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時間窗口

後方,母祁鐵並不知道晏鷹搏正在與美軍做殊死搏鬥。

f-15c機羣被擊潰後,f-22機羣及時趕到戰場,沒讓制空權落入志願軍手中。大概擔心志願軍出動轟炸機,用巡航導彈起攻擊,聯軍正在調兵遣將,向蓋馬高原派遣更多的制空戰鬥機。

這一切,都在kj2的掌握之中。

短短數分鐘內,聯軍至少調動了五十架戰鬥機,其中還有一批剛剛執行完打擊任務,正在返航的f-15k。

空軍的佯攻任務已經達成,母祁鐵把接下來的任務交給了楊禹方。

此時,從航母上起飛的j-15機羣正在圖們江北岸上空徘徊,等待前來會合的加油機。

在編制上,艦載航空兵並不屬於志願軍,而是屬於海軍,只是在作戰時,臨時由志願軍調配。

最初的時候,楊禹方沒有打算使用艦載航空兵。

雖然中國海軍艦載航空兵的規模並不大,幾年之內也不可能獲得第二艘航母,但是從長遠來看,艦載航空兵肯定會成爲海軍航空兵的主力。戰爭爆後,中央只把海軍航空兵編入空軍,沒有讓艦載航空兵參戰,就是不希望艦載航空兵遭受損失。培養一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需要很多時間,花費也非常巨大。一般情況下,飛行員得有一千時的飛行經驗,纔有資格成飛艦載戰鬥機。此後,還得在地面平臺上飛幾百個時,掌握了艦載戰鬥機的起飛與降落訣竅之後,纔有機會上艦。

對於正在成長中的中國海軍艦載航空兵來說,任何一名飛行員都無比寶貴。

相對而言,艦載戰鬥機的ìn能也不如空軍與海航的岸基戰鬥機。

拿j-15來說,雖然開始研製的時間較晚,採用了很多新材料與新技術,複合材料的利用率比j還要多出百分之十七,電子設備更加先進,但是要在航母上降落,j-15的必須加強主要結構,空重反而比j多了幾百公斤。同等情況下,j-15的空戰ìn能肯定比不上j,甚至不比s-27sk好多少。

在海軍中,j-15本來就不是典型的制空戰鬥機,而是多用途戰鬥機。

這個要求,也與艦載航空兵本身的戰術使用有關。

航母上,最多搭載三十餘架j-15,在爲艦隊提供防空掩護的時候,艦載戰鬥機還要承擔起遠程打擊重任,因此對作戰ìn能的要求更加全面,不能只強調某些ìn能,從而不得不削弱其他ìn能。

受此影響,讓j-15參加朝鮮戰爭,顯然有點不對口。

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空中力量的主要任務就是奪取制空權。即便在某些時候,也要承擔對地打擊任務,但是志願軍擁有fbc-1c這類的多用途戰鬥機,完全沒有必要讓制空戰鬥機承擔對地打擊任務。

讓j-15參戰,戰術定位就是個很大的問題。

作爲海航參謀,楊禹方明白這個問題,也就一直沒有想過讓艦載航空兵參戰。

只是打到現在,空軍的兵力已經所剩無幾,在無機可派的情況下,只能讓艦載航空兵承擔作戰任務。

再說了,此次的任務也與海軍有關。

j羣與j羣越過鴨綠江,向蓋馬高原突擊時,j-15機羣正在遼東半島上向東北方向飛行。

爲了不被聯軍現,j-15機羣一直在不到兩百米的低空飛行。

在這個高度上,-3c對j-15的最大探測距離不會過二百五十公里。因爲聯軍已經把-3c撤退到元山以南,離鴨綠江三百多公里,所以沒有現正在奔赴戰場的j-15,也就沒有察覺到正在逼近的威脅。

