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深海猛龍

作爲極富傳奇色彩的潛艇艇長,薩非墨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善於尋找與把握機會。

也許水面戰艦的艦長不需要這個能力,可是作爲潛艇艇長,這個能力直接決定了所能取得的戰果。

在第二次朝鮮戰爭中,薩非墨用行動證明了這一點。

在伏擊第72特混艦隊的戰鬥中,如果沒有把握住稍縱即逝的機會,他就不可能一舉擊沉“華盛頓”號。

只是,這個能力,往往得承擔更大的風險。

“海龍”號在五月初出港,最初幾天在舟山羣島以東活動,隨後前往濟州島附近,監視美韓聯軍的聯合演習。在此期間,薩非墨讓“海龍”號進行了幾次“模擬攻擊”,檢驗潛艇使用電磁武器的戰術。也就在這個時候,中日潛艇在東海遇襲,東海爭端急劇升溫,薩非墨奉命率領“海龍”號南下。

按照計劃,他應該前往沖繩島附近,監視進出那霸港的艦艇。

因爲周渝生隨後調動了更多的潛艇,另外一艘041型先一步到達,所以薩非墨臨時改變了行程,讓“海龍”號留在了大隅海峽西端。

正是這個決定,讓“海龍”號首先與日本潛艇遭遇。

二十六日凌晨,“海龍”號的拖拽式聲納發現了大隅海峽裡的幾個可疑目標,隨後又探測到了出現在土噶喇海峽裡的兩個可疑目標。調整巡邏線路後,“海龍”號在二十六日上午八點左右確定從大隅海峽進入的是四艘“蒼龍”級,土噶喇海峽裡是兩艘“親潮”級常規潛艇。

以一敵六,顯然不是明智之舉。

雖然“海蛇”號有六具魚雷發射管,可以同時發射六條反潛魚雷,但是隻有兩條火控線路,只能同時引導兩條線導魚雷。在攻擊常規潛艇時,一般用兩條魚雷對付一個目標,因此很難同時攻擊六個目標。

再說了,當時局勢還沒有失去控制,薩非墨沒有收到主動攻擊的命令。

他能做的,只是監視由這兩條海峽進入東海的日本潛艇。

接下來,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土噶喇海峽裡的兩艘“親潮”級沒有進入東海,而是在即將離開海峽時轉向,繞過口之島後向南去了。

受島嶼阻擋,“海龍”號跟丟了這兩艘潛艇。

直到二十七日,薩非墨才收到周渝生髮來的消息,在沖繩島附近的041型發現了兩艘日本潛艇。

顯然,這兩艘潛艇去了沖繩。

問題是,四艘“蒼龍”級沒有改變航線,從大隅海峽進入東海後就以四節的巡航速度向西南方向航行。

這個速度,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潛艇發出的噪音。

不可否認,“蒼龍”級是非常先進的常規潛艇,特別是從第五艘開始,用日本自行研製的氫氧粒子膜燃料電池替換了“斯特林”發動機之後,巡航噪音進一步降低,絲毫不比041型差。

只是,潛艇的噪音水平具有方向性,在某個方向上會特別明顯。

比如潛艇的正後方。

因爲率先發現對方,還及時機動到位,在日本潛艇靠近時,還關閉了推進器,所以“海龍”號輕而易舉的咬住了四艘日本潛艇。

跟蹤了幾個小時,到二十六日傍晚,薩非墨發現了問題。

四艘“蒼龍”級沒有分開,而是排成較爲整齊的編隊,航向也沒做調整,似乎並不擔心在同一海域遊弋的中國潛艇。

難道日本艇長這麼有信心?

