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草堂

若從高空俯瞰,面北背南,崤山恰如一個“人”字。

左邊那條腿,其收束的部分,或者說腳板腳踝處,便是東山,而東山再向下向外,便是安南郡,郡城就是坐落在東山腳下。

許廣陵和許同輝兩人於大院閉關的同時,徐亦山在東山閉關。

位於郡城東正街的大院可謂是不折不扣的豪宅,真正萬金不換,但若和徐亦山的閉關之地比起來,那就什麼都不是了。

還是從高空俯瞰,這是一個四面環着小山的澗谷。

澗谷中,流水潺潺隨處有,舉凡瀑、潭、泉、溪、湖、沼之類,比比皆是,而各種各樣的樹木花草,就以水爲源,生機盎然地繁衍於這座澗谷中。

綠,沁人心脾的綠。

清,澄心定神的清。

這不是尋常的澗谷,這是靈地,而且是整個東山首屈一指的靈地。

就在澗谷的正中心,一個小湖的邊上,立着三間草屋。

草屋的外面不是花草就是樹,完全地被綠意所覆蓋,以俯瞰的角度,根本就看不到草屋,而草屋的內部,卻是頗爲講究,或以石制,或以木製,或木石相間。

其中一間,是徐亦山的打坐靜修處。

只一個小門而無窗,內裡也空空蕩蕩,只一個草墊鋪在木質的地板上。

另一間,是書房。

左右開窗,四壁懸着大量書冊,而那些書冊或展或闔,全都是徐亦山親手所書。

還有一間,則是起居休閒所用,有着牀及酒水食物之類。

這一次的閉關,徐亦山的作息十分規律。

清晨而起,繞湖穿谷而行,在靈氣充沛的水澤草樹間,緩緩而又深深地吐故納新。

偶爾地,這位坐鎮一郡的郡守大人,這位地階大成的高階修士,一時興起,會像猴子一樣地爬到樹上。

當然,他不是“爬”,他的動作也比猴子靈活多了,只是用足輕輕一點,就會上到樹上,或者直接上到樹梢上,然後足點樹梢,向陽而立。

偶爾地,他也會伸出手來。

然後,南北東西,或遠或近的,生活在這片澗谷中的一些鳥類便“飛”向他的掌心,或落於掌心,或懸在他的身前。

這位高階的修士大人會像小孩一樣地惡作劇着,看那些鳥在傻愣之後,以不同的姿態向外掙逃。

如此等等,活動了大概兩三個小時之後,徐亦山會回到靜修的草堂,在打坐中度過一個上午。

結束打坐後,徐亦山會去起居草堂。

啜着酒或水,通過大開的窗欄飽覽外圍勝景,或者直接躺在牀上,四仰八叉地小憩一會。

下午,徐亦山基本都會在書房中度過。

他會拿起或大或小的筆,在或大或小的紙上,寫着或大或小的字。

紙,如同宣紙。

筆,就是毛筆。

這是一個和地球上華夏古代相似度高達九成以上的場景,甚至說是十成,也不爲過。

徐亦山隨心而寫,隨意而寫。

這一次閉關前,書房中以前所書的東西,全都被他給清空了,而這次閉關,他就是以隨心隨意書寫的方式,梳理着過去的歲月、過去的修煉和修行。

“書,即修,即行,即法,即道。”

