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風光無限

隨着第一陸戰師逼近金策港,聯軍的神經也繃緊了。

雖然在“東朝鮮灣海空戰”之後,聯軍加強了針對人民軍彈道導彈部隊的打擊力量,僅美軍就調集了三個聯隊的上百架F-15E,專門執行搜索與攻擊導彈機動發射車的任務,韓國空軍還提供了兩個聯隊的F-15K,協助美軍打擊人民軍的中短程彈道導彈,但是聯軍的積極行動沒有換來對等的回報,持續數天的高強度空中打擊,僅僅發現與摧毀了不到二十臺導彈發射車。

萬幸的是,人民軍沒有發動大規模導彈襲擊。

這幾天裡,聯軍對作戰力量、特別是針對彈道導彈的作戰力量做了調整。

爲了增強部隊的反導能力,聯軍首先增加了戰區反導系統的數量,用C-17C從美國本土與歐洲運來了八套THAAD,其中六套分別部署在東西戰線後方,專門爲預警機、電子戰機等支援飛機提供保護,剩下兩套送往前線作戰部隊,一套部署在咸興,一套部署在剛剛佔領的利原。

只是,THAAD戰區反導系統不是萬能的,不能保證萬無一失。

事實已經證明,面對大規模彈道導彈襲擊時,THAAD系統的攔截能力非常有限,只需要一枚配備了電磁彈頭的彈道導彈就能摧毀整個反導系統。在對付低空的巡航導彈時,反導系統也不太理想。

最大的問題不是在攔截手段上,而是如何及時發現來襲的導彈。

沒有足夠的預警時間,任何性能先進的反導系統也派不上用場。

爲此,在第一陸戰師從咸興出發的第五天,美國航空航天部用一枚“德爾塔”火箭發射了一組導彈預警衛星。

三顆預警衛星全部部署在近地軌道上,與之前發射的三顆預警衛星一起工作,能夠確保對朝鮮全境進行不間斷監視,在導彈升空後十秒鐘之內發出警報,爲反導攔截系統提供五分鐘以上的預警時間。

必須承認,美國確實財大氣粗。

六顆導彈預警衛星價值二十億美元,算上兩枚運載火箭,總投入近三十億美元。

花這麼多錢,僅僅爲了對付那些價值不到一百萬美元的中短程彈道導彈

導彈預警衛星能夠發現彈道導彈,卻發現不了使用固體火箭發動機的遠程火箭彈,以及使用渦輪噴氣發動機的巡航導彈。

要想建立起完善有效的導彈預警系統,聯軍還要加把力。

爲此,聯軍不得不把西線戰場上的預警機巡邏空域由元山轉移到咸興,使其能夠探測到飛越鴨綠江的巡航導彈。

與預警機一道,美軍的E-8C“聯合星”也靠前部署,用來搜尋遠程火箭炮。

聯軍這一系列的部署調動足以說明,志願軍在反擊中大規模使用電磁武器,已經對戰爭造成了難以估量的影響。不管聯軍是否認識到,電磁戰已經改變戰爭面貌,至少開始重視志願軍的新戰術。

可是,對付電磁打擊,並非易事。

作爲電子戰的先驅,美軍在數十年前就研究過電磁戰,只是隨着蘇聯解體,很多研究工作都被迫下馬。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美國獨大的局面形成。特別是“九一一”事件後,對美國構成威脅的不再是某個大國,而是沒有國家形態的恐怖組織。美軍進行軍事改革,打擊恐怖組織、對付流氓國家成爲主要任務。

受這些因素影響,美軍的電子化程度越來越高。

大到航母、小到士兵手裡的槍支,幾乎都有電子元件,而且電子產品對武器裝備性能的影響越來越顯著。

爲了降低採購成本,美軍開始降低軍用電子產品的標準,甚至在一些次要領域採用了民用標準。比如在美軍最新式的“瀕海戰鬥艦”上就採用了大量商用計算機芯片,一些美軍士兵甚至把“蘋果”手機當成必要裝備。

