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運氣不錯

雷蒙斯的錯誤決策,沒有立即招來殺身之禍。

因爲“北卡羅來納”號不可能一直向西航行,所以按照雷蒙斯的安排,潛艇將在一個小時後轉向。

轉向之前,“北卡羅來納”號只需要仔細聆聽,別的什麼也不用做。

此時,三架P-3C已經到達特洛伊海底山峰東面大約五十海里處,投下了第一批聲納浮標,開始進行反潛搜索。

因爲可以用定時器決定通信浮標開始工作的時間,所以P-3C將一直向東搜索。

即便是固定翼反潛巡邏機,尋找藏在海面下的潛艇仍然不太容易。

面對重大威脅時,P-3C一般以雙機編隊的方式活動。僚機在低空投放聲納浮標,長機在高空分析聲納浮標發出的信號,並且引導僚機對可疑海域進行重點搜索。發現目標後,由長機下達命令,僚機投放反潛魚雷。

冷戰結束後,隨着世界上規模最龐大的水下艦隊土崩瓦解,美軍逐漸廢棄了這種戰術。

現在,P-3C主要採用單機巡邏戰術。低空進入巡邏海域後,P-3C先在數個選定地點投下聲納浮標,再爬升到一千米以上,分析聲納浮標發出的信號。如果遇到可疑目標,將用主動工作方式的聲納浮標進行重點探測。直到確定目標性質,纔會鎖定目標,用反潛魚雷發起攻擊。

嚴格說來,兩種戰術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是適應不同的作戰環境。

前者側重大範圍防潛,以拒止敵方潛艇靠近己方艦隊爲主要目的,更適合以“狼羣”方式活動的潛艇集羣。後者側重區域獵殺,力爭在發現敵方潛艇後將其擊沉,非常適合用來對付單個活動的潛艇。

不管是哪種方式,搜索與攻擊效率都不高。

一架P-3C,在理想情況下,能在十個小時內搜索大約五十萬平方海里的海域。如果要對某些區域進行重點搜索,這個範圍還將大幅度縮小。

三架P-3C至少需要四個小時,才能完成對“身份不明”潛艇所在海域的搜索行動。

因爲進行大範圍搜索的時候,P-3C主要使用被動工作的聲納浮標,所以幾十海里外的潛艇並不知道反潛巡邏機在幹什麼。

就算知道,周渝生也沒有精力理會那些反潛巡邏機。

“鯊魚”號迅速調整航向與航速,緊緊咬住“北卡羅來納”號,沒有進入美軍潛艇拖拽聲納的探測區域。

只是,“北卡羅來納”號突然轉向減速,讓周渝生感到非常不安。

周渝生首先想到:反潛巡邏機到達之後,“北卡羅來納”號放棄了搜索行動,準備返回航母戰鬥羣。

這個想法出現後,立即就被周渝生自己否決掉了。

十多個小時前,“羅斯福”號航母戰鬥羣在“鯊魚”號北面,即便沒有轉向前往霍爾木茲海峽,此時也在“鯊魚”號的西北方向上。“北卡羅來納”號要返回航母戰鬥羣,應該向西北航行,而不是正西。

再說了,“北卡羅來納”號需要十多個小時才能返回航母戰鬥羣,而P-3C在數個小時內就能完成搜索行動。即便美軍下達了返航命令,“北卡羅來納”號也不用急於一時,完全有理由再等幾個小時。

對極爲需要耐心的潛艇戰來說,幾個小時根本算不了什麼。

“北卡羅來納”號沒有返航,那是在做什麼?

