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新計劃

陳均委婉地表示了這個想法,林炬表示完全理解。

就是想少花錢裝大B嘛。

這個簡單,把已經是四手的新遠一號乙一級火箭刷個塗裝,裝上新的二級火箭,隨便發射個小玩意就行。

價格也便宜,只要回收成功,付出的成本不到500萬,報價1000萬唄。

這個價格完全在陳均的可接受範圍內,1000萬買一發火箭,就當宣發投入,簡直太便宜了。

雙方一拍即合,以新遠一號乙的產能一個月就能交貨,可以在過年前發射,也算給集團高層沖沖喜。

簡單敲定合作,但林炬沒送客,陳均也不急着走。

後者是想多看看新遠航天,瞭解民營航天的運轉。

林炬則想着怎麼繼續從南方汽車兜裡掏錢。

現在的南方汽車牛啊,有銷量有技術,有資金有人脈。

要是讓他們購買新遠的BMS,以後再加入到智能駕駛計劃裡,又能承擔研究資金還不用擔心打開市場。

抽半天時間陪陳均在不敏感區域瞎溜達了一圈,後者看着各種新奇的東西不斷讚歎。

林炬假裝不經意地說道:

“現在國家好像在推廣新能源汽車,南方汽車應該也有做吧。”

“有,但是現在不是時候。”陳均看起來興致缺缺:

“現在無論是市場環境還是技術都不成熟,你看到那些吹牛皮的了?都是在騙補貼的,生產幾十輛車就聯合經銷商僞造幾萬輛的交易,隨便拿個七八億的補貼到手。

真正做技術的沒有,我們在研究,技術方面的人說了,電動汽車是個新的標準體系,現在還不如琢磨琢磨混動。”

陳均可能是比較高興,給林炬講了好幾個現在行業內騙保騙補貼的例子,行內廠家一看就有貓膩,但神奇的是這些漏洞百出的操作還真就成功了。

林炬也是第一次瞭解到這麼多隱秘,漸漸有了自己的思路。

比亞蒂和苧德兩家的電池技術還沒有後來的性能,市場上也沒有成熟的BMS系統,新能源汽車還處在生長期。

雖然陳均表示很多方面都不是時候,但實際上最大的問題還是新能源汽車的性能問題,以及後世倚仗的智能駕駛。

解決這兩個問題,新能源汽車依然會不可阻擋地侵佔傳統市場份額。

而且現在入場還有先發優勢,等到幾年後羣魔亂舞的時代,尤其是一衆互聯網公司帶資本下場,電車技術進步飛快,傳統廠商追趕起來都費力。

但現在林炬先把這些壓在心裡,他要等新遠的BMS有了成果纔好談合作,現在先籠絡關係。

潛在合作伙伴+1。

……

從11月末到整個12月,在外界眼中新遠總算消停下來了,再沒有什麼大新聞。

唯一對外披露的發射還沒開始,新遠購買了一艘拖船改成海上起降平臺,現在才趕往南海準備進行海上火箭回收測試。

但事實上,這段時間新遠宇航內部忙得飛起。

研發部正在一一梳理得到的系統技術,調整爲具體的項目,修改火箭構型。

除此之外又要擴招100名員工,並且用升級卡對有潛力的進行技能提升。

由於到手了一大把新技術,爲H1航天飛機準備的火箭新遠二號基本上被推翻重來。

新的參數如下:

全箭直徑6米,高度75米,採用二級火箭設計。

一級將安裝7臺22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外圈6臺,中心1臺,地面推力1540噸,二級安裝一臺50噸級液氧液氫發動機,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高達45噸,並且一級將設計爲可回收。

甲烷發動機系列以M開頭,主打低成本,M220是在系統的300噸級分級燃燒液氧甲烷發動機上簡化而來,降低了重量和體積,使之能把7臺塞進6米直徑的箭體。

之所以選擇甲烷機而不是煤油機,則是因爲分級燃燒大推力甲烷機比K系列全流量煤油機技術更簡單,生產更快。

研究院決定僅用4個月的時間就完成研發,不可謂信心不足。

新遠二號預計可回收次數將達到三十次,五次複用後每次發射成本將是一次性發射的30%,僅僅需要1.3億,平均每公斤的發射成本不到4000元。

即使算上測控、轉運等費用,也不會超過4200元。

而且這其中最大的成本是那臺二級的氫氧火箭發動機,氫氧發動機和液氫燃料是真的貴。

新遠三號則被改成了巨型火箭:

