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突襲

可以說,戰場上充滿了巧合。

敬文輝派出的偵察機發現美軍艦隊的時候,弗倫奇安排的偵察機正在升空。

六點四十五分,第一份偵察報告由編號230034的傾斜旋轉翼飛機發出,準確的說是由留在馬裡恩礁上的遠程電臺發出。

當時,最後一批偵察機剛剛升空。

爲了準備接下來的攻擊行動,弗倫奇沒有讓航母動用全部彈射器,只讓每艘航母使用狀態最好的那部彈射器。不管怎麼說,偵察任務並不緊迫,而且九艘航母的彈射器已經使用了上萬次,快到進行常規檢修的時候了。受此影響,美軍艦隊出動一百零八架偵察機,花了足足十五分鐘。

要知道,在緊急狀況下,美軍艦隊能在十五分鐘內讓五百架戰鬥機升空。

由此產生的結果是:“美利堅”號截獲中國海軍偵察機發出的電報時,弗倫奇剛剛離開航空作戰指揮中心,正在返回艦隊指揮中心。當時,他親自給航空作戰參謀安排了任務,即在偵察機發現中國海軍第一艦隊之後,得儘快安排攻擊行動,也就得提前準備好執行攻擊任務的戰鬥機。

這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需要耗費很多精力。

打到這個時候,美軍艦隊的幾萬名官兵也是精疲力盡,弗倫奇沒有當甩手掌櫃,因此親自去安排空中作戰。

當然,這也與弗倫奇的判斷有關。

要知道,一個多小時前才攔截了中國艦隊的偵察機,因此弗倫奇認爲,中國艦隊沒有理由在一個小時之內出動兩批偵察機,而且搜索同一海域,也就沒有可能在這個時候再次遭遇中國艦隊的偵察機。

事實上,當時美軍艦隊的防空作戰參謀也有類似的想法。

拿到通信部門提供的消息,防空作戰參謀感到非常納悶。只是,他沒有瀆職,而是等弗倫奇回來後,立即做了報告。

弗倫奇的第一反應也是非常震驚,要知道這是非常反常的事情。

在海戰中,反常的事情,往往意味着即將有非常糟糕的事情發生。

弗倫奇沒有遲疑,立即派了四架戰鬥機去馬裡恩礁,搜尋那架發出電報的中國海軍偵察機。

此時,已經是六點四十八分了。

毫無疑問,美軍戰鬥機不會有任何發現。

事實上,在美軍戰鬥機確定馬裡恩礁附近沒有中國海軍的偵察機之前,弗倫奇就被炮彈打醒了。

六點四十六分,敬文輝下達了開火命令。

偵察機發回的報告非常詳細,裡面提供了差不多四十艘美軍戰艦的確切信息,包括準確位置、航向、航速等。此外,偵察報告還明確提到,美軍艦隊非常密集,所有戰艦都擠在狹窄的深水航道里。

也就是說,即便遭到炮擊,美軍艦隊也很難規避。

只要開火的速度快,敬文輝就能在美軍艦隊進行規避之前,向至少二十艘戰艦投下足夠使其喪失作戰能力的炮彈。實際情況更加理想,因爲美軍艦隊的航速只有二十四節,所以就算進行規避,躲避的範圍也很有限。也就是說,只要捨得使用炮彈,敬文輝能夠利用第一份偵察報告,炮擊四十艘美軍戰艦。

這裡面,包含了四艘超級航母

可惜的是,這裡面沒有弗倫奇所在的“美利堅”號。遭到炮擊的四艘航母是第32艦隊的三艘航母,以及第31艦隊末尾的“羅斯福”號。

當時,美軍艦隊與敬文輝艦隊的距離已經不到一千公里了。

也就是說,在以三十秒急促射擊的情況下,攻擊同一個目標的炮彈將同時落下,並且在第一批炮彈落下之前,已經開火八次。

只是,這次敬文輝沒有采取以往的炮戰戰術,而是依次炮擊所有目標,而且不考慮美軍艦隊進行戰術規避。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爲敬文輝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收到第二份偵察報告。

