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打來的和平

看完黃峙博帶來的作戰計劃,傅秀波摘下老花眼鏡,沉思了起來。

黃峙博與陸風烈沒有急着開口,他們都清楚元首的處事風格,不管做任何事,在想清楚之前,不會輕易開口。

兩人抽完一根菸,傅秀波才合上文件。

見到傅秀波有話要說,黃峙博放下了拿起的煙盒。

“軍事上的細節問題,我沒有多少發言權,只想搞明白幾個關鍵問題。”傅秀波朝黃峙博看了一眼,說道,“一是,這場戰爭將以海空爲主,僅在奪取釣魚島的時候,動用規模有限的地面部隊。”

“是特種部隊。”黃峙博做了解釋,“釣魚島上沒有駐軍,也沒有常住人員,所以在我們奪取了制空權與制海權之後,特種部隊就能完成佔領行動。”

“日本會反擊嗎?”

“反擊?”黃峙博一下沒搞明白。

“我們奪回了釣魚島,難道日本不會出動地面部隊?”

“那他們首先得奪回制海權與制空權。”黃峙博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釣魚島距離我國本土與沖繩都有數百公里,即便從宮古列島起飛的直升機能把部隊送上去,但是在海洋戰場上,沒有制空權與制海權,任何登陸行動都沒有保障。也許日本會在戰爭爆發後,搶先向釣魚島投送地面部隊,只要我們能夠奪得制空權與制海權,打下釣魚島沒有任何難度,沒有必要擔心地面作戰。”

“前提是,我們也要奪得制空權與制海權。”

黃峙博笑了笑,表示就是這個意思。

“我的意見是,能不能首先出動地面部隊,讓收復釣魚島成爲既成事實。”

“這……”

“嚴格說來,我們選擇的開戰時機並不十分有利,畢竟現在我們與日本的矛盾體現在國內治安上,而不是領土與領海糾紛。雖然我相信,海軍與空軍能旗開得勝,但是我們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傅秀波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從政治上講,只要奪回了釣魚島,我們就能迫使日本停戰,儘可能的縮小戰爭規模。爲了順利解決臺海問題,我們絕對不能在釣魚島上耗費太多精力。”

“元首說得沒錯,先奪回釣魚島,再跟日本打海戰。”陸風烈附和了一句。

黃峙博點了點頭,說道:“問題不大,只需要對作戰計劃稍做修改。在突然發起進攻的情況下,我們有十成的把握奪回釣魚島。”

“接下來呢?”

黃峙博一愣,一下沒有反應過來。

“你的這份計劃中提到,在奪回釣魚島的戰鬥中,將以消滅日本海空力量爲主,而不是侷限在收復失地上。”傅秀波笑了笑,說道,“這個觀點非常正確,只是出發點不對,消滅日本的海空力量,不是爲了奪回釣魚島,而是爲了阻止日本介入臺海問題,爲我們實現統一打下基礎。”

黃峙博點了點頭,表示就是這個意思。

“只是,戰爭是雙方面的,並非我們想怎麼打,就能怎麼打。”

“元首,你的意思是……”

“我覺得,在完成了第一階段作戰行動,即奪回釣魚島、重創日本海空力量後,戰局有可能朝着兩個方向發展。”傅秀波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一是日本遭到重創後,爲了保存實力,被迫接受既成事實,做出暫時的退讓。二是日本惱羞成怒,不計後果的與我們在東海鏖戰,最終輸光全部家底。”

“以目前的情況,後者的可能性大得多。”

“爲什麼?”傅秀波笑了笑,讓黃峙博給出詳細解釋。

“只要開戰,就不由日本做主了。到底打成什麼樣子,得由我們說了算。”

傅秀波笑着搖了搖頭,說道:“黃將軍,你未必把事情看得太簡單了。如果日本艦隊退回港口,你能怎麼辦?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這只是一次局部衝突,不管怎麼樣,我不會批准攻擊日本本土的作戰計劃。”

黃峙博的眉頭跳了幾下,沒有多說什麼。

“更何況,日本當局的表現,已經證明了我們之前的猜測,引發戰爭的不是日本,而是美國。”傅秀波長出口氣,說道,“從某種意義上講,日本當局已經爲阻止戰爭爆發盡到了最大努力。如果我的判斷沒錯,這幾天發生的事情與美國有關,肯定是美國的情報機構在幕後策劃的。目的只有一個,製造事端,讓本已平息下去的爭端再次浮上水面,迫使日本當局不得不鋌而走險。”

“肯定如此,沒什麼好猜測的。”

“那麼,你認爲日本會聽命於美國嗎?”傅秀波看了黃峙博一眼,說道,“在是戰是和的問題上,日本沒有選擇,如果小林光一不肯就範,美國會讓他吃不了兜着走,下任首相只會把日本帶入一場規模更大的戰爭。我非常清楚小林光一的處境,甚至有點同情他。可以想像,小林光一隻能按照美國的安排前進,但是絕對不會屈服,不然早就宣佈辭職了。爲了降低戰爭造成的影響,他會力所能及的控制戰爭規模,比如在戰局不利的情況下,主動做出退讓。”

“這就意味着,他的政治生涯從此結束。”

“如果他是政客,我相信他不會這麼做,可是我更相信,他是一名政治家,而且是一名以日本國家利益爲重的政治家。”

“元首,你的意思是……”

“與全面失敗比起來,暫時的慘敗不算什麼,只有保存了實力,日本纔有可能在幾年或者幾十年後重新崛起。”

“這……”

“可以想像,小林光一不會立即投入全部兵力,而會試探着增兵,發現無法在戰場上取勝後,就會接受既成事實。當然,如果無法說服內閣、也無法說服國會,他很有可能在必要的時候宣佈內閣總辭職,甚至提前舉行大選,用國內政治動盪來轉移視線,從而平息東海軍事衝突。”

黃峙博的眉頭跳了幾下,明白了傅秀波的意思。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如何才能保證順利解決臺海問題呢?”