合理的解釋之有一個:就像周渝生之前猜測的那樣,“北卡羅來納”號的艇長相信“鯊魚”號就在附近,轉向後能用拖拽聲納與側舷聲納陣更好的監視周圍海域,找到從海底泥沙中浮起來的“鯊魚”號。

果真如此,問題就來了。

“北卡羅來納”號不會一直向西航行,肯定會在某個時候轉向,而且不會等太久,因爲被動聲納有一個理想探測區域,隔得太遠的話,探測精度將受到影響,無法達到爲魚雷提供火控數據的最低要求。

這就是周渝生不安的原因。

如果“北卡羅來納”號突然轉向,只有一個辦法能讓“鯊魚”號不被發現:在“北卡羅來納”號轉向的時候停車。

因爲兩艘潛艇有一個間隔距離,如果“鯊魚”號跟隨“北卡羅來納”號轉向,將不可避免的進入“北卡羅來納”號側舷聲納陣的探測區域。縮短跟蹤距離,也無法解決問題,因爲潛艇航行時,會在後方產生一股看不見,卻有很強吸力的尾流區,如果“鯊魚”號不小心進入了“北卡羅來納”號的尾流區,轉向時就會出現擾動,輕則導致航向出現偏差,重則導致兩艘潛艇相撞。

只有立即停車,才能化險爲夷。

有趣的是,玩這一招最厲害的不是中國潛艇,而是美軍潛艇。

早在冷戰期間,美軍潛艇就開始採用這種戰術對付蘇聯的戰略核潛艇。

因爲聲納性能不如美軍潛艇,噪聲強度又比美軍潛艇高得多,所以蘇聯的戰略核潛艇在執行戰備巡邏任務時往往被美軍攻擊核潛艇尾隨跟蹤。爲了對付屁股後面的美軍潛艇,蘇聯的潛艇指揮官發明了一種被稱爲“瘋狂伊萬”的迴旋機動戰術,即戰略核潛艇隨機進行突然轉向,用側舷聲納陣或者拖拽聲納探測後方海域,迴旋一圈後回到原來的航線上。美軍潛艇採用的戰術就是立即停車,不發出一點噪音,等到蘇聯潛艇回到原來的航線上之後,再加速跟上去。

問題是,發現敵艇轉向的時候,往往已經太晚了。

因爲聲波在海水中的傳遞速度在每秒一千五百米左右,“鯊魚”號在“北卡羅來納”號後方十五海里,也就是二十八公里,所以“北卡羅來納”號轉向後大約十九秒,“鯊魚”號才能做出反應,而“鯊魚”號在航行中發出的噪聲將在十九秒之後到達“北卡羅來納”號所在位置,所以只要“北卡羅來納”號的轉向半徑足夠小、轉向速度足夠快,就能將部分側舷朝向“鯊魚”號,接收到“鯊魚”號發出的噪音。

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大幅度縮短跟蹤距離。

冷戰期間,蘇聯海軍沒有爲戰略核潛艇普遍裝備拖拽聲納,美軍潛艇往往把跟蹤距離縮短到幾公里、甚至幾百米之內。因爲潛艇又無法在停車後立即停住,所以美軍潛艇跟得太近的話,很容易被吸入蘇聯潛艇的尾流。在長達數十年的海下對抗中,美蘇潛艇發生了數十次海下碰撞事故,大多由這個原因造成。

對付有拖拽聲納的潛艇,這種辦法就用不上了。

核潛艇上的拖拽聲納,施放長度達到數公里。跟得太近的話,一不小心就會被拖拽繩纏住。

面對這個幾乎無解的難題,周渝生只能希望美軍潛艇在轉向的時候不要加速,而且轉向半徑儘可能大一些。

只要美軍潛艇轉向時的角速度不太大,就無法接收到“鯊魚”號停車前發出的噪聲。

這次,周渝生非常幸運。

孟廣陽發出“北卡羅來納”號轉向的警報後,周渝生立即下令推進器停車。

“鯊魚”號沒有立即停住,在慣性作用下向前航行了數百米。萬幸的是,兩艘潛艇離得足夠遠,尾流造成的影響微乎其微。

“轉向速度多少?”

