推算,日本印度洋艦隊的航速不會低於二十四節。如果已經確定我們已經進入印度洋,那麼航速應該在三十節左右。被‘梟龍’號發現之後,更會以最快的速度向南航行。”

“這麼說,我們追不上了。”

“直接轉向南下,大概兩天之後才能追上,而且前提是,日本艦隊不會在此之前進入澳大利亞港口。”周渝生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當然,也許要不了兩天,因爲日本艦隊以全速航行的話,兩天就得進行一次燃油補給。如果在被發現前的一天進行燃油補給,那麼大概四十個小時之後,我們就能追上。”

“有沒有外‘交’部的消息?”

馬明濤搖了搖頭,說道:“暫時還沒有,不過這既然是總參謀部發來的消息,外‘交’部肯定會採取行動,設法阻止日本艦隊進入澳大利亞港口。”

“我覺得,追擊日本艦隊,還不如攔截日本艦隊。”

“怎麼攔截?”牧浩洋朝周渝生看了過去。

“日本艦隊無法進入澳大利亞港口,肯定會繞過澳大利亞,從西南太平洋北上,而我們則可以從澳大利亞北面直接進入西南太平洋,在珊瑚海等着日本艦隊送上‘門’來,沒有必要跟在後面轉圈子。”

牧浩洋的眉頭跳了幾下,隨即笑着點了點頭。

顯然,周渝生說到了重點上。

第104章 折中方案第112章 和平第109章 艦隊出征第19章 核戰爭第166章 硬骨頭第12章 封鎖第8章 節外生枝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172章 欲擒故縱第114章 全力招架第170章 戰爭的代價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6章 戰略籬笆第93章 鋌而走險第87章 積極爭取第204章 小人物第52章 全速追擊第12章 封鎖第318章 總則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5章 軍事冒險第210章 甕中之鱉第102章 反導攔截第83章 歪打正着第24章 反擊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118章 壯士斷臂第63章 不可避免第12章 前途未卜第137章 陰雲密佈第162章 彈雨第31章 限制軍備條約第18章 猛然覺醒第114章 關鍵情報第127章 改進第304章 文明接觸第11章 導彈攻擊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52章 大獲全勝第289章 時過境遷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56章 抽身第51章 快節奏空戰第101章 反擊第53章 繼續打第49章 果斷反擊第106章 抓住機會第30章 虎口逃生第6章 幽靈墜落第31章 限制軍備條約第45章 宣傳戰第12章 封鎖第128章 歐洲聯邦第80章 戰術推斷第41章 瘋狂準備第176章 硬碰硬第91章 勇敢的代價第50章 匿蹤突擊第112章 以炸促戰第221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253章 謀略家第97章 針鋒相對第164章 全力反撲第91章 勇敢的代價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3章 大國實力第74章 迴歸第32章 迫在眉睫第55章 最後的堅持第41章 反擊第80章 援助第110章 愛莫能助第88章 各讓一步第166章 硬骨頭第63章 不可避免第28章 力所不及第59章 再接再厲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218章 政治決策第78章 兩強標準第23章 敵後營救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24章 重大發現第28章 出人意料第25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58章 邁向戰爭第178章 進攻心切第1章 極限第7章 關聯性第105章 新德里戰役第13章 無限制第135章 推心置腹第249章 舉世震驚第163章 秘密武器第52章 預料成真第23章 戰略誤判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28章 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