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反擊

.牧浩洋急於收穫戰果,不是沒有道理。

雖然第一輪攻擊非常成功,不但fq1機羣沒有受到威脅,連執行制空任務的戰鬥機也沒有損失,但是攻擊效果並不理想,yj的威力太小,打擊大型戰艦很吃力,導致印度艦隊裡至少有包括兩艘航母在內的八艘戰艦沒有沉沒的危險,也就有啓動備用計劃,進行第二輪打擊的必要。

楊禹方得考慮航空作戰安排,而牧浩洋站得更高,需要考慮戰場上的總體情況。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按照楊禹方的安排,在回收了戰鬥機之後,再組織攻擊,難度肯定會大大提高。

別的不說,第二輪彈道導彈攻擊就沒能收到效果。

只要印度與日本的預警機採取正確的規避戰術,就能應付彈道導彈,而沒辦法打掉預警機,就很難奪取制空權。只要印度空軍反應過來,增派更多的戰鬥機,就得爲攻擊付出更大的代價。

只有及時發動第二輪攻擊,才能用最小的代價收穫最大的戰果。

在這場戰鬥中,減少戰損的意義不比殲滅印度艦隊差多少。

問題是,情況沒有牧浩洋想像得這麼理想。

印度艦隊遭到攻擊之後,印度空軍增派了第二批防空戰鬥機,今井利村也命令最後一架e3g緊急起飛。

到兩點前,印度空軍至少出動了二十四架f22i與二十四架30mki。

雖然在此之前,第一批增派的十二架f22i中,有三架被彈道導彈砸中,因此最多隻有二十一架f22i與二十四架30mki,但是到這個時候,楊禹方手裡只有八架j25,數量差距非常明顯。

更重要的是,緊急升空的兩架e3g在df23f的射程之外。

j25機羣只有一個優勢,即f22i必須前出兩百公里以上,因此e3g很難提供有效支援,f22i必須啓動火控雷達,才能攻擊j25,而j25在前方一百公里處活動,能夠得到有效支持。

只是,在對付f22i之前,還得對付30mki。

結果就是,在與f22i遭遇前,八架j25在二十四架30mki耗光了攜帶的全部中程空對空導彈。

二點過五分,第二場空戰打響。

作爲“炮灰”,曾經讓印度空軍抱以厚望的30mki成功完成任務,讓j25機羣只能用格鬥導彈迎戰f22i。雖然f22i的火控雷達只能發現六十公里外的j25,但是足以進行一次視距外攻擊。

對j25來說,這是打得最艱難的一場戰鬥。

雖然在的引導下,八架j25及時避開了f22i發射的ai20d,並且利用更快的加速能力,迅速把空戰推進到格鬥階段,但是在此之後,必須轉向撤退,避免遭到戰鬥機攻擊。

在必須單獨作戰的時候,j25機羣的數量劣勢顯現了出來,而且非常突出。

八對二十一,即便j25的機動性能非常出色,在抗荷服的幫助下,飛行員能在短時間內抵抗十二g過載,可是面對幾乎三倍於己的對手,j25很難憑藉性能優勢完全抵消數量上的差距。

