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別無選擇

.帕克斯走進橢圓形辦公室的時候,特意看了錢德勒一眼。

因爲大選臨近,所以聯邦官員的關係非常微妙。雖然帕克斯不是麥克米倫提名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但是他的呼聲很高,是最有可能獲得共和黨提名的候選人之一。錢德勒半路殺出,對帕克斯也構成了威脅。

“帕克,有什麼事嗎?”麥克米倫故意用了暱稱。

在競選人提名上,如果錢德勒不肯放棄,麥克米倫很有可能支持帕克斯,從而獲得黨內多數支持。

“剛接到中國總理的電話。”

“總理?”

“現在,中國的政治局勢非常微妙,傅秀波兩年後就將退休,易援朝與黎平寇的鬥爭非常激烈。”帕克斯勉強笑了笑,說道,“黎是傅親手栽培的領導人,如果傅秀波要向我們傳達消息,只能通過他。”

“什麼消息?”

“日本準備開戰。”

麥克米倫愣了一下,讓帕克斯把話說清楚點。

“黎平寇在電話裡提到,日本與印度將借聯合演習,在克什米爾地區發動進攻,佔領錫亞琴冰川。”

“就說了這件事?”麥克米倫瞟了眼錢德勒。

“他還暗示,中國對巴基斯坦有安全保障承諾,如果巴基斯坦遭到進攻,中國將別無選擇。因爲印度是有核國家,具備打擊中國本土的能力,所以中國將被迫在遭到核威脅的時候進行先發制人的戰略打擊。”

“他瘋了嗎?”麥克米倫一下激動起來。

“這只是暗示。”錢德勒插了一句,對帕克斯說道,“除此之外,黎平寇有沒有提出特殊要求?”

“希望我們諒解。”

“僅僅是諒解?”

帕克斯點了點頭,說道:“但是從他的語氣來看,還希望我們出面干預,至少在中國採取行動的時候保持沉默。”

“這不可能”麥克米倫仍然有點激動。

“總統”錢德勒提醒了麥克米倫,作爲總統不應該如此驚慌失措。

麥克米倫長出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中國總理在這個時候聯繫我們,表明還有和解的機會。”

“國務卿,你覺得黎平寇是一個軟弱的總理嗎?”

“這……”

“他給你打電話,肯定是傅秀波的安排。”錢德勒嘆了口氣,說道,“戰爭即將爆發,現在纔出面干預,已經來不及了。”

“爲什麼?”麥克米倫問了一句。

“首先,日本與印度沒有知會我們,而且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到位,表明並不希望我們出面干預,即便馬上給日本首相打電話,中島俊夫也會含糊其詞,表明沒有這件事。等我們拿到證據去質問中島俊夫,戰爭已經打響了。”錢德勒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其次,中國肯定早就有所察覺,而且早就開始進行戰爭準備,現在才告訴我們,足以表明中國有自己的計劃。”

“中國想打這場戰爭?”

“也許想,也許不想,不管怎麼樣,中國已經採取行動,而且信心十足,不然不會在這個時候告訴我們。”

Www● t t k a n● c○

“既然中國有信心,就不應該聯繫帕克斯。”

錢德勒笑了笑,說道:“中國想要的只是一場局部戰爭,而不是全面戰爭,所以黎平寇提到了大規模戰略打擊。”

“這……”

“中國總理提到這件事,有兩個目的,一是讓我們放心,即在打擊印度時,中國不會採用核捆綁政策。”

“什麼意思?”

“按照現在的戰略威脅機制,只要中國的戰略彈道導彈升空,不管飛往哪裡,我們都會立即採取反制措施,至少會讓戰略轟炸機升空,讓彈道導彈部隊做好發射準備,讓戰略核潛艇處於待命狀態。”錢德勒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從中國本土發射的戰略彈道導彈只需要二十五分鐘就能落到我國領土上,而我們的戰略預警系統有五到十分鐘的延遲,因此我們只有十五分鐘左右的戰略預警時間。按照標準作戰程序,在中國發射戰略彈道導彈之後的十五分鐘之內,我們必須做出決策。此時哪怕只有一個意外因素,我們都會進行戰略反擊。不僅針對中國,還針對所有有核國家,因爲其他有核國家也不可能立即知道我們的導彈射向中國,很有可能在我們發射彈道導彈之後,對我們進行反擊,導致我們全面毀滅。”

“核捆綁戰略?”帕克斯問了一句。

錢德勒點了點頭,說道:“大體上就是這個意思,所以黎平寇暗示我們,讓我們不要緊張。”

“第二個目的呢?”

“希望得到我們的支持。”

“支持?”

“很明顯,中國不想打一場全面戰爭。根據我獲得的信息,中國沒有進行軍事動員,也就沒有打大規模戰爭的動機。如果印度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國就將面對全面戰爭。爲了阻止印度使用核武器,中國很有可能進行先發制人的戰略打擊,消滅印度的核力量,所以黎平寇纔會提到這一點。”

“沒有我們的幫助,中國幹不了?”

錢德勒又點了點頭,說道:“關鍵是情報,中國肯定掌握了大部分關鍵情報,但是仍然不足以保證首輪打擊就能達到目的。”

“讓我們幫忙打擊印度,這不可能”

錢德勒笑了笑,沒有急着開口。

帕克斯遲疑了一下,說道:“總統,也許我們不得不這麼做。”

“爲什麼?”

“雖然印度有核武器,但是戰略打擊能力有限,最多能摧毀幾座中國的大城市,沒有致命威脅。相反,中國的戰略打擊能力足夠強大,能在半個小時之內抹平印度。”帕克斯長出口氣,說道,“設想一下,如果印度首先使用核武器,哪怕只有一枚落到中國境內,中國會怎麼反擊?”