深思熟慮後,薩非墨覺得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如果四艘“蒼龍”級不是從大隅海峽進入東海,而是去了沖繩島,很有可能悄無聲息的進入戰區。

原因很簡單,大隅海峽的海文情況產生了影響。

作爲第一島鏈上最重要的海峽之一,大隅海峽北面是九州島、南面是大隅諸島與種子島等島嶼。冷戰期間,大隅海峽是西方集團封鎖紅色海軍的主要戰場之一,超過四成的蘇聯潛艇從此進入太平洋。

對於從東海進入太平洋的潛艇來說,大隅海峽是一條理想通道。因爲北上的黑潮在此分道,一路流往朝鮮海峽、進入日本海,另外一路則經大隅海峽進入西太平洋。在黑潮的帶動下,潛艇可以關閉主推進器,以三節左右的速度悄無聲息的航行。

對於前蘇聯海軍那些噪音巨大的核潛艇來說,大隅海峽絕對是理想之選。

爲了對付前蘇聯的潛艇,冷戰期間,美國與日本在大隅海峽的海底鋪設了數百具噪音監測器。

只是,對於從太平洋進入東海的潛艇來說,就沒有這麼理想了。

因爲海峽的平均水深不到一百米,所以潛艇無法深潛避開黑潮。在強大的黑潮面前,潛艇要想達到四節的巡航速度,就得以七節的速度航行。在海峽最窄處,黑潮的流速加快,潛艇甚至得把航速提高到十節左右。

這個速度,使得潛艇的噪音明顯增強。

不然的話,“海龍”號也不可能在幾十公里之外探測到四艘“蒼龍”級。

此外,自身噪音增強後,潛艇的被動探測能力將明顯減弱,日本潛艇很難發現遠處的“海龍”號。

這些因素綜合起來,肯定會讓日本艇長感覺良好。

問題是,四艘“蒼龍”級爲什麼不分開行動?

雖然幾十年來,常規潛艇遵循的仍然是“狼羣戰術”,特別是在正規海戰中,集中行動的常規潛艇遠比單獨行動時強大得多。在第二次朝鮮戰爭期間,中國潛艇能夠多次取得驚人的戰果,與集中行動不無關係。但是“狼羣戰術”不等於要讓所有潛艇一起行動,特別是在搜尋目標時,每艘潛艇都是“頭狼”,在發現目標之後再集中行動,以集羣攻擊的方式瓦解敵人的反潛網。

在狹窄的東海,四艘“蒼龍”級足以鋪開一張巨大的伏擊網。

也許,日本艇長相信其他偵察手段,比如偵察衛星、電子偵察機與海上巡邏機能夠發現中國艦隊,所以沒有分散搜索。

不管怎麼說,在現代海戰中,潛艇只是參與兵力之一,而不是全部。

薩非墨沒管那麼多,因爲四艘“蒼龍”級一起行動,讓他更容易跟蹤監視。如果日本潛艇分散行動,他還不知道該怎麼辦呢。

就這樣,四艘“蒼龍”在前,排成一二一隊列,即一艘突前、兩艘居中、一艘斷後,“海龍”號則尾隨在後。

薩非墨沒把距離拉得太遠,確保艇首球形聲納能探測到斷後日本潛艇發出的噪音。

每隔半個小時,他就讓“海龍”號做一次戰術轉向,用側舷聲納陣探測前方的三艘日本潛艇的行蹤。

在此期間,薩非墨已經想好了戰術。

只要收到攻擊指令,“海龍”號首先攻擊斷後日本潛艇,同時向居中的兩艘“蒼龍”級各發射一條五百三十三毫米自導魚雷,然後用兩條六百五十毫米線導魚雷做補充,最後與突前日本潛艇拼刺刀。

這套戰術,足以保證幹掉三艘“蒼龍”級。

即便拼不過第四艘“蒼龍”,也能穩賺不賠。

只是,接下來的等待,讓薩非墨有點惱火,因爲直到二十八日夜間,他也沒有收到周渝生髮來的作戰命令。

還好,潛艇兵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當時,薩非墨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或者說該做卻沒做的事,對即將爆發的海上戰鬥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按照周渝生的安排,薩非墨應該及時彙報敵情。

