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遠征大西洋

收費章節(12點)

到了二月底,牧浩洋沒有發動攻打美國本土的作戰行動,因爲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處理。

這就是,美國海軍的六支航母戰鬥羣在諾福克海軍基地成軍。

顯然,對牧浩洋來說,這絕對不是小事。

必須承認,當時牧浩洋太看得起美國海軍了。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早在二零五五年底,軍事情報局就提供了情報,美國海軍將在年內獲得六支航母戰鬥羣,可是這六支航母戰鬥羣的最終服役時間不是年底,而是第二年的年初。根據當時由軍事情報局提供的情報,美軍航母戰鬥羣延期兩個月才服役,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缺乏艦隊官兵。

要知道,在這六支航母戰鬥羣的數十艘戰艦建造的時候,美國本土還沒有遭到轟炸。

也就是說,中國空軍的戰略轟炸沒有對美國的造艦工作造成影響。如果有影響,也要到二零五六年底才能表現出來。

當時,美國海軍除了缺乏艦隊官兵,還缺少合格的艦載戰鬥機飛行員。

總而言之,艦隊有了,卻不具備出海作戰的能力,更不具備與中國艦隊作戰的能力。

說得直接一點,牧浩洋完全不用把這支美軍艦隊放在心裡。

再說了,美軍艦隊在大西洋上,還沒有進入太平洋,也不見得會進入太平洋。

事實上,問題就在這裡。

當時,歐洲聯邦已經發出請求,希望中國派艦隊前往北大西洋,不然美軍艦隊很有可能拿歐洲艦隊開刀。

顯然,黃瀚林不可能拒絕這樣的請求。

當時,中國海軍已有二十七支航母戰鬥羣,而且在年內還將獲得十二艘超級航母,以及大批在戰爭爆發後才設計建造的全新戰艦。很明顯,中國海軍已經具備兩洋作戰能力,不存在兵力上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黃瀚林承諾爲歐洲提供安全保護,而且寫進了同盟條約,也就有義務響應歐洲聯邦的請求。

結果就是,黃瀚林親自給牧浩洋下達了命令,讓他派艦隊去北大西洋。

很明顯,這是政治任務,不是軍事任務。

問題是,政治任務比軍事任務更加重要。

爲此,牧浩洋組建了大西洋艦隊,暫時由周渝生大將擔任艦隊司令,並且給了周渝生十二支航母戰鬥羣。

按照牧浩洋的部署,大西洋艦隊將首先進入地中海,奪取直布羅陀要塞。

二月二十八日,大西洋艦隊就在周渝生的率領下開進了地中海,並且前往撒丁島,進行短暫停靠。

兩天後,大西洋艦隊出征,殺往直布羅陀海峽。

攻打直布羅陀要塞的戰鬥基本上是走過場,在第一輪轟炸結束之後,數十艘大型綜合戰艦還沒來得及讓大口徑電磁炮發揮威力,守衛要塞的英軍就升起了白旗,向遠在幾百公里之外的中國艦隊投降。

三月三日,大西洋艦隊進入北大西洋,開往比斯開灣。

在進入南特港之前,大西洋艦隊出動艦載戰鬥機轟炸了英國的威爾士地區,隨後又進行了遠程炮擊,摧毀了普利茅斯港。

當時,英國皇家海軍已經逃到設得蘭羣島,所以沒有遭受損失。

進入南特港之後,大西洋艦隊停靠了一週。在此期間,周渝生前往巴黎,會見了歐洲聯邦國防軍總參謀長魯道夫,參加了好幾場豪華至極的宴會,還藉此機會遊覽了盧浮宮登上了艾菲爾鐵塔參觀了凡爾賽宮。如果不是時間緊迫,他還會去阿爾卑斯山,享受山地滑雪的快感。返回南特之後,周渝生組織大西洋艦隊,與歐洲聯邦海軍舉行了聯合演習。只是當時歐洲聯邦艦隊在地中海的馬賽港裡,還在爲參戰做準備,所以沒有開過來,進行艦隊聯合演習。

