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遲來的醒悟

收費章節(12點)

中國海軍的優勢,不僅僅體現在戰艦的戰鬥力上,還體現在艦隊規模上。

二零五五年一月十日,牧浩洋親赴橫濱,掌管了太平洋艦隊新戰艦的交接典禮,並且正式任命佟少雲上將爲太平洋艦隊司令。

當天,在橫濱正式交付給海軍的,正是第三批八艘“泰山”級航母。

大戰迸發的時候,中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此幾乎全軍覆沒,只有轉移到蘇比克灣的“泰山”號航母僥倖逃脫,六支航母戰鬥羣的絕大部分戰艦沉沒在橫濱港內,至今仍然有十幾艘戰艦躺在港灣的海牀上。經過兩年的努力,中國海軍不但打撈起了三十多艘戰艦,還修繕了橫濱港。

這裡,再次成爲中國太平洋艦隊的母港,與艦隊司令部所在地。

讓八艘“泰山”級航母,以及十六艘“黑龍江”級大型綜合戰艦、三十二艘“威海”級反潛戰艦、十六艘“太湖”級快速戰鬥支援艦在這裡正式服役,正好意味着中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經歷了兩年血戰之後,不但浴火重生,還再次成爲了西太平洋的霸主,正朝着控制太平洋的方向前進。

到此,中國海軍已經擁有十五艘超級航母,組建了十五支航母戰鬥羣。

現實上,這已經全面超越了中國海軍在戰爭迸發前的水準,而這隻用了兩年,足以證明中國的戰爭潛力有多麼巨大。

雖然一個月之後,美國海軍接收了第四批六艘“美國”級超級航母,而且在所羅門羣島大海戰中遭受重創的九艘航母全部修復,航母戰鬥羣的規模也達到了十五支,但是僅僅恢復到了戰爭迸發前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在艦隊的總體規模上,美國海軍已經被中國海軍拋在了身後。

到二零五五年二月底,中國海軍戰艦的總噸位超過了一千五百萬噸,而美國海軍戰艦的總噸位還不到一千三百萬噸。即便除掉中國海軍擁有巨大優勢的潛艇部隊,再把特地執行護航任務的戰艦排除在外,中國海軍主力艦隊的總噸位也在八百萬噸以上,而美國海軍主力艦隊的總噸位只有七百萬噸。

要說戰鬥力的話,雙方的差距愈加明顯。

至於決定艦隊戰鬥力的官兵素質,仍然是中國海軍有着較爲明顯的優勢。

大戰迸發前,中國海軍兵力規模與美國海軍相差不大,只是在艦隊兵力上,僅相當於美國海軍的百分之八十。在過去兩年多裡,中國海軍艦隊官兵傷亡約八萬人,這還包括了在開戰時傷亡的官兵,而美國海軍艦隊官兵已傷亡十四萬,僅陣亡、失蹤與被俘就超過八萬,減員比例差不多是中國海軍的兩倍。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美國艦隊中新兵比例比中國海軍高出了一倍多。

明顯,過高的新兵比例,降低了美國海軍艦隊的戰鬥力。

在艦載航空兵飛行員這方面,美國海軍的差距愈加明顯。打了兩年多,在戰前服役的美國海軍飛行員已經傷亡過半,而且陣亡比例高達百分之二十七,中國海軍則只喪失了三分之一的飛行員,陣亡比例爲百分之十四。現實上,在所羅門羣島大海戰之前,中國海軍在戰前服役的飛行員中,陣亡比例還不到百分之十。僅僅這一場海戰,就讓中國海軍喪失了數百名優良飛行員。

不可否認,美國海軍依然有較強的戰鬥力,也有反敗爲勝的資本。

關鍵是,在接下來的這場戰鬥中,美國海軍根本出不了力。

在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美軍投降之後,中國陸戰隊佔領了所羅門羣島,還在二零五四年底之前,把戰線擴大到了新赫布里底羣島,攻佔了包括埃法特在內的大部分大型島嶼,只有羣島南段的坦納島與阿內蒂烏姆島還在美軍控制之下。因爲這兩座島嶼西面是屬於法國的新喀里多尼亞,所以其戰略價值並不大,中國海軍也沒有打算讓艦隊從新赫布里底羣島西側南下。

