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無漏,無垢

歸元息機根本竅法,這是許廣陵從青華寶篆中得到的原原本本的信息。

歸元,息機,根本竅法,這是許廣陵理解之後,自己進行的劃分。事實也證明,這個劃分並沒有錯,至少到現在,“三步走”的第一步,已經被落實。

其實開始的時候,許廣陵對“歸元”是有過深入分析和理解的。

歸元,“歸”,有回返的意思。

回返什麼,回返到哪裡?

以前的許廣陵,是不懂的,就算懂,也是一知半解的那種。但從兩位老人那裡出師後,許廣陵早已非昔日阿蒙。

章老曾通過樹葉,詳詳細細地給他講過,一枚樹葉是怎麼由青轉黃、由黃轉枯、由枯轉敗、由敗轉朽的。而這樹葉是引子,引出的是人體。

那一節課,給許廣陵的印象是相當深刻的。——其實章老的每一節課,許廣陵都印象深刻。

陳老不像章老那樣,每天都正兒八經地給他上課,但客廳閒話的時候,又或早上在公園傳授拳法的時候,這位老人經常會冷不丁地就着話題指點他一下。

都是非常非常關鍵的、提綱挈領的指點。

所以這位老人在許廣陵心中的地位,也是一變再變的。

最初,他是章老的老友,許廣陵視之爲前輩,給予以基本的尊重。後來老人授之以八式散手及開天步等,許廣陵尊重之外,多了一份親近。

再後來,朝夕相處,以至時不時的指點,這位老人在許廣陵心中就慢慢地上升到“半師”的地位了。

直到最後,分別之際,其實“半師”,已經上升到“師”了。

只是,和兩位老人同時在一起的時候,許廣陵肯定永遠都會把“老師”的稱呼留給章老,而對陳老,卻只能是以“弟子”自稱。

不過其實也就是一個稱呼的問題了。

關於這點,許廣陵心裡通透,兩位老人心裡一樣通透。

兩位老人,一醫一武,而上升到他們那樣的高度,這醫武之間,交叉之多自不待言,說是殊途同歸也不爲過。

殊途,一醫一武自然是殊途,往極端點說,這兩者一爲救死扶傷,一卻爲專門讓人死傷,實實在在的一主生,一主死。只是和平年代,後者的天然屬性不是那麼突出而已。

同歸麼,就是都歸於對人體的認識和研究。

所以許廣陵都不用自己思考,只是根據從兩位老人那裡得來的知識,就大體理解了“歸元”是怎麼回事。

歸元,就是回返元。

而這個“元”是什麼呢?

其實很簡單,就是老子《道德經》裡的那句話,“專氣至柔,能如嬰兒乎?”

這“嬰兒”,既是實指,也是虛指。它最準確的指向,應該是指一種理想化的嬰兒,一種與天地完美連接的狀態,然後,綜合佛道兩家的說法,即是“無漏,無垢。”

這其實又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無漏,不是說沒有漏,生命體只要存在生命體徵,有思考,有活動,就必然有漏,區別僅僅在於漏多漏少而已。

但就像一個連接了大海的小池塘一樣,漏了多少,隨時就可以補充多少。

只要大海不枯竭,它也就永不枯竭。

這就叫無漏。

它是一種動態的圓滿,而不是一種靜止的、死寂的封印,如同把一朵花在最美的時候封存在琥珀中一樣。

失了生命的花不再是花,它充其量也只是一件物品,而與“鮮活”、“生命”等等形容,再無關係。

無漏,也可作如是解。

而無漏的結果,其實就是無垢。

垢從何來?

垢從漏來。

這話古人估計聽不懂,但今天的這個時代,稍微接觸過一點生物學知識的,都大體能明白其中的因果關係。就算不完全明白,也是可以做到模模糊糊明白的。

細胞受損,就會被新的細胞取代,然後受損的那些通過身體代謝出去,就是“垢”。

所以無垢,也不是徹底意義上的無垢,還是那話,生命體只要思考、活動,就必然會產生垢,只是多或少,這其間的區別無異天壤。

感冒了,鼻塞,吐痰。

而且彷彿吐之不盡。

這是垢嗎?