只是,這些戰鬥機都是從航母上起飛的,在進入戰場前,必須進行空中加油。

還好,只有二十四架j-15參戰架大型加油機就夠了。

隨着加油機到達,j-15機羣分成三個批次,6續靠了上去。

正常情況下,加油高度必須在五千五百米以上。限制最低高度,一是爲了避免加油機受到短程防空導彈威脅,二是讓加油機在雲層上方飛行、以免遭到雷擊,三是中高空的能見度更大。

爲了保證隱蔽ìn,加油高度被控制在了五百米以下。

萬幸的是,天氣狀況良好,能見度過十公里,而且沒有積雨雲層,不用擔心加油機遭到雷擊。

十五分鐘後,j-15機羣補充了燃油。

因爲返航的時候,只需要返回吉林的空軍基地,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在人民軍的機場上迫降,所以每架j-15只獲取了三噸燃油,確保機內有五噸燃油,從而把重量控制在二十四噸以下。

即便在這種狀態下,j-15的空戰推重比也在一點一左右。

到達戰場上,因爲燒掉了部分燃油,所以j-15的空戰推重比能夠達到一點二。

這個推重比,足以使j-15與f-15c格鬥,只是在遇到f-22的時候,仍然有點吃力。

重新編隊後,j-15分成兩支機羣,沿着圖們江進入日本海,一支機羣全南下,一支機羣轉向西南。

與空軍的任務一樣,海軍艦載航空兵的任務也是佯攻。

不同的是,j-15機羣在纏住聯軍制空戰鬥機的時候,還得設法驅逐進入東朝鮮灣的反潛巡邏機。

爲此,南下的j-15機羣把高度降到了五十米以下。

在這個高度上,高度表起不了作用,飛行員必須手動控制戰鬥機。還好,艦載航空兵的飛行員從海航中挑選出來,都是最優秀的飛行員,平均飛行時間在二千五百時以上,技術非常精湛。

只有在這個高度上,j-15機羣纔不會被-2d現。

收到加油機來的消息,確定j-15機羣已經進入戰場後,楊禹方找到周渝生,讓他給潛艇下達命令。

下達命令很簡單,長波電臺幾分鐘內就能把電報出去。

問題是,潛艇收到命令後,不見得會立即動攻擊。

空軍與海航提供的時間窗口非常短暫,j-15機羣無法堅持太久。只要聯軍反應過來,最多半個時就能調整部署,用成羣結隊的f-15c與f-22淹沒j-15機羣,奪回東朝鮮灣上的制空權,同時知道潛艇就在附近。

潛艇能在半個時內起攻擊嗎?

這個不由周渝生說了算,而是由汪譽涵與薩非墨說了算。

海面下,局面並不理想。

“海蛇”號機動到位後,沒等多久就探測到了南下的兩棲突擊艦隊。數十艘大型艦船高航行出的噪聲非常明顯,在一百多公里外就能探測到。隨着距離縮短,“海蛇”號甚至能分辨出其中的護航戰艦。

沒什麼好奇怪的,護航戰艦與兩棲戰艦的噪聲有非常明顯的區別。

拿“伯克”級驅逐艦與“黃蜂”級兩棲突擊艦來說,前者的排水量得多,但是最高航行度快得多。爲此,“伯克”級驅逐艦採用了高螺旋槳,而“黃蜂”級兩棲突擊艦採用的是低螺旋槳。

兩種螺旋槳出的噪聲並不一樣,能被潛艇的聲納分辨出來。

現在,“海蛇”號只需要耐心等待。

問題是,需要多少耐心,或者說什麼時候纔是出手的最佳時機?