問題是,薩非墨卻沒有這麼做,不但沒有讓“海龍”號上浮使用通信桅杆,也沒有投出通信浮標。

薩非墨這麼做,不是沒有理由。

“蒼龍”級的噪音很低,如果“海龍”號浮上水面,用通信桅杆發出信息,很有可能跟丟目標。使用通信浮標的話,因爲不具備定向通行能力,所以發出的電磁波很有可能被日本的監聽電臺截獲。

薩非墨不是不打算報告敵情,而是覺得時機還不成熟。

結果就是,到二十八日夜間,周渝生仍然不知道已經有四艘“蒼龍”級從大隅海峽進入日本海,而是緊盯着沖繩附近的那兩艘日本潛艇。

雖然周渝生已經意識到,日本海上自衛隊出動了十四艘潛艇,就算從橫須賀出發的第二潛水隊羣的八艘潛艇沒有趕到,從廣島出發的六艘潛艇肯定到了,而在沖繩附近被發現的只有兩艘,意味則四艘潛艇去向不明。但是沒有可靠情報,讓周渝生無法妄自做出判斷,也就無法肯定日本潛艇走的是大隅海峽。

不管怎麼說,兩艘“親潮”級的威脅已經夠大了。

如果讓這兩艘潛艇進入東海,而且逼近東海艦隊,即便有四艘041型伴隨艦隊行動,也不見得能夠確保艦隊安然無恙。

只要抓住機會,一艘潛艇就能給予艦隊毀滅性的打擊。

周渝生別無他法,只能安排一艘攻擊核潛艇前去增援,加強沖繩附近海域的監視力度。

當時,只有兩艘攻擊核潛艇深入東海,另外兩艘還在趕過來的途中,離沖繩還有幾百公里呢。

受此影響,在東海艦隊東北方向上,出現了極爲明顯的反潛漏洞。

換句話說,在戰前部署中,日本海上自衛隊採取的戰術收到了效果,用兩艘已經落後的“親潮”級吸引了中國海軍的反潛兵力,爲四艘“蒼龍”級創造了突破機會,也爲日本打響第一槍創造了機會。

只是,戰爭是雙方互動的結果,而不是單方面行動。

第48章 針鋒相對第225章 打過三八線第54章 準備反擊第88章 各讓一步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29章 最後的瘋狂第288章 科技大爆發第19章 主動攻擊第90章 獨木難支第142章 防空火網第52章 空中力量第119章 技術就是力量第219章 做徹底第1章 千錘百煉第7章 不測風雲第61章 動力革命第143章 雙重攻擊第47章 第一槍第304章 文明接觸第13章 周密計劃第34章 盟友第110章 退卻第232章 政治戰爭第87章 接敵第125章 鶴蚌相爭第70章 外交戰場第135章 全局第16章 馬蜂窩第230章 重壓之下第197章 無果而終第273章 共同化第11章 矛盾心態第2章 大馬士革事件第183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92章 怎麼打第177章 關鍵情報第215章 光復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127章 改進第14章 宣戰第28章 屈服第32章 分兵攔截第220章 迎難而上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42章 找準目標第38章 戰役目的第16章 急轉直下第39章 投送力量第142章 防空火網第70章 外交戰場第51章 再接再厲第92章 突襲的回報第236章 億噸艦隊第151章 人盡其用第99章 故技重演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53章 繼續打第71章 拼盡全力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219章 做徹底第21章 一鍋端第275章 軌道飛行器第114章 向前看第192章 煙消雲散第77章 分歧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16章 準備第220章 迎難而上第66章 分工合作第112章 和平第97章 戰略分歧第62章 戰略意第56章 創新之舉第12章 措手不及第41章 順藤摸瓜第257章 切入點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2章 完美主義者第71章 再上戰場第48章 突發奇想第9章 錯誤的航線第163章 第一站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175章 三板斧第55章 兩強相爭第134章 守與不守第40章 豐收時期第39章 去臺灣第67章 新式攻擊法第278章 並不孤單第51章 時間點第101章 潛艇的盛宴第28章 風馳電掣第10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123章 歐洲聯邦第19章 人心所向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156章 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