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爭取時間

外交上的勝利,改變不了愈發不利的佔據。

黃峙博的判斷非常準確,美韓聯軍在元山登陸後,沒有沿海岸線北上,也沒有向蓋馬高原挺進,而是打下咸興南面的永興後,轉向西進,迅速翻越北大峰山脈,揮師西進,兵鋒直指順川。

八月五日上午,聯軍攻佔了陽德,離順川東大門新成川僅有二十公里。

順川失守,後果難以設想。

可是守住順川又談何容易。

陽德淪陷後,順川守軍已成驚弓之鳥。雖然黃峙博當天就把軍事顧問團派了過去,接管了順川守軍的指揮權,但是僅有兩個步兵師,而且是未滿編的二線步兵師,擋住聯軍的希望非常渺茫。

值得慶幸的是,翻越了北大峰山脈的聯軍沒有繼續挺進。

糟糕的交通,成爲阻擋聯軍前進的主要障礙。

打到這個時候,衝鋒陷陣的仍然是美軍第一陸戰師。韓軍三個師只有一個到齊,兩個在元山整備。因爲志願軍特種部隊率先入朝作戰,重點打擊聯軍後勤保障,所以韓軍不得不分散在補給線上,沒法參加一線進攻。

僅有一個疲憊不堪的陸戰師,聯軍暫時不會攻打順川。

“我們有兩天時間。”黃峙博把茶杯遞到廖文綱手上,“根據前線反饋的消息,以及情報部門提供情報,第一陸戰師剩餘的作戰物資不足以支持攻打順川的作戰行動,聯軍正在加強補給力度。大概兩天後,第一陸戰師將再次出發。我給特種部隊下了命令,設法發動一場大規模破襲戰役。”

“要是特種部隊能打贏,就沒什麼可擔心的了。”

黃峙博笑了笑,拿起桌上的香菸,說道:“你說得沒錯,特種部隊能解燃眉之急,卻無法取得最終的勝利。我跟幾位特種部隊的司令官談過,現階段沒有遇到麻煩,不是聯軍束手無策,而是沒有調整過來。在元山港集結的兩個韓國師即將參戰,隨着聯軍兵力增強,特種作戰將變得非常困難。我們不可能像使用正規軍那樣使用特種部隊,更不可能讓特種部隊冒着巨大風險參與正規戰鬥。”

廖文綱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黃峙博的意思。

雖然特種部隊的戰鬥力很強,但是並不意味着特種部隊是萬能的。作爲專門執行特別任務的特種部隊,存在很多缺陷與限制。比如在正規戰鬥中,特種部隊的作戰效率就遠遠比不上正規軍。

高強度的敵後作戰,將大幅度的消耗特種部隊的精力與鬥志。

只要有其他選擇,沒有任何指揮官會讓特種部隊參與消耗戰。

“廖將軍,我們得想想別的辦法。”

“剛收到消息,莫斯科那邊有結果了。”

黃峙博笑了笑,等廖文綱說下去。

“俄羅斯原則上答應出售Mig-31,如果有必要,將來還會出售生產許可證。”廖文綱點上香菸,說道,“陸總給我打了電話,總參安排了一批飛行員,以人民軍的身份前往俄羅斯接受培訓。”

“現在才培訓飛行員?”

“當然不是,他們早就駕駛過Mig-31。”廖文綱笑了笑,說道,“當年,我也去過俄羅斯,只是我接觸的是Su-27SK,沒有駕駛過Mig-31。這些飛行員在Mig-31上飛了半年,基本上掌握了Mig-31的性能特點,還有幾名參加過俄軍的作戰訓練。如果不是米格公司開價太高,Mig-31的作戰能力過於單一,當年很有可能買幾架回來。僅進行適應性訓練,一週就足夠了。”

“可是我們等不了一週。”

“那隻能以別的方式爭取時間。”

“怎麼爭取?”

“記得沈飛搞的J-8M3嗎?”

