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另尋出路

牧浩洋非常瞭解騰耀輝,在強大的威脅面前,騰耀輝絕對不會退縮。

在這個時候,騰耀輝提出“兩強標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按照他提交的海軍建設報告,在二零三七年之前,C2級航母,也就是被國外媒體命名爲“崑崙山”級航母將建造六艘,因此在二零二八年與二零三零年必須各動工建造兩艘,以確保在兩個戰略方向上,都對主要敵人擁有兵力優勢。

爲此,騰耀輝還對艦隊部署做了規劃。

按照他的部署,“崑崙山”號與“天山”號服役後,將編入南海艦隊,“長江”號轉投東海艦隊,“黃河”號則編入印度洋艦隊。到二零三五年左右,“秦嶺”號與“太行山”號服役之後,前者編入南海艦隊,後者取代“長江”號,而“長江”號則增派給印度洋艦隊。第三批的“南嶺”號與“武夷山”號服役後,將用與“秦嶺”號一道編入印度洋艦隊,兩艘中型航母則轉調東海艦隊。

到這個時候,在印度洋上將有三支航母戰鬥羣,本土方向上則有五支航母戰鬥羣。

也就是說,即便日本到時候擁有四艘航母,印度擁有兩艘,中國海軍也能確保在兩個戰場上都有兵力優勢。

設想很美好,實現的難度卻非常大。

別的不說,僅六艘“崑崙”級航母的造價就高達二千四百億元,相當於今後每年平均投入二百四十億,在二零三零年與二零三一年的建造費用都將超過四百億,佔到了原計劃的海軍造艦費用的百分之四十。

僅是幾艘航母,問題還不大。

按照標準配製,航母的建造費用僅佔航母戰鬥羣的百分之二十五,護航戰艦佔百分之三十,艦載航空兵佔百分之四十五。也就是說,在未來十年內,海軍在航母戰鬥羣上就要花掉九千六百億元。

這是個什麼概念?

海軍至少得把裝備費用增加百分之六十,不然不可能完成全部建造任務。

與裝備建造費用同步增長的,還有維持裝備的開支,特別是人員開支。一支航母戰鬥羣需要八千到一萬名官兵,其中百分之十五是軍官、百分之七十是技術士官,只有百分之十五是水兵。僅此一項,一年就需要花掉四十億元。如果常年在外執行作戰部署任務,人員開支還要增加百分之三十。

在海軍軍費中,艦隊只佔了大概百分之二十。

原因很簡單,海軍是三大軍種中,作戰能力最全面的一個,比如海軍航空兵的作戰能力就不會比空軍的戰術航空兵差多少,海軍陸戰隊則直接向陸軍看齊,此外海軍還擁有一些極爲獨特的兵種。

也就是說,艦隊只是海軍的一部分。

雖然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爲了把艦隊的戰鬥力發揮出來,其他作戰力量的建設工作也得同步跟進。

按照木桶原理,任何一塊短板,都會降低海軍的作戰能力。

拿航空兵來說,多一艘航母,就要多一支艦載航空兵聯隊,增加數十架艦載戰鬥機,還得在後方安排相應的補充力量與訓練設施。此外,爲了支持艦隊在遠海作戰,還得購買更多的反潛巡邏機、戰略電子偵察機、大型加油機等等,擴大岸基航空兵的規模。同時還得增加潛艇的數量,以便在更加廣闊的範圍內作戰。隨之而來的,則是修建更多的航空兵基地與潛艇基地。

這還僅僅是一個方面,而不是全部。

以牧浩洋的經驗,在他看來,如果騰耀輝的擴軍計劃全面展開,海軍在未來十年內需要二十萬億的經費投入,相當於平均每年兩萬億,而海軍在二零二七年的軍費預算還不到六千億元。

如此大的缺口,怎麼補得上?

顯然,騰耀輝根本不在乎軍費預算,甚至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卻繞不過去,海軍建設就是吞金怪獸,沒有錢,什麼也辦不了。

可是,還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嗎?

日本與印度已經轉移了國家重點,甚至不惜犧牲經濟利益,把國家資源集中到了軍備建設上。中國不跟進的話,那麼在十年、最多二十年之後,就會遭受慘敗,輸掉已經贏得的所有利益。跟進的話,則會在這場局部軍備競賽中損失更多,哪怕打贏了下一場戰爭,也不是真正的贏家。

很顯然,真正的贏家是美國。

不管結局如何,美國都能從中獲益。

受這個問題困擾,連續幾天,牧浩洋都有點魂不守舍。他覺得應該找騰耀輝談談,可是又覺得談了也沒用。騰耀輝肯定會堅持己見,而且現實威脅非常迫切,除非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不然就得擴軍備戰。

能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嗎?

想着事情,牧浩洋對其他事情都有點心不在焉,在家的幾天也是寢食難安,讓陸雯感到很不安。

“工作上出了問題?”利用吃早飯的機會,陸雯主動打破了沉默。

“沒有,艦隊那邊沒什麼大事,不然我也不會回來了。”

“那是什麼事?”

牧浩洋笑了笑,說道:“老騰搞出來的麻煩,讓人很頭痛。”

“騰耀輝就是那種性格,你別往心裡去。”

“你很瞭解他?”

“算得上了解吧,你在瓜達爾港那幾年,我負責技術工作,經常跟海軍打交道,他還多次提起你。”陸雯笑了笑,說道,“老騰心直口快,而且藏不住話,不過做什麼都是對事不對人,所以……”

“這個我知道,我也很瞭解他,只是……”

“只是什麼?”

牧浩洋嘆了口氣,說道:“他提交了一份海軍裝備發展計劃,我覺得很不穩妥,又想解決辦法。”

“步伐太快了?”

