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文明接觸

在宇宙大航海時代的第一次重大發現的消息傳回地球之後,宇宙人類政府首先考慮的不是向那顆已經誕生了碳基生命的行星移民,也不是向另外一顆環境適宜的行星移民,甚至不是改造其他十多顆較爲合適的類地行星,而是把目光放在了那顆已經出現了文明、或者說是智慧生物的行星上。

當時,宇宙人類政府考慮的,是要不要滅掉這個星系,或者是滅掉那顆行星。

客觀的講,這幾乎是一個不需要考慮的問題。

要知道,那個被命名爲“天狼a”的外星文明仍然處於矇昧階段,對人類文明根本沒有威脅。

根據探險飛船發回來的消息,“天狼a”文明的主體是一種類人智慧生物,除了在外形上與人類不一樣之外,其他方面都與人類相似,即是碳基生命,有一個發達的大腦,已經誕生了語言與文字,爲陸生行走生物,文明處於工業階段後期,即基本上掌握了化學能,能夠製造以金屬爲主的機械設備,具有改造自然環境的能力,而且已經形成了國家、民族等政治意識。

可以說,除了長着四條腿、四隻手,有兩對眼睛,沒有頭髮與皮毛、皮膚爲綠色、視覺主要在紅外波段之外,這種外星智慧生物與人類是沒有任何區別的。當然,這種身體外形上的差別,在浩瀚的宇宙中比比皆是,根本就不是判斷生命體特徵的主要依據,甚至不能以此來劃分生命體。

一個仍然處於矇昧時期、工業時代末期的文明能對人類構成什麼威脅?

要知道,這個文明,甚至還沒有掌握原子能技術,也就沒有自我毀滅能力。

事實上,就算這個文明掌握了原子能技術,又能對人類怎麼樣?要知道,當時任何一個人手裡掌握的技術、或者說任何一個人所代表的生產力,都能夠輕而易舉的毀滅掉這個“原始文明”。

那麼,宇宙人類政府還有什麼好擔憂的呢?

當然,肯定有理由,不然那些管理着一萬多億人的政治家,絕對不會杞人憂天。

最大的擔憂就是,這個遠在四十五光年之外的文明,也有可能發生科技大爆炸,也就有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進入宇宙階段,從而掌握毀滅其他文明的能力。如果這個文明發現了太陽系裡的人類,而且發現人類文明的進化程度更加高級,那就會毫不遲疑的用盡一切手段來毀滅人類。

要知道,就算人類打算毀滅這個文明,也要在四十五年之後才能得逞。

在這四十五年裡,誰能保證“天狼a”文明不會發展壯大?

毫無疑問,這是一種未知的威脅。對於在宇宙空間內四處闖蕩的文明來說,未知的威脅就是最大的威脅。

當然,早在兩百多年前,羅素就提到了這一點,即科技大爆發不可預測。

似乎,毀滅掉這個仍然處於萌芽狀態的文明,成爲了唯一的選擇。

只是,並非所有人都認爲,應該毀滅掉“天狼a”文明。

不可否認,人類確實是好戰成性,但是同樣得承認,人類能夠倖存下來,而且得已迅速發展壯大,根本就是在人類中,也有一部分不那麼好戰的成員,而且正是這些秉承着善良傳統的成員,一次又一次的把人類從毀滅的邊緣拉了回來。如果沒有他們,人類早就在不存在了。

結果就是,仍然有很多人認爲,不應該毀滅掉“天狼a”文明。

當然,這些人中,絕大部分贊成在暗中監視“天狼a”文明,不進行干涉,只有在確定其已經構成威脅的時候,纔出手鏟除。

只是,還有一些人認爲,應該與“天狼a”文明進行交流。

這些人中,竟然有很多科學家,特別是宇宙社會學家。

當時,這些宇宙社會學家提到,與“天狼a”文明進行交流,能夠大力促進宇宙社會學的發展與完善。

要知道,在與宇宙有關的所有學科中,宇宙社會學是發展得最爲緩慢的一個。

主要就是,宇宙社會學本身不是科學,而是社會學,而社會學必須有研究對象,可是在此之前一直沒有研究對象,宇宙社會學家一直是在以揣測、臆測,或者是根據人類本身的經驗來進行研究。

顯然,這是很不妥當的研究手段。

當時,宇宙社會學家還提到出了一個應該進行交流的理由,即人類的發展一直是在自身內部進行的,在學術層面上,相當於是近親繁殖,即人類科學家只知道人類的原則,沒有與其他文明接觸過,所以很容易在進行科研探索的時候走上企圖。事實也證明,人類確實在科研領域走了很多彎路。如此一來,通過與其他文明進行交流,哪怕對象是一個級別低得多的文明,也將獲益匪淺。

可以說,這兩個理由已經非常充足了。

問題是,當時絕大部分人都認爲,與“天狼a”文明進行交流的風險非常大。

這些人,最擔心的問題就是,在交流的過程中,人類文明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不小心流落到了“天狼a”文明手中,促成了“天狼a”文明的科技大爆發,從而導致“天狼a”文明對人類構成威脅。

可以說,這絕對不是杞人憂天。

當時,已經有科學家提出,人類的科技大爆發已經持續了兩百多年,而且還有可能繼續持續兩百多年,與一個因素有很大的關係,即人類文明的科技發展線路與宇宙文明的正常發展線路完全不一樣。事實上,對火星上的文明遺蹟的考古研究表明,人類文明肯定與曾經存在的火星文明有很大的區別,而最爲顯著的區別就在科技發展線路上。如果火星文明已經在二十億年前滅亡,而人類文明能夠進入到其他星系,則表明人類是幸運兒,而且最關鍵的因素就是人類文明的科技發展線路。