從戰術上講,用魚雷起攻擊最爲理想。如此一來,就得讓兩棲突擊艦隊靠近一點,最好能在二十公里以內。如果使用反艦導彈,這個距離可以稍微遠一點,只是也要儘量控制在五十公里以內。

不是反艦導彈的射程不夠,而是潛艇的探測能力有限。

在不上浮到水面,用雷達獲取目標參數的情況下,潛艇只能用聲納獲取必要數據。在只使用側舷聲納陣的情況下,潛艇的定位能力比較有限,也就只能縮短攻擊距離,讓目標進入聲納的測距範圍之內。

如果“海蛇”號是一艘大得多的攻擊核潛艇,情況肯定不一樣。

可惜的是,“海蛇”號不是攻擊核潛艇,而是短得多的常規潛艇,側舷聲納陣的線度得多。

只是,在這場戰鬥中,到底用魚雷、還是用導彈,汪譽涵也拿不準。

“海龍”號遲遲沒有出現,讓汪譽涵不得不擔心。

即便從最好的結果出,即“海龍”號已經機動到位,只是現周圍還有美軍的攻擊核潛艇,而且是ìn能先進的“弗吉尼亞”級,不得不把攻擊機會留給“海蛇”號,主動扮演掩護者的角色,汪譽涵也得擔心兩個問題,即“海龍”號有沒有辦法應付美軍潛艇,以及“海蛇”號有沒有能力支援“海龍”號。

這兩個問題,讓汪譽涵非常猶豫。

信任薩非墨,還是留上一手?

此時,薩非墨也在考慮同樣的問題。

確定附近肯定有“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後,薩非墨再次讓“海龍”號減。主動攻擊美軍兩棲突擊艦隊肯定不大可能,即便甘願承擔風險,也沒有把握在擊沉美軍戰艦之前不被美軍潛艇幹掉。

薩非墨認識得非常清楚,成功的唯一希望就是汪譽涵及時調整角色,擔起主攻任務。

這樣的話,“海龍”號就得替“海蛇”號打掩護,在美軍潛艇襲擊“海蛇”時,起突然攻擊。

汪譽涵會抓住眼前的機會嗎?

薩非墨沒有把握,所以他不得不有所保留。

如果“海蛇”號沒有出現,“海龍”號就得冒險動攻擊,同時得爲美軍潛艇留下幾條魚雷。

那麼,用來攻擊兩棲突擊艦隊的只能是反艦導彈。

第31章 限制軍備條約第72章 炮擊第118章 海上巨無霸第46章 豐收年第129章 重返戰場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281章 月球工程第22章 登陸作戰第81章 屏障第22章 出師有名第5章 泰山北斗第55章 毅然決絕第95章 情報第30章 小事化大第168章 暴風雪第28章 九死一生第69章 休假第39章 投送力量第81章 防空攔截第10章 裝甲主力第41章 專業化艦隊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132章 臨界點第42章 冬天裡的戰火第236章 消耗戰第42章 找準目標第52章 兇猛打擊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61章 垂死掙扎第82章 理論突破第89章 虛與委蛇第79章 盲目猜測第81章 同盟集團第7章 突然襲擊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111章 一擊得手第314章 大重建第208章 毀滅之路第78章 多此一舉第15章 宣戰第64章 直接證據第9章 做徹底第9章 臨時考覈第180章 圍點打援第7章 突然襲擊第152章 進攻型將領第109章 艦隊出征第118章 軟磨硬泡第65章 完勝之途第18章 雙輸第31章 返航第75章 主戰場第115章 獨斷專行第241章 主動求變第61章 唯一方案第190章 總攻第118章 和解第65章 國家意志第251章 沒有妥協第67章 全面動員第44章 防空火網第108章 因勢利導第112章 以炸促戰第41章 順藤摸瓜第50章 大漠揚威第100章 恐懼第61章 戰略禁運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118章 和解第224章 傀儡的覺悟第52章 統一意見第13章 狙殺第6章 幽靈墜落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13章 希望尚存第134章 守與不守第25章 第一個轉折點第10章 共同體第90章 一網打盡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130章 大陸政策第12章 技術工作者第87章 人挪活第62章 戰略意第8章 擴軍浪潮第25章 先做準備第41章 標杆第9章 新冷戰第59章 起始點第46章 決策點第147章 上將之子第49章 主角與配角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248章 災難第57章 爭論第3章 前沿科技第59章 擊鼓傳花第67章 新式攻擊法第73章 關鍵裝備第10章 重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