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觀日臺

臥室、沐浴,這就組成了一整套的睡眠系統,再加上本就已經完善的飲食系統,可以說,在食、睡兩個方面,已經相當地滿足了需求。

說來簡單,但其實普天之下,除了此地,大概再無它處了。

許廣陵不確定,當今世界,除了他的這個“廣陵洞天”之外,還存不存在其它類似的洞天。

和兩位老人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在許多重大問題上一向都比較謹慎以至於審慎下結論的兩位大宗,一個截然斷言,不可能有!另一個則神情淡淡道,拙言,如果有,國家不可能不知道。

是的,國家非常世俗。

但任何非世俗,都存在於這個世俗之中。

正如那句話所說的,江湖再大,到底也只是江山一隅。

身爲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組織,國家把控着最大的資源以及信息,再加上現在以衛星爲中心而形成的泛“天網”監控系統,確實,關於自然方面的,任何稍大一點的異常,都難以脫出耳目。

滿足了食、睡,基本也就滿足了大半。

許廣陵終究不是要在這山中大搞開發,其實最初之所以要找這麼一個地方落下腳來,大抵還是爲了兩位老人而考慮,讓他們有一個好的修持所在,而不是那種“大隱隱於世”地居於鬧市之中。

佛家有大乘、小乘的說法。

大乘渡人、渡世。

小乘渡己。

一般人一聽,本能就覺得大乘逼格高。

但其實只有此道中人,才知道這兩者到底怎麼回事。

若簡單地用內門外門、弟子學生的說法,小乘爲內門,大乘爲外門,小乘爲弟子,大乘爲學生。

內門、弟子爲真傳。

外門、學生爲普傳。

真傳一句話,普傳萬卷書。

一句話,直達核心,萬卷書,繞來繞去,也始終都是在繞來繞去。

大隱、小隱其實也類似於這個情況,當初,在許廣陵稍微有所成就之後,就已決定爲兩位師長營造一個“小隱”的環境,而今,算是初步達成。

要只是他自己,則天南海北,哪裡不好?

今天崑崙,明天太行,這月南極,下月北極……

以大宗師的腳步衡量,地球雖然不大,但也還是夠他“逛”很久的了。

所以當下這山中的建設,其實一樣是以兩位老人的需求爲核心,當然,這一點,兩位老人是不知道的。——也或許,他們知道。

他們的規劃,許廣陵斫掉小半,添加了一部分進來,又在那些大半的基礎上略作修改。

雖說是略作修改,但往往,實際上就面目全非了。

這並不奇怪,大宗的高度,到底和大宗師的高度是不同的,對兩位老人來說只是尋常的考慮,許廣陵站在大宗師的高度上一看,稍加“點綴”,就可以將之變易爲不尋常。

兩位老人並不是普通人,現在,他們是“登山者”。

所以在打造了食、睡兩個系統之後,許廣陵連一些邊邊角角,也不肯放過。

觀日臺。

顧名思義,就是早上觀日的地方。

早晨對着初出的太陽吐納,是道藏中很多家都推薦的一種行爲。

這種行爲也被賦予了不少的神秘色彩,什麼“吸收初升之陽的一縷紫氣”等等。

其實說白了,日初升時,也正是人之由睡初起,肺部系統開始吐故納新的時候,此時,進行深長而緩慢的呼吸,有助於吐出身體內一夜累積的廢氣,以及汲取經過露水一夜沉降後,較爲乾淨的空氣。

正兒八經來說,與太陽的關係,倒是不大。

當然,不大歸不大,關係也還是有的,人體在太陽的照耀下,本就會發生一些微妙而神奇的改變。一個長久曬太陽的人,和一個長久都曬不到太陽的人,其它作息哪怕一模一樣,其身體健康指數,也是絕不一樣的。

朝迎初陽深呼吸。

這種行爲,道家謂之爲“吐納”。

從廣義上來講,可以將之列爲“X大修持法門之首”,至於X大,可以是三大,也可以是五大、七大、十大等等。

反正不管幾大,吐納都當居其一,並且也位居其首。

以之作爲新的一天的開始。

而關於吐納,道藏各家所述,各有各的法門和手段,有的詳細載之於道藏,有的則秘而不宣,只是留下一段簡單敘述。

其法門手段,以許廣陵觀來,有正有謬,有比較普通,也有較爲不凡有所看點的。

不過,不管是正也罷謬也罷,普通也罷不凡也罷,但凡是能認識到這一點的,都是可以誇獎一句“不錯”的。

是實修者。

而不是單純的設定黨、嘴炮黨、理論黨、學問黨。要知道,此等之輩,混跡於道藏之中的,那是太多太多了,簡直都可以說是不勝枚舉。

在吐納這個方面,許廣陵究一身所學,以及窮一身之所證、所驗,爲兩位老人度身打造了一套吐納法門,然後又在這個基礎上,讓他們吐納的時候,位居風眼之中。

以聚集並始終旋轉、流動着的元氣靈氣,作爲吐納的輔助。

一內一外,都可以說是登峰造極了,至少以許廣陵當前的高度來看,是這樣。

但風眼處千好萬好,有一點不好。

那就是覆於重蔭之中,哪怕許廣陵已經讓它儘量地開闊了。

所以另外地,他爲兩位老人開闢了一個“觀日臺”。

這個觀日臺是不作爲吐納之地使用的,而純粹只是讓兩位老人在完成了清晨的吐納之後,有一個散步、舒展身心意識以及沐浴朝陽的所在。

所以它的建設也很簡單,就是位於山腰間的一個較爲開闊的平臺:

