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戰神之星

燃燒的海洋

在二十一世紀最後十年,限制科學家在量子理論領域繼續研究的是經濟問題。

有趣的是,到了二十二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推動科學家在量子理論領域大發展的也是經濟問題。

準確的說,是經濟發展需要。

到了二十一世紀末,人類已經完成了在地月系裡的殖民工作,不但建造出了環繞地球的軌道城市,還在月球上開闢了可供上千萬人居住的殖民地,並且開始大規模的開採月球上的資源。

進入二十二世紀,人類的足跡首次踏上了火星。

可以說,這是晚來了近七十年的宇航創舉。

早在二十一世紀三零年代初,中國、美國、歐盟與俄羅斯就提出登陸火星,而且開始了各方面的準備工作。比如,美國研製出了世界上推力最大的運載火箭,能夠一次把一百五十噸貨物送到地球轉移軌道上。在此之前,中美歐俄都在培養火星宇航員,比如開展了全封閉訓練。

當時,中美歐俄把登陸火星當成了國家意志,特別是中國與美國。

說白了,在中美冷戰巔峰時期,登陸火星絕對是一個國家實力的象徵,兩個超級大國都不甘落於人後。

爲此,中國在二零三零年,就向全球招募了三十位“宇航自願者”,讓他們在完全與外界隔絕的情況下生活一年的全封閉訓練。主要就是,飛往火星的旅途,最少也要一年,在此期間宇航員完全與外界隔絕,最多隻能通過電話與地球聯繫。因爲受到技術限制,第一批登陸火星的宇航員肯定不會很多,也許只有兩到三人,所以在如此漫長的封閉環境中,宇航員的心理肯定會受到嚴重影響。如此一來,就得首先就對對人類在全封閉環境下的精神狀況進行研究。

有趣的是,當時資源參加的三十人中,有二十二人是潛艇兵或者是退役潛艇兵。

也許,在飛往火星的宇宙飛船上,與潛艇最爲相似吧。

可惜的是,二零三五年的全球自然災害,徹底阻絕了人類飛出地球的道路,並且耽擱了足足二十二年。

雖然在二十一世紀五零年代末,也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登陸火星的條件就基本上成熟了,反重力場推進技術能在一週之內把宇航員送上火星,但是在這個時期,需要優先照顧的科研項目與工程項目比比皆是,而且戰後重建也是一大難題,結果登陸火星的計劃遭到擱置。

當時,人類沒有積極登陸火星,也與經濟有關。

說得簡單一些,在火星上,並沒有值得人類垂涎的資源,因此登陸火星只有宇航探險與政治上的意義,沒有多少經濟價值。

顯然,在二十一世紀下半葉,政治意義已經不太重要了。

要知道,在只有一個超級大國的情況下,中國根本不需要任何開創性的宇航工程來提高國家地位。

至於宇航探險,基本上與政府無關,至少在政府變得足夠富裕之前,絕對不是政治家考慮的因素。

當然,也有很多人認爲,登陸火星具有很高的意義,併爲此四處奔走。

比如,當時在中國,就有一些人認爲,在飛往中太陽系的旅途上,火星可以做爲人類宇航活動的前進基地。

這個說法,看上去非常合理。

比如,火星離小行星帶更進,因此在火星上建立基地,肯定要比讓宇宙飛船從地球出發飛往小行星帶更加方便。

問題是,仔細一想,這個說法就毫無道理了。

原因很簡單,既然能在火星上建立前進基地,爲什麼不選擇一顆質量更小一些的小行星建立前進基地呢?

要知道,小行星帶,實際上與很多人的主觀認識完全不一樣。雖然在這片火星軌道與木星軌道之間的宇宙空間內,有數百萬個小行星、還有難以計數的隕石,但是這仍然是一片極爲空曠的宇宙空間,小行星與隕石的分佈距離以百萬公里計算,不是聚集在一起的,也絕對不是宇宙飛船的禁區。更重要的是,在這片宇宙空間裡,有很多類似於穀神星、直徑在一千公里左右的小行星。這些小行星的質量已經達到能夠形成靜流體平衡的程度,即能夠形成規整的圓形星體,但是引力卻比大行星小得多,因此在小行星上建立前進基地,要比在火星上划算得多。

當然,並不是說火星就毫無價值了。

事實上,在整個太陽系內,火星是除了地區之外,唯一擁有大氣層與水,適合人類長期生存的行星。

當時,就有人提出,應該考慮向火星殖民。

根據後來披露的資料,在二零六零年左右,中國的科學家向政府提出了一項全面改善火星氣候環境的行動方案。

這套方案的核心思想,就是利用人類現有的科學技術,改善火星的自然環境。

整個改造工程分成三個階段,預計耗時一百年。

第一階段爲五十年,主要是改變火星的大氣結構,使含氧量達到百分之二十,並且把大氣密度提高一倍。爲此,首先得在火星上建立一套完整的聚變核電站工業鏈條,從火星兩極的冰中提取氫元素,用來進行聚變發電,而產生的電能則主要用來分解火星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把碳元素固化處理,比如轉化爲石墨,另外還將以各種手段,釋放出火星土壤裡、特別是兩極地區土壤裡的甲烷,增加火星的大氣密度。如果有必要,還將在此期間以人爲的方式控制一顆、或者數顆冰彗星撞擊火星,把彗星上的水帶到火星上。完成改造後,火星的大氣密度能夠達到地球的百分之六十,含氧量在百分之二十以上,基本具備了供人類永久生存的大氣環境。

