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不算圓滿

第九裝甲師能打下元通裡,不是韓軍表現神勇,而是志願軍的戰術問題。

按照黃峙博的安排,元通裡受到攻擊時,第六十五集團軍只派遣一個營去支援,把主力留在束草,而且向南派遣了大批偵察兵。結果就是,支援元通裡的部隊沒有及時趕到,也就沒能守住元通裡。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第六十五集團軍果斷向元通裡增兵,肯定能守住元通裡。

只是這不見得是壞事,因爲到了六日上午,隨着美軍國民警衛隊師打到束草附近,第六十五集團軍的防禦部署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即便美軍動用了一個師,要想打下由第六十五集團軍主力守衛的束草,也不大容易。

更重要的是,第六十五集團軍已經做好防禦準備,而且及時發現了美軍,有足夠的時間進入防禦陣地。

束草防禦戰,算得上是志願軍在春川反擊戰中打得最漂亮的一場戰鬥了。

雖然從一開始,美軍的進攻就非常猛烈,而且還在進攻的時候,派遣一支突擊部隊給元通裡的第九裝甲師送去了作戰物資,但是從六日上午打到七日上午,美軍都沒能突破第六十五集團軍設是束草南面的防線。

七日下午,第六十五集團軍調整作戰部署,並且在當天晚上發起反擊。

與此同時,趕到東線戰場的第十六集團軍的步兵師也對元通裡發起了進攻,還得到了第六十五集團軍部署在三八線北面的一個裝甲旅的支援。

當時,志願軍把重點放在了元通裡。

雖然在部署戰役的時候,博茨曼沒有考慮讓第九裝甲師與第二步兵師協同作戰,但是按照黃峙博的判斷,只要殲滅了元通裡的第九裝甲師,聯軍就會停止反擊行動,因爲到時候志願軍能夠集中足夠多的兵力,圍殲鐵原的第二步兵師,或者圍殲束草的國民警衛隊師,一舉扭轉戰局。

黃峙博的這個判斷非常準確。

攻打元通裡的時候,志願軍不但動用了將近一萬的地面部隊,還在進攻初期投入了具有決定性作用的航空兵。

當天晚上,志願軍的六十架轟炸機輪番出動,發起了三次大規模空襲。

與轟炸機一同參戰的,還有補充給志願軍的一百多架戰鬥機。

到八日清晨,志願軍的作戰飛機至少向元通裡投下了三千噸炸彈,把這座人口不到五千的城鎮夷爲平地。

在轟炸間隙,志願軍的遠程炮兵也沒閒着。

可以說,這是志願軍在火力支援上的心得。

因爲轟炸的精度得不到保障,作戰飛機無法到戰場上空爲地面部隊提供近距離支援,所以在需要近距離火力支援的時候,全部動用炮兵。只有在進攻部隊撤下來,或者是準備發起進攻的時候,纔會進行大規模轟炸。

在志願軍強攻元通裡的時候,美軍也在強攻鐵原。

問題是,美軍的進攻打得並不順利。

從七日上午開始,第二十四集團軍取代了第五十四集團軍,繼續攻擊第二步兵師,讓美軍很難集中兵力攻打鐵原。到了八日清晨,喘過氣來的第五十四集團軍再次上陣,把第二十四集團軍替換了下去。

志願軍的戰術非常明確,就是拖住第二步兵師,讓美軍無法集中力量攻打鐵原。

博茨曼不是笨蛋,一眼就看出了志願軍的目的。

很顯然,在幹掉第九裝甲師之前,志願軍不會拿第二步兵師怎麼樣。可是隻要等到志願軍解除了東線受到的威脅,就會把能夠動員的部隊全都派過來,幹掉第二步兵師,徹底擊敗美軍。

對美軍來說,剩下的時間不多了。

按照博茨曼的估計,如果在九日傍晚之前還不能打下鐵原,第二步兵師就得撤退。原因很簡單,第九裝甲師的物資最多能堅持到九日夜間。如果要從元通裡突圍,就得在九日下午開始。