一級直徑11米,二、三級直徑也爲11米,高度116米,採用三級火箭設計。

一級安裝19臺380噸級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從外圈向內以12+6+1的佈局擺放,二級安裝四臺240噸級液氧液氫發動機H240,地面總推力7300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270噸,月球軌道運力130噸,火星軌道運載能力60噸。

這是爲登陸月球準備的火箭,同樣可回收20次,但平均發射成本還是飆升到整整4億元,三級火箭在登月時將替換爲H2型航天飛機。

登月方案也有了草案,最大起飛重量100噸的H2空重只有40噸,登月版的貨艙要增設生活艙和月面着陸器,總重控制在95噸左右,可以攜帶7名航天員。

這麼重的航天飛機要完整飛過去再返回地球也是有代價的,傳統發動機太消耗燃料不可行,它預計將安裝一臺單價預計超過3億人民幣的10噸級核熱火箭發動機,非常節省燃料。

只能說有錢有技術的工程師們也開始放飛自我了,但林炬還是批准,因爲後兩者的研究計劃都以兩年爲期限,有時間調整。

另外就是從90KN組合動力發動機上拆下來的渦扇部分,經過評估後認爲可以發展出兩種改型。

最佳改型是作爲戰鬥機、轟炸機發動機,因爲這臺暫命名爲XW-9的渦扇發動機,按照系統介紹是能推進飛行器飛到三萬三千米高空,馬赫數達到整整3.4。

單獨拎出來做成小涵道比航發後,加力狀態下推力高達13.9噸,推重比10.6,並且可持續40分鐘,起飛重量40噸以下的戰鬥機使用它能輕鬆飛到3馬赫。

第二種就是加大涵道比,以降低最大速度爲代價,砍掉加力,作爲科技或運輸機發動機,單臺推力15噸,耗油率0.52,在同級別中屬於較爲省油。

兩種發動機的製造成本都在1500到2500萬一臺,而同等級發動機售價前者在500萬美元左右,後者則在2000萬美元以下,顯然是利潤極高。

BMS電池管理系統也已經修改出具原始方案,研究團隊正在選擇汽車平臺,擇機進行測試。

第297章 預算第178章 分數線第54章 摸魚會議第275章 颶風第188章 智慧農機的挫折第344章 第一第217章 H2M客運版第28章 96533第86章 險情第121章 請你開飛機第231章 技術支持第254章 機器第312章 氣象局預警第113章 雪鵠第2章 系統援助第365章 輻射推進技術第328章 發展的困局第53章 新年伊始第303章 人造月亮第294章 舞會第141章 翱翔第55章 這個餅又香又大第207章 邀請第104章 無可奉告第325章 慶祝第284章 冰第284章 冰第287章 載人飛行第380章 馬桶問題第154章 太空進修第152章 商業發射第107章 世界月球周第290章 生命科學第120章 長征九號第246章 機場第191章 林氏雞湯第232章 合作第131章 海外訂單第313章 藍月和BE4第49章 南方汽車第49章 南方汽車第153章 追夢者第171章 祈福第100章 長征六號遙三第206章 909工程第287章 載人飛行第282章 巧遇的訪客第330章 的盧第253章 航展第138章 虎山機場第266章 佩德羅第280章 天問第162章 運35第56章 飛得更高第270章 遙遙領先第275章 颶風第383章 歌聲第102章 自麥加交付第214章 賬單第157章 模範效應第57章 507第377章 休斯敦,我們……第254章 機器第44章 前事第167章 砍樹第165章 二器互拍第147章 探索者第169章 古蘭經第162章 運35第296章 彗星-離火組合體第333章 這裡有一個錯誤第9章 輿論第205章 FATS第289章 預告第323章 鈞棒一號第283章 三方貿易第240章 財報第383章 歌聲第66章 ReadyGO第308章 基地瑣事第198章 意識第98章 SC9第61章 CZ-6R首炸第377章 休斯敦,我們……第341章 不還價第381章 血脈相連第311章 不可能再快第100章 長征六號遙三第64章 S700第233章 S2100第110章 安-1250第153章 追夢者第303章 人造月亮第31章 立字據第73章 螢火第97章 天宮一期第130章 C832第111章 化緣第181章 跳槽第275章 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