黃峙博搖了搖頭,他是陸軍將領,不大瞭解空軍的裝備項目。如果廖文綱問的是99C主戰坦克,他肯定知道。

“上世紀九零年代初,引進Su-27SK之前,空軍的裝備非常落後,J-9因爲技術太高,被迫下馬,除了成飛搞的J-10,只有沈飛在J-8基礎上進行改進。後來的J-8M就是改進成果。”

“這個是針對外貿市場開發的吧?”

“首先滿足空軍的需求,然後纔是外貿市場。蘇聯解體,大批武器裝備流入國際軍火市場,使得J-8M的對外銷售非常不順,至今沒有賣掉一架。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們的戰鬥機沒有賣出去,卻買到了更先進的Su-27SK,也爲J-10的掃除了障礙,與巴基斯坦合作研製的FC-1更是獲得新生。”

“這與你說的J-8M3有什麼關係?”

“最初的時候,我們買的成品,直到本世紀初纔買到生產專利,隨後在Su-27SK的基礎上開發出J-11系列戰鬥機。雖然Su-27SK、乃至Su-30MKK的單價都不高,僅有西方國家同類產品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是我們是軍事大國,如果全部主力裝備都從俄羅斯購買,不但經濟上承受不了,我國的軍事航空業也得不到好處。”

“所以搞了個J-8M3?”

廖文綱點了點頭,說道:“最初的時候,J-8M3就是拿來跟俄羅斯討價還價,如果俄羅斯不肯出售Su-27SK的生產專利與全套圖紙,我們只採購少量Su-27SK,用J-8M3充實機羣。”

“現在看來,這一招真管用了。”

“確實如此,從俄羅斯採購成品,Su-27SK的單價在二千五百萬美元左右,Su-39MKK的單價在三千五百萬美元左右,而J-11B的基礎價只有一千五百萬美元,大規模裝備的經濟效益非常可觀,至少節約了數百億美元。”

“J-8M3呢?”

“研製成功了,卻沒有得到空軍的訂單。”

“爲什麼?”

“拿到Su-27SK的全套圖紙,沈飛把重點轉向了J-11。”廖文綱嘆了口氣,說道,“此外,J-8M3再怎麼改進,也是第二代戰鬥機,比Su-27SK有一代的差距,大部分性能都比不上J-11。產量上不去的話,J-8M3的單價不會比J-11B低多少。沈飛向巴基斯坦、埃及等國推銷過J-8M3,都因爲單價太高,沒賣出去。”

“照你的話,這種戰鬥機有自己的特長?”

廖文綱笑了起來,說道:“J-8M3的最大優勢在高空,設計升限超過二萬五千米,一萬五千米高度上的最大平飛速度達到二點五馬赫。如果換上推力更大的渦噴發動機,最大平飛速度有望達到三馬赫。”

“高空高速截擊機?”黃峙博的眼睛馬上就亮了。

廖文綱點了點頭,說道:“雖然比不上Mig-31,特別是在載彈量、航程等方面,受機體限制,J-8M3遠不如Mig-31,但是在最大升限與最大平飛速度上,J-8M3不會比Mig-31差多少。”

“所幸的是,我們在家門口作戰,而且攔截對象不是成百上千的戰略轟炸機。”

看到黃峙博抓住重點,廖文綱笑了笑。

“你怎麼不早說?”

“老黃,沈飛只有幾架試驗樣機,而且在庫房裡存放了十來年,早說有什麼意思?”

“你是說,那幾架樣機能夠作戰?”

廖文綱點了點頭,說道:“上任的第一天,我就去了沈飛,讓沈飛設法把那幾架樣機改造成可以作戰的戰鬥機。”

“怎麼樣?”

“換了新的發動機,安裝了火控雷達與武器系統。昨天做了地面滑跑試驗,計劃明天晚上試飛。”

“有多少?”

“只有四架,本來有六架,只是存放太久,很多零件都鏽蝕了,不得不拆掉兩架,確保另外四架能飛起來。”

“能重啓生產線嗎?”

“目前看來不大可能。”

黃峙博鎖緊了眉頭,覺得有點惋惜。

“沈飛正在抓緊生產J-11B,爲J-11C投產做準備。聽說成飛把重點放在J-20上,將把部分J-10的生產任務交給沈飛。除非打算跟美國開戰,不然暫時沒法重啓J-8生產線,也沒有這個必要。”

“爲什麼?”

