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上將之子

第二艦隊轉向撤離戰場的時候,戰鬥並沒有因此結束。

緊接着登場的,正是之前發現了美軍第三艦隊的“淡水鰩”號全電動潛艇。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淡水鰩”號能夠遇上已經喪失作戰能力的美軍第三艦隊,絕對是瞎貓撞上了死耗子。

原因很簡單,“淡水鰩”號的艇長都沒想到,真會出現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前面已經提到,“淡水鰩”號發現美軍第三艦隊的時候,差不多該返航了。因爲珊瑚海里美軍艦船雲集,還有大批反潛巡邏機,“淡水鰩”號的艇長,即汪淵洋上尉也覺得沒有必要留在這個是非之地。

當時,汪淵洋還只是一名普通的艇長,在潛艇部隊卻很出名。

不是他的能力出衆,而是他有一個與周渝生齊名的老子:汪譽涵上將。

汪淵洋上尉是汪譽涵上將的小兒子,在家裡排名老三。原本,他根本沒有機會來到這個世界上,因爲根據中國以前的獨生子女政策,就算汪譽涵夫婦都是獨生子女,也只能生育兩個孩子。後來,中國調整了獨生子女政策,鼓勵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生育第二個孩子,並且允許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夫婦生育第三個孩子。結果就是,汪譽涵在快四十歲的時候再次當了父親。

當然,對當時已經是海軍少將的汪譽涵來說,養育三個孩子根本不是問題。

因爲是小兒子,汪淵洋從小就嬌生慣養,非常叛逆,幾乎是他老子不讓他做的事,他全都做了。

汪譽涵最不想讓子女做的事,就是去潛艇部隊服役。

與大部分軍人一樣,汪譽涵不反對子女參軍服役,他的大兒子與女兒都是軍人,只是他非常清楚潛艇部隊的情況,所以不希望子女成爲潛艇兵。女兒還好說,直到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中國海軍也沒有招募女性潛艇兵。事實上,美國海軍也保持着同樣的傳統,即女性可以在水面戰艦上服役,甚至有機會成爲艦長,但是絕對沒有機會登上潛艇。原因很簡單:在封閉的環境裡,異性絕對是一個不太和諧的因素。要知道,幾十號大老爺們在一個如同特大號鐵棺材裡過幾個月不見天日的生活,雄性荷爾蒙肯定異常澎湃,誰也不能保證異性不會受到騷擾。

結果就是,汪譽涵的大兒子汪明劍成了海軍的艦船工程師。

可以說,汪譽涵很爲這個兒子感到驕傲,因爲汪明劍是“泰山”級航母的副總設計師與總工程師。

問題是,汪淵洋就讓汪譽涵傷透了腦筋。

這傢伙,十八歲就考上了軍校,而且是汪譽涵當年就讀的潛艇學院,二十二歲就成爲了潛艇上的輪機長。

作爲中國海軍中最知明的潛艇艇長之一,汪譽涵非常清楚,輪機長多半會成爲艇長。

在潛艇兵中,百分之八十的輪機長最後都會晉升爲艇長,因爲作爲艇長,首先要搞清楚的就是潛艇的動力系統。

戰爭爆發的時候,汪淵洋只有二十九歲,才當了兩年艇長。

當時,也只有他這類經驗不是很豐富的艇長,纔會被派往全電動潛艇服役,那些當了十年以上艇長的軍官,都在覈潛艇上服役。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全電動潛艇大批量服役後,需要提拔艇長,導致很多像汪淵洋這樣的年輕人成爲艇長。從軍銜上也看得出來,攻擊核潛艇艇長至少是少校,一般是中校,一些老油條混成上校還是艇長。只有在全電動潛艇部隊,纔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艇長是年紀在三十歲以下的上尉。

當然,汪淵洋很快就能進入校官行列了。

即便沒有遭遇美軍第三艦隊,以他這次巡邏在珊瑚海取得的戰績,特別是提供的那條關鍵情報,以戰時的晉升標準,只要他能活着回到阿納塔漢島,就能拿到晉升令。就算無法活着回去,也會被追授爲海軍少校。

當然,對於還沒有成家的汪淵洋來說,追授不追授根本沒有影響。

不管怎麼說,他老子肯定不會在乎一面追授的獎章,因爲汪譽涵獲得的獎章能夠別滿整片胸膛。

事實上,汪譽涵並不想讓小兒子當潛艇艇長。

在戰爭中,潛艇兵的陣亡率是海軍中最高的,甚至是所有兵種中最高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總共有一半的潛艇兵沒能活到戰爭結束的那一天,其中德國海軍潛艇兵的陣亡率高達百分之七十。即便是美國海軍的潛艇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陣亡率也超過了百分之三十。

至於這次大戰,根據戰後統計,中國海軍在戰爭爆發時服役的潛艇兵中,只有百分之三十八活到了戰後。

爲此,汪譽涵想了很多辦法把小兒子調回來,比如讓他去艦隊司令部任職。

可惜的是,汪譽涵太不瞭解這個兒子了,或者說與他從來沒有與這個兒子進行過深入溝通有關。

這也難怪,畢竟汪淵洋出生的時候,汪譽涵正值事業上升期,很少管家裡的事。

結果就是,汪譽涵的努力全部白費,汪淵洋打死不肯離開一線部隊,還三次向海軍司令部打他老子的小報告,說高級將領以權謀私違反了軍規敗壞了軍隊風氣。雖然這些報告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因爲汪譽涵當時已經退役了,但是汪淵洋也如願以償,保住了潛艇艇長的位置。

