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末日計劃

收費章節(12點)

與美國在第三次世界大戰末期的“末日計劃”有關的話題,一直備受爭議,而且很多人認爲,中國公佈的那些署名爲“美國國防部”、“美國戰爭委員會”的資料,實際上都是中國政府捏造的,其目的是要詆譭美國,藉以證明中國在大戰末期的很多極端行爲,特別是全面戰略轟炸並沒做錯。(_)

存在這樣的可能嗎?

客觀的講,中國確實要爲戰爭後期的全面戰略轟炸做解釋,因爲在明知道美國必然戰敗的情況下,依然按部就班的擴大轟炸範圍,而且把矛頭指向平民,本身就是戰爭罪行,並不符合打敗敵人的最終目的。

問題是,如果中國真要詆譭美國,需要等到五十年之後才公佈這些資料嗎?

顯然,這根本說不過去。

事實上,只要瞭解了“末日計劃”,也就能探明其中的原因了。

在美軍的規劃中,“末日計劃”是針對中國的全面毀滅計劃,可是具體實施的結果必然是全人類滅亡。主要就是,美軍來毀滅中國的手段是一種比核武器還要恐怖的武器,即反物質武器。

從理論上講,反物質武器也是核武器。

由此產生了一個問題,即中國是首先使用反物質武器的國家,只是沒有用在地球上,也沒有其他國家知道。

顯然,中國國家領導人肯定有所顧慮。

說得簡單一些,如果把美國的“末日計劃”在大戰結束的時候公佈於衆,那麼別人會不會認爲,中國也有類似的軍事項目呢?如果說沒有,顯然不具有說服力,因爲中國的技術水平不比美國差,而且工業實力也不比美國差,連美國都能製造反物質武器,中國爲什麼不能製造?如果說有,那該怎麼善後?

要知道,在戰後的國際社會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與毀滅性武器是最敏感的話題,也是最容易遭到攻擊的話題。

如此一來,如果中國承認有反物質武器計劃,就得公開這些計劃。

毫無疑問,這是絕對不可能做的事情,因爲這就意味着,中國必須承認導致數十億人死亡的全球自然災害是中國一手造成的。要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也就導致幾億人傷亡,與全球自然災害比起來,根本不足爲道。

事實上,中國民衆也不會接受這樣的事實。

要知道,在全球自然災害中,也有數億中國人死亡、或者患上絕症。如果民衆知道是政府與軍方搞的軍事項目導致了全球自然災害,恐怕政府當天就得垮臺,包括牧浩洋在內的所有軍方高級將領都會被送上軍事法庭。

總而言之,中國政府絕對不想與美國的反物質武器計劃扯上關係。

顯然,這也正是中國當局直到戰爭結束後五十年,才公佈“末日計劃”有關資料的根本原因。

更重要的是,中國當局公佈的資料並不完整,缺乏了很重要的一部分。

這就是,美國研製反物質武器的起因。

根據一些非官方消息,以及一些參加過“末日計劃”的美國科學家講述,美國研製反物質武器的起因就是全球自然災害。

在大戰爆發前,美國科學家通過觀察太陽的黑子活動,得出了一個結論,即二零三五年發生的太陽黑子爆絕對不是自然現象,很有可能是人爲引發的,而有能力製造這麼大場災難的就只有中國。

深入研究之後,美國科學家得出了另外一個驚人的結論:中國掌握了大規模生產反物質的技術,而且製造出了以反物質爲原料的超級炸彈。

顯然,這就是美國研製反物質武器的動機。

只是,在研究過程中,美國科學家逐步發現,製造反物質的難度非常大,遠遠超過中國在二零三五年之前的技術水平,因此中國很有可能是用了十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才製造出足夠的反物質。

由此得出的結論就是,美國要想製造出類似的反物質武器,也需要足夠的時間。

結果就是,美國在大戰爆發之後,就啓動了“末日計劃”,開始生產反物質。只是在最初的時候,並不叫做“末日計劃”。

事實上,這也是學者在戰後研究“末日計劃”時,最容易犯的錯誤。

從時間上講,美國在大戰爆發後就開始製造反物質,而不是像很多人認爲的那樣,是在二零五六年纔開始製造反物質。

當時,美國用來製造反物質的設備,也是超級粒子加速器。

不可否認,在技術飛速進步十多年之後,特別是在能源問題得到解決之後,製造反物質的難度大大降低了。

這也正是“末日計劃”最爲恐怖的地方。

到大戰即將結束的時候,美國已經制造出了大約十千克反物質。至少,在美國的官方資料中有相關記載。

問題是,如何使用這些反物質?

要知道,從理論上講,十千克反物質在引爆時所釋放出來的能量,相當於一萬枚當量爲二十萬噸TNT的核彈頭。從理論上講,如此巨大的能量,足以製造一場持續時間在五年以上的核冬天。如果這十千克反物質在同一個地點引爆,而且爆炸點在地表上,足以摧毀方圓五千公里內的所有人造建築物,把方圓一千公里內的高山變成平地,並且在爆炸點附近留下一個直徑超過五百公里、深度超過一百五十公里的“彈坑”,其產生的毀滅效果不亞於六千五百萬年前撞擊到地球上,導致已經稱霸地球數億年的恐龍全面滅絕,在尤卡坦半島上留下了一塊巨大疤痕的小行星。

“末日計劃”的瘋狂之處,就在這裡。

按照美軍的計劃,如果美國必然戰敗,那麼在戰敗之前,讓一艘攻擊核潛艇帶着這十千克反物質,在西太平洋上,最好是在東海上引爆,徹底摧毀中國,以及協助中國作戰的主要盟國。