閉關第一天,提起筆來,徐亦山望着草堂外的湖山,微微思忖了一會,寫下了這樣的字。

他是小時九歲被老師收爲弟子。

那個時候,因爲年齡的關係,還不能修煉,而老師的教導,便是讓他寫字,也告訴他,寫字,可以平心,可以靜氣,可以澄意,可以凝神。

一個字,有或多或少的筆劃,一筆一劃都寫好,起不急,收不促,緩疾有度,這叫“修”。

修的就是那一筆一劃,日積月累。

一幅字,橫成行,豎成列,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列與列之間,都有講究。

有可能這個字好,那個字不好。

有可能這個字好,那個字也好,但兩個字並在一起看,不好。

老師當年說,這叫“行”。

行是進退之道,也是得失之道。

要跳出一個字的視野,而考慮整幅字。

若是對整個條幅沒有完整的規劃和設想,那麼縱使每個字都寫得仔細,寫得認真,寫得優秀,整個條幅,也很有可能不太好。

或者不但不好,還很糟糕。

這就是隻知小而不知大,只是進而不知退,只知得而不知失。

此等,皆是不知“法”。

法即度。

俯仰有度,進退有度。

得失有度,盈虧有度。

而“法”之外的“道”,老師當時卻是未曾多言。

寫完這字,徐亦山此時想想,卻也只是搖頭笑笑。

這一天,一整個下午,徐亦山都只是在寫這幾個字,嗯,九個字。

只是短短的九個字,在他筆下,卻呈現出千變萬化的姿態,或橫或縱,或方或圓,或一字排開,或首尾相接。

或九個字大小並不一致,一字大如樹,其餘八字或如花草,或如鳥雀,或如雲水,依託、盤旋、點綴於那大樹間。

又或兩字並蒂相依,其餘七字排列周圍。

如此等等,不勝枚舉。

其中意象、氣勢,若以水來形容,則或如流水潺潺,或如飛瀑掛川,或如靜影沉璧,或如濁浪排空,或如水光瀲灩,或如潮起潮落……

琳琅滿目,洋洋大觀。

九個字,組成了一個“行”和“法”的紛繁世界。

這也是徐亦山的世界。

是身內的世界,也是身外的世界。

是心和意的暢想世界,也是知和行的現實世界。

從下午到傍晚,徐亦山書了滿滿的一室,書房的四壁及地板上,全都掛滿堆滿了這些條幅。

當太陽行將落山之際,徐亦山收攏了這些條幅,在草堂外小湖邊,付之一炬。

條幅盡皆化爲灰燼後,被幾個樹枝鬆散架在上方的一壺酒,卻正沸熱堪飲。

酒香四溢中,徐亦山隨便彈了幾點酒入湖中,引得諸多小魚上來爭食,片刻前還一片平靜的湖中,瞬間上演羣魚攢動。

徐亦山笑吟吟地看着戲,在一壺美酒中,度過了這次閉關的第一個夜晚。

“凝氣大成,不畏寒熱。通脈大成,不生疾病。開竅大成,壽延以倍。”

第二天,書房中,徐亦山寫着這樣的字。

而在這行字中,這一天下午,徐亦山回想着的,是從開始修煉起,一路凝氣、通脈、開竅的經歷。

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不過此時回想起來,卻還是和昨天一樣。

第167章 哈哈哈哈第649章 循序漸進第288章 星雲第141章 鋼琴讓我很不美麗第131章 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第173章 萬法何時合一道第649章 循序漸進第734章 因爲當時年少第311章 董事長第144章 幻象!這一定是幻象!第174章 五個夢,規律?第550章 荷葉茶下第392章 三十六園待盡覽第29章 光陰第52章 合作第436章 上七竅俱通第247章 談什麼都好第122章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第190章 神源相抱,以合太初第231章 山窮水復,峰迴路轉第716章 無盡花海第163章 凡人的神器第192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270章 一針可抵三年之功第140章 高入青冥不附林第277章 我是凌霄宗出來的啊第356章 不能爲敵!第58章 造化一元鏡第251章 山中何所有第186章 書房問對,學前班結業第191章 識如淵海,記憶回溯第184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117章 它們不是草木第221章 若將花酒比車馬第476章 息機第112章 真傳第251章 煮酒論英雄第608章 百草十花一夜開第104章 你以爲天比山高多少?第298章 萬徑人蹤滅第612章 一盞氤氳入醉鄉第431章 盈清已明,內外同一第614章 人間從來不曾聞第328章 大宗師之秘第447章 與世隔絕之地第139章 森森直幹百餘尋第415章 真正的價值第611章 靈茶第226章 際遇第692章 沉醉第248章 道業俗魔四念法第115章 開得了,關不上第480章 小樓前的身影第226章 無花無酒鋤作田第103章 古今第一第287章 天意憐幽草第350章 江南春第84章 俯視第254章 仙食街,遇大佬第275章 意外的功效第455章 突破第63章 欲取先予第209章 道化,還真第154章 大道至簡第39章 幽幽花香第622章 一樹晶瑩第511章 任性,隨性第222章 彼何碌碌我何閒第142章 千山月照掛秋陰第75章 海底天心皆不是第111章 其形不敗、其顏不衰第119章 好滋味第119章 實驗第233章 紫陌紅塵拂面來第158章 其實我是一個廚師第148章 信馬悠悠野興長第652章 靈液第407章 花非花第407章 花非花第24章 原因第5章 異變第157章 伏羲訣第163章 大道有情也無情第383章 種菜第486章 剎那成就第459章 世界與我不相關第127章 天門開,地戶閉第356章 不能爲敵!第602章 噫籲嚱第250章 君投我以瓊瑤第589章 風暴第24章 一言而爲諸法旨第253章 苟富貴第560章 百花綻放,水面下的情景第6章 庭試第320章 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第138章 曲終萬籟此俱寂第25章 花開第364章 細雨溼衣看不見第675章 八個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