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攻堅戰

收費章節(12點)

戰後,很多人都認爲夏威夷羣島會戰根本沒有挑戰性,中國用壓倒性的兵力優勢,輕而易舉的奪取了這座羣島,缺乏抵抗意志的美軍則在毫無希望的情況下,別無選擇的放棄了這座羣島。

事實上,夏威夷羣島會戰沒有這麼簡單。

首先,作戰計劃發生變更,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雖然變更得比較及時,在前期火力準備開始之前,周渝生就決定登陸毛伊島、放棄已經被幾米厚的火山灰覆蓋了的夏威夷島,沒有讓海軍白費力氣,但是要在幾天之內,讓陸戰隊改變作戰計劃,在另外一座島嶼上登陸,顯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知道,陸戰隊登陸部隊的兵力配置完全針對在夏威夷島上登陸,哪怕毛伊島比夏威夷島小一些,也會在選擇登陸灘頭、部隊集結、火力準備等方面存在嚴重問題,而重新制訂作戰計劃,僅僅幾天顯得過於倉促。

其次,前期火力準備也是個問題。

夏威夷島離美軍重兵把守的瓦胡島有三百多公里,毛伊島離瓦胡島不到兩百公里,而美國陸軍與陸戰隊中,數量最多的遠程火炮的最大射程就是兩百公里,因此登陸毛伊島,就得打擊瓦胡島。在之前的計劃中,並沒有打擊瓦胡島的部分,只是要求在登陸作戰開始前,壓制瓦胡島上的美軍。

最嚴重的,是計劃之外的變數。

周渝生在最後關頭放棄了夏威夷島、決定攻打毛伊島,最重要的就是,夏威夷島上的火山在八月下旬噴發,幾天之後島上就覆蓋了一層厚達數米的火山灰,九月前兩天的暴雨,又讓這座島嶼變成了泥漿地獄。

問題是,周渝生並不知道,美軍也放棄了夏威夷島,而且把部隊轉移到了毛伊島上。

事實上,馬里亞納羣島被中國軍隊攻佔後,美軍就開始加強夏威夷羣島的防禦部署,陸續向島上增派防禦部隊。在二零五五年初,中國軍隊攻打澳洲之前,夏威夷羣島的防禦部署有所削弱,但是隨後再次得到增強。從二月底到八月底,美軍總共向夏威夷羣島運送了八十萬地面部隊。與以往的增兵不同,美軍沒有大規模調動部隊,而是通過運輸物資的船隊、以零星的方式向島上增兵。

結果就是,中國情報機構對此一無所知。

發動夏威夷羣島會戰的時候,周渝生只知道羣島上有大約六十萬駐軍,而且主要集中在瓦胡島上。實際情況是,在夏威夷島火山噴發前,守軍已經達到了一百五十萬,除了五十萬在瓦胡島上之外,其餘一百萬軍隊主要分佈在另外三座大島上,還有少量軍隊分佈在西邊的小島上。

火山噴發後,夏威夷島上的四十萬駐軍都暫時轉移到了毛伊島上。

按照美軍的計劃,將在九月底,把其中的三十萬軍隊送回本土西海岸地區,另外十萬部隊部署到其他島嶼上。

原因很簡單,毛伊島上原本就有三十萬駐軍,根本容納不了這麼多軍隊。

結果,美軍還沒開始轉移,中國軍隊就打了過來,從夏威夷島上轉移出來的四十萬美軍全部困在毛伊島上。

事實上,直到這個時候,周渝生都不知道毛伊島上有七十萬美軍。

當然,這與美軍大量修建地下防禦工事,把部隊藏在地下有很大的關係。

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血戰讓美軍發現,地下防禦工事是對抗中國軍隊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唯一能夠讓中國軍隊在島嶼登陸戰中產生重大傷亡的辦法。在美軍看來,如果中國軍隊必須攻佔的每一座島嶼上多有足夠多的地下防禦工事,讓中國軍隊付出足夠大的代價,那麼中國就會考慮放棄攻打美國本土,至少也能拖延中國軍隊的進軍速度,讓中國最終因戰爭負擔過重而與美國停戰。