j25機羣的任務只有一個:拖住f22i,讓及時撤退。

至於j15b機羣能否順利轟炸印度艦隊,還不是j25飛行員需要首先考慮的問題,畢竟保護預警機更加重要。

十分鐘內,五架j25被擊落。

爲了這五個戰果,印度空軍不但損失了二十二架30mki,還損失了四架f22i,並且使六架f22i提前耗光彈藥。

在這十分鐘裡,兩架向東南撤退了一百公里。

可以說,戰鬥打得十分艱難,如果沒有增援,不但最後三架j25將被擊落,兩架預警機也在劫難逃。

也就在這個時候,二十架j15b趕到了。

雖然這些戰鬥機都攜帶了制導炸彈,而且沒有拋掉副油箱,不具備格鬥能力,但是每架戰鬥機上都有兩枚pl12e,能夠進行視距外攻擊。

二點二十二分,j15b機羣投入戰鬥,在六十公里外向f22i機羣發射了pl12e。

這輪攻擊來得十分及時,因爲就在這個時候,已經有四架f22i擺脫j25,轉向追擊正在逃逸的。

再晚一分鐘,f22i就將向射導彈。

遭到打擊,f22i機羣立即潰退。

根據j15b的戰報,在這輪攻擊中,至少有七架f22i被pl12e擊落,只有四架避開了導彈。

雖然繼續逼近的話,j15b就必須拋掉炸彈與副油箱,與f22i格鬥,但是印度戰鬥機飛行員做出錯誤判斷,認爲新到達的j15b是制空戰鬥機,因此在遭到攻擊後,立即轉向撤退。

必須承認,印度飛行員不是膽小。

僅存的四架f22i差不多都用光了彈藥,與二十架j15b格鬥,肯定沒有勝算。

再說了,如果這些j15b執行的是制空任務,就沒有能力攻擊海面上的戰艦,對艦隊沒有威脅。

只有及時撤退,才能避免更大的損失,也才能保存戰鬥力。

f22i機羣撤退後,三架j25沒有追擊,也轉向撤退。原因很簡單,激烈的戰鬥,讓這三架戰鬥機消耗了太多的燃油,根本無法返回艦隊,甚至無法與加油機會合。最終,這三架戰鬥機在返航途中墜毀。萬幸的是,因爲離艦隊比較近,所以六名飛行員在海面上漂浮了兩天之後,被直升機救起。

j25撤退時,j15b機羣對印度艦隊發起了最後的攻擊。

二點二十八分,第一架j15b在七千米高空,朝“維拉特”號投下了制導炸彈。

雖然“維拉特”號上的三套末段攔截系統還沒癱瘓,仍然具備攔截能力,但是j15b投下的是火箭助推炸彈,落下的速度高達三馬赫,而且是從天頂方向進入,超過了末段攔截系統的攔截能力。

轟炸非常徹底,“維拉特”號被三架j15b投下的六枚炸彈徹底摧毀。

與此同時,“維克拉馬迪亞”號也遭到了三架j15b的攻擊,其他幾艘還在掙扎的印度戰艦也遭到了轟炸。

半個小時後,“維克拉馬迪亞”號沉沒。

事實上,“維拉特”號沒有被炸沉,而是在戰鬥結束後不久,被一艘095型攻擊核潛艇在一千五百米外發射的重型魚雷擊沉。此外,還有兩艘大型驅逐艦被潛艇擊沉,印度艦隊至此全軍覆沒。

二點三十五分,j15b機羣轉向返航。

此時,牧浩洋與楊禹方根本沒有高興,因爲兩點不到,馬明濤送來了二部提供的衛星偵察情報。

大概在一點三十五分左右,印度海軍的十二架反潛巡邏機離開了基地。

雖然情報中提到,這些反潛巡邏機將去掩護艦隊,但是牧浩洋與楊禹方都覺得,印度海軍沒有理由在這個時候讓反潛巡邏機去掩護艦隊。

原因很簡單,空中戰鬥還沒結束,反潛巡邏機很容易遭到攻擊。

如果遇到對方的戰鬥機,反潛巡邏機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正常情況下,應該等到戰鬥機清場之後,再出動反潛巡邏機。

如果不是去掩護印度艦隊,那麼這些反潛巡邏機就是來攻擊中國艦隊。

因爲中國艦隊離印度本土超過兩千公里,所以要想進行反擊,印度海軍只能動用反潛巡邏機。更重要的是,印度海軍的i也能攜帶反艦導彈,而且是印度與俄羅斯聯合研製的超音速反艦導彈。

雖然“布拉莫斯”的性能沒有吹噓得那麼厲害,而且以二零二七年的標準衡量,已經早已落後,但是十二架i至少能攜帶七十二枚“布拉莫斯”,攻擊兩千公里外的艦隊,仍然是個不小的威脅。

關鍵是,空射型“布拉莫斯”的射程絕對不是五百公里。

按照印度最初公佈的性能數據,空射型“布拉莫斯”的最大射程爲五百公里,但是在進行了中期改進後,“布拉莫斯”的射程在一千公里左右,算得上是世界上射程最遠的反艦導彈了。