按照他的安排,至少在二十分鐘之內,不需要新的偵察報告。當然,炮擊結果如何,那就沒辦法保證了,因爲就算美軍艦隊在狹窄的深水航道里,遭到炮擊的四十艘美軍戰艦也能在二十分鐘內改變航行狀態,避開炮擊區域。

當然,採用這個戰術,首先就得打擊最有價值的戰艦。

可以說,這場炮擊來得極爲突然。

六點五十分,“羅斯福”號首先中彈。這艘以“美國海軍之父”,第二十六任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不是第三十二任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名字命名的戰艦,瞬間就被數十枚炮彈擊中。

緊接着,第32艦隊裡的“埃塞克斯”號、“尼米茲”號與“斯普魯恩斯”號航母先後被炮彈擊中。

最爲悲慘的是“斯普魯恩斯”號。

這艘航母在被炮彈擊中之前進行緊急規避,結果與左側的“西雅圖”號巡洋艦相撞,雖然避開了大部分炮彈,只被不到十枚炮彈命中,但是左側平衡船體被撞成了兩截,導致左側斜角甲板坍塌,直接壓在了“西雅圖”號上。質量高達一點五萬噸的飛行甲板把可憐的巡洋艦砸到了海底,而巡洋艦的艦體卡住了航母的水下部位,導致“斯普魯恩斯”號迅速向左迴旋,在旋轉了差不一百度之後,右側艦體掃上了沒來得及減速的“珀斯”號驅逐艦,讓驅逐艦迅速側翻。最終,“斯普魯恩斯”號衝上了西邊的淺灘,才停了下來,而“西雅圖”號巡洋艦與“珀斯”號驅逐艦就沒有這麼幸運了,都在深水航道上沉沒,而且前者還堵塞了大半個通航區。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因爲這意味着,後面的第33艦隊必須減速。

更要命的是,當時沒人知道,第33艦隊能否安全通過被堵塞了的航道。如果不能,三十多艘艦船就得倒車,然後花時間搜尋另外一條深水航道。顯然,在戰鬥中,停下來與等死沒什麼區別。

所幸的是,接下來的十多輪炮擊,都沒有落到第33艦隊頭上。

要知道,如果敬文輝在這個時候炮擊第33艦隊,幾乎是手到擒來。

可惜的是,那架創下了奇蹟的偵察機一直在低空飛行,並沒發現第33艦隊已經因爲航道堵塞而混亂不堪。

當然炮擊沒有停止。

打完第一輪八次齊射之後,敬文輝根據偵察機提供的信息,開始重點打擊第31艦隊裡的航母。

可以說,敬文輝只有一個念頭,即儘可能的打擊美軍航母。

這麼打沒有錯,可是敬文輝沒有集中力量擊沉其中的幾艘航母。

要知道,擊沉航母與重創航母,對幾個月後的下一場海戰來說,有着天壤之別。

當然,這也不能怪敬文輝,因爲他手裡就只有十二艘戰艦,而且反潛戰艦上的大口徑電磁炮只有一千枚備彈,而大型綜合戰艦上的每門大口徑電磁炮,也只有兩千枚備彈,整支艦隊總共只有三萬枚炮彈,其中只有一萬枚是射程能達到一千二百公里的增程彈,另外還有六千枚新式增程彈與一萬四千枚普通炮彈。以艦隊的速度,要到八點半左右,才能使用普通導彈打擊美軍艦隊。

事實上,這也正是敬文輝繼續讓艦隊以四十五節的速度逼近美軍艦隊的主要原因。

別忘了,在打擊超級航母的時候,兩種增程彈的效果都不大理想,只有普通炮彈能夠打穿航母的飛行甲板與機庫甲板,在艦體裡面爆炸,也纔有可能擊沉航母,而增程彈最多隻能重創航母。