結果就是,美國把幾乎所有主要島嶼都打造成了以地下防禦工事爲核心的海上堡壘。

不管怎麼說,就算美軍無法在正面戰場上擊敗中國軍隊,美國的工業也足夠強大,有足夠的能力在幾座小島上建起完善的地下防禦公式。

可以說,毛伊島與瓜達爾卡納爾島非常相似。

最相似的一點,就是這兩座島嶼都是火山島,即都是由火山噴發形成的。

事實上,整個夏威夷羣島都是由火山噴發形成的。在長達幾百萬年裡,位於太平洋板塊中央的火山噴發口,造就瞭如同珍珠項鍊般的夏威夷羣島,而且在今後的幾百萬年裡,隨着板塊向東運動,還會在夏威夷羣島東面製造出幾座大型島嶼,而現在的夏威夷島,就是這座海底火山的火山口。

雖然與瓦胡島相比,毛伊島上的防禦部署還不算完善,但是毛伊島的面積更大,而且地勢更加險峻。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在中國軍隊登上毛伊島之前,美軍已經用四億噸水泥與四千五百萬噸鋼材,在這座島上修建了二十四座掩埋深度超過一百米、總共能夠容納三十萬大軍的地下軍營,還有四十八座地下彈藥庫、十二座地下倉庫、八家地下醫院、六座地下可控聚變核電站、十二座地下淡水廠,美軍甚至修建了包括圖書館、電影院、小賣部、商場、體育場在內的地下娛樂與服務設施,而連通這些地下設施的是七種不同掩埋級別與強化級別的,總長度達到了一萬八千公里的地下坑道,最大的坑道能供兩輛地面戰系統並排通行、最小的則只能供單人通行,而掩埋最深的達到了一百五十米、最淺的只有五米,有的覆蓋了數十米厚的鋼筋混凝土、有的則只用岩石覆蓋。

可以說,這是一座最多可以容納五十萬人的地下城市

可惜的是,這座地下城市最後只存在於圖紙之上,在大戰中被中國軍隊徹底摧毀了。

由此可見,攻打毛伊島,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別說有七十萬守軍,就算只有三十萬守軍,也能給中國陸戰隊製造很大的麻煩。

另外一個計劃之外的變數,與攻打瓦胡島有關。

前面已經提到,最初的時候,牧浩洋沒有想過攻打瓦胡島,因爲所有情報都表明,瓦胡島的防禦強度超過了瓜達爾卡納爾島,如果攻打瓦胡島,陸戰隊得做好犧牲官兵十萬人的思想準備。

要知道,在瓜達爾卡納爾島,陸戰隊就傷亡了八萬人。

可以說,只要與選擇的餘地,牧浩洋就不會爲了一個只具有象徵意義的目標,犧牲掉十萬陸戰隊官兵。

問題是,在決定攻打毛伊島之後,攻打瓦胡島就不僅僅是象徵意義了。

原因很簡單,根據航拍照片,空軍得出了一個非常草率的決定,即毛伊島容納不下對美國本土進行戰略轟炸的機羣。

更重要的是,當時牧浩洋已經決定,在攻佔夏威夷羣島之後就立即轟炸美國本土。

讓牧浩洋做出這個決定的,正是軍事情報局提供的情報,即美國正在加緊開發具有亞軌道飛行能力的超級轟炸機,而且這種轟炸機能夠攜帶一百噸彈藥從美國本土起飛,轟炸中國本土的任何一處地點。

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陸戰隊必須考慮攻打瓦胡島。

當時,空軍已經制訂了一份較爲詳細的轟炸計劃。在佔領夏威夷羣島之後,將把空軍的轟炸機部署在夏威夷羣島上,海軍則負責前出到美國西海岸附近,首先在空軍的支持下摧毀洛基山脈西面的美國空軍基地,然後用艦載航空兵打擊美國西海岸地區,並且出動艦載戰鬥機掩護轟炸機對美國中部地區進行戰略轟炸。如果需要轟炸美國東海岸地區,則要讓陸戰隊登陸美國本土。