說白了,汪淵洋這麼做,完全是逆反心理在作怪。

如果汪譽涵沒有利用他的影響力,恐怕周渝生早就找個理由,把汪淵洋從一線部隊調了回來。

不管怎麼說,汪譽涵與周渝生的關係擺在那裡,周渝生肯定會照顧汪淵洋。

問題是,汪淵洋把事情鬧大後,周渝生就不能明目張膽的以權謀私了,畢竟有很多軍人的子女在一線部隊服役,如果大家都來走後門跑關係,不但會敗壞風氣,還會使軍隊聲譽受損。

其實,當時高級將領的子女在一線部隊服役的並不在少數。

周渝生的一個兒子牧浩洋的一個兒子戚凱威的兩個兒子魏成龍的一個兒子殉國的章玉廷的一個兒子與一個女兒都在一線部隊服役,母祁鐵的獨子是戰鬥機飛行員,而且在二零五三年二月八日陣亡。至於高級軍官的子女,在一線部隊服役的比例更大,且很多軍人都在這場戰爭中失去了親人。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個現象,正是中國軍隊越打越勇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軍隊從上到下都擰成一股繩,爲着同一個目標奮戰的時候,這就是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當軍隊的高級將領把自己的子女送到一線部隊服役,讓他們爲國家浴血奮戰,他們還有什麼好害怕的呢?

不可否認,美軍中,也有很多高級將領的子女在一線部隊服役,但是比例絕對沒有中國軍隊高。更重要的是,在美國社會上,富家子弟不是在爭着服役,而是在想方設法的逃避兵役。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在整個大戰期間,至少有三分之二的美國富豪,想方設法的讓自己的子女逃避兵役,而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花錢讓資質的醫生出具一份不符合服兵役的體檢報告。當時,這甚至成爲了一門職業,有專門的掮客向富豪販賣“殘疾證”,而且很多醫生都以此發了大財。

事實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就出現過類似的事情。

連那些掌握着絕大部分社會財富的既得利益者都不看好這場戰爭,還能要求美國民衆對勝利充滿希望嗎?

當然,也不可否認,中國存在類似的情況。

只是,在中國逃避兵役只是極個別的行爲,不管是軍隊將領還是政府官員以及企業老闆,都把送子女參軍當成應盡的義務。在第三階段戰爭動員也就是面向全民的總動員開始之後,黃瀚林就親自把他最小的兒子送到了招兵站。雖然這多少有點政治做秀的意味,但是至少說明,中國領導人做到了美國領導人沒有做到的事情。要知道,美國總統盧卡斯的七個子女中,只有一個參軍服役,而且只是象徵性的服役,在整個戰爭期間,都在國防部從事文職工作。

戰後,很多人在評價這場戰爭的時候,都提到了一點,即中國民衆的積極性,是中國取勝的最爲重要的條件。

當然,這不是在一天之內就形成的民間風氣。

往回追溯到二零一四年,就能發現,在過去的近四十年間,中國幾乎是每一場地區戰爭的直接獲益者。甚至可以說,中國能夠迅速崛起,成爲超越美國的世界強權,與經歷的每一場戰爭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在社會影響上,最突出的一點就是,這些戰爭都給中國民衆帶來了實惠。

當然,這是一個整體概念。

不可否認,戰爭給部分中國家庭帶來了傷痛,因爲有戰爭就有傷亡,有傷亡就意味着有人會因爲戰爭而失去摯愛的親人。可是在總體上,戰爭帶來的好處,使絕大部分中國人成爲實際受益者。

後來,有很多人認爲,中國民衆對戰爭的渴望,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直接動因。

不管這種說法對不對,至少可以肯定,中國民衆的積極性遠遠超過了對手,成爲中國最爲強大的戰爭推動力。

當然,這些話題都扯遠了。

第7章 關聯性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111章 長遠考慮第28章 直升機空戰第59章 猶豫不決第43章 薄弱環節第97章 針鋒相對第79章 艦隊攔截第37章 遠洋護衛第67章 外行看熱鬧第12章 封鎖第127章 改進第166章 百密一疏第85章 突擊開始第49章 首輪空戰第61章 唯一方案第19章 第二戰線第82章 歐盟的機會第59章 擊鼓傳花第45章 關鍵情報第6章 軍事化第103章 折中方案第73章 餘波第90章 突發奇想第6章 第一步第8章 泰然處之第108章 高歌猛進第1章 海軍強國第120章 多面手第164章 全力反撲第49章 主角與配角第55章 毅然決絕第26章 威逼第84章 青出於藍第182章 最後的掙扎第18章 左右逢源第7章 關聯性第109章 東線開打第74章 戰爭狂人第81章 防空攔截第272章 牧浩洋計劃第276章 簡單就是美第42章 分兵合進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40章 奮起直追第19章 水深火熱第9章 血染橫濱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29章 選將第223章 崩潰的徵兆第190章 總攻第99章 進退兩難第264章 瘋狂的頂點第59章 於公於私第246章 登陸美國第227章 滅絕第78章 中國化第254章 海市蜃樓第26章 戰略空運第58章 海航突擊第39章 戰禍第121章 全電動潛艇第40章 突襲第63章 毀滅第9章 做徹底第45章 宣傳戰第149章 海蛇的毒牙第22章 誰輸誰贏第23章 回到總參謀部第63章 一箭三雕第249章 舉世震驚第209章 裝甲會戰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78章 中國化第47章 證據第11章 導彈攻擊第57章 災難應對措施第60章 海蛇之吻第184章 強攻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105章 完美伏擊第9章 以退爲進第301章 暴政時代第252章 分贓大會第13章 全權顧問第47章 深海快槍手第61章 意外因素第131章 掃蕩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289章 時過境遷第104章 猛然覺悟第98章 戰略轟炸第50章 民間力量第36章 負擔第47章 假設第32章 大夢初醒第306章 第一步第29章 相互指責第31章 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