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雅集

 父親做到鄭芬這樣,也不知道是應該高興還是失落?

望着鄭多憂心忡忡的目光,夏侯虞不由在心裡感嘆,面上卻不能露出分毫,微笑道:“他應該會和都督一起來。”

鄭多的表情明顯的忪懈下來。

夏侯虞忍不住打趣:“你和都督應該沒有什麼接觸吧?怎麼這麼相信他?”

前世還投靠了蕭桓。

鄭多睜大了眼睛,道:“難道長公主不欽佩姐夫嗎?姐夫伐蜀的時候,以一敵十,護着印林從錦城突圍。路上沒有了糧草,是姐夫殺了自己的坐騎供印林食用。印林被降爲庶民,把家中的部曲和謀士都交給了姐夫。長公主是沒有隨姐夫去過吳中。在吳中,蕭家可是第一大姓。姐夫在吳中也是一字千鈞的風流人物。”

蕭桓於印林有救命之恩,印林離開朝廷時將手中的兵馬和人脈都交給了蕭桓,這些夏侯虞都知道,至於說蕭家在吳中怎樣顯赫,蕭桓又是怎樣的權力滔天,她卻不知道了——前世,她看蕭桓的時候,蕭桓手已是朝中權貴,隻手遮天,倒不知道他是個到哪裡都要掌握話語權,站在巔峰的人。

這一世,自己破壞了他的計劃,他肯定很不高興吧?

夏侯虞一面心不在焉地聽着鄭多講着蕭桓的事,一面想着心思。

突然間鄭多碰了碰她的手臂,低聲道:“長公主,姐夫來了!”

夏侯虞擡頭望去。

謝逾陪着蕭桓和她舅父鄭芬、謝丹陽並肩徐徐朝水榭走來。

蕭桓穿了件青白的素面長袖衫,頭戴白玉冠,手執玉如意,身姿如鬆,步履卻十分的悠閒,正含笑和身邊英俊文雅的謝逾說着什麼。

夏侯虞不由撇了撇嘴。

兩世爲人,她好像還沒有看到過蕭桓失態的時候。

或許是他們之間還不夠親密吧?

如果真是這樣,不看也罷。

夏侯虞正要收回目光,蕭桓陡然間擡頭朝她這邊望了過來。

他眉目帶笑,神姿朗澈,在晨曦間宛如一塊美玉,顯得身邊的謝逾黯淡失色。

夏侯虞輕嘆。

蕭桓像是發現了她似的朝着她所在的方向微微頷首,回過頭去跟鄭芬說了幾句話。

鄭芬嘻嘻笑,回了蕭桓幾句。

蕭桓眼底的笑意更濃,朝着夏侯虞的方向又看了幾眼,這才隨着謝丹陽去了水榭坐下。

鄭多在她的耳邊低聲又驚又喜地道:“長公主,姐夫知道我們在這裡了!”

夏侯虞也這麼猜測,但聽到鄭多語帶歡喜,她又覺得鄭多有些大驚小怪,不夠沉穩,心中略微有些不喜,道:“多半是謝逾告訴他的,這有什麼好稀奇的!”

大約是見到了敬佩之人,覺得那人做什麼都是好的!

鄭多面色微紅,不再提這件事。

不一會兒,重量級的人物陸續到達。

鄭多小聲的地向夏侯虞介紹來的人的身份職務和與各家的關係。

夏侯虞雖然幫夏侯有道打理過政務,可這不是什麼值得宣揚的事,特別是對夏侯有道這個少年天子,因而她通常都是在聽政殿和夏侯有道見面,認識的臣子不多,但聽說過的卻不少。她正好趁着這個機會把名字和長相對上號。

可讓她奇怪的是,來者多是各世有大族的青年子弟,而且一個個或裝飾華美,或穿着清雅,不知情人走了進來,還以爲是誤闖進了誰家的酒宴。

夏侯虞並不意外,笑着和鄭多議論:“他們是想得到洪賦的賞識吧?”

來的多半和鄭多有交情,有些人聽說夏侯虞會來雅集,還曾向他證實。他着不由笑道:“大家都知道您在這裡!”