“這……”

傅秀波笑了笑,說道:“很明顯,如果我們立即在臺海做文章,最積極的不是日本,而是美國。因爲臺灣關係到了日本的戰略利益,所以有理由相信,即便小林光一做出了自我犧牲,也無法組織日本邁向另外一場戰爭。說得簡單一點,日本很有可能介入,而且能夠得到美國的全面支持。事實上,美國領導人不可能不知道,我們不會單獨解決東海問題,只要有足夠的實力,我們就會解決臺海問題,因此美國肯定做好了相關準備,在必要的時候甚至有可能直接出兵。”

“出兵的可能性應該不大,畢竟美國國內環境不允許。”

“即便如此,美國也會以更大的規模爲日本提供軍事援助,讓日本獲得挑戰我們的基礎實力。”

黃峙博點了點頭,沒有否定傅秀波的觀點。

“現在的問題是,日本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恢復元氣,在臺海衝突中給我們製造難以逾越的障礙。”

“元首,你的意思是……”

“說得簡單一點,我的觀點是,必須抓住這次機會,即便無法阻止日本干預臺海,也要儘可能的消滅日本的軍事力量,特別是海空力量。”傅秀波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雖然日本一直依賴美國,大量武器裝備都是從美國引進的,但是在海軍裝備上,日本具有很高的獨立自主性。如果能在這場衝突中消滅日本的海上力量,就算美國爲日本提供支持,甚至直接提供現有戰艦,日本也需要數個月才能掌握這些戰艦。對我們來說,幾個月足以改變整個局面了。”

“確實如此,不管日本會不會干預臺海,從長遠來看,都有必要消滅日本海空力量。”

“那麼,你打算怎麼做呢?”

黃峙博稍微思索了一下,說道:“如果可以的話,我認爲還是應該延遲收復釣魚島的作戰行動,釣住日本的胃口。”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政治上不允許。”

“爲什麼?”

傅秀波笑了笑,說道:“如果釣魚島爭端沒有一錘定音,那麼這場戰爭就很有可能失去控制,由局部衝突演化爲地區戰爭。說得簡單一些,我們必須在一開始就給雙方一個結束衝突的理由。”

“可是……”

“沒有什麼可是的,我們要想解決臺海問題,就不能在這個時候與日本全面開戰。”

“這樣的話,就只能在戰術上想辦法了。”

“不知道我說得對不對,我認爲應該打痛日本,但是不能讓日本絕望,得給日本一些打贏的希望,才能讓日本投入更多兵力。”

黃峙博點了點頭,表示明白傅秀波的意思。

“具體怎麼做,你去想辦法。”傅秀波笑了笑,說道,“我的觀點很明白,既然要打,就要從長遠考慮,不但要爲解決臺海問題打下基礎,還要打來長久和平,至少得確保在今後二十年內,不再受東海問題困擾。”

“元首,我明白。”

“行,暫時就說這些吧,打起來了,再來向我彙報。”

“這份作戰計劃……”

“修改後,讓老陸過目就行了。”

黃峙博點了點頭,沒再多說什麼。

在第二次朝鮮戰爭中,傅秀波從未乾預軍事行動,只把握住戰略方向。對軍人來說,這樣的領導人才是最好的領導人。

第125章 挑戰困難第101章 導彈攻擊第167章 預見性第4章 各算各的第93章 同化政策第30章 虎口逃生第9章 十萬火急第129章 準備進攻第47章 第一槍第101章 反擊第101章 潛艇的盛宴第127章 改進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11章 經濟圍剿第59章 再接再厲第82章 歐盟的機會第15章 預判第38章 打工皇帝第47章 第一槍第52章 空中力量第234章 推波助瀾第19章 關鍵結點第90章 獨木難支第134章 真正的敵人第30章 周旋第101章 反擊第318章 總則第2章 厚積薄發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32章 關鍵時刻第39章 戰禍第304章 文明接觸第62章 開戰在即第199章 等不起第38章 戰役目的第10章 共同體第5章 泰山北斗第56章 創新之舉第87章 最後的機會第10章 重在過程第62章 弄巧成拙第38章 戰役目的第25章 偃旗息鼓第197章 僅此一回第22章 年關第198章 追趕第93章 同化政策第84章 戰將第281章 月球工程第225章 陸軍上岸第30章 小事化大第218章 死亡陷阱第258章 金融戰略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72章 新崗位第189章 一錘定音第1章 棄武從文第191章 艦隊出動第121章 高歌猛進第54章 遠征日本海第49章 最佳選擇第142章 無關緊要的反擊第78章 中國化第35章 奔赴前線第70章 內部矛盾第89章 輪番轟炸第18章 雙輸第228章 毀滅性武器第24章 伏擊戰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15章 宣戰第32章 匹夫有責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83章 歪打正着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93章 最後的攻擊第238章 不歸路第22章 備用計劃第100章 鋼鐵洪流第45章 阻止戰爭第61章 戰略打擊第47章 深海快槍手第43章 傳奇人物第13章 希望尚存第37章 犧牲品第32章 針鋒相對第55章 決戰在即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13章 風起雲涌第34章 空軍出擊第224章 傀儡的覺悟第295章 遺蹟第10章 共同體第69章 外援第49章 場外因素第128章 數量致勝第51章 再接再厲第13章 周密計劃第13章 全權顧問第51章 第三號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