也就是說,除了新喀里多尼亞,澳大利亞東北方向上的戰略屏障全部在隊手中。

這樣一來,美國海軍要想拱衛澳大利亞,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別的不說,美軍艦隊已經不敢冒險進入珊瑚海了,也就無法阻止中國陸戰隊從新幾內亞島出發攻打澳大利亞。即便美軍艦隊退入塔斯曼海,也無法支援澳大利亞東北部地區的地面部隊。等到中國陸戰隊在澳大利亞東北部地區站穩腳跟,開始向南推進,美軍艦隊還得離開塔斯曼海。

由此可見,只需中國陸戰隊不在澳大利亞東南地區登陸,美軍艦隊就沒有用處。

到了二零五四年底,隊以空中進入的方式攻打澳大利亞,不但不是懸念,還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比如,中國在新幾內亞大量修建野戰機場。

明顯,弗倫奇不可能看不出來。

對他來說,選擇只有兩個,一是放棄澳大利亞,二是轉移中國海軍的注意力。

可惜的是,第一個選項不成立,因爲美國絕對不會放棄澳大利亞,盧卡斯不會讓弗倫奇這麼做。

那麼,就只能設法轉移中國海軍的注意力了。

問題是,怎麼才能轉移中國海軍的注意力?

大西洋肯定沒戲,中國海軍還沒有強大到能夠遠征大西洋。在印度洋上做文章的機會也不多,因爲美國海軍在這邊沒有根據地,澳大利亞西部地區的港口沒有足夠的基礎設備支持十五支航母戰鬥羣作戰,而且在印度洋上取勝的可能性非常蒼茫。明顯,只能在太平洋上想辦法。

弗倫奇的選擇有兩個,一是所羅門羣島,二是馬里亞納羣島。

當時,還有人提出了一個非常瘋狂的想法,即登陸扶桑,間接攻擊中國本土。

把扶桑當成中國本土,也沒有錯,因爲扶桑是中國的特殊行政區,而且扶桑居民中已有三分之一是純正的中國人,這裡還有中國太平洋艦隊的母港與司令部,更有數量衆多的工廠,還是東亞大陸的外圍屏障。

只是,弗倫奇當即就否決了這個提議。

原因很簡單,登陸扶桑不僅僅風險巨大,而且需要投入大量地面部隊,而他手裡根本沒有多少地面部隊可用,馬歇爾上將也幫不上忙,因爲美國陸軍在大陸戰場與中東戰場上都面臨着兵力短缺的問題。

至於反攻所羅門羣島,風險也不小。

要知道,中國陸戰隊的主力部隊全都在所羅門羣島,而且中國空軍也在這邊部署了上千架作戰飛機,加上中國海軍已經掌握了珊瑚海的制海權,就算美軍艦隊能夠得到部署在澳大利亞的航空兵掩護,取勝的希望也不是很大。別忘了,所羅門羣島大海戰的背景就是美軍反攻所羅門羣島,結果遭受慘敗。

在戰場上,可不是在哪個地方跌倒,就應該在哪個地方站起來。

問題是,反攻馬里亞納羣島又談何容易。

雖然馬里亞納羣島上的駐軍並不多,到二零五四年底的時候,只有四個陸戰師,而且都是沒有上過戰場的部隊,但是這裡離中國本土足夠近,中國海軍與陸戰隊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增強馬里亞納羣島的防禦部署。更重要的是,在西太平洋上,美國海軍已經沒有能夠依託的據點了,因而反攻任務得由海軍全部承擔,特別是在初期階段,美軍艦隊無法得到岸基航空兵掩護與支持。