只是,就這麼撤下來,顯然說不過去。

動用了這麼多的部隊,如果什麼成果都沒取得,博茨曼無法向上面交代。

爲此,在八日下午,博茨曼出動了十多個韓軍師,開始在第二步兵師與第七步兵師後方構築防禦陣地,並且在束草方向上也把防線往北推進了大約二十公里,以此奪回大約三千平方公里的土地。

對於聯軍的做法,黃峙博也無能爲力。

打到這個時候,志願軍的兵力已經捉襟見肘。雖然在東線,特別是在東豆川附近,第十六集團軍的猛攻取得了一些成果,大概佔領了五百平方公里的地區,還一度讓突擊部隊到達東豆川郊外。但是要想阻止聯軍以蠶食的方式向北推進,志願軍也辦不到,至少在奪回元通裡之前辦不到。

黃峙博能做的,就是讓第十六集團軍與第六十五集團軍快馬加鞭。

在志願軍的猛攻下,第九裝甲師的彈藥消耗速度遠遠超過了博茨曼的預估。

打到九日上午,第九裝甲師的大部分部隊都耗光了彈藥。

中午,第九裝甲師開始突圍。

此時,第六十五集團軍已經在束草穩住了戰局,抽調了一個旅從元通裡南面包抄,堵住了韓軍的突圍通道。

雖然美軍的反應非常迅速,下午兩點過就派遣了一支大約三個營的部隊向西迂迴,準備接應突圍的第九裝甲師,但是第六十五集團軍同時在束草方向上發起反擊,讓美軍的接應部隊晚了大概四個小時出發。

也就是說,到傍晚的時候,美軍接應部隊才上路。

顯然,這已經來不及了。

在沒有接應部隊的情況下,第九裝甲師離開元通裡,等於主動放棄防禦陣地,與志願軍打野戰。

在運動戰中殲敵,正是志願軍的強項。

打到十日清晨,第九裝甲師全軍覆沒。

根據韓軍的作戰記錄,只有不到三百人逃了出來,其餘一萬四千餘名官兵中,大約一萬一千人被俘。

博茨曼別無選擇,在此之前就給第二步兵師下達了撤退命令。

十日凌晨,第二步兵師開始從鐵原郊外撤退。

因爲撤退得非常及時,所以第二步兵師反而沒有多大損失。

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當時第五十四集團軍與第二十四集團軍都沒有餘力追擊。雖然在之前的戰鬥中,兩個集團軍的作戰傷亡並不大,但是主戰裝備的損失量卻非常驚人。在第二步兵師撤退的時候,兩個集團軍的坦克加起來都不到一百輛,而且半數以上都是在戰場上修復的。

以這點兵力,即便追了上去,也會遭到美軍反撲。

更重要的是,第二步兵師的撤退通道沒有被切斷,所以美軍完全有可能在撤退的時候殺個回馬槍。

黃峙博只要求守住鐵原,沒有要求殲滅第二步兵師。

按照他的安排,要在幹掉第九裝甲師之後,等到第十六集團軍與第六十五集團軍抽調出足夠的兵力,再圍殲第二步兵師。

可惜的是,在此之前,第二步兵師就撤了下去。

春川反擊戰,打到這個時候也差不多偃旗息鼓了。

雖然在這場戰役中,聯軍沒能奪回被志願軍在第三次戰役中佔領的所有土地,也就沒能完成戰役目標,但是在整條戰線上,除了第一裝甲師守衛的臨川江防線之外,聯軍均取得了一些戰果,比如在鐵原方向,把戰線往北推進了大約三十公里,而在春川方向,則把戰線推進了五公里,在束草方向推進了大約二十公里,奪回了近三千平方公里的失地。抵消掉志願軍在東豆川方向上佔領的五百平方公里地區,聯軍也奪回了二千五百平方公里的失地,算是取得了勝利。