“能買到Mig-31,沈飛就能搞出比J-8M3更出色的高空高速截擊機。”

黃峙博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表示明白廖文綱的意思。

“我覺得,在Mig-31到來之前,最好驗證一下我們的對抗戰術。”

“確實如此,你打算什麼時候去新義州。”

“新義州?”

“我已經答應陸總,儘快在朝鮮成立志願軍司令部。不管你準備拿J-8M3幹什麼,目的都是一樣:阻止聯軍向順川與平壤進軍,爲地面部隊入朝作戰爭取時間。徐褶濤正在策劃襲擊行動,利用這個機會讓海軍與空軍聯合作戰,才能證明我們的破襲戰術,也才能最大限度的削弱聯軍的進攻力量。”

“即便是聯合作戰,也得有主次之分。”

“你擔心跟徐褶濤的關係?”黃峙博笑了起來,說道,“就算你不過去,我明天也會前往新義州。老廖,我明白你的想法。打了這麼久,海軍的表現非常搶眼,而空軍的表現卻乏善可陳。你想出人頭地,證明空軍的重要性。我會給你機會,也會給空軍機會,但是決定主次關係的不是你。”

廖文綱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黃峙博的意思。

“抱着傳統思想,肯定打不贏這場戰爭,因爲我們對面是世界上實力最強大、經驗最豐富的軍隊。要想取勝,除了精誠合作之外,還得拋棄傳統軍事思想,用敵人不適應的方式作戰,哪怕我們也不適應。”

“那就得看誰首先適應新的戰爭法則了。”

黃峙博笑了笑,說道:“明白就好,明天跟我去新義州?”

“你覺得,我會留下來,單獨面對那些軍區大爺的刁難嗎?”

“行,那就趕緊安排。你先過去,人員這些今後安排。”

“用徐褶濤的人?”

“徐褶濤有什麼人?他的人都得聽我指揮。”

廖文綱沒再多說什麼,黃峙博的威望擺在那,他在新義州,徐褶濤的“大海軍主義”就沒有市場。

第89章 虛與委蛇第248章 災難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30章 全面對抗第53章 繼續打第27章 山窮水盡第27章 地面戰爭第41章 進退兩難第111章 一擊得手第39章 去臺灣第154章 特種戰鬥第33章 嘎然而止第204章 坐失良機第192章 煙消雲散第20章 混戰第58章 新班子第57章 戰術偵察第224章 內耗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46章 預料之外第21章 一鍋端第32章 金融戰爭第92章 長遠目光第121章 高歌猛進第87章 接敵第93章 空中偷襲第103章 戰場外的問題第76章 熱點地區第59章 猶豫不決第26章 重拳出擊第20章 剋制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81章 臨時調整第30章 虎口逃生第103章 戰場外的問題第267章 文明的飛躍第56章 放長線第10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47章 唯一選擇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192章 煙消雲散第64章 孤注一擲第114章 關鍵情報第280章 誕生之地第29章 選將第67章 新式攻擊法第46章 不確定因素第197章 無果而終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97章 針鋒相對第303章 幸運兒第46章 海軍新銳第46章 豐收年第219章 火線第61章 意外因素第50章 大無畏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29章 力挽狂瀾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45章 補欠賬第285章 行星大發現第13章 分外事第261章 同盟憲章第240章 不算圓滿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42章 分兵合進第128章 歐洲聯邦第20章 逼婚第76章 自知之明第97章 長遠考慮第41章 專業化艦隊第72章 新崗位第89章 虛與委蛇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25章 光明磊落第5章 最終辯論第9章 錯誤的航線第86章 全力以赴第44章 出山第67章 新式攻擊法第65章 再次見面第52章 統一意見第55章 兩強相爭第45章 補欠賬第42章 找準目標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80章 戰術推斷第20章 逼婚第73章 捆綁政策第83章 空中遭遇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171章 八個半小時第85章 矛盾爆發第95章 迎難而上第14章 無聲對抗第42章 開戰時機第27章 瘋狂計劃第112章 以炸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