雖然射程遠不能說明什麼,但是意味着能在艦隊防空圈外發起攻擊。

要知道,通常情況下,艦隊的防空圈肯定沒有一千公里。

只需要解決一個問題,這些i就能對艦隊構成威脅,那就是必須在發起攻擊之前獲取準確的戰術信息。

說得直接一點,印度空軍必須出動戰術偵察機。

即便沒有加油機支持,f22i也能飛到兩千公里外執行偵察任務。更重要的是,在之前的戰鬥中,印度空軍出動了大批f22i,不可能知道其中有沒有幾架執行偵察任務,而且艦隊的預警機很難及時發現f22i。只需要獲知中國艦隊的大致方位,i就能在一千公里外發射反艦導彈。

暫且不說這種攻擊有沒有效果,肯定有威脅,而且是不小的威脅。

要知道,此時艦隊上空只有十多架防空戰鬥機。

如果不能及時發現i、以及來襲的反艦導彈羣,就無法組織有效的外圍攔截,必須進行艦隊防空。

當時,艦隊上空只有兩架,而且所剩燃油最多能飛行兩個小時。

也就是說,這兩架預警機不能遠離航母,只能在艦隊上空,引導防空戰鬥機攔截來襲的反艦導彈。

這也正是楊禹方的安排,在無法擴大攔截區域的情況下,攔截反艦導彈更加可靠。

只是,能夠提供的預警時間非常短暫。

二點五十五分,出警報,“布拉莫斯”導彈羣離艦隊僅有二百五十公里。

艦隊防空作戰隨即開始,所有戰艦在兩分鐘內啓動了防空雷達,並且爲防空導彈通電預熱,完成了發射導彈的準備工作。

空中,十八架剛剛爲返航機羣補充了燃油的j15b戰鬥機轉向加速。

留給戰鬥機的時間只有不到一分鐘,顯然過於倉促,防空反導重任落到了艦隊裡的防空戰艦身上。

第10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125章 挑戰困難第102章 破交作戰第51章 整軍備戰第84章 戰將第266章 門檻第11章 打擊利器第211章 宣傳榜樣第136章 夾心餅乾第178章 最後的機會第54章 準備反擊第259章 遺贈第180章 圍點打援第38章 狼羣第91章 迎難而上第60章 振作第233章 蠶食第39章 戰禍第60章 振作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246章 登陸美國第178章 最後的機會第173章 振奮軍心第70章 外交戰場第91章 浮上水面第5章 鐵娘子第28章 九死一生第33章 拉幫結派第56章 家宴第219章 火線第25章 光明磊落第171章 八個半小時第142章 無關緊要的反擊第50章 沉默第102章 陸軍的未來第124章 戰略轉向第94章 戰略價值第62章 軍方接觸第40章 積極主動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86章 總統的野心第302章 覺醒第153章 運氣成分第75章 積極迎戰第90章 機遇第184章 強攻第3章 戰爭導火索第130章 進攻方向第63章 不可避免第41章 求生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32章 針鋒相對第193章 主旋律第49章 主角與配角第53章 生存競賽第95章 迎難而上第10章 補充攻擊第118章 和解第5章 是戰是和第37章 犧牲品第1章 極限第1章 收假第208章 毀滅之路第65章 國家意志第57章 提前行動第301章 暴政時代第94章 J-20突擊第30章 誰更瘋狂第65章 全面行動第136章 夾心餅乾第99章 耐心的艇長第68章 推波助瀾第122章 水下霸主第210章 甕中之鱉第214章 小國的立場第23章 堅持主見第2章 秘密任務第46章 不確定因素第92章 長遠目光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54章 生於憂患第6章 愈演愈烈第197章 僅此一回第243章 狂妄自大第15章 針尖對麥芒第101章 潛艇的盛宴第321章 起源第136章 夾心餅乾第232章 政治戰爭第68章 措手不及第57章 災難應對措施第180章 圍點打援第312章 個體與整體第6章 定論第73章 捆綁政策第95章 快馬加鞭第21章 點燃導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