處於山體的東南面,太陽初升,即可觀日。

橫,四百米,寬,兩百米。

地面以大青石鋪就。

除了背山的那一面,其它三面,皆是視線一覽無餘,沒有任何草木遮擋。

不過其後,許廣陵又在這個觀日臺的四圍,每隔四米,栽種了一株荷花,作爲“邊界線”。

在地面上,弄出直徑二十釐米、深八十釐米的圓孔,一排排這樣的圓孔分佈在觀日臺的四周,而在這些圓孔的底下,是微微環流着的溪水。

生長環境弄好,隨後,許廣陵在每一個圓孔內,扔下了一截藕。

然後沒要多久,一個個孔內,一片片大如傘蓋的荷葉伸出地面,並高達地面之上一米、兩米三米之高不等。

綠葉擎豎,清香四溢。

一個很簡單的平臺,沒有任何特點,但只是加上了這麼一個小小的“點綴”,一切,似乎都不同了。

如畫一條龍最後,點上了睛,又如做一道菜最後,灑上了鹽。

在許廣陵這個“自然之子”兼“點翠師”的手筆下,簡簡單單的觀日臺,頓成又一小小的勝地。

完工後,不止是兩位老人完成每天的吐納後喜歡到這裡來溜達,就是住于山下的不少老人,也喜歡到這裡來。

這裡不是封閉的“禁地”。

許廣陵是樂得兩位老人在散步休閒的時候,有些伴當的,所以在這個觀日臺上,他於四周,荷花邊界線的內側,又零零星星地作了一些小布置。

如石桌石凳,可以下棋,五子棋軍棋象棋圍棋等等,可以打牌,可以打麻將……

還有專門的飲水臺。

供應的水,是燒好的裝在大木桶裡的山溪水,加上每天都不一樣的茶葉。

然後,這個觀日臺,每天從早到晚,都是熱鬧之地。

==

感謝“至方”的推薦票支持。

感謝“嶪爺”的月票捧場。

第175章 懵逼第126章 晨星忽如日,璀璨耀當空第260章 一生經得,幾榮枯?第73章 狂妄第288章 星雲第162章 章老先生的“大”第456章 故人第197章 天心浩蕩第64章 聚星第125章 識取造化意,挽作頂上簪第39章 異香第742章 青翠欲滴第441章 穿鎮過城第584章 真正的福利第140章 錄音室第161章 大恐怖,大決定第193章 醫道初識第131章 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第603章 風眼第51章 應對第310章 好人一生平安第255章 紅豆生南國第343章 月月,妍妍,你們會隱身術嗎?第84章 天命第201章 嘗百草的第一步第531章 桑下之盟第340章 周老師家,吹噓第352章 笨拙第326章 灰鼠紅果青草白木五味大補還元藥第661章 生死,神道第34章 這是怎麼回事第69章 花開究竟甚顏色?第669章 鬼耶?神耶?第579章 剁手第457章 雲深不知處第314章 風靡第134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第42章 去超市第445章 三十六中竅全數打通第643章 特別情況第688章 最亮的那顆星第101章 天子坐明堂第41章 初授第217章 直待黃昏風捲霽,金灩灩,玉團團第18章 天人合一第337章 春城一日第292章 痊癒第70章 憤怒第407章 花非花第128章 竹溪村路板橋斜第265章 野曠天低樹第667章 省心第483章 如同神蹟第201章 嫁時羅衣羞更著第126章 道是無情亦有情第191章 識如淵海,記憶回溯第439章 無人區第744章 子在川上曰第280章 冰輕葉未凋第26章 突破第53章 較量第723章 衆說紛紜第185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567章 夏明河,感冒第26章 太極浩蕩若奔雷第231章 山窮水復,峰迴路轉第25章 宗師的誕生第182章 巔峰效應第582章 風起青萍第178章 惟戰而已!第3章 萬界第487章 電話第250章 今人多不彈第214章 花落花開年復年第224章 這個世界,該說是水太淺,還是水很深呢?第574章 這就很恐怖了第152章 土著路線,天才人設第693章 第二支香,異常第284章 傳召第8章 名額第257章 識如鏡照第94章 狂瀾第344章 南行事畢第690章 父親第282章 機緣第544章 堅實的一步第178章 惟戰而已!第17章 烹飪對比實驗第40章 起風了第577章 煌煌大道第611章 靈茶第578章 小番茄初體驗第178章 何似泥中曳尾龜第638章 識竅成就第500章 發達了!第574章 這就很恐怖了第113章 天才第46章 推土機第233章 種桃道士歸何處第307章 哇哇大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