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真與美,方與圓

陳老先生在繼續着講述。

“直徑還好說,爲什麼會有半徑?就因爲車軲轆,車的輪子。”

“只看太陽月亮,只看樹,只看人的眸子等等,是無法建立起半徑這個概念的。”

“應用之於數學,便是如此。”

“換句話,也可以說,是應用開闢了數學,也是應用,在不斷地開拓和發展着數學。時代無止境,應用無止境,則數學也無止境。”

許廣陵點頭。

他的大宗師之路,是不是也無止境呢?

應該是的。

但太遠的無須論,論之也無意義。

當下而言,他的身心始終是鎖定在“識竅”的成就。別說太遠了,就連“識竅”之後的“天地竅”,許廣陵暫時都不會暢想其一絲一毫。

識竅沒有成就,天地竅便是空中樓閣。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古人以腳踏出一步爲“跬”,左右腳各一步爲一個完整的“步”,許廣陵現在要做的,現在想做的,就是由跬而步,一步一步穩定前行。

慢不怕,只要身心並用。

慢不怕,只要全力以赴。

慢不怕,只要始終都在這條路上行走着。

“有人說,宇宙中的通用語言只有兩種,一種是數學,一種是藝術。”

“數學是‘真’,藝術是‘美’。”

“真中含有美。”

“當我們看夜晚的星空,不論是那燦爛的銀河,還是那勺子紡錘等等,都是很美很美的。天地未必有心藝術,但它確實是用真的方式,在呈現着美。”

ωωω★Tтkā n★¢〇

“天地爲畫卷,大道爲椽筆。”

“在這間天地博物館中,從那一件件藝術作品上,人們先是感受到了其美,然後俯仰天地間,一點一點地深入其真。”

“美中含有真。”

“以我們的古典詩詞而論,由先秦詩經的四言,而至漢樂府的五言,然後魏晉的六言,然後唐宋的七言。”

“其後,沒有八言了,到七爲止。”

“而在五七言中,又出現了律詩,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律詩不是誰規定的,也不是誰發明的。人們把以往毫無講究的詩拿過來看,發現很多詩,尤其是有名的、大詩人的詩,它們居然就符合着這樣的一種規律。”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時間,不同的人,不同的水平,在不同的心境下,寫着不同的詩。然後這些詩的裡面,在統計學中,卻能找到這樣的一種共同的規律。”

“這規律是什麼?”

“就是真理,就是真。”

“爲什麼止於七言,八九十言不行嗎?”

“爲什麼平仄相間,然後在平仄相間的大框架下還有很多複雜的講究?”

“哪怕直到今天,其實,我們都是不知道的。”

“我們只知道,這是一種‘真’,一種還未被破解的真。”

“但不管知不知道,不管破沒破解,都並不妨礙我們去欣賞和感受其中的美。”

“這是東方。”

“而在西方,拙言你想必也知道數學上那非常著名的一個數字,0.618。”

許廣陵點頭。

“黃金分割,貫穿着數學,也貫穿着藝術,不論是天地的藝術創作,還是人類的藝術創作,很多地方,都滲透着這樣的一種‘真’和‘美’。”

“我們可以作這樣的一種推定,所有的藝術創作,都是源於真,追求美,然後在追求美的過程中,無意識或者有意識地,走向了更高層次的真。”

“凡大藝術家之創作,真中必呈現出美,美中必蘊含着真。”

許廣陵若有所思。

所以以後,在涉獵上,在某個天平的兩端,他要一端放着數學,另一端放着詩詞、音樂、繪畫等?以至於不排除某些時候,用數學的方式來研究藝術,用藝術的方式來研究數學。

思緒略動,許廣陵第一時間,想到了巴赫的《十二平均律》。

“我們還是來說圓。”

頓了頓之後,陳老先生緩緩說道。

“月亮是圓的,地球是圓的,太陽是圓的,樹是圓的。”

“但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這些圓,都不是正圓。”

“星體爲什麼是圓的,又爲什麼不是正圓,這些很複雜,我們現在還無法深入它的根源和本質,但樹幹爲什麼不是正圓,卻有一個最大的原因。”

許廣陵點頭,然後道:“太陽。”

“對的,太陽。”陳老先生微笑着,“以樹作爲參照物,或者說以一棵樹的立場來看,太陽總是從東到西,而不是從南到北。”

“所以不論季節怎麼變換,也不論太陽怎麼升降,這棵樹受光照的程度,總是不均等的,然後其生長,也呈現出不均等的趨勢。”

“自然狀態下,生長越快、質地越疏的‘樹’,會越扁。”

“因此,在光照充分的情況下,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樹的圓度,來判斷它的質地。同樣,我們也可以通過樹的圓度,來確定它在地球上的緯度。”

“南北不同緯度的樹,因其所受光照條件的不同,所以它單向擴張或者說膨脹的係數,是不同的。”

“單顆的樹或許會有較大的偏差,但如果是好多棵樹一起,是完全可以把緯度精確定位的。”

許廣陵點頭。

“一個圓的東西,受壓迫,受牽制,都會讓它不那麼圓,以至完全不圓。”

“月亮地球太陽是如此,龐大的星系是如此,小到一棵樹,也是如此。”

“人心,也是如此。”

“人的心性,是什麼形狀?它是無形的,但如果形容的話,赤子之心,當是正圓。”

“隨着其漸漸長大,這正圓,也漸漸地發生着改變。我們的語言裡,用一些詞語來形容人的性格,如溫和,如堅毅,如偏激,這些等等,其實都在表述着圓度的不同。”

許廣陵沉思着。

“在路上走着,看到一百塊錢。”

“撿還是不撿?”