不得不說,這是一大遺憾。

要知道,這是大戰期間,中國與歐洲聯邦海軍最爲親密的一次接觸,而且也是唯一有機會進行艦隊聯合演習的活動。

因爲錯過了這次機會,所以兩國的主力艦隊從未打過照面。

到了戰後,兩過主力艦隊在大洋上面對面的時候,已經是劍拔弩張了。

搞完這些活動,周渝生纔在三月十三日率領大西洋艦隊離開比斯開灣,並且再次轟炸與炮擊了英國本土。

只是,這次周渝生更加大膽一些,把轟炸範圍擴大到了泰晤士河北部地區。

接下來,大西洋艦隊橫跨北大西洋,直奔美國東海岸。

因爲只有十二艘航母,所以大西洋艦隊一直呆在美國岸基戰術航空兵打擊範圍之外,沒有靠近美國本土。

周渝生的任務很簡單:監視藏在切薩皮克灣裡的美國艦隊。

當時,牧浩洋讓周渝生率領大西洋艦隊出征,就是想讓在後方呆了三年多,一直在替他分憂解難的海軍參謀長抓住最後一次機會,撈取到戰功,以便晉升爲海軍元帥,而且這很有可能是大戰結束前,最後一次海戰機會了。

不管怎麼說,周渝生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客觀的講,周渝生在這場戰爭中做出的貢獻,不比牧浩洋少多少。在牧浩洋去前線指揮作戰的時候,是他在後方提供支援。當牧浩洋分心他處的時候,是他在負責作戰部署。可以說,只要牧浩洋忙不過來,周渝生就代領了戰爭部長的所有職責,盡心盡力的處理軍隊內部事務。

可是,到這個時候,周渝生還是海軍大將。

要知道,在俄羅斯戰敗後,魏成龍就晉升爲陸軍元帥,而在以色列戰敗之後,連蔣博文都獲得了陸軍元帥軍銜,而在攻佔夏威夷羣島之後,龐躍龍與司馬文正成爲陸戰隊元帥,連佟少雲都差點成爲海軍元帥。當時,陸軍有三個元帥陸戰隊有兩個元帥,空軍參謀長母祁鐵也成了元帥,而海軍仍然只有牧浩洋一個人是元帥,周渝生佟少雲與龔繼飛都只是海軍大將。

顯然,牧浩洋不想讓周渝生拉下,也就給了他這個機會。

只要他打了勝仗,回來後肯定是海軍元帥了,甚至不用回國,牧浩洋就會替他向黃瀚林申請元帥軍銜。

可惜的是,周渝生等到戰爭結束,都沒有等到殺出來更他決戰的美軍艦隊

所幸的是,黃瀚林非常開明,也知道周渝生勞苦功高,快七十歲的人了,還要率領艦隊去前線作戰,因此在三月初,以周渝生率領大西洋艦隊進軍北大西洋,以及成功完成了對歐洲聯邦的軍事訪問爲由,授予他元帥軍銜。隨後,佟少雲與龔繼飛也獲得了元帥軍銜,到戰爭結束的時候,連敬文輝都成爲了海軍元帥。

結果,這場大戰,海軍誕生了五位元帥,陸軍四位(第四位是虞世輝)空軍兩位(第二位是牛武威)陸戰隊兩位。

當然,在中國軍隊裡,元帥只是榮譽軍銜,因爲與職務對應的最高軍銜是大將,超過大將就沒有意義了。

只是,職業軍人看重的就是榮譽。

美國艦隊沒有出海作戰,並沒妨礙中國海軍大西洋艦隊實現其重大價值,以及完成最重要的軍事使命。

通過奪取北大西洋制海權,中國海軍切斷了美國與英國的聯繫。

雖然在此之後,美國通過墨西哥灣與加拿大的港口,向英國派遣了船隊與船隻,但是再也無法爲英國提供戰爭援助,而且那些單獨活動的運輸船或者沒有護航艦隊掩護的運輸船隊絕大部分都遭到潛艇絞殺,到達英國的少之又少。英國在三個月之後宣佈投降,就與此有很大關係。