改造的第二階段,主要就是造水,而主要方法,就是以人爲的方式,讓一些體積較小的冰彗星撞擊火星,在火星上形成海洋、湖泊、河流等水域,並且通過水域的面積來調整火星的大氣溫度。這一階段將持續二十到三十年,主要根據捕獲冰彗星的效率、以及大氣溫度變化的速度決定。

最後一個階段,則是在火星上種植綠色植物,營造舒適的生活環境。

當然,到了這個階段,火星已經可以供人類居住了。

科學家預測,到八十年之後,人類已經可以在火星上生活,而且在出戶的時候不用穿着特製的宇航服,只需要穿上一件防紫外線膚色的特製外套。主要就是,火星的大氣密度比地球低得多,無法形成濃密的臭氧層,也就無法阻擋來自太陽的強紫外線,必須爲出戶活動的人提供必要的防護措施。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極爲宏偉的計劃。

問題是,有實現的可能性嗎?

在二十一世紀末,肯定沒有。主要原因不是技術上的,而是經濟上的,即這項宏偉的改造工程,比在地球上重新建立一箇中國還要龐大,人類文明的總體經濟實力,根本無法支持如何大的宇宙開發工程。

到了後來,連科學家都放棄了。

主要就是,改造火星存在一個無法逾越的技術障礙,即火星的地磁場已經消失,而人類的技術手段無法使其恢復。

要知道,一個強大的行星磁場,遠比大氣層重要。

說得簡單一些,地球上生機盎然,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地球有一個強大的磁場,保護着地球上的所有生命。火星上沒有磁場,那麼太陽的任何一次黑子爆,都能在瞬間殺死火星上的所有生物。

在二十一世紀的後五十年,太陽發生了四次大規模黑子爆。

當時,所有居住在軌道城市裡的人都被強制疏散到了地球上,而生活在月球基地裡的人員則在地下保護所裡避難。

顯然,當太陽噴發出的高能粒子橫掃火星的時候,人類改造火星的所有努力都將白費。

要知道,直到二十二世紀中葉,人類纔開發出強磁場保護系統,使得居住在地球軌道城市與月球殖民地裡的人員能夠免遭太陽黑子爆傷害。這些強磁場的作用範圍都很有限,根本不足以屏蔽整個火星。

雖然到了二十二世紀,人類也開始向火星移民,但是沒有改造火星的自然環境,而是仿造月球模式,建立起了完全封閉的小型生態系統。後來,隨着火星居民人口暴增,火星殖民地才轉變了發展模式,即不再在地表建立殖民地,而是在地下建立殖民地,用厚達一公里的地殼來保護生活在地下的人員。當然,這已經是二十三世紀的事情了,而正是向火星地下發展,才讓人類發現,火星曾經是一個充滿了生命的星球,而且繁衍出了高度發達的文明,只是最終消亡了。

當然,這些都是後來的事情了。

在二十二世紀初,向火星殖民,成爲了推動人類新一輪科技大爆炸、以及人口大爆炸的主要因素。

在此期間,一直困擾着量子理論物理學家的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現有的通信手段在與火星聯繫的時候,都有嚴重的遲滯問題,使得通信效率非常低下。既然有了經濟活動領域的需求,那麼開發更加高效的通信手段,也就成了科學界的主要任務。

第52章 全速追擊第272章 牧浩洋計劃第184章 失蹤的潛艇第3章 演習第48章 針鋒相對第134章 真正的敵人第113章 傾其所有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89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5章 最終辯論第65章 門檻第226章 進攻受阻第230章 重壓之下第24章 空中打擊第293章 戰神之星第60章 振作第43章 南亞明珠第36章 艦隊司令第9章 備戰第160章 空中打擊第44章 歷史使命第35章 支柱第8章 擴軍浪潮第274章 覺悟第86章 精心部署第26章 理由第110章 愛莫能助第20章 權衡利弊第79章 艦隊攔截第42章 第三條航線第203章 正面強攻第147章 上將之子第204章 坐失良機第146章 時間窗口第4章 戰爭危機第40章 突襲第61章 猛然醒悟第30章 虎口逃生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27章 精妙戰術第9章 進軍神速第311章 災難的源頭第136章 夾心餅乾第85章 突擊開始第51章 時間點第14章 掃帚星第110章 敗局已定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283章 第一步第26章 威逼第9章 以退爲進第95章 迎難而上第161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53章 橄欖枝第51章 再接再厲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73章 餘波第231章 被迫停戰第46章 海軍新銳第48章 交戰第57章 提前行動第12章 絕命之行第33章 科技戰略第315章 文明義務第203章 正面強攻第68章 一己之力第130章 進攻方向第87章 接敵第20章 權衡利弊第13章 底線第132章 攻守兩難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48章 戰爭準備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124章 戰略轉向第4章 艦隊出港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80章 情況有變第263章 負隅頑抗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84章 戰將第309章 危機與樂觀第91章 迎難而上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241章 統一大業第11章 取經第37章 遠洋護衛第58章 搶先一步第108章 因勢利導第88章 奢望第81章 臨時調整第267章 文明的飛躍第302章 覺醒第152章 地面戰爭第68章 一己之力第71章 任人唯才第8章 不知進退第223章 真假難辨第283章 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