“這……”

“肯定會進行覈報復,區別只是規模大小。”錢德勒替總統做了回答。

“那麼,什麼因素決定了覈報復的規模呢?”

錢德勒皺起眉頭,等着帕克斯說下去。

“只有一個因素,即中國是否願意在印度打一場大規模常規戰爭。目前的情況,中國沒有做相關準備,也就不會希望通過常規戰爭來打垮印度。爲了防止印度東山再起,也爲了防止印度再次使用核武器,進行全面的戰略核打擊成爲中國的唯一選擇。保守估計,中國至少會摧毀印度的所有大城市,讓印度在今後五十年、甚至一百年之內都難以復原,徹底淪落爲三流國家。”

“這與我們有什麼關係?”麥克米倫問了一句。

“總統,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情,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置身事外。即便不考慮大規模核戰爭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也要考慮人道主義危機、以及因發的經濟危機。毫無疑問,我們將是最大受害者。”

“爲什麼?印度是中國的鄰國,難道中國不是最大受害者?”

帕克斯勉強笑了笑,說道:“雖然中印兩國接壤,但是橫在兩國間的喜馬拉雅山,足以讓中國置身事外。環境上,喜馬拉雅山足以阻擋絕大部分放射性塵埃,中國受到的影響少之又少。如果印度爆發人道主義危機,難民絕對不會前往中國。經濟上,中國與印度的關係並不密切。”

“既然如此,我們可以藉此向日本施壓。”

“日本會相信嗎?”

麥克米倫沉默了,這確實是個問題。日本既然不肯知會美國,表明並不相信能得到美國的支持,也就不會相信美國提供的任何情報,反而會認爲,這是美國爲了阻止戰爭編造的謊言。

“印度呢?”麥克米倫長出了口氣。

“作爲有核國家,還有戰略投送手段,印度比日本更加自信。”

“那麼,我們別無選擇了?”

帕克斯點了點頭,表示就是這個意思。

麥克米倫咬了咬牙,朝錢德勒看了一眼。

“如果中國進行先發制人的戰略打擊,不一定會立即使用核武器,很有可能採用外科手術式的轟炸,摧毀印度的核武器與核設施。暫且不說這場戰爭的結果,沒有了核威脅能力的印度更容易控制。”

麥克米倫仍然沒有表態,因爲他知道,跟中國合作,等於被中國牽着鼻子走。

“總統……”

“看來,我們確實別無選擇。”麥克米倫嘆了口氣,說道,“既然日本與印度想單幹,我們就得有所表示。帕克斯,你去告訴中國總理,我們將爲阻止戰爭做出努力,但是不能保證能夠收到效果。”

帕克斯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麥克米倫的意思。

“錢德勒,情報上的事情由你直接負責。不要親自出面,我們絕對不能與針對印度的打擊行動扯上任何關係。”

錢德勒也點了點頭,這個道理他肯定明白。

美國的利益在於戰後,即一個完全喪失戰略威脅能力的印度,將更加依賴美國,而不是與日本搞小團體。通過打擊印度,還能震懾日本,讓日本放棄單幹的念頭,重新投入美國的懷抱。

爲此,美國絕對不能與這場戰爭扯上關係。

麥克米倫揮了揮手,隨即閉上了眼睛。在白宮住了六年半,這位曾經躊躇滿志的總統已經認識到,白宮並非安身之處。

作爲世界領袖,美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讓麥克米倫難以接受的是,在即將發生、對美國的國際地位構成重大威脅的戰爭中,美國竟然沒有主導權,連話語權都沒有。.。

第16章 準備第216章 最後的堅持第47章 金蟬脫殼第9章 以退爲進第156章 量力而行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120章 餘波第23章 回到總參謀部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57章 戰爭決議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117章 放手去幹第270章 投降第57章 提前行動第150章 手忙腳亂第46章 豐收年第34章 空軍出擊第198章 暫定十月十五第307章 壁壘第74章 信心十足第18章 畫蛇添足第13章 周密計劃第169章 亂戰第11章 不可否缺第25章 偃旗息鼓第129章 積極外交第120章 多面手第21章 一鍋端第33章 科技戰略第29章 力挽狂瀾第9章 血染橫濱第211章 宣傳榜樣第2章 完美主義者第180章 歸宿第79章 盲目猜測第86章 膠着第79章 立場第9章 血染橫濱第104章 安曼會戰第12章 措手不及第80章 情況有變第94章 再戰印度洋第232章 政治戰爭第20章 權衡利弊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48章 戰爭準備第17章 緊急出動第1章 海軍強國第291章 生存空間第105章 以退爲進第44章 出山第15章 宣戰第84章 守株待兔第215章 光復第302章 覺醒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39章 去臺灣第45章 無用之舉第54章 自亂陣腳第84章 連環拳第20章 權衡利弊第292章 量子理論第271章 復員大潮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36章 分外之責第152章 地面戰爭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34章 炮戰第105章 新德里戰役第176章 關聯因素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12章 封鎖第43章 門檻第8章 倒計時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48章 關鍵戰報第38章 戰役目的第21章 奪回失地第211章 大包抄第35章 打掃戰場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98章 大規模佯攻第122章 新戰術思想第6章 定論第61章 猛然醒悟第188章 自告奮勇第53章 巧合第232章 政治戰爭第51章 精密計劃第63章 全力以赴第53章 軍事部署第29章 本質第49章 最佳選擇第230章 重壓之下第67章 外行看熱鬧第128章 意外頻頻第16章 急轉直下第87章 人挪活第215章 海軍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