牧浩洋點了點頭,表示就是這個意思。

“你有時間的話,應該去見見錢仲泰教授。”

“見他幹嘛?”

“雖然我不是上戰場的軍人,但是作爲技術工作者,對海軍的情況也有一些瞭解。我覺得,你應該轉變一下思路。”

“怎麼轉變?”牧浩洋來了興趣。

“戰爭拼的不是數量,而是質量。即便在大規模戰爭中,技術依然非常重要。現在海軍面臨的問題很簡單,要麼追趕敵人、要麼轉變發展方式。說得直接一些,爭取通過技術突破獲得戰術突破,來一次技術革命,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問題是,這個不由我決定。”

“所以,你應該去見見錢仲泰,也許有些幫助。”

牧浩洋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似乎明白了陸雯的意思。

“你要有空的話,我陪你過去,反正這幾天也沒什麼事。”

“錢教授搞的那個什麼科技戰略有眉目了?”

陸雯笑了笑,沒有多說什麼。

“行,我也不急着回去,而且好幾年沒有拜訪過錢教授了。”牧浩洋看了眼手錶,“時間還早,趕得快的話,晚上就能回來。”

“這麼急?”

“說做就做吧,留在這裡我也是魂不守舍,還不如出去走走。”

兩人沒多說,陸雯去換衣服的時候,牧浩洋給勤務員打了電話,讓機場安排他的要員專機做好起飛準備。

半個小時後,兩人已經在飛往高能物理學實驗中心的路上了。

趁此機會,牧浩洋對實驗中心的工作情況詢問了陸雯。

因爲跟隨牧浩洋一起回到總參謀部負責技術工作,所以陸雯也不大清楚具體情況,只是知道錢仲泰最在乎的項目已經有了眉目,而且收穫非常大。現在他主要負責國家戰略科技項目的管理工作,即充當充當科研帶頭人,組織其他科研工作者,利用軍方提供的經費搞一些前沿研究。

這些研究有多“前沿”,連陸雯都說不清楚。

只是,誰也不能否認,錢仲泰等科研工作者做出的巨大貢獻。

因爲是軍方資助的科研項目,所以很多成果都得到了應用。比如定向通信技術就來自錢仲泰負責的科研計劃,成功解決了在複雜電磁環境下的通信問題。此外,具有最高保密級別的光子通信技術也在測試之中,一切順利的話能在二零三零年定型,徹底解決軍事通信的保密問題。

類似的科研項目還有很多,只是牧浩洋與陸雯都不大清楚。

來到高能物理學實驗中心,見到錢仲泰的時候,牧浩洋不得不承認,錢仲泰老了,八年時光,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記極爲明顯。

只是,錢仲泰仍然那麼精神,而且風格一成不變。

不認識他的人,肯定會把他當成實驗中心裡最不重要的角色之一,比如看門的大爺、或者是在食堂裡的清潔工。

在錢仲泰眼裡,牧浩洋的變化也很大。

不是變老了,而是變得更加成熟,跟八年前那個海軍上校相比,不但更加穩重,也更有氣魄。

搞清楚牧浩洋與陸雯的來意,錢仲泰帶兩人去了自己的辦公室。

實驗中心的規模擴大了不少,生活與居住環境大爲改善。雖然錢仲泰的要求不高,但是仍然給他安排了單獨的臥室,以及一間面積在一百平方米以上的辦公室,比很多大公司老總的待遇都要高得多。

只是,辦公室裡非常凌亂,到處都是帶着“絕密”字樣的文件。

顯然,錢仲泰仍然不大愛收拾,也許從來沒有收拾過。搞得陸雯不得不親自動手,騰出了兩張椅子。

第81章 臨時調整第88章 最後關頭第20章 權衡利弊第229章 胸有成竹第20章 保持沉默第20章 惹是生非第138章 警鐘第101章 潛艇的盛宴第19章 兩手一起抓第10章 迎難而上第67章 外行看熱鬧第90章 突發奇想第70章 重擊落空第250章 信心崩潰第34章 盟友第283章 第一步第190章 總攻第31章 政治變更第204章 小人物第50章 匿蹤突擊第25章 第一個轉折點第35章 支柱第20章 混戰第53章 巧合第108章 因勢利導第88章 進退維谷第75章 真真假假第26章 轉折點第170章 戰爭的代價第68章 一己之力第63章 毀滅第72章 愛國商人第12章 絕命之行第9章 進軍神速第121章 高歌猛進第61章 唯一方案第26章 威逼第146章 最後的錯誤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92章 日本的歸宿第123章 女性軍人第266章 門檻第137章 陰雲密佈第135章 導火索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7章 關聯性第50章 沉默第21章 慘敗第150章 手忙腳亂第223章 真假難辨第24章 裂痕第8章 高歌猛進第56章 創新之舉第46章 預料之外第50章 大漠揚威第68章 歷史時刻第116章 幸運之神第110章 愛莫能助第35章 支柱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28章 九死一生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62章 太陽風暴第52章 突擊開始第16章 馬蜂窩第35章 後方部署第109章 東線開打第202章 衝刺第135章 推心置腹第165章 防空屏障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196章 突襲第33章 最後反擊第274章 覺悟第165章 按兵不動第47章 第一槍第204章 小人物第58章 海航突擊第62章 戰術反擊第33章 孤注一擲第65章 全面行動第123章 女性軍人第42章 四兩撥千斤第243章 狂妄自大第53章 巧合第70章 後果第101章 高歌猛進第218章 死亡陷阱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5章 戰略方向第69章 外援第92章 突擊失敗第25章 自食其果第11章 打擊利器第152章 地面戰爭第119章 大型綜合戰艦第13章 全權顧問第105章 新德里戰役第193章 單刀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