由此得出的結論就是:如果“天狼a”文明無意間獲得了人類的科學技術,那麼引發的科技大爆炸很有可能超過人類文明,也就很有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比如四十五年之內獲得摧毀人類文明的能力。

當然,即便是反對進行交流的人中,大部分也認爲,沒有必要摧毀“天狼a”文明。

在人類文明內部僵持不下的時候,宇宙人類政府只有命令發現“天狼a”文明的飛船留下來繼續觀察,並且等待政府的近一步指示。

如果不發生意外的話,多數意見,即暗中監視“天狼a”文明就會變成現實。

只是,在不到一年之內,發生了兩件意外的事情。

第一件意外的事情是對“天狼a”文明的暗中考察發現,這個文明誕生的時間很有可能不到兩千年,農耕時代只持續了大約五百年,隨後就進入工業時代,而且在不到一百年內就進入了工業時代末期。

這是意外嗎?

毫無疑問,這絕對是意外。

要知道,人類文明的農耕時代大概持續了五千年,而人類文明的工業時代大概持續了四百年。

也就是說,“天狼a”文明的科技發展速度是人類文明的四倍以上。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進化速度極快的文明,其後期發展潛力甚至超過了人類文明,因此大概在兩百年、甚至一百年之後,就有可能對人類文明構成威脅。當然,前提是該文明也在攻破量子理論的難關之前,掌握了反重力場技術。

這下,問題來了。

在宇宙尺度上,一百年比人類正常壽命裡的一秒都要短暫。

如果把人類文明與“天狼a”文明比喻成兩個準備決鬥的劍客的話,在一秒鐘前,人類文明手裡的利劍還頂在“天狼a”文明的咽喉上,而在一秒鐘之後,“天狼a”文明的利劍就刺穿了人類文明的胸膛。

顯然,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威脅。

第二個意外,是在發現“天狼a”文明大約一年之後,在“天狼a”文明裡爆發的一場內戰。

這下,學者找到了“天狼a”文明快速進化的原因。

與人類一樣,戰爭成爲了促進“天狼a”文明科技發展的主要動力。

更加驚人的發現是,在這顆行星上,存在的智慧生物不是一種,而是兩種,另外一種是水生智慧生物,而且其科技水平超過了陸生的“天狼a”文明,而且這場內戰就是在這兩種智慧生物之間進行的!

當然,這已經算不上是內戰了。

這也更好的解釋了“天狼a”文明快速進化的原因,即不同智慧生物之間的戰爭,能夠更加有效的推動科技發展。

當時,幾乎每一天都有更加驚人的發現。

比如,“天狼a”的兩個智慧物種之間的戰爭幾乎沒有停歇過,達到地球時間一年的休戰期已經是非常罕見的了。這兩個智慧物種,完全是在戰爭的磨練下發展壯大的,而且已經出現了進入核能時代的徵兆。

這些驚人的發現,把“天狼a”文明釘上了十字架。

宇宙人類政府的最終判決很直接:毀滅掉“天狼a”的兩個文明,但是不用毀滅掉那顆可以容納數千億人的行星。

Www¤тt kán¤℃ O

執行這個任務的,正是發現“天狼a”的探險飛船。

當時,每一艘探險飛船上,都配備了武器,還有一支規模不算太小的軍隊,以確保在必要的時候毀滅掉一個星系。

必須承認,人類是幸運的,而且幸運到了極點!

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32章 迫在眉睫第118章 和解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57章 提前行動第3章 大國實力第198章 追趕第12章 戰爭推動者第186章 拼命的動力第26章 戰略空運第44章 出山第63章 全力以赴第55章 兩強相爭第41章 順藤摸瓜第187章 再起狂濤第76章 新機會第252章 分贓大會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92章 日本的歸宿第85章 矛盾爆發第88章 奢望第13章 希望尚存第63章 誤打誤撞第26章 高興得太早第116章 天空霸主第196章 突襲第1章 收假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1章 關鍵人物第15章 千慮一失第12章 絕命之行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18章 左右逢源第42章 糧食換土地第292章 量子理論第165章 防空屏障第17章 運氣不錯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5章 泰山北斗第26章 戰爭宣言第9章 錯誤的航線第229章 守無可守第33章 孤注一擲第134章 技術優勢第11章 經濟圍剿第313章 千年戰爭第14章 拉力賽第136章 別無選擇第165章 防空屏障第158章 二虎相爭第219章 做徹底第96章 部署到位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6章 幽靈墜落第6章 爭取和平第56章 守株待兔第224章 內耗第14章 鬼子出動第63章 毀滅第76章 熱點地區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72章 傾其所有第55章 積極外交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116章 幸運之神第22章 主要與次要第5章 戰略方向第27章 瘋狂計劃第9章 備戰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26章 戰爭宣言第19章 關鍵結點第151章 經典戰術第22章 備用計劃第40章 此消彼漲第6章 第一步第78章 船隊的喪鐘第79章 艦隊攔截第37章 犧牲品第17章 地區戰爭第82章 戰火再起第36章 艦隊司令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134章 真正的敵人第10章 共同體第103章 電磁打擊第42章 找準目標第33章 拉幫結派第232章 政治戰爭第58章 邁向戰爭第3章 前沿科技第107章 臨時政府第258章 金融戰略第1章 海軍強國第90章 一網打盡第31章 政治變更第63章 一箭三雕第64章 千鈞一髮第207章 黔驢技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