雖然這份轟炸計劃還沒得到戰爭部批准,但是已經八九不離十了。

這樣一來,攻打瓦胡島就勢在必行。

顯然,這極大的增強了陸戰隊的作戰難度。

要知道,瓦胡島上有五十萬美軍,而且以美國陸戰隊的精銳部隊爲主。更重要的是,瓦胡島的防禦強度遠遠超過了毛伊島。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在這座比毛伊島小得多的島嶼上,美軍用六億噸水泥與六千萬噸鋼材,修建了一座規模比毛伊島上還要大得多的地下防禦基地,能夠容納五十萬官兵,而且囤積了兩年的作戰物資。

後來,瓦胡島上的地下防禦基地沒有遭到嚴重破壞,在戰後成了旅遊勝地。

任何去過瓦胡島的人都得感嘆,在戰爭中,一個國家的力量是難以想像的,因爲誰都沒有想到,美軍只用了兩年時間,就在這座島上完成了總量達到十五億方的浩大工程,其規模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的七大奇蹟之和。僅從工程量來講,超過了中國曆代王朝修建長城的工程量之和。與一百多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相比,美軍在瓦胡島上的工程量,相當於當時西線防禦工程量之和。

毫無疑問,這是工業的巨大力量,也是現代科技的巨大力量。

要知道,美軍在瓦胡島、毛伊島、以及之前的瓜達爾卡納爾島上,構建的地下防禦工事都是在火山岩上進行的,而不是在土壤裡進行的,其工程難度遠遠超過了人類歷史上任何一項建築奇蹟。

這樣一來,攻佔夏威夷島就不是毫無懸念了。

第23章 俄羅斯的野心第30章 戰爭製造者第242章 第一宇宙條約第94章 再戰印度洋第53章 繼續打第6章 幽靈墜落第28章 直升機空戰第168章 暴風雪第273章 共同化第251章 沒有妥協第9章 備戰第56章 守株待兔第50章 大無畏第5章 來晚了第36章 分外之責第16章 耐心等待第82章 戰火再起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106章 抓住機會第112章 和平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193章 主旋律第168章 上前線第128章 歐洲聯邦第52章 兇猛打擊第158章 二虎相爭第197章 無果而終六十五章 過分自信第161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41章 標杆第83章 空中遭遇第155章 將計就計第273章 共同化第162章 登陸開始第2章 利益交換第5章 泰山北斗第217章 乘勝追擊第77章 分歧第315章 文明義務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16章 強渡第287章 警鐘第228章 毀滅性武器第52章 空中力量第217章 乘勝追擊第103章 電磁打擊第220章 迎難而上第217章 進軍澳洲第144章 拿命去賭第56章 放長線第93章 兩頭作戰第197章 僅此一回第78章 中國化第47章 深海快槍手第84章 戰將第64章 三管齊下第214章 倉皇而逃第83章 試探第15章 虧本買賣第120章 餘波第1章 禁運效果第2章 完美主義者第79章 立場第100章 戰略大調整第47章 前哨第36章 艦隊司令第29章 選將第77章 太有主見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52章 空中力量第14章 宣戰第45章 突然遭遇第25章 奮起一戰第219章 做徹底第42章 分兵合進第46章 海軍新銳第45章 深海猛龍第1章 禁運效果第149章 放棄第190章 主動權第146章 時間窗口第70章 內部矛盾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1章 扶桑的自救第8章 膽識第19章 伏擊第1章 收假第10章 迎難而上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83章 試探第1章 關鍵人物第46章 預料之外第20章 惹是生非第24章 空中打擊第24章 裂痕第92章 怎麼打第86章 全力以赴第135章 導火索第177章 關鍵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