民用設備能大幅度降低武器裝備的製造成本,可是因此產生的問題也非常突出。

早在冷戰期間,美軍就發現,晶體管電子設備的抗干擾能力遠不如電子管,在覈大戰中能夠生存下來的,只有電子管產品。

電磁戰中,同樣是這種情況。

遭到大功率電磁打擊之後,晶體管電子設備很容易燒燬,而電子管卻不易受到破壞。

可以想象,高度現代化的背後,潛藏着巨大的風險。

美軍發現了風險,卻沒有找到消除風險的辦法。

現代化的武器裝備中,哪一樣沒有電子設備?步槍上的紅點瞄準鏡,坦克上的紅外成相系統,戰機上的雷達與飛控計算機,戰艦上的通信系統與雷達系統,乃至美軍戰鬥力倍增器的軍事網絡系統,均建立在電子設備上,如果細化的話,都是一個個以硅元素爲主的晶體管構成的。

換下這些裝備,顯然不可能。

關鍵是,美軍強大的戰鬥力,正是建立在強大的通信與指揮系統上,而這些系統又建立在先進的電子技術上。

沒有了由成千上萬的晶體管組成的微處理器,美軍還能得心應手的作戰嗎?

不管是THAAD反導攔截系統,還是導彈預警衛星、靠前部署的預警機,都是被動防禦手段,無法從根本上消除威脅。

要想消除威脅,就得主動進攻。

問題是,美軍能夠主動進攻嗎?

志願軍名義上是僱傭軍隊,與中國沒有關係,可是志願軍的作戰支援系統全部放在中國本土。

美軍要想主動進攻,就得攻擊中國本土,至少得襲擊中國本土上空的作戰飛機。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別說攻擊中國本土目標存在巨大的軍事風險,美國總統也不會批准,因爲這存在更加巨大的政治風險。

美軍走入了死衚衕,找不出有效解決辦法。

幾天下來,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已經在電磁攻擊中嚐到甜頭的志願軍絕對不會善罷甘休,正在積極組織新的反擊行動,而且會再次使用電磁武器,甚至會擴大電磁武器的打擊範圍。

志願軍會再次攻擊美軍的航母戰鬥羣嗎?

因爲在第一陸戰師發動進攻後不久,兩艘041型常規潛艇離開了清津港,所以聯軍把保護航母戰鬥羣放在了首要位置上。

到這個時候,美軍已經搞清楚,襲擊“華盛頓”號的不是攻擊核潛艇。

雖然這個結果讓斯特勞斯非常難堪,因爲在單方面退出停火談判前,他已經明確無誤的向英法俄與聯合國秘書長提出,中國首先破壞了交戰原則,動用了非常規武器,但是阿倫上將卻鬆了口氣,畢竟攻擊核潛艇的威脅比常規潛艇大得多。如果當時襲擊航母戰鬥羣的是一艘攻擊核潛艇,沉沒的肯定不止“華盛頓”號。

問題是,兩艘041型常規潛艇的威脅也不小。

如果不是核潛艇擊沉了“華盛頓”號,那就肯定是常規潛艇乾的。從倖存官兵反應的情況來看,五條魚雷分兩批擊中了“華盛頓”號,其中前兩條魚雷的爆炸威力大得多,可以斷定爲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魚雷。

果真如此,那麼擊沉“華盛頓”號的就是一艘041型常規潛艇,而且肯定是後來到達清津港的那艘。

要是志願軍故伎重演,第71特混艦隊的下場不會比第72特混艦隊好多少。

爲此,美軍隨即發起了專門針對兩艘041型潛艇的反潛作戰行動。爲了表示支持,韓國海軍還派來了幾艘驅逐艦。

在茫茫大海上搜尋兩艘能在海面下潛伏二十多天的AIP潛艇,有那麼容易嗎?