如此一來,擊中一艘航母十枚炮彈與擊中一百枚炮彈,並沒本質上的區別。

此外,還有一個理由,即儘快癱瘓美軍艦隊的航空作戰能力,讓美軍艦隊無法反擊,也就等於束手就擒了。

問題是,敬文輝忽略了一個問題,即美軍還有一支岸基航空兵。

也許,不能說他忽略了這個問題,而是沒有辦法對付美軍的岸基航空兵。

炮擊持續到七點過十分,已有超過四十艘美軍戰艦中彈,而且那架傾斜旋轉翼偵察機仍然沒有被美軍發現。

準確的說,美軍在慌亂之中,根本沒有注意到那架偵察機。

也許,美軍沒有發現這架偵察機在發送電報,也就認爲這架偵察機沒有多大威脅,或許美軍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是一架中國海軍的偵察機。

要知道,當時天色還是黑的

要到七點半,天色纔會放亮,美軍纔有可能辨認出飛機上的標識。

只是,敬文輝的好運也到頭了。

七點十五分,敬文輝用光了全部增程炮彈,開始使用新式增程彈。

因爲第二代增程彈對航母幾乎沒有致命威脅,所以敬文輝開始重點炮擊美軍艦隊裡的其他戰艦,特別是巡洋艦。

緊接着,弗倫奇出動的一架偵察機發現了敬文輝的艦隊。

在安排偵察任務的時候,弗倫奇無法確定第一艦隊的確切方位,所以出動了一百零八架戰鬥機執行偵察任務,搜索範圍幾乎覆蓋了整個珊瑚海。如此一來,肯定會有一架偵察機飛往敬文輝的艦隊。

偵察機引來的不是艦載戰鬥機,而是岸基戰鬥機。

在美軍艦隊遭到炮擊的時候,弗倫奇就聯繫了岸基航空兵,讓岸基航空兵做好隨時出動的準備。

事實上,當時弗倫奇能用的,也就只有岸基航空兵了。

第9章 新冷戰第139章 艦隊示威第18章 畫蛇添足第111章 政壇劇變第62章 頭號王牌第11章 不怕死第156章 難題第74章 迴歸第218章 政治決策第109章 艦隊出征第24章 反擊第111章 長遠考慮第56章 守株待兔第109章 東線開打第174章 反擊第237章 最後的反擊第17章 新的選擇第43章 傳奇人物第210章 甕中之鱉第218章 政治決策第311章 災難的源頭第13章 狙殺第299章 戰爭動物第40章 積極主動第174章 反擊第30章 全面對抗第11章 取經第48章 突發奇想第96章 部署到位第143章 老鳥上陣第165章 按兵不動第125章 挑戰困難第35章 合理搭配第75章 咄咄逼人第4章 不留活口第105章 新德里戰役第2章 厚積薄發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180章 歸宿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53章 繼續打第1章 收假第63章 一箭三雕第71章 任人唯才第12章 技術工作者第4章 各算各的第14章 無聲對抗第46章 大戰略第24章 變數第257章 切入點第35章 支柱第36章 負擔第98章 大規模佯攻第122章 拖後腿第96章 迴歸正位第11章 矛盾心態第9章 血染橫濱第14章 無聲對抗第77章 太有主見第160章 空中打擊第55章 兩手準備第1章 收假第87章 人挪活第13章 風起雲涌第48章 交戰第78章 多此一舉第105章 完美伏擊第268章 光速第73章 餘波第126章 飛行的陸軍第18章 雙輸第70章 重擊落空第49章 疑點重重第111章 臨機應變第321章 起源第39章 出其不意第52章 統一意見第2章 經濟基礎第56章 守株待兔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136章 別無選擇第61章 猛然醒悟第5章 泰山北斗第45章 無用之舉第8章 節外生枝第43章 試探第2章 鬥爭第3章 大國實力第37章 打來的和平第89章 虛與委蛇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41章 瘋狂準備第120章 多面手第67章 全面動員第79章 立場第45章 無用之舉第70章 分道揚鑣第152章 進攻型將領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38章 技不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