當時,美軍甚至安排好了執行自殺攻擊任務的潛艇,還精心挑選了潛艇官兵。

要是變成事實的話,遭到毀滅的絕對不是中國,而是整個人類文明,因爲爆炸足以產生上千米高的海嘯,而且將在接下來的十多天之內,侵襲所有陸地,吞沒所有海拔高度低於一千米的陸地。更重要的是,爆炸釋放出的能量會產生數千攝氏度的高溫衝擊波,並且沿着地球表面進行擴散,衝擊全世界,即便傳遞到一萬公里之外,衝擊波也能把氣溫加熱到五百攝氏度以上。緊接着,因爲地殼板塊遭到毀滅性破壞,超級大地震會成爲家常便飯,猛烈的地質活動將持續數個月、甚至數年。持續的嚴重災難,肯定能毀滅整個人類,只有極少數的生物能夠存活下來。

這些,都是隨後用計算機模擬得出的結論。

毫無疑問,美國也會遭到毀滅性破壞,沒有任何人能夠倖免。

所幸的是,這沒有變成事實。

根據非官方的消息,最終裝上那艘潛艇的只是一枚普通炸彈,而且潛艇上的官兵在得知他們的任務是毀滅整個中國之後,都拒絕執行自殺式任務。最後,這艘美軍攻擊核潛艇向中國海軍投降。

也正是如此,中國軍方纔知道美軍有如此恐怖的毀滅計劃。

更加幸運的是,偷偷換下反物質炸彈的美國科學家在大戰結束後就向中國軍隊投降,交出了秘密保管的反物質炸彈。

至於如何處理的這枚炸彈,中國官方沒有給出任何確切說法。

比較可信的說法是,這枚炸彈根本不存在,或者沒有美國官方資料中那麼強大,其裝填的反物質不會超過一公斤。主要就是,負責反物質生產工作的機構中,有不少美國的頂尖級科學家,而這些科學家都知道反物質炸彈會毀滅整個人類,美國使用反物質炸彈,取得的不是勝利,而是自取滅亡。因此在生產反物質的時候,這些科學家故意降低了生產效率,並且謊報產量。

當然,就算只有幾百克反物質,被引爆也會產生波及全球的巨大災難。

根據中國官方披露的資料,批准使用反物質炸彈的就是盧卡斯,而建議使用反物質炸彈的是馬歇爾。

有趣的是,盧卡斯肯定不知道,如果“末日計劃”沒有縮水,順利實施所產生的後果。

當時,馬歇爾也肯定不清楚會有多麼嚴重的後果。

根據兩人在戰爭法庭上做的辯論,美國實施的“Z計劃”的目的是擊敗中國,以及阻止中國成爲戰後唯一的超級大國,符合最基本的交戰原則,並沒有危害到其他國家,因此不構成戰爭罪行。

當然,兩人提到的“Z計劃”,主要指“Z13項目”,即病毒類基因武器。

最後,兩人也因此被法庭以反人類罪、戰爭罪,判處死刑。

當然,這些都是後事了。

在七月十日,發生的兩件事情,給牧浩洋製造了比較大的麻煩,主要就是美軍竟然還有能力轟炸中國本土

雖然轟炸導致的傷亡與損失並不大,所有美軍轟炸機都被擊落,但是黃瀚林還在第一時間把牧浩洋叫了過去。這次,黃瀚林沒有詢問實際情況,而是指責了牧浩洋,認爲軍事打擊不夠徹底,是美軍有能力進行反擊的根本原因。

結果就是,牧浩洋不得不考慮進行徹底的軍事打擊。

第8章 擴軍浪潮第5章 宣戰第29章 初顯身手第46章 登島第194章 誘餌第35章 支柱第62章 暗涌滾滾第186章 拼命的動力第25章 自食其果第66章 起航第287章 警鐘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21章 點燃導火索第91章 戰略突擊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109章 伏擊開始第154章 特種戰鬥第216章 遲來的醒悟第80章 持續性災難第209章 裝甲會戰第85章 科技戰爭第8章 擴軍浪潮第112章 和平第3章 本性難移第28章 屈服第70章 忙裡偷閒第83章 歪打正着第173章 振奮軍心第137章 陰雲密佈第4章 戰爭危機第74章 交易第154章 特種戰鬥第47章 證據第9章 以退爲進第297章 警戒圈第186章 及時醒悟第204章 小人物第278章 並不孤單第159章 盟軍第33章 科技戰略第82章 理論突破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10章 共同體第72章 新崗位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304章 文明接觸第93章 兩頭作戰第136章 夾心餅乾第8章 經濟賬第176章 硬碰硬第27章 利誘第8章 不知進退第183章 頻出怪招第86章 膠着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69章 休假第13章 風起雲涌第56章 守株待兔第51章 護身符第32章 成果第63章 一箭三雕第31章 接觸第111章 臨機應變第79章 立場第53章 巧合第12章 封鎖第34章 矯枉過正第68章 措手不及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194章 誘餌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245章 艦隊的歸宿第287章 警鐘第23章 金狗第49章 彈道導彈第4章 各算各的第182章 最後的掙扎第118章 壯士斷臂第82章 巴軍出擊第52章 預料成真第20章 逼婚第73章 捆綁政策第109章 艦隊出征第154章 特種戰鬥第33章 最後反擊第50章 大無畏第51章 再接再厲第16章 耐心等待第53章 軍事部署第62章 頭號王牌第49章 第二戰場第182章 最後的掙扎第44章 理想主義第34章 理智戰勝衝動第32章 關鍵時刻第61章 猛然醒悟第34章 盟友第23章 戰略誤判第16章 急轉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