“每秒零點五度,”孟廣陽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轉向半徑三點五公里,差不多是拖拽聲納長度的一半。”

周渝生長出口氣,整個人都輕鬆了下來。

其他幾名軍官也鬆了口氣,楊遠帆還露出了劫難過後的笑容。

“怎麼回事?”李小明忍不住問了一句。雖然他比牧浩洋更加了解潛艇戰術,但是並不清楚這類頗具專業性質的戰術常識。

“幸虧美國佬大意輕敵,不然我們開始就玩完了。”

“玩完?”牧浩洋就更加不清楚了。

楊遠帆點了點頭,用牧浩洋與李小明聽得懂的語言大致解釋了一番。

“這麼說,我們的運氣還不錯,遇到了一個不那麼難應付的對手。”李小明笑了笑,說道,“接下來,該怎麼做?”

“呆在這裡,讓‘北卡羅來納’號向東航行,再次進入其聲納盲區之後,纔跟上去。”

“再次進入?”

楊遠帆看了眼牧浩洋,說道:“潛艇的聲納盲區不是後方的一條線,而是一個圓錐形的三維區域。‘北卡羅來納’號完成轉向後,只要與我們的距離拉得足夠開,我們就將再次進入這個區域。”

“大概要多久?”

“那得看‘北卡羅來納’號的轉向角度,以及航行速度。如果轉向一百八十度,繼續保持現有的航速,大概得等上一個半小時。”

“到時候,我們與‘北卡羅來納’號的距離將擴大到三十海里以上,是不是?”

楊遠帆點了點頭,說道:“這不是問題,只要在‘北卡羅來納’號的聲納盲區內,我們把速度提高一點,也不會被發現。”

“如果‘北卡羅來納’號在此期間再次轉向呢?”

楊遠帆愣了一下,說道:“那得看情況,不過最好做好另闢蹊徑的準備,免得與‘北卡羅來納’號撞車。”

李小明笑了笑,沒有提出新的問題。

“放心吧,‘北卡羅來納’號正在進行大範圍搜索,轉爲向東航行之後,已經繞過了特洛伊山峰。只要沒有發現我們,‘北卡羅來納’號會一直向東航行,至少在到達反潛巡邏機的搜索海域之前不會調頭。”

“你能肯定?”

楊遠帆笑着點了點頭,說道:“這可是經驗之談。再說了,美軍艇長有什麼理由讓‘北卡羅來納’號再次轉向呢?”

似乎放心了一些,牧浩洋也沒再提出疑問。

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95章 通暢的航線第58章 戰爭餘燼第271章 復員大潮第14章 戰爭前奏第56章 守株待兔第93章 空中偷襲第19章 核戰爭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178章 進攻心切第8章 膽識第67章 全面動員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46章 逃命第58章 潛艇伏擊第97章 針鋒相對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36章 前仆後繼第180章 圍點打援第298章 決裂第49章 主角與配角第117章 高姿態第18章 猛然覺醒第221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11章 打擊利器第282章 秘密第16章 陰差陽錯第54章 突然襲擊第101章 高歌猛進第31章 事態惡化第72章 愛國商人第83章 科學寶藏第172章 欲擒故縱第318章 總則第29章 爲下一場戰爭第110章 愛莫能助第176章 硬碰硬第4章 戰爭陰雲第50章 民間力量第205章 突襲第3章 演習第67章 突然打擊第115章 遭遇第182章 最後的掙扎第37章 回國第32章 分兵攔截第49章 彈道導彈第221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187章 陡生變數第166章 硬骨頭第3章 前沿科技第121章 高歌猛進第41章 反擊第79章 撲火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67章 外行看熱鬧第107章 臨時政府第40章 自作主張第236章 消耗戰第54章 反擊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47章 機會與冒險第36章 艦隊司令第274章 覺悟第80章 援助第41章 反擊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251章 沒有妥協第33章 超級航母第10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25章 走投無路第135章 全局第73章 沉默是金第209章 裝甲會戰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93章 同化政策第250章 信心崩潰第1章 千錘百煉第123章 歐洲聯邦第51章 時間點第16章 馬蜂窩第13章 希望尚存第297章 警戒圈第21章 次優選擇第33章 引流疏導第46章 逃命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84章 戰略平衡第311章 災難的源頭第33章 拉幫結派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22章 備用計劃第62章 戰術反擊第89章 一枚導彈第93章 空中偷襲第26章 逐步推進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65章 國家意志第143章 雙重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