即便掩護第71特混艦隊的攻擊核潛艇多達七艘,其中三艘是“弗吉尼亞”級,但是美軍仍然沒有多大信心。

主動權在進攻方手裡,航母戰鬥羣只能被動防禦。

更重要的是,威脅不僅僅來自海面下,還來自大氣層外。

志願軍要用潛艇襲擊航母戰鬥羣,首先得粉碎航母戰鬥羣的反潛能力,也就得使用攜帶電磁彈頭的彈道導彈。

第72特混艦隊的遭遇已經證明,美軍原有的反導戰術無法對付飽和攻擊。

必須擴大攔截範圍,在彈道導彈的上升階段、最遲在大氣層外進行攔截,絕不能在彈道導彈的再入段進行攔截。

除了在陸地上部署THAAD系統之外,美軍只能讓反導戰艦靠前部署。

萬幸的是,志願軍已經沒有能力與聯軍爭奪制空權了,也就很難發現脫離航母戰鬥羣的反導戰艦,更無法進行攻擊。

只是,誰能保證萬無一失呢?

面對嚴峻的導彈威脅,美軍肯定在咒罵當年讓ABL計劃下馬的國防部長。

雖然在錢德勒與阿倫的堅決要求下,五角大樓已經重新啓動了ABL計劃,讓封存的載機重新進行飛行測試,並且委託波音公司製造三架工程樣機,以加快研製速度,但是美軍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獲得一架具有作戰能力的激光反導飛機。

www ⊕Tтkan ⊕C〇

別看聯軍地面部隊所向披靡,可是包括阿倫在內,幾乎所有聯軍高級將領都在暗自祈禱人民軍用光了中短程彈道導彈,志願軍無法再次發動導彈突擊。如果第71特混艦隊落得同樣的下場,聯軍將永遠失去打贏這場戰爭的機會。

志願軍還能發動導彈突擊嗎?

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23章 堅持主見第293章 戰神之星第7章 關聯性第65章 明智之舉第102章 海上屠場第40章 豐收時期第74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184章 失蹤的潛艇第37章 犧牲品第41章 進退兩難第115章 遭遇第61章 意外因素第63章 朋友第151章 經典戰術第45章 補欠賬第62章 弄巧成拙第205章 多頭進攻第5章 鐵娘子第171章 八個半小時第66章 末端攔截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55章 戰爭的腳步第128章 意外頻頻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54章 生於憂患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54章 遠征日本海第90章 獨木難支第20章 逼婚第228章 導火索六十五章 過分自信第4章 艦隊出港第29章 選將第1章 棄武從文第49章 場外因素第68章 一己之力第20章 政治聯盟第164章 全力反撲第6章 定論第240章 涉險過關第4章 戰爭陰雲第7章 直覺第99章 進退兩難第223章 真假難辨第41章 標杆第1章 新崗位第56章 創新之舉第6章 錯失先機第102章 破交作戰第11章 經濟圍剿第38章 戰役目的第54章 準備反擊第224章 傀儡的覺悟第215章 光復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24章 昏了頭第238章 不歸路第106章 地面決戰第76章 熱點地區第92章 長遠目光第26章 理由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62章 弄巧成拙第71章 拼盡全力第22章 大決戰第47章 機會與冒險第111章 臨機應變第38章 戰前會議第81章 臨時調整第128章 數量致勝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152章 進攻型將領第293章 戰神之星第80章 戰術推斷第45章 面面俱到第4章 戰爭危機第64章 千鈞一髮第55章 積極外交第80章 轉變第24章 裂痕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56章 創新之舉第10章 共同體第14章 拉力賽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48章 外派第24章 昏了頭第46章 大戰略第19章 兩手一起抓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241章 主動求變第52章 統一意見第66章 分工合作第51章 快節奏空戰第43章 闖關第34章 空軍出擊第69章 休假第143章 雙重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