“錢是好東西,想撿。這是‘本心’。”

“錢是好東西,但這個錢不是我的,不應該撿。這是‘道德’。”

“我不撿,也會被別人撿了,所以便宜別人,不如便宜我。”

“我不撿,就會被別人撿了,所以我撿起來,等着失主、交給管理處等等,但考慮到實際情況,……”

“這是‘現實’。”

“我很有錢,根本看不上這一點,所以很淡然很無視地走過。”

“還可以列出很多。”

“人從出生開始,自小到大,幾乎每一刻,人心都在面臨着類似的狀況,然後左右搖擺、前後不定,在點點滴滴中,承受着外界的壓迫或者牽引。”

“孔子有一句話,‘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

“隨心所欲不逾矩,這其實是兩個內容。”

“先是隨心所欲。”

“然後纔是不逾矩。”

“隨心所欲,是在內部,讓心舒展,呈現出最自然的最接近‘圓’的狀態。”

“不逾矩,是在外部,入鄉而隨俗,遵循着時代的、社會的、集體的等等的對人的各種要求。”

“把一顆心活成最接近圓,這既需要修養,也需要資格。”

“這是一個很高的要求。”

許廣陵點頭。

接下來,課程繼續。

這一課上了大概兩個小時。

從圓到六邊形,蜂窩的形狀,以及一堆肥皂泡的形狀,然後從六邊形到三角形,再到正方形,陳老先生一路旁徵博引,再一次地爲許廣陵展示了其大宗的高度以及學富五車的廣度。

兩個小時的課後,如這段時間許廣陵爲兩位老人佈置功課一般,陳老先生也爲許廣陵佈置了大量的功課,用某句網絡流行語來說正是,“來啊,互相傷害啊!”

從《周髀算經》到《九章算術》,從畢達哥拉斯,到斐波那契數列,從勾股定理,到歐拉公式……

林林總總,洋洋大觀。

兩個小時的體系講解後,陳老先生給許廣陵佈置的,是需要可能兩百個小時都不止的,大量的方方面面的內容填充。

第二天,諸多的數學書籍被送上山來。

而許廣陵的讀書內容,在聖賢書、道藏、農耕之書這三類之外,又多了一個大類,數學。

==

感謝“貓咪想睡中”的推薦票支持。

感謝“啓普發生器簡易裝置”的月票捧場。

第438章 此地一爲別第414章 藐姑射之山第89章 證實第342章 某若自居第二,天下又有何人敢自稱第一第55章 新手第28章 每日燻蒸醉一場第657章 赤腳醫生第24章 一言而爲諸法旨第83章 春暖花開日,修者意何如第412章 夢遊仙境?第27章 凌霄宗第235章 神農式飯桶第320章 九品靈樹,天成靈藥第165章 小雨愔愔人假寐第370章 特殊的病人第211章 酒醒只在花前坐第214章 造化之物,造化之主第187章 妾家高樓連苑起第413章 鍼灸,以及邀請第251章 山中何所有第458章 蘭花草第290章 訓練結束第119章 道階第626章 世間最善第139章 你倒是給我繼續往下解釋啊!第135章 自小刺頭深草裡第65章 演出第427章 地下藥園第683章 神奇第617章 百草園第250章 君投我以瓊瑤第19章 身退第431章 盈清已明,內外同一第144章 幻象!這一定是幻象!第279章 霜薄花更發第41章 夢裡浮生第138章 小葉子是不是對開竅境有什麼誤解第336章 你就這樣,什麼後續也不管地,一走了之啦?第376章 從生到死,向死而生第71章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第185章 非瞎即傻第279章 天下無雙第268章 大補第633章 植物版煉氣士第591章 盈滿的生命第558章 山上早晨第340章 師弟,好手法!好表演!第65章 沒能想到的事第710章 潮落浩歌歸去第243章 訓練,病人第165章 山水道境第27章 許氏太極第254章 不敢過臨洮第693章 第二支香,異常第19章 不測亦只是等閒第19章 粉條第47章 請下月再進行新的評測【一個重大決定,關於月票加更】第423章 這就是華夏第330章 萌長第265章 野曠天低樹第56章 山杖第396章 接觸第23章 提升第197章 青華寶篆第363章 金陵第415章 真正的價值第66章 一不小心就落後了第248章 暴擊第186章 只是當時已惘然第155章 世界第一,不服來辯!第140章 錄音室第255章 厲九霄第304章 奔跑第55章 大師氣象第248章 靜聽松風寒第713章 夢幻之城第186章 書房問對,學前班結業第36章 複雜第109章 體驗第472章 歸元第726章 夫復何求第355章 終於還是開了第53章 兩人第121章 不是很苛刻第537章 花香之下,萬物沉眠第157章 停車坐愛楓林晚第125章 赤腳真人許廣陵第144章 幻象!這一定是幻象!第45章 天女第134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第416章 前往第392章 三十六園待盡覽第446章 日月輪迴指掌間第228章 亂神香第329章 新生之苗第166章 超越你,不是終點,而只是起點第661章 生死,神道第47章 請下月再進行新的評測第35章 月出皎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