是。

這垢不是指髒,當然它也確實髒。但其本質,是呼吸道這一塊,從口鼻開始,上到眼腦,下到心肺,其細胞大量受損,然後被身體代謝而出。

感冒是這樣,其它的大小疾病,都是這樣。

所以說,“病傷元氣”,“一場大病死半截”,原因就在這裡。

疾病是特例,就算沒有疾病,人體的健康指數差別也是懸殊的,而其身體產生“垢”的程度,也是懸殊。

就比如一個小孩和一個成年人,同樣是一個星期不洗澡,排除體量及其它方面的因素,成年人身上,是遠比小孩要髒的。

體表是這樣,體內也是一樣。

所以也可以作一個簡單的推論或者說延伸——如果一個人發現自己身上很容易髒,每次洗澡都能洗下很多灰來,而以前不是這樣的,那就需要當心了。

這便是很明顯的信號。

意味着其身體的健康指數,在嚴重地下降!身體的運作,正處於紊亂之中。內耗增多,或已病而未覺,或未病卻折損。

歸元。

許廣陵這一路走來,先開大竅,後通中竅,再啓小竅。

大竅的打通,尤其是四外竅的打通,讓他可以直接從外界汲取草木之氣和大地山川之氣,這爲他在大宗師之路上的前進,是提供了不可磨滅的巨大功勞的。

而其更本質的意義,是讓許廣陵這個小池塘,與外界天地的這個汪洋無量大海,連接了起來。

所以接下來,就是大海的水,在瘋狂地涌入小池塘中。

先填補,後修復。

用許廣陵以前的總結,就是先“盈”,後“清”,用他現在的總結,就是先“無漏”,後“無垢”。

大竅,而後中竅,而後小竅。

盈而又盈,清而又清,待盈清合二爲一,讓身體通過小中大竅的共同作用,與天地產生了某種意義上的共振,做最後的查漏補缺,以致盈無可盈、清無可清,便正式地達成了第一步的目標。

歸元圓滿!

無思無想了不知多少天,直待這第一步徹底圓滿之後,許廣陵方轉動思緒,回首這段時間的歷程,解之析之,然後之前的迷霧被徹底掃清。

與此同時,大量的思索結果,紛紛浮現在意識之中。

大宗師之路又朝前跨出一步,然後毫無意外地,在它的輻射之下,關於醫,關於武,甚至是關於音樂等,無數的奇思妙想,無數的印證和獲得,彷彿無中生有般地,一夜春來百花開。

許廣陵乾脆停止了根本竅法和素女同心訣。

一爲休憩,嗯,徹底放空一切的休憩,這也是一路走來的慣例了,二則爲這些知識上的獲得。

是以接下來的幾天,許廣陵大多數的時間都沉浸於思緒之中,思索、整理,而每一天過去,他腦海的知識庫裡,都新增了很多的東西。

也可以說,這幾天,是他新知識的爆發期。

而這些知識,不是從看書而來,不是從理解而來,是直接由大宗師之路的輻射而來。

當然了,真正的無中生有是不存在的。

以前的知識,所有方面的,都是這一次爆發的引子。

而這個情況,也讓許廣陵更加明白,他的“內、外、雜”人生之道,屬於大宗師之路的“內”固然是核心之核心,關鍵之關鍵,而“外”與“雜”兩項,一樣是必不可少。

從短期看,它們似乎可有可無。

但若從長久看,離了它們,他的大宗師之路,總有一天,會成爲無土之木,無源之水。最可能的情況是,走着走着,不知不覺地,莫名其妙地,就會枯竭,步入窮途,走向末路。

“大宗師,當以十百千萬‘大宗’爲奠基,當以無盡無量‘大’爲涵養。”

許廣陵在腦海裡,莊嚴莊重地,記下了新的一則。

==

感謝“時空不朽”的推薦票支持。

感謝“天一蕭陳”的月票捧場。

第117章 它們不是草木感言第216章 隱竅第136章 大肚王,小琴行第708章 鑑天鏡下第661章 生死,神道第476章 息機第435章 山林之夜第284章 一天,一天,又一天第701章 幾天,幾支第212章 餓!餓!餓!第202章 如今始悟君難託第488章 聚集第261章 晉升之後第333章 摘星第3章 靈果第605章 洞天福地第458章 蘭花草第34章 這是怎麼回事第461章 回溯第2章 家祭第296章 寒梅著花未第423章 這就是華夏第183章 上品第255章 厲九霄第239章 書房裡的對話第442章 大雪第237章 驚呆第715章 無名第125章 赤腳真人許廣陵第33章 青帝第46章 推土機第612章 一盞氤氳入醉鄉第54章 鯉魚第427章 地下藥園第719章 吃第217章 車塵馬足顯者事第280章 造化之眼第47章 等待第99章 蟬蛻第175章 懵逼第5章 鼎食第298章 知音第268章 制香第78章 伐毛第433章 買貓第24章 原因第320章 九品靈樹,天成靈藥第287章 一場特別的晉升第315章 水下探索第203章 不論平地與山尖第655章 特約記者第689章 靈香第158章 其實我是一個廚師第39章 異香第189章 這是神通麼?第703章 結果第99章 蟬蛻第73章 狂妄第392章 三十六園待盡覽第200章 真一第242章 小橋流水,鐵板琵琶第30章 消費第268章 大補第311章 八定水,豆汁兒第120章 莫非是修廢了?第309章 新居第216章 漏斷時分,幽人獨往第500章 發達了!第155章 遠上寒山石徑斜第210章 最重要的第384章 大草木園計劃第743章 仙境應何似,定不是人間第223章 小許,你聽說過這句話沒有?第187章 你說你來自青林宗?很巧,我也是第90章 亦山第620章 山不在高第316章 啊呸!第605章 洞天福地第61章 八極第568章 疑似騙子第723章 衆說紛紜第445章 三十六中竅全數打通第326章 評價第184章 現在的小孩兒,可真會玩!第153章 金陵三中舞蹈室第214章 造化之物,造化之主第624章 三願第127章 遍開五藏,如日中天第186章 把生命捧在手上,管它陷阱或天光第437章 山花開落,白雲去來第675章 八個雕像第345章 畫龍,起始第123章 谷口春殘黃鳥稀第180章 縱橫第395章 直覺第27章 修行第485章 想法,提議第75章 驚濤第386章 鮮嫩,乾淨