夏侯虞腦子轉了轉才明白過來。明白過來後不免有些啼笑皆非。

這雅集是爲蕭桓準備的,他們多半以爲這真的是爲洪賦準備的,可洪賦雖然名聲在外,到底比不過她這位受新君尊重的長公主——在雅集上出風頭,以求得到她青睞,從而晉身仕途。

他們完全弄錯了方向。

可她轉念一想,覺得這樣也不錯。

至少等會的話題這些人都會各述己見,不會傾向盧家。

不一會兒,洪賦帶着孫子洪憐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

他神采奕奕,比洪憐還要顯得精神。

衆人紛紛起身迎他,讚揚洪賦養生有道,令人羨慕。

洪賦雖在浮羅山修道,卻不是不懂人情事故的人。早年間他還曾在朝中爲過官,只是不喜歡朝中瑣事而已。

他笑吟吟地同衆人應酬,被衆人簇擁着坐在了席首。倒是洪憐,自始至終都板着個臉。

衆人和洪賦沒說上兩句話,盧淮來了。

果如夏侯虞所料,衆人只是和他點頭致意,沒誰圍上去。

這讓盧淮有些意外,皺了皺眉。

僕從流水般地開始捧上茶點酒水和水果。

鄭芬致詞,說了一大堆歡迎洪賦的話。

洪賦笑着點頭,謙遜了幾句。衆人開始吟詩作賦以表達見到洪賦的心情。洪賦笑咪咪地聽着,並不點評。

洪憐則轉過臉去,不屑地冷笑了一會兒這才轉過臉來。

夏侯虞頓時對他好奇起來。

這麼有脾氣的一個人,又是洪賦的長孫,前世她怎麼沒有聽說過?

她的目光多半都落在洪憐的身上。

洪憐卻像戴好了面具似的,只顧低頭垂目地坐在那裡喝茶,再也沒有流露出什麼異樣。

夏侯虞看了,注意力慢慢回到其他人身上。

就見有個穿着薑黃色長袖衫的士子侃侃道:“當年伐蜀,不也因糧草不濟而功敗垂成。我倒贊成由盧泱出任度支尚書的。”

盧泱是盧淵的一個從兄。

盧淮大爲贊同。

就有人道:“當初不是說印林好大喜功,棄城而逃,所以才被貶爲庶民的。難道這其中還有什麼典故不成?”

盧淮比起盧淵差遠了,他不僅沒有意識到這個話題有多危險,反而還主動問起。

那人多半是得鄭芬的叮囑,說是講印林怎樣戰敗的,選的例子卻都是蕭桓當初如何布兵打仗,如何力挽狂瀾,如何救印林於水火之中。

衆人正聽得津津有味,只聽見“哐當”一聲,洪憐面前的酒水不知爲何斜倒,殷紅色的梅子酒灑了一地。

僕婦們忙跪着進去,手腳利索地將酒收拾乾淨,給洪憐重新換上新的酒杯,退了下去。

這個時候自然沒有人去掃興,有人哈哈了兩句“怕是聽得太入神,一時激動了”,這件事就被揭了過去,衆人依舊談論着當初伐蜀時讓人至今津津樂道的幾場戰役。

夏侯虞卻注意到洪憐自打翻了酒杯之後,就再也沒有擡起頭來。

*

親們,今天的第一更!

月票翻番期間,求月票啊……

*

第二百零三章 裂痕第七十六章 只得第五十七章 誤會第二百一十五章 花會第一百零八章 敢否第一百九十六章 賠償第四十一章 動怒第一百七十二章 說話第九十八章 當年第七十七章 妥協第二百二十二章 離心第二百二十五章 荒唐第八十三章 青睞第十七章 醫治第九十章 之外第一百一十三章 報官第二百零一章 接風第二百二十九章 圍攻第九十八章 當年第一百二十章 下手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子第一百零九章 彈劾第二百一十一章 啓程第一百八十九章 偏向第二十八章 警告第十八章 殯天第三十二章 淵源第一百零六章 返城第三十八章 登基第二十五章 立帝第六十八章 哭泣第十一章 攪和第一百零七章 吵嘴第一百三十章 來意第一百五十六章 逛街第一百八十三章 誤會第一百六十四章 過年第六十四章 人選第十六章 噩耗第一百一十三章 報官第二百一十二章 摸魚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後第八十一章 認親第三十九章 阿家第二百三十六章 決擇第一百四十章 結盟第一百五十四章 靠岸第一百五十六章 逛街第九十三章 猶豫第二百三十七章 走出第九十六章 會面第二百一十五章 花會第五十七章 誤會第二百三十七章 走出第二百零八章 猴子第三十九章 阿家第八十六章 蕭珊第一百二十六章 翻臉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壞第一百章 嘆息第五十章 宋潛第一百四十八章 強行第八十五章 走後第二百二十七章 排隊第一百九十二章 道觀第六十八章 哭泣第一百零三章 襄陽第一百三十章 來意第十章 娘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榜樣第九十六章 會面第五十六章 從容第九十八章 當年第四章 阿弟第一百七十六章 刺客第五十三章 是非第四十四章 新奇第二百二十一章 鉅變第十七章 醫治第七章 上巳第十四章 打算第二百二十八章 拖延第一百六十二章 留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婚禮第一百八十四章 招呼第一百二十章 下手第八十六章 蕭珊第一百零九章 彈劾第一百二十三章 重金第十三章 教訓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壞第一百章 嘆息第七十二章 叔父第二十七章 靜默第一百九十一章 遊玩第八十五章 走後第一百一十六章 謀取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壞第一百七十七章 蘭田第九十章 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