此外,大西洋艦隊還爲東方同盟集團爭取到了最後三個成員國。

首先是阿根廷在三月五日正式與中國簽署同盟條約,成爲東方同盟集團第三十九個正式成員國。隨即,阿根廷就向美國與英國宣戰,並且正式聲明,馬爾維納斯羣島是阿根廷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

阿根廷參戰的第一個目的就是奪回由英國控制的馬爾維納斯羣島。

當然,還有第二個目的,即獲得來自中國的支持,超越巴西與墨西哥,成爲拉丁美洲的頭號大國。

事實上,阿根廷並沒有多大的野心,只是希望其地位在拉美國家中得到承認。

三月八日,南非宣佈加入東方同盟集團,並且向美國宣戰。

打到這個時候,南非是第一個倒向東方同盟集團並且正式向美國宣戰的前西方同盟集團成員國。

顯然,南非參戰的意義比阿根廷大得多。

只是,爲了讓南非參戰,中國付出的代價也更大,即承諾在大戰結束之後,不在非洲擴大影響力,承認非盟爲撒哈拉以南非洲唯一的國際組織,而且承認南非爲非盟領袖。中國得到的,只是在非盟中的超凡地位,即以友好國家的身份,參與非盟事務,共同維持非洲的和平與穩定。

最後一個參戰的是古巴。

三月二十四日,在中國艦隊到達巴哈馬羣島以東海域的時候,周渝生象徵性的派遣了幾十架戰鬥機飛往古巴,並且在次日就返回了艦隊。

也就在這一天,古巴總統正式向美國宣戰,並且成爲東方同盟集團第四十一個成員國。

古巴參戰,只具有象徵性意義,而作爲參戰條件,中國只需要爲古巴提供安全保障,並且保證古巴在戰後的獨立自主地位。

在大戰即將結束的時候,東方同盟集團完成了最後一次擴張。

第55章 墳墓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第32章 金融戰爭第167章 無所不用其極第139章 豪爽軍人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197章 僅此一回第17章 緊急出動第18章 雙輸第3章 戰爭導火索第80章 戰術推斷第13章 底線第97章 戰前會議第91章 迎難而上第24章 空中打擊第50章 另有其人第113章 傾其所有第9章 十萬火急第67章 錯失良機第57章 爭論第32章 關鍵時刻第85章 突擊開始第47章 第一槍第49章 拋開幻想第29章 相互指責第66章 回家第149章 放棄第219章 做徹底第119章 大型綜合戰艦第75章 咄咄逼人第300章 瘋狂的頂點第53章 巧合第298章 決裂第37章 回國第93章 最後的攻擊第85章 重拳出擊第26章 高興得太早第52章 空中力量第5章 最終辯論第27章 精妙戰術第131章 穩打穩紮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23章 回到總參謀部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88章 最後關頭第109章 艦隊出征第202章 衝刺第55章 毅然決絕第186章 及時醒悟第30章 小事化大第63章 卸甲第47章 機會與冒險第193章 單刀直入第18章 猛然覺醒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3章 戰前會議第37章 犧牲品第3章 把握機會第53章 軍事部署第28章 屈服第109章 未來第115章 獨斷專行第32章 金融戰爭第92章 怎麼打第30章 誰更瘋狂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194章 誘餌第55章 毅然決絕第10章 裝甲主力第83章 空中遭遇第44章 加速追擊第82章 擔憂第59章 於公於私第111章 政壇劇變第219章 火線第82章 十一比八第215章 光復第34章 盟友第199章 等不起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42章 第三條航線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23章 金狗第53章 繼續打第43章 各有所謀第82章 戰火再起第19章 兩手一起抓第60章 海蛇之吻第194章 誘餌第27章 商船立功第261章 同盟憲章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155章 將計就計第135章 推心置腹第10章 迎難而上第132章 臨界點第73章 外交戰果第32章 金融戰爭第111章 政壇劇變第31章 政治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