能夠說,反攻馬里亞納羣島的難度比反攻所羅門羣島還要大。

這樣一來,弗倫奇幾乎無計可施了。

根據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的一些參謀回憶,在二零五四年底,特別是在隊攻入莫斯科之後,弗倫奇一度感到絕望,也因而變得非常消沉,很多時候一連好幾天都不去司令部。

這也不能怪弗倫奇,誰處在他的位置上,都會對戰爭前景感到絕望。

直到一月中旬,弗倫奇才像變了個人一樣,似乎找到了出路,又變得積極起來,幾乎隨時都在司令部裡工作。

當時,弗倫奇想到的出路,就是yi國海軍攻打夏威夷羣島。

在他看來,如果中國海軍攻打夏威夷羣島,美國海軍就有反敗爲勝的機會,因爲美國海軍能夠在內線作戰。更重要的是,在西南太平洋戰場上不可避免的問題,在夏威夷羣島這邊都不存在。比如,海運航線一下就縮短了一萬多公里,而且全程都在岸基反潛巡查機的掩護範疇之內。

問題是,如何讓中國海軍前來攻打夏威夷羣島呢?

弗倫奇採取的辦法很簡單:把夏威夷羣島的守軍派往澳大利亞,讓對手認爲夏威夷羣島防衛空虛。

當然,弗倫奇扣下了原本應該派往澳大利亞的部隊,讓這些部隊留在西海岸地區,以便隨時增援夏威夷羣島。

如果這一計劃得逞的話,太平洋戰爭的走向很有可能發生改變。

可惜的是,弗倫奇醒悟得太遲了。

到一月中旬,攻打澳大利亞的作戰行動已經啓動,大批作戰部隊開始調動,作戰物資的運輸工作也早已展開。就算牧浩洋認爲有機會佔領夏威夷羣島,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修改作戰計劃。

要知道,如此大規模的作戰行動,絕對不是誰想改變就能改變的。

只需作戰行動啓動,那就沒辦法剎住車了。

第119章 大型綜合戰艦第58章 潛艇伏擊第89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62章 戰術反擊第139章 豪爽軍人第190章 總攻第153章 關鍵日第36章 急轉直下第61章 動力革命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131章 穩打穩紮第155章 將計就計第110章 敗局已定第97章 長遠考慮第251章 沒有妥協第139章 艦隊示威第37章 小國海軍第66章 入朝方略第179章 空軍的沒落第191章 最後的機會第289章 時過境遷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83章 歪打正着第186章 拼命的動力第77章 太有主見第187章 再起狂濤第224章 內耗第72章 愛國商人第312章 個體與整體第26章 戰爭宣言第47章 深海快槍手第113章 兩個人的冒險第14章 無聲對抗第35章 合理搭配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16章 耐心等待第29章 嚴陣以待第45章 越界第202章 衝刺第256章 取勝的基礎第77章 分歧第71章 新理論第5章 泰山北斗第90章 獨木難支第41章 反擊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87章 接敵第32章 匹夫有責第12章 前途未卜第64章 千鈞一髮第27章 戰略目的第281章 月球工程第156章 難題第25章 自食其果第41章 糧食投資第45章 無用之舉第13章 狙殺第85章 科技戰爭第32章 針鋒相對第31章 返航第30章 誰更瘋狂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53章 軍事部署第200章 將錯就錯第60章 振作第88章 最後關頭第111章 政壇劇變第77章 誘餌第291章 生存空間第82章 十一比八第323章 基因裡的秘密第238章 不歸路第143章 雙重攻擊第77章 針鋒相對第121章 高歌猛進第17章 經貿競爭第27章 精妙戰術第24章 伏擊戰第34章 盟友第114章 全力招架第135章 推心置腹第43章 各有所謀第17章 緊急出動第32章 針鋒相對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38章 戰前會議第7章 直覺第216章 最後的堅持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73章 沉默是金第51章 護身符第4章 忙碌的春節第26章 重拳出擊第8章 擴軍浪潮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58章 海航突擊第212章 充分準備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10章 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