當然,這只是軍事層面上的勝利,甚至只算得上是戰役級別的勝利。

從戰略上講,至少在未來三個月之內,聯軍別想發起大規模進攻了。

到十二月十一日上午,也就是雙方均同意再次進行停戰談判的時候,美軍的六個師幾乎都喪失了戰鬥力,情況最好的第一裝甲師也損失了將近三分之一的主戰裝備,而情況最糟糕的第七步兵師則損失了七成主戰裝備。

相對而言,韓軍的損失更加慘重,第九裝甲師全軍覆沒不說,在十一日的戰鬥中,還有近三千名韓軍官兵傷亡。

因爲嚴冬到來,所以聯軍已經喪失了主動權。

從軍事上講,要想在幾個月之後,也就是春天到來的時候發起反擊,奪回失地,更加希望渺茫。

志願軍不會閒着吃乾飯。

幾天之內,志願軍就修建起了一條堅固到讓美軍難以攻克的防線,幾個月之後,志願軍足以讓這條防線變成銅牆鐵壁。

可以說,從政治上講,這場戰爭已經結束了。

不管美國與韓國是否願意承認戰敗,要想把志願軍趕到三八線北面,都要付出極爲慘重的代價,而且得承擔巨大的風險。可以說,只要美韓聯軍不肯善罷甘休,在二零一五年的春天再次發起進攻,養精蓄銳的志願軍就有機會發起反擊,甚至能夠在頂住聯軍的進攻之後攻佔首爾。

不想徹底戰敗,聯軍就得與志願軍談判,爭取在春天到來前簽署停戰協議。

這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還必須答對。

雖然在此之後,博茨曼沒有鬆懈,對聯軍的部署做了全面調整,美國當局也表現得非常強硬,不但補充了前線部隊的作戰損失,還在二零一五年一月份重建了第三步兵師與第四步兵師,把參戰部隊增加到了八個師。但是十二月十一日,交戰雙方的第三次停戰談判正式開始,而且一直持續到雙方簽署停戰協議。

第二次朝鮮戰爭大規模交戰階段就此結束。

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2章 秘密任務第128章 歐洲聯邦第297章 警戒圈第38章 勞動力第219章 做徹底第56章 守株待兔第53章 巧合第88章 進退維谷第12章 技術工作者第15章 宣戰第17章 決戰之前第4章 各算各的第190章 總攻第116章 敗不餒第11章 不可否缺第172章 不戰而退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42章 找準目標第10章 補充攻擊第236章 消耗戰第206章 餘波未盡第35章 孤注一擲第68章 搶任務第16章 強渡第97章 戰略分歧第55章 墳墓第39章 救援行動第4章 各算各的第19章 關鍵結點第41章 標杆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1章 收假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22章 出師有名第9章 血染橫濱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274章 覺悟第110章 愛莫能助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295章 遺蹟第46章 海軍新銳第94章 技術軍官第57章 災難應對措施第73章 沉默是金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2章 利益交換第18章 千鈞一髮第172章 不戰而退第58章 潛艇伏擊第163章 第一站第96章 高調第3章 大國實力第79章 撲火第70章 內部矛盾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122章 水下霸主第76章 新機會第225章 打過三八線第73章 餘波第118章 和解第73章 關鍵裝備第9章 血染橫濱第5章 戰略方向第75章 積極迎戰第130章 大陸政策第18章 圍捕第15章 宣戰第17章 遠景第3章 戰前會議第26章 重拳出擊第16章 暗藏殺機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203章 正面強攻第12章 封鎖第82章 巴軍出擊第170章 戰爭的代價第76章 熱點地區第25章 第一個轉折點第26章 轉折點第9章 十萬火急第27章 商船立功第29章 相互指責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6章 愈演愈烈第107章 全力以赴第12章 措手不及第64章 千鈞一髮第18章 猛然覺醒第34章 理智戰勝衝動第49章 首輪空戰第32章 金融戰爭第76章 自知之明第288章 科技大爆發第39章 餘輝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9章 以退爲